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激光喷码系统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287458发布日期:2021-06-01 17:37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激光喷码系统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子喷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激光喷码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激光喷码机喷射的是一个无法擦掉的永久性标记,它是通过激光直接在物体表面瞬间气化而成,无需借助任何辅助工具即可肉眼分辨,便于消费者识别。且无耗材,维护更方便。激光喷码机突破了传统油墨喷码技术的规范性和单一性,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喷射方式,突出了产品的特色和品牌的差异性,提升了产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同时为缩短产品升级换代周期、柔性生产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现有的电子喷码机在对柱状产品喷码时,需要人工将喷码产品夹持住再由喷码机进行喷码操作,当喷码完成后,再由人工将其从放置座上拆卸下来,这样操作麻烦,而且夹紧的操作使得设备需要停机进行,这样反复的操作使得设备寿命下降,并且操作的效率低下,严重影响了加工的效率。

发明人针对上述的现状,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一种电子激光喷码系统,包括:

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的右侧连通有传送清洗装置,所述传送清洗装置的右侧连通有旋转机构,所述传送清洗装置内壁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性导向条,所述旋转机构的右侧固定连通有下料装置,所述旋转机构正面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固定连接有喷码装置;

所述喷码装置包括设备壳体,所述设备壳体上设置有弧形罩,所述设备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密封的密封罩,所述设备壳体内侧设置有喷码机,所述设备壳体内设置有抽吸泵,所述抽吸泵通过吸管与所述旋转机构内部连通,所述抽吸泵的出气端连通有清洗箱;

所述下料装置包括下料通道,所述下料通道内壁的前后两侧等距离设置有滚轮组,所述下料通道右侧连通有收集套。

优选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传送套,所述传送套内壁底部套设有转盘,所述传送套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所述安装板且与所述转盘的轴心固定连接,所述传送套内壁的一侧规定连接有倾斜导料板和下滑板,所述传送套内壁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螺旋限位条,所述螺旋限位条内心固定连接有锥形杆。

在对圆柱状产品进行喷码上,将一堆产品倒入传送套内,产品在倾斜导料板和下滑板进入螺旋限位条内,由于产品为柱状,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带动转盘转动,转盘与产品接触后,被传送至螺旋限位条与传送套之间的螺旋槽内,转盘能够连续将内部的产品传送至传送清洗装置内;

这样设置的好处,产品在倾斜导料板上堆积,并在下滑板上进入螺旋限位条与传送套之间的螺旋槽内,这样无需人工进行码放操作,直接下料即可,转盘的作用能够带动其向传送清洗装置方形移动,并且此过程中不会出现卡料和产品损坏的情况,从而增加了产品的安全,保证了供料的连续性。

优选的,传送清洗装置包括u形架,所述u形架底部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条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u形架内壁的前后两侧通过传送座设置有传送机构,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传送机构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u形架底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轴套,所述轴套内套设有转轮,所述转轮内套设有往复式丝杆,所述往复式丝杆的前后两端套设有滚珠套,所述滚珠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传送带与转轮传动连接,所述u形架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收藏套,所述收藏套的一侧穿插有推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推杆固定连接,所述收藏套内套设有安装架,所述推杆与所述安装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清洗布,所述安装架的左右两侧与所述收藏套接触面设置有橡胶条。

在伺服电机的转动下,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带动传送机构运行,传送机构能够将圆柱产品向右侧传送,而传送机构上主动轮通过传送带带动转轮转动,此时往复式丝杆能够带动滚珠套前后移动,此时连接杆通过推杆带动安装件上的清洗布与产品的表面接触,此时在产品传送时进行清洗操作。

