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硅系合金镀层涂覆的热冲压用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28598067发布日期:2022-01-22 10:46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铝硅系合金镀层涂覆的热冲压用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钢材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铝硅系合金镀层涂覆的热冲压用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2.热冲压成形技术利用钢板在高温下塑性增加、成形抗力下降的特点,将初始强度较低的板料经高温加热后,在具有冷却系统的模具内快速冲压成形和淬火冷却,可获得超高强度零件,可很好的解决冷成型易开裂、回弹严重等问题。但热冲压后的基体组织为马氏体,马氏体组织面临高氢脆敏感性的问题,增加了热成形零件在服役过程中脆断失效的风险。
3.此外,铝硅镀层耐蚀性能优异,由于铝的熔点较高,在高温下能够铝硅镀层与基体间快速相互扩散大量形成高熔点的金属间化合物fe-al相、fe-al-si相,最終形成稳定的高強高塑性的铝硅镀层涂覆的热冲压制品。然而,铝硅镀层在热冲压过程中,al元素易与水蒸汽反应生成h原子,h易扩散至基体,在缺陷附近扩散并在缺陷处结合成分子氢,形成巨大内应力导致延迟断裂发生,严重限制了热冲压用钢产品的使用。
4.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03255340a公开了一种汽车用高强韧性热成形钢板,主要成分为wt%:c:0.1-0.5,si:0.5-1.5,mn:1.2-2.4,ti:0.01-0.05,b:0.001-0.005,s:≤0.01,p:≤0.01,其余为fe;制备方法包括:对具有所述组成的钢板用钢以20-100℃/s的速度加热到奥氏体化温度恒温一段时间后热轧,使奥氏体晶粒细化;以50-120℃/s的速度淬火到50-370℃,获得部分过饱和马氏体和未发生马氏体相变的残余奥氏体;在200-500℃的回火温度等温5-600s,使碳由马氏体向残余奥氏体分配以稳定奥氏体;淬火到室温,获得细化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的复相组织。此专利同样需要等温回火过程,较现在已有热冲压线的成本增加,另外未充分考虑v、nb等合金元素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铝硅系合金镀层涂覆的热冲压用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解决目前在热冲压过程中,al元素易与水蒸汽反应生成h原子,h易扩散至基体,在缺陷附近扩散并在缺陷处结合成分子氢,形成巨大内应力导致延迟断裂发生的问题。
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铝硅系合金镀层涂覆的热冲压用钢板,所述钢板的化学成分以质量分数计包括:
7.c:0.15%-0.38%,si:≤0.6%,al:≤0.06%,mn:0.5%-2.5%,cr:0.005%-0.5%,mo:0.005%-0.5%,b:0.001%-0.005%,s:≤0.005%,p:≤0.01%,n:≤0.01%,o:≤0.003%,其中0.10%≤(cr+mo)≤0.50%,还包括ti:0.02%-0.08%,nb:0.02%-0.08%和v:0.02%-0.10%中的至少一种,其中0.03%≤(ti+nb+v)≤0.12%,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8.可选的,钢板的化学成分以质量分数计还包括ni≤0.5%和cu≤0.5%。
9.可选的,所述钢板的金相组织以体积分数计为:90%-98%的马氏体,2%-10%的贝氏体或铁素体。
10.可选的,热冲压前,钢的晶粒尺寸为5μm-15μm;热冲压后,钢的晶粒尺寸2μm-15μm。
11.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铝硅系合金镀层涂覆的热冲压用钢板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2.将铸坯进行热轧和酸洗,后进行冷轧,获得铝硅系合金镀层涂覆的热冲压用钢板;
13.其中,所述热轧的加热出炉温度为1100℃-1280℃,所述热轧的终轧温度为850℃-950℃,所述热轧的卷取温度为550℃-700℃;
14.所述冷轧的压下量为30%-70%。
15.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铝硅系合金镀层涂覆的热冲压用钢板的应用,所述应用包括将所述铝硅系合金镀层涂覆的热冲压用钢板用作铝硅系合金镀层涂覆的热冲压构件的基板。
16.可选的,所述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
17.将所述铝硅系合金镀层涂覆的热冲压用钢板进行热镀铝硅,后进行连续退火,获得镀层钢;
18.将所述镀层钢进行光整拉矫,后进行加热,获得热镀层钢;
19.将所述热镀层钢进行冲压淬火,获得构件,其中淬火结束温度和mf点温度满足:20℃<mf点温度﹣淬火结束温度≤120℃。
20.可选的,所述加热的温度为850℃-950℃,所述加热的保温时间为3min-10min。
21.可选的,所述连续退火的气氛为还原气氛,所述还原气氛中的h2的体积含量控制在3%-15%。
22.可选的,所述冲压淬火中,冲压加热炉内的气氛露点温度<0℃。
23.可选的,所述连续退火过程中,露点温度空载在-15℃-10℃。
