一种轮辋气密性检测自动刻工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82973发布日期:2021-07-30 13:33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轮辋气密性检测自动刻工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轮辋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轮辋气密性检测自动刻工号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真空胎轮辋测气密工序较繁杂,因测气密阶段必须全程观察,为了实行责任制,需要在实施测气密工序时将检测人员的工号刻在被检测的轮辋上,便于追责。

目前一般工艺的做法是将轮辋放入气密机压板,上下压板夹紧轮缘,沉入水箱中,通入一定压力的气源,观察水箱内轮辋侧壁是否有气体冒出,以此判断轮辋是否漏气,然后取出轮辋放在台钻机上钻气门孔,最后将轮辋放在周转车上,使用榔头敲钢条手工刻工号,手工刻工号存在砸伤手指的风险,长时间操作劳动强度大,存在漏刻、刻不清的情况,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辋气密性检测自动刻工号装置,通过装夹机构对轮辋本体夹紧,通过钻头对轮辋本体钻气门孔,通过刻工号机构对轮辋本体刻工号,钻气门孔时同步气动刻工号,提高了生产效率,且工号柱的安装拆卸较方便,解决了现有的手工刻工号存在砸伤手指的风险,长时间操作劳动强度大,存在漏刻、刻不清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轮辋气密性检测自动刻工号装置,包括装夹机构、刻工号机构和脚踏开关,所述装夹机构包括机架、下夹紧板、下夹块、导轨、上夹紧板和上夹柱,所述机架的下端固定有下夹紧板,所述下夹紧板的顶部固定有下夹块,所述机架的上端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上滑动设置有上夹紧板,所述上夹紧板的底部固定有上夹柱,所述下夹块与上夹柱之间装夹有轮辋本体,所述轮辋本体的正上方设置有钻头,所述装夹机构的侧面设置有刻工号机构;

所述刻工号机构包括气缸、安装套、工号柱、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所述气缸固定在机架上,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套设有安装套,所述工号柱的顶端插入安装套内且通过第一定位销定位,所述第一定位销通过第二定位销定位,所述工号柱的底端面上刻有工号且延伸至轮辋本体的表面处;

所述装夹机构下方的地面上固定有脚踏开关,所述脚踏开关通过脚踏电线与气缸电性连接,通过脚踏开关控制气缸的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套包括一体成型的套本体和固定筒,所述套本体上沿轴向设置有方形槽,所述套本体上沿径向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固定筒上沿径向设置有螺栓孔,所述固定筒与气缸的活塞杆端部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工号柱包括一体成型的方形段和柱形段,所述方形段与方形槽相配合,所述方形段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

进一步地,所述上夹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上夹柱对称设置在钻头的两侧,两个所述上夹柱的设置使得整个装夹机构在装夹时更加的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销依次穿过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而将安装套和工号柱锁紧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刻工号机构倾斜30度设置,且所述工号柱的延长线通过轮辋本体的圆心。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装夹机构和刻工号机构,通过装夹机构对轮辋本体夹紧,通过钻头对轮辋本体钻气门孔,通过刻工号机构对轮辋本体刻工号,钻气门孔时同步气动刻工号,在不增加装夹工序的前提下,气动刻工号,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自动刻工号的实施,操作工可全程观察测气密过程,减少了漏气产品流出市场,取消手工刻工号可提升生产效率,同时也降低了操作工劳动强度,自动刻工号可保证每件产品均可追溯生产责任人。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脚踏开关,采用脚踏开关控制,可避免刻工号机构在冲击时,对操作工的上肢造成伤害,安全性更好,且脚踏也更加方便,效率更高。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使得工号柱的安装拆卸更加方便,一个工人对应一个工号柱,当上个工人工作时间到达后,将自己的工号柱拆下,下一个工人将自己的工号柱装上,避免采用螺栓固定,拆卸不便的问题。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刻工号机构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套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工号柱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装夹机构;2、钻头;3、轮辋本体;4、刻工号机构;5、脚踏开关;101、机架;102、下夹紧板;103、下夹块;104、导轨;105、上夹紧板;106、上夹柱;401、气缸;402、安装套;403、工号柱;404、第一定位销;405、第二定位销;501、脚踏电线;40201、套本体;40202、方形槽;40203、第一定位孔;40204、固定筒;40205、螺栓孔;40301、方形段;40302、柱形段;40303、第二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轮辋气密性检测自动刻工号装置,包括装夹机构1、刻工号机构4和脚踏开关5,装夹机构1包括机架101、下夹紧板102、下夹块103、导轨104、上夹紧板105和上夹柱106,机架101的下端固定有下夹紧板102,下夹紧板102的顶部固定有下夹块103,机架101的上端设置有导轨104,导轨104上滑动设置有上夹紧板105,上夹紧板105的底部固定有上夹柱106,下夹块103与上夹柱106之间装夹有轮辋本体3,上夹柱106设置有两个,两个上夹柱106对称设置在钻头2的两侧,轮辋本体3的正上方设置有钻头2,装夹机构1的侧面设置有刻工号机构4。

其中如图1、3所示,刻工号机构4包括气缸401、安装套402、工号柱403、第一定位销404和第二定位销405,气缸401固定在机架101上,气缸401的活塞杆端部固定套设有安装套402,工号柱403的顶端插入安装套402内且通过第一定位销404定位,第一定位销404通过第二定位销405定位,工号柱403的底端面上刻有工号且延伸至轮辋本体3的表面处,刻工号机构4倾斜30度设置,且工号柱403的延长线通过轮辋本体3的圆心,使用时,通过脚踏开关5控制气缸401伸长,气缸401带动安装套402、工号柱403移动,此时工号柱403的端面对轮辋本体3冲击,将工号印在轮辋本体3上,从而完成自动刻工号。

其中如图1-2所示,装夹机构1下方的地面上固定有脚踏开关5,脚踏开关5通过脚踏电线501与气缸401电性连接。

其中如图4所示,安装套402包括一体成型的套本体40201和固定筒40204,套本体40201上沿轴向设置有方形槽40202,套本体40201上沿径向设置有第一定位孔40203,固定筒40204上沿径向设置有螺栓孔40205,固定筒40204与气缸401的活塞杆端部相配合。

其中如图3、5所示,工号柱403包括一体成型的方形段40301和柱形段40302,方形段40301与方形槽40202相配合,方形段40301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40303,第一定位销404依次穿过第一定位孔40203和第二定位孔40303而将安装套402和工号柱403锁紧在一起,使用时,当上个工人工作时间到达后,需要更换工号柱403时,将自己的工号柱403拆下,拆除时,先将第二定位销405拔出,再将第一定位销404拔出,最后拔出自己的工号柱403,下一个工人将自己的工号柱403再装上,装上时,将自己的工号柱403插入安装套402的方形槽40202内,然后将第一定位销404插入,再通过第二定位销405将第一定位销404定位好。

使用时,当轮辋本体3气密性检测合格后,将轮辋本体3放在装夹机构1上,通过下夹块103和上夹柱106的配合将轮辋本体3夹紧,然后通过钻头2对轮辋本体3钻气门孔,气门孔钻好后,操作工人脚踩脚踏开关5,通过脚踏开关5控制刻工号机构4运动,通过刻工号机构4对轮辋本体3进行冲击,将工号印在轮辋本体3上,完成自动刻工号。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均属于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