优选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筒状套,所述筒状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圆形套,所述圆形套底部轴心处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顶部通过圆板块固定连接有转柱,所述转杆上套设有齿环,所述圆形套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送齿轮,所述传送齿轮与所述齿环啮合,所述转柱后侧壁固定连接有三个弧形限位块,三个弧形限位块自上至下依次套设有上夹机构、中夹机构和下夹机构,所述上夹机构、中夹机构和下夹机构之间通过连接弧形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夹机构包括内凹转环一,所述内凹转环一的表面等距离有活动套一,所述活动套一内套设有滑块、两个弹性条和u形滑板,两个弹性条固定连接在所述滑块和u形滑板之间,所述u形滑板右端延伸至所述内凹转环一内,所述u形滑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滑轮,所述内凹转环一内固定连接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通过拉簧与所述u形滑板固定连接,所述滑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前后两端贯穿所述活动套一内壁的前后两侧开设滑道并与导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套一的前后两侧均通过铰杆铰接有翘杆,所述翘杆的一端通过爪架固定连接有放置座,所述放置座内套设有座体,所述座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动圆板,所述滑板套设在所述放置座内腔下方设置的滑腔内所述放置座底部通过复位弹簧弹性连接有弹簧座,所述弹簧座的顶端与所述滑动圆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放置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爪架内,所述放置座顶端套设有传动齿环。

当柱状产品进入筒状套时,柱状产品的底部与座体接触时,座体底部的滑动圆板向下移动,此时滑动圆板能够向下挤压弹簧座,挤压后弹簧座拉升复位弹簧,此时座体的高度被挤压至与柱状产品的底部平齐,这样产品能够快速的输送至座体上,座体圆台设计,能够快速的将产品的底部进行稳定住,而当内凹转环一在转柱上转动时,当滑轮与弧形限位块接触时,u形滑板向外侧拉动拉簧,此时u形滑板向外侧通推动滑块,此时导向块与翘杆相对斜面接触,这样翘杆的外端向上顶起,这样一来,翘杆能够与上夹机构之间将柱状产品夹紧,当传动齿环转动至喷码装置处,与筒状套内壁设置的弧形齿啮合,此时产品能够在喷码处转动,从而能够保证喷码的范围。

优选的,所述中夹机构包括内凹转环二,所述内凹转环二的外壁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多个活动套二,所述活动套二内套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内穿插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三角块,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通过横条和拉伸弹簧弹性连接在隔板的一侧,所述横条的前后两端贯穿所述活动套二内壁前后两侧开设的滑槽,所述横条的前后两端铰接有滑杆,所述滑杆上套设有滑套,所述滑套固定连接在所述活动套二的一侧,所述活动套二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套设有弹性夹环,所述弹性夹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外侧通过扭簧转动连接有弧形条,所述弧形板内壁一侧开设的旋转槽内通过轴杆的铰接有贴合板,所述贴合板内壁等距离转动连接有滚轴,所述弧形板靠近所述固定杆的一侧开设有活动口,所述活动口内壁的上下两侧通过连接有限位轴,所述限位轴上套设有卡条,所述卡条的内端与贴合板相抵,所述卡条的外端通过第一杆体铰接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的一侧通过第二杆体铰接有所述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通过第三杆体铰接有所述轴杆。

当柱状产品进入筒状套时,柱状产品的侧壁与两个弧形条接触,接触时产品与弧形条表面形成挤压,此时弧形条转动时带动扭簧转动,两个弧形条能够将柱状产品的外部夹紧,并在外部的推动力下产品与两个弧形板内壁接触,此时两个弧形板与产品外壁接触并由弹性夹环产品夹紧,而当内凹转环二转动时,三角块与弧形限位块接触时,在弧形限位块的推动下,连杆向外侧移动,此时连杆使得拉伸弹簧处在紧张的状态,而连杆向外侧移动横条,横条能向外侧推动滑杆,滑杆同时使得卡条的内端与贴合板相抵,同时使得贴合板与弧形板内壁相抵,此时能够保证产品被稳定的夹紧,当传动齿环转动至喷码装置处,与筒状套内壁设置的弧形齿啮合,此时产品能够在喷码处转动,产品在滚轴上转动,而当三角块与弧形限位块脱离接触时,拉伸弹簧处在紧张的状态瞬间释放,使得连杆瞬间向内侧移动,此时横条向内侧拉动滑杆,与此同时,使得卡条的内端与贴合板脱离相抵,同时使得贴合板与弧形板内壁脱离相抵并转动,此时贴合板将产品从筒状套右侧进入下料装置内。