24.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2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铝硅系合金镀层涂覆的热冲压用钢板,所述钢板的化学成分以质量分数计包括:c:0.15%-0.38%,si:≤0.6%,al:≤0.06%,mn:0.5%-2.5%,cr:0.005%-0.5%,mo:0.005%-0.5%,b:0.001%-0.005%,s:≤0.005%,p:≤0.01%,n:≤0.01%,o:≤0.003%,其中0.10%≤(cr+mo)≤0.50%,还包括ti:0.02%-0.08%,nb:0.02%-0.08%和v:0.02%-0.10%中的至少一种,其中0.03%≤(ti+nb+v)≤0.12%,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通过在奥氏体区热轧和添加nb、ti、v等来控制原始奥氏体晶粒尺寸,通过细化原始奥氏体晶粒尺寸来进一步细化马氏体尺寸;同时通过固溶度积计算,在热冲压加热过程中v元素可以奥氏体晶界固溶析出,细化奥氏体晶粒。其次,通过添加mn、cr、mo元素,提高淬透性,最终获得精细的位错型马氏体、贝氏体等多相复合组织。其高强度得益于精细尺寸的马氏体组织和多相组织的细晶强化与位错强化,同时晶粒细化和多相的协调变形对塑性的提高也有所帮助。
26.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28.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钢的热冲压前的金相图;
29.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钢的热冲压后的金相图;
30.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文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具体阐述本发明,本发明的优点和各种效果将由此更加清楚地呈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本发明。
32.在整个说明书中,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文使用的术语应理解为如本领域中通常所使用的含义。因此,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含义。若存在矛盾,本说明书优先。
33.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发明中用到的各种原材料、试剂、仪器和设备等,均可通过市场购买得到或者可通过现有方法制备得到。
34.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35.根据本发明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铝硅系合金镀层涂覆的热冲压用钢板,所述钢板的化学成分以质量分数计包括:
36.c:0.15%-0.38%,si:≤0.6%,al:≤0.06%,mn:0.5%-2.5%,cr:0.005%-0.5%,mo:0.005%-0.5%,b:0.001%-0.005%,s:≤0.005%,p:≤0.01%,n:≤0.01%,o:≤0.003%,其中0.10%≤(cr+mo)≤0.50%,还包括ti:0.02%-0.08%,nb:0.02%-0.08%和v:0.02%-0.10%中的至少一种,其中0.03%≤(ti+nb+v)≤0.12%,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37.c是最有效,最便宜的固溶强化元素,可有效保证热冲压用钢强度级别。同时c是奥氏体稳定化元素,能够最有效地稳定奥氏体。
38.mn用来增加奥氏体区降低奥氏体化温度,提高淬透性。cr能显著增加淬透性和减轻高温表面出现严重氧化,但其促进贝氏体形成,不宜过高。mo可细化钢的晶粒,提高淬透性。
39.p为在钢液凝固时易形成微观偏析,随后在奥氏体后温度加热时偏聚到晶界,使钢的脆性显著增大,从而使氢致延迟断裂敏感性升高。因此,p含量应控制在0.01%以下。
40.s为不可避免的不纯物,形成mns夹杂物和在晶界偏析会恶化钢的韧性,从而降低钢的韧塑性,并使氢致延迟断裂敏感性升高。因此,s含量应控制在0.005%以下。
41.n与al、ti、nb、v等结合形成化合物,从而细化晶粒和降低氢致延迟断裂敏感性,但也会偏聚晶界而降低晶界强度。因此,n含量应控制在≤0.01%。
42.o为有害气体,并影响氢致延迟断裂敏感性,且可能与铝形成粗大的氧化铝夹杂物,恶化钢的韧性。通过多种手段应将[0]含量控制在0.003%以下。
[0043]
nb、ti、v与c、n结合形成析出物,主要是用来细化奥氏体晶粒,少量的b保证有足够好的淬透性。弥散的细小的析出物可作为h陷阱,捕获h原子,提高韧性。适当提高开模温度和涂装烘烤回火过程都有利于h原子释放,氢至延迟断裂问题得到极大改善优化。
[0044]
热成形后获得的基体组织主要为含有高密度位错的细板条马氏体组织、极少量贝氏体和铁素体以及弥散分布的v、nb/ti的析出物的复相组织。通过在奥氏体区热轧和添加nb、ti、v等来控制原始奥氏体晶粒尺寸,通过细化原始奥氏体晶粒尺寸来进一步细化马氏体尺寸;同时通过固溶度积计算,在热冲压加热过程中v元素可以奥氏体晶界固溶析出,细化奥氏体晶粒。其次,通过添加mn、cr、mo元素,提高淬透性,最终获得精细的位错型马氏体、贝氏体等多相复合组织。其高强度得益于精细尺寸的马氏体组织和多相组织的细晶强化与位错强化,同时晶粒细化和多相的协调变形对塑性的提高也有所帮助。
[0045]