优选的,所述上夹机构包括内凹转环三,所述内凹转环三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动套三,所述活动套三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条,所述活动套内通过回位弹簧弹性连接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的内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滑块,所述联动杆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梯形块,所述活动套三内套设有滑板和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穿设有竖杆,所述竖杆与所述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竖杆的顶端铰接有位移套,所述梯形块套设在所述位移套内,所述滑板与固定块之间通过固定弹簧固定连接,所述滑板的外侧通过栓杆一铰接有拉杆一,所述拉杆一通过栓杆二铰接有拉杆二,所述拉杆二上通过铰接块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条的顶部,所述安装条顶部开设有内嵌槽内套接有滑塞,所述滑塞内套设有顶杆一,所述顶杆一的顶部通过顶杆二与所述拉杆二铰接,所述顶杆一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上套设有顶部限位板。

内凹转环三转动时,当弧形滑块与弧形限位块接触时,联动杆上的梯形块插入位移套内,此时位移套向上移动并通过竖杆带动滑板向上移动,此时回位弹簧和固定弹簧处在弹性压紧状态,滑板通过拉杆一向上顶起拉杆二,拉杆二通过顶杆二带动顶杆一向下移动,此时顶部限位板向下移动,当柱状产品进入时,顶部限位板能够将产品压紧,而当内凹转环三转动,并弧形滑块与弧形限位块脱离接触时,所述回位弹簧和固定弹簧处在弹性压紧状态,联动杆上的梯形块抽出位移套内,此时位移套向下移动并通过竖杆带动滑板向下移动,滑板通过拉杆一向上顶起拉杆二,拉杆二通过顶杆二带动顶杆一向上移动,此时顶部限位板向上移动,当柱状产品出来时,顶部限位板能够与产品脱离压紧的状态。

优选的,传送机构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套设有第一传送轮,所述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两端均套设有第二传送轮,所述第二转轴中部套设有第三传送轮,所述第一传送轮和所述第三传送轮通过第一传送履带传动连接,横向两个所述第二传送轮通过第二传送履带传动连接。

通过对传送机构的改进,首先经过单个第一传送履带传动产品,此时,第一传送履带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贯穿的清洗布,这样清洗布能够对产品的侧壁的上下两侧进行清洗,当铲平经过双第二传送履带时,两个第二传送履带之间设置有清洗布,此时能够对产品的中部进行清洗,这样能够全面的对产品的外壁进行清洗。

优选的,一种电子激光喷码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在对圆柱状产品进行喷码上,将一堆产品倒入传送套内,产品在倾斜导料板和下滑板进入螺旋限位条内,由于产品为柱状,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带动转盘转动,转盘与产品接触后,被传送至螺旋限位条与传送套之间的螺旋槽内,转盘能够连续将内部的产品传送至传送清洗装置内;

第二步,在伺服电机的转动下,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带动传送机构运行,传送机构能够将圆柱产品向右侧传送,而传送机构上主动轮通过传送带带动转轮转动,此时往复式丝杆能够带动滚珠套前后移动,此时连接杆通过推杆带动安装件上的清洗布与产品的表面接触,此时在产品传送时进行清洗操作;

第三步;在第二步中,首先经过单个第一传送履带传动产品,此时,第一传送履带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贯穿的清洗布,这样清洗布能够对产品的侧壁的上下两侧进行清洗,当铲平经过双第二传送履带时,两个第二传送履带之间设置有清洗布,此时能够对产品的中部进行清洗,这样能够全面的对产品的外壁进行清洗;

第四步;当柱状产品进入筒状套时,柱状产品的底部与座体接触时,座体底部的滑动圆板向下移动,此时滑动圆板能够向下挤压弹簧座,挤压后弹簧座拉升复位弹簧,此时座体的高度被挤压至与柱状产品的底部平齐,这样产品能够快速的输送至座体上,座体圆台设计,能够快速的将产品的底部进行稳定住,而当内凹转环一在转柱上转动时,当滑轮与弧形限位块接触时,u形滑板向外侧拉动拉簧,此时u形滑板向外侧通推动滑块,此时导向块与翘杆相对斜面接触,这样翘杆的外端向上顶起,这样一来,翘杆能够与上夹机构之间将柱状产品夹紧,当传动齿环转动至喷码装置处,与筒状套内壁设置的弧形齿啮合,此时产品能够在喷码处转动,从而能够保证喷码的范围;

第五步;当柱状产品进入筒状套时,柱状产品的侧壁与两个弧形条接触,接触时产品与弧形条表面形成挤压,此时弧形条转动时带动扭簧转动,两个弧形条能够将柱状产品的外部夹紧,并在外部的推动力下产品与两个弧形板内壁接触,此时两个弧形板与产品外壁接触并由弹性夹环产品夹紧,而当内凹转环二转动时,三角块与弧形限位块接触时,在弧形限位块的推动下,连杆向外侧移动,此时连杆使得拉伸弹簧处在紧张的状态,而连杆向外侧移动横条,横条能向外侧推动滑杆,滑杆同时使得卡条的内端与贴合板相抵,同时使得贴合板与弧形板内壁相抵,此时能够保证产品被稳定的夹紧,当传动齿环转动至喷码装置处,与筒状套内壁设置的弧形齿啮合,此时产品能够在喷码处转动,产品在滚轴上转动,而当三角块与弧形限位块脱离接触时,拉伸弹簧处在紧张的状态瞬间释放,使得连杆瞬间向内侧移动,此时横条向内侧拉动滑杆,与此同时,使得卡条的内端与贴合板脱离相抵,同时使得贴合板与弧形板内壁脱离相抵并转动,此时贴合板将产品从筒状套右侧进入下料装置内。

第六步;内凹转环三转动时,当弧形滑块与弧形限位块接触时,联动杆上的梯形块插入位移套内,此时位移套向上移动并通过竖杆带动滑板向上移动,此时回位弹簧和固定弹簧处在弹性压紧状态,滑板通过拉杆一向上顶起拉杆二,拉杆二通过顶杆二带动顶杆一向下移动,此时顶部限位板向下移动,当柱状产品进入时,顶部限位板能够将产品压紧,而当内凹转环三转动,并弧形滑块与弧形限位块脱离接触时,所述回位弹簧和固定弹簧处在弹性压紧状态,联动杆上的梯形块抽出位移套内,此时位移套向下移动并通过竖杆带动滑板向下移动,滑板通过拉杆一向上顶起拉杆二,拉杆二通过顶杆二带动顶杆一向上移动,此时顶部限位板向上移动,当柱状产品出来时,顶部限位板能够与产品脱离压紧的状态。

本发明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够将多个料进行放置在上料机构上,由上料机构整理并有序的进行传送,此过程中上料机构能够保护产品的质量,不会出现卡顿造成产品损坏的问题,传送中能够对产品进行全面的清洗,使其在加工中不会因为外壁的赃物影响喷码的质量,旋转装置的设置,能够自动对产品进行夹紧,无需人工手动进行,连续性强,而且完成喷码后转动指定地点,能够自动下料,这样解决了现有的装置操作过程中需要停机进行,解放了劳动力,降低了劳动成本,并且大大提高了加工的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整体俯视图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正面剖视图;

图3为传送机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3中a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图3中b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图3中c处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旋转机构俯视图的剖视图;

图8为图3中d处放大图。

图中,1上料机构、11传送套、12驱动电机、13转盘、14安装板、15倾斜导料板、16下滑板、17锥形杆、18螺旋限位条、2传送清洗装置、21u形架、22伺服电机、23传送机构、231第一转轴、232第一传送轮、233第二转轴、234第三传送轮、235第二传送轮、236第一传送履带、237第三转轴、238第二传送履带、24收藏套、25橡胶条、26安装架、27清洗布、28传送座、29推杆、210连接杆、211主动轮、212轴套、213转轮、214复式丝杆、215滚珠套、3旋转机构、31转杆、32圆形套、33筒状套、34圆板块、35下夹机构、351活动套一、352内凹转环一、353u形滑板、354拉簧、355固定条、356弹性条、357滑块、358导向块、359翘杆、3510铰杆、3511爪架、3512放置座、3513座体、3514滑动圆板、3515滑腔、3516弹簧座、3517复位弹簧、3518轴承、3519传动齿环、36中夹机构、361内凹转环二、362活动套二、363隔板、364连杆、365三角块、366横条、367滑槽、368拉伸弹簧、369滑套、3610固定杆、3611滑杆、3612弹性夹环、3613扭簧、3614弧形条、3615旋转槽、3616轴杆、3617滚轴、3618弧形板、3619贴合板、3620第三杆体、3621卡条、3622限位轴、37上夹机构、371内凹转环三、372活动套、373联动杆、374回位弹簧、375弧形滑块、376固定块、377滑板、378固定弹簧、379竖杆、3710栓杆一、3711拉杆一、3712栓杆二、3713安装条、3714转动块、3715内嵌槽、3716顶杆一、3717滑塞、3718顶杆二、3719顶部限位板、3720拉杆二、3721铰接块、3722位移套、3723梯形块、38转柱、39弧形限位块、310传动电机、311传送齿轮、312齿环、转杆4喷码装置、41设备壳体、42弧形罩、43清洗箱、44抽吸泵、45吸管、46、47密封罩、5下料装置、51下料通道、52滚轮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如图1-8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激光喷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料机构1,上料机构1的右侧连通有传送清洗装置2,传送清洗装置2的右侧连通有旋转机构3,传送清洗装置2内壁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性导向条6,旋转机构3的右侧固定连通有下料装置5,旋转机构3正面开设有通槽,通槽内固定连接有喷码装置4;

喷码装置4包括设备壳体41,设备壳体41上设置有弧形罩42,设备壳体41上设置有用于密封的密封罩47,设备壳体41内侧设置有喷码机46,设备壳体41内设置有抽吸泵44,抽吸泵44通过吸管45与旋转机构3内部连通,抽吸泵44的出气端连通有清洗箱43;

下料装置5包括下料通道51,下料通道51内壁的前后两侧等距离设置有滚轮组52,下料通道51右侧连通有收集套53。

上料机构1包括传送套11,传送套11内壁底部套设有转盘13,传送套11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4,安装板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2,驱动电机12的输出端贯穿安装板14且与转盘13的轴心固定连接,传送套11内壁的一侧规定连接有倾斜导料板15和下滑板16,传送套11内壁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螺旋限位条18,螺旋限位条18内心固定连接有锥形杆17。

在对圆柱状产品进行喷码上,将一堆产品倒入传送套11内,产品在倾斜导料板15和下滑板16进入螺旋限位条18内,由于产品为柱状,驱动电机12的输出端带动转盘13转动,转盘13与产品接触后,被传送至螺旋限位条18与传送套11之间的螺旋槽内,转盘13能够连续将内部的产品传送至传送清洗装置2内;

这样设置的好处,产品在倾斜导料板15上堆积,并在下滑板16上进入螺旋限位条18与传送套11之间的螺旋槽内,这样无需人工进行码放操作,直接下料即可,转盘13的作用能够带动其向传送清洗装置2方形移动,并且此过程中不会出现卡料和产品损坏的情况,从而增加了产品的安全,保证了供料的连续性。

传送清洗装置2包括u形架21,u形架21底部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条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22,u形架21内壁的前后两侧通过传送座28设置有传送机构23,伺服电机22的输出端与传送机构23的底端固定连接,u形架11底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轴套212,轴套212内套设有转轮213,转轮213内套设有往复式丝杆214,往复式丝杆214的前后两端套设有滚珠套215,滚珠套2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10,伺服电机2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211,主动轮211通过传送带216与转轮213传动连接,u形架11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收藏套24,收藏套24的一侧穿插有推杆29,连接杆210与推杆29固定连接,收藏套24内套设有安装架26,推杆29与安装架26的一侧固定连接,安装架2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清洗布27,安装架26的左右两侧与收藏套24接触面设置有橡胶条25。

在伺服电机22的转动下,伺服电机22的输出端带动传送机构23运行,传送机构23能够将圆柱产品向右侧传送,而传送机构23上主动轮211通过传送带216带动转轮213转动,此时往复式丝杆214能够带动滚珠套215前后移动,此时连接杆210通过推杆29带动安装件26上的清洗布27与产品的表面接触,此时在产品传送时进行清洗操作。

旋转机构3包括筒状套33,筒状套3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圆形套32,圆形套32底部轴心处转动连接有转杆31,转杆31的顶部通过圆板块34固定连接有转柱38,转杆31上套设有齿环312,圆形套32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动电机310,传动电机3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送齿轮311,传送齿轮311与齿环312啮合,转柱38后侧壁固定连接有三个弧形限位块39,三个弧形限位块39自上至下依次套设有上夹机构37、中夹机构36和下夹机构35,上夹机构37、中夹机构36和下夹机构35之间通过连接弧形板313固定连接。

下夹机构35包括内凹转环一352,内凹转环一352的表面等距离有活动套一351,活动套一351内套设有滑块357、两个弹性条356和u形滑板353,两个弹性条356固定连接在滑块357和u形滑板353之间,u形滑板353右端延伸至内凹转环一352内,u形滑板353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滑轮,内凹转环一352内固定连接有固定条355,固定条355通过拉簧354与u形滑板353固定连接,滑块347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固定轴,固定轴的前后两端贯穿活动套一351内壁的前后两侧开设滑道并与导向块358的一侧固定连接,活动套一351的前后两侧均通过铰杆3510铰接有翘杆359,翘杆359的一端通过爪架3511固定连接有放置座3512,放置座3512内套设有座体3513,座体35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动圆板3514,滑板3514套设在放置座3512内腔下方设置的滑腔3515内,放置座3512底部通过复位弹簧3517弹性连接有弹簧座3516,弹簧座3516的顶端与滑动圆板3514的底部固定连接,放置座3512通过轴承3518转动连接在爪架3511内,放置座3512顶端套设有传动齿环3519。

当柱状产品进入筒状套33时,柱状产品的底部与座体3513接触时,座体3513底部的滑动圆板3514向下移动,此时滑动圆板3514能够向下挤压弹簧座3516,挤压后弹簧座3516拉升复位弹簧3517,此时座体3513的高度被挤压至与柱状产品的底部平齐,这样产品能够快速的输送至座体3513上,座体3513圆台设计,能够快速的将产品的底部进行稳定住,而当内凹转环一352在转柱38上转动时,当滑轮与弧形限位块39接触时,u形滑板353向外侧拉动拉簧354,此时u形滑板353向外侧通推动滑块357,此时导向块358与翘杆359相对斜面接触,这样翘杆359的外端向上顶起,这样一来,翘杆359能够与上夹机构37之间将柱状产品夹紧,当传动齿环3519转动至喷码装置4处,与筒状套33内壁设置的弧形齿啮合,此时产品能够在喷码处转动,从而能够保证喷码的范围。

中夹机构36包括内凹转环二361,内凹转环二361的外壁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多个活动套二362,活动套二362内套设有隔板363,隔板363内穿插有连杆364,连杆36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三角块365,连杆364的另一端通过横条366和拉伸弹簧368弹性连接在隔板363的一侧,横条366的前后两端贯穿活动套二362内壁前后两侧开设的滑槽267,横条366的前后两端铰接有滑杆3611,滑杆3611上套设有滑套369,滑套369固定连接在活动套二362的一侧,活动套二36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610,固定杆3610上套设有弹性夹环3612,弹性夹环36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弧形板3618,弧形板3618的外侧通过扭簧3613转动连接有弧形条3614,弧形板3618内壁一侧开设的旋转槽3615内通过轴杆3616的铰接有贴合板3619,贴合板3619内壁等距离转动连接有滚轴3617,弧形板3618靠近固定杆3610的一侧开设有活动口,活动口内壁的上下两侧通过连接有限位轴3622,限位轴3622上套设有卡条3621,卡条3621的内端与贴合板3619相抵,卡条3621的外端通过第一杆体3623铰接有连接条3624,连接条3624的一侧通过第二杆体3625铰接有滑杆3611,滑杆3611的一端通过第三杆体3620铰接有轴杆3616。

当柱状产品进入筒状套33时,柱状产品的侧壁与两个弧形条3614接触,接触时产品与弧形条3614表面形成挤压,此时弧形条3614转动时带动扭簧转动,两个弧形条3614能够将柱状产品的外部夹紧,并在外部的推动力下产品与两个弧形板3618内壁接触,此时两个弧形板3618与产品外壁接触并由弹性夹环3612产品夹紧,而当内凹转环二361转动时,三角块365与弧形限位块39接触时,在弧形限位块39的推动下,连杆364向外侧移动,此时连杆364使得拉伸弹簧368处在紧张的状态,而连杆364向外侧移动横条366,横条366能向外侧推动滑杆3611,滑杆3611同时使得卡条3621的内端与贴合板3619相抵,同时使得贴合板3619与弧形板3618内壁相抵,此时能够保证产品被稳定的夹紧,当传动齿环3519转动至喷码装置4处,与筒状套33内壁设置的弧形齿啮合,此时产品能够在喷码处转动,产品在滚轴3617上转动,而当三角块365与弧形限位块39脱离接触时,拉伸弹簧368处在紧张的状态瞬间释放,使得连杆364瞬间向内侧移动,此时横条366向内侧拉动滑杆3611,与此同时,使得卡条3621的内端与贴合板3619脱离相抵,同时使得贴合板3619与弧形板3618内壁脱离相抵并转动,此时贴合板3619将产品从筒状套33右侧进入下料装置5内。

上夹机构37包括内凹转环三371,内凹转环三371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动套三372,活动套三37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条3713,活动套372内通过回位弹簧374弹性连接有联动杆373,联动杆373的内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滑块375,联动杆373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梯形块3723,活动套三372内套设有滑板377和固定块376,固定块376上穿设有竖杆379,竖杆379与滑板377的顶部固定连接,竖杆379的顶端铰接有位移套3722,梯形块3723套设在位移套3722内,滑板377与固定块376之间通过固定弹簧378固定连接,滑板377的外侧通过栓杆一3710铰接有拉杆一3711,拉杆一3711通过栓杆二3712铰接有拉杆二3720,拉杆二3720上通过铰接块3721固定连接在安装条3713的顶部,安装条3713顶部开设有内嵌槽3715内套接有滑塞3717,滑塞3717内套设有顶杆一3716,顶杆一3716的顶部通过顶杆二3718与拉杆二3720铰接,顶杆一371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块3714,转动块3714上套设有顶部限位板3719。

内凹转环三371转动时,当弧形滑块375与弧形限位块39接触时,联动杆373上的梯形块3723插入位移套3722内,此时位移套3722向上移动并通过竖杆379带动滑板377向上移动,此时回位弹簧374和固定弹簧378处在弹性压紧状态,滑板377通过拉杆一3711向上顶起拉杆二3720,拉杆二3720通过顶杆二3718带动顶杆一3716向下移动,此时顶部限位板3719向下移动,当柱状产品进入时,顶部限位板3719能够将产品压紧,而当内凹转环三371转动,并弧形滑块375与弧形限位块39脱离接触时,回位弹簧374和固定弹簧378处在弹性压紧状态,联动杆373上的梯形块3723抽出位移套3722内,此时位移套3722向下移动并通过竖杆379带动滑板377向下移动,滑板377通过拉杆一3711向上顶起拉杆二3720,拉杆二3720通过顶杆二3718带动顶杆一3716向上移动,此时顶部限位板3719向上移动,当柱状产品出来时,顶部限位板3719能够与产品脱离压紧的状态。

传送机构23包括第一转轴231、第二转轴233和第三转轴237,第一转轴231上套设有第一传送轮232,第二转轴233和第三转轴237两端均套设有第二传送轮235,第二转轴233中部套设有第三传送轮234,第一传送轮232和第三传送轮234通过第一传送履带236传动连接,横向两个第二传送轮235通过第二传送履带238传动连接。

通过对传送机构23的改进,首先经过单个第一传送履带236传动产品,此时,第一传送履带236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贯穿的清洗布27,这样清洗布27能够对产品的侧壁的上下两侧进行清洗,当铲平经过双第二传送履带238时,两个第二传送履带238之间设置有清洗布27,此时能够对产品的中部进行清洗,这样能够全面的对产品的外壁进行清洗。

一种电子激光喷码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在对圆柱状产品进行喷码上,将一堆产品倒入传送套11内,产品在倾斜导料板15和下滑板16进入螺旋限位条18内,由于产品为柱状,驱动电机12的输出端带动转盘13转动,转盘13与产品接触后,被传送至螺旋限位条18与传送套11之间的螺旋槽内,转盘13能够连续将内部的产品传送至传送清洗装置2内;

第二步,在伺服电机22的转动下,伺服电机22的输出端带动传送机构23运行,传送机构23能够将圆柱产品向右侧传送,而传送机构23上主动轮211通过传送带216带动转轮213转动,此时往复式丝杆214能够带动滚珠套215前后移动,此时连接杆210通过推杆29带动安装件26上的清洗布27与产品的表面接触,此时在产品传送时进行清洗操作;

第三步;在第二步中,首先经过单个第一传送履带236传动产品,此时,第一传送履带236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贯穿的清洗布27,这样清洗布27能够对产品的侧壁的上下两侧进行清洗,当铲平经过双第二传送履带238时,两个第二传送履带238之间设置有清洗布27,此时能够对产品的中部进行清洗,这样能够全面的对产品的外壁进行清洗;

第四步;当柱状产品进入筒状套33时,柱状产品的底部与座体3513接触时,座体3513底部的滑动圆板3514向下移动,此时滑动圆板3514能够向下挤压弹簧座3516,挤压后弹簧座3516拉升复位弹簧3517,此时座体3513的高度被挤压至与柱状产品的底部平齐,这样产品能够快速的输送至座体3513上,座体3513圆台设计,能够快速的将产品的底部进行稳定住,而当内凹转环一352在转柱38上转动时,当滑轮与弧形限位块39接触时,u形滑板353向外侧拉动拉簧354,此时u形滑板353向外侧通推动滑块357,此时导向块358与翘杆359相对斜面接触,这样翘杆359的外端向上顶起,这样一来,翘杆359能够与上夹机构37之间将柱状产品夹紧,当传动齿环3519转动至喷码装置4处,与筒状套33内壁设置的弧形齿啮合,此时产品能够在喷码处转动,从而能够保证喷码的范围;

第五步;当柱状产品进入筒状套33时,柱状产品的侧壁与两个弧形条3614接触,接触时产品与弧形条3614表面形成挤压,此时弧形条3614转动时带动扭簧转动,两个弧形条3614能够将柱状产品的外部夹紧,并在外部的推动力下产品与两个弧形板3618内壁接触,此时两个弧形板3618与产品外壁接触并由弹性夹环3612产品夹紧,而当内凹转环二361转动时,三角块365与弧形限位块39接触时,在弧形限位块39的推动下,连杆364向外侧移动,此时连杆364使得拉伸弹簧368处在紧张的状态,而连杆364向外侧移动横条366,横条366能向外侧推动滑杆3611,滑杆3611同时使得卡条3621的内端与贴合板3619相抵,同时使得贴合板3619与弧形板3618内壁相抵,此时能够保证产品被稳定的夹紧,当传动齿环3519转动至喷码装置4处,与筒状套33内壁设置的弧形齿啮合,此时产品能够在喷码处转动,产品在滚轴3617上转动,而当三角块365与弧形限位块39脱离接触时,拉伸弹簧368处在紧张的状态瞬间释放,使得连杆364瞬间向内侧移动,此时横条366向内侧拉动滑杆3611,与此同时,使得卡条3621的内端与贴合板3619脱离相抵,同时使得贴合板3619与弧形板3618内壁脱离相抵并转动,此时贴合板3619将产品从筒状套33右侧进入下料装置5内。

第六步;内凹转环三371转动时,当弧形滑块375与弧形限位块39接触时,联动杆373上的梯形块3723插入位移套3722内,此时位移套3722向上移动并通过竖杆379带动滑板377向上移动,此时回位弹簧374和固定弹簧378处在弹性压紧状态,滑板377通过拉杆一3711向上顶起拉杆二3720,拉杆二3720通过顶杆二3718带动顶杆一3716向下移动,此时顶部限位板3719向下移动,当柱状产品进入时,顶部限位板3719能够将产品压紧,而当内凹转环三371转动,并弧形滑块375与弧形限位块39脱离接触时,回位弹簧374和固定弹簧378处在弹性压紧状态,联动杆373上的梯形块3723抽出位移套3722内,此时位移套3722向下移动并通过竖杆379带动滑板377向下移动,滑板377通过拉杆一3711向上顶起拉杆二3720,拉杆二3720通过顶杆二3718带动顶杆一3716向上移动,此时顶部限位板3719向上移动,当柱状产品出来时,顶部限位板3719能够与产品脱离压紧的状态。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技术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