控制0.10%≤(cr+mo)≤0.50%的原因是总量添加0.1%以上保证淬透性,小于0.5%以保证脆性损失较小,同时节约成本。
[0046]
控制0.03%≤(ti+nb+v)≤0.15%的原因是总量添加0.03%以上的微合金元素保证足够的析出强化、细晶强化效果,同时≤1.5%避免析出物粗化,降低效果。
[0047]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钢板的化学成分以质量分数计还包括添加总量不大于0.5%的提高钢板淬透性的ni、cu等合金元素。
[0048]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钢板热冲压后的金相组织以体积分数计为:90%-98%的马氏体,2%-10%的贝氏体或铁素体。
[0049]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热冲压前的晶粒尺寸为5μm-15μm,所述热冲压后的晶粒尺寸为2μm-15μm。
[0050]
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如上提供的铝硅系合金镀层涂覆的热冲压用钢板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51]
s1.将铸坯进行热轧和酸洗,后进行冷轧,获得铝硅系合金镀层涂覆的热冲压用钢板;
[0052]
具体而言,将铸坯依次进行加热保温、粗轧、除鳞、精轧、层流冷却和卷取,获得热轧钢板;加热出炉温度1100~1280℃,热轧终轧温度850~950℃,热轧卷取温度550~700℃;热轧后常规酸洗。
[0053]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冷轧压下量为30~70%。
[0054]
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如上提供的铝硅系合金镀层涂覆的热冲压用钢板的应用,所述应用包括将所述铝硅系合金镀层涂覆的热冲压用钢板用作铝硅系合金镀层涂覆的热冲压构件的基板。
[0055]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
[0056]
s1.将所述铝硅系合金镀层涂覆的热冲压用钢板进行热镀铝硅,后进行连续退火,获得镀层钢;
[0057]
具体而言,连续退火主要包括预热段、加热段、均热段、喷冷段、热浸镀、镀后冷却,其中均热温度控制在720-820℃,加热段露点温度控制在-15℃-10℃,优选的露点温度为-10-0℃;均热后以3-30℃/s冷却至热浸镀温度在铝锅进行热镀铝硅;所述铝锅温度为640℃-680℃,热浸镀后以2-20℃/s冷却至450℃-550℃,以20℃/s以上速度冷却至300℃以下。
[0058]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连续退火炉内均热段中h2含量控制在3-15%为还原气
氛,优选的h2含量为4-7%。
[0059]
经预氧化和还原后,表面形成一层还原铁及还原铁以下mn、si、cr等元素氧化层;经热浸镀铝硅退火后,钢带基体表面、镀层以下形成厚度约3-40μm脱碳层。
[0060]
热镀铝硅退火后热冲压前钢板表面具有厚度为3-33μm厚的镀层,其中镀层包含8-11%(重量百分比)硅、1-4%(重量百分比)铁、余量铝和固有杂质;热冲压制得的制品表面铝硅镀层经热处理扩散厚度增加至6-60μm;优选的镀层厚度为5-15μm。
[0061]
在一些实施例中,热镀的铝硅溶液可选加ti、稀土re等元素,获得细小的表面铝花,提高镀层外观质量。
[0062]
s2.将所述镀层钢进行光整拉矫,后进行加热,获得热镀层钢;
[0063]
具体而言,对镀层钢进行常规光整、拉矫,对落料后的料片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850~950℃,保温时间为3~10分钟。
[0064]
s3.将所述热镀层钢进行冲压淬火,获得构件,其中淬火结束温度和mf点温度满足:20℃<mf点温度﹣淬火结束温度≤120℃。
[0065]
具体而言,对热镀层钢进行冲压淬火,淬火结束温度控制在mf点以下并接近mf点;所述开模淬火结束温度满足如下条件:20℃<mf点温度﹣淬火结束温度≤120℃,将经所述热冲压淬火所得制品构件,空冷至室温。
[0066]
淬火结束温度控制在mf点以下并接近mf点,此温度较高,h元素具有一定的扩散能力,有利于v、nb、ti的析出物作为氢陷阱捕获h原子,降低氢脆开裂风险,提高热冲压用钢韧性;所述开模淬火结束温度满足如下条件:20℃<mf点温度﹣淬火结束温度≤120℃,将经所述热冲压淬火所得制品构件,空冷至室温。
[0067]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热冲压加热炉内气氛露点温度<0℃,优选的<-10℃。
[0068]
创新性的采用高露点退火制得的铝硅系合金镀层钢板,在热冲压前后,钢板基体表面与合金系镀层之间都存在明显的脱碳层,热冲压的脱碳层有利于钢的三点折弯性能的提高,极大地改善了热冲压用钢板的的韧性。优选的镀层厚度5-15微米,在保证耐蚀性、不产生氧化皮的同时可有效降低h原子的产生。
[0069]
热冲压后获得钢板的基体显微组织为精细化位错型马氏体、少量贝氏体和铁素体以及弥散分布的v、nb/ti的析出物的复相组织。
[0070]
铝硅镀层涂覆热冲压制品解决了热冲压过程裸板易氧化问题,节省了后续抛丸等工艺成本,同时提高了热冲压制品的耐蚀性能。
[0071]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照例及实验数据对本技术的铝硅系合金镀层涂覆的热冲压用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进行详细说明。
[0072]
实施例及对比例
[0073]
各实施例和对比例的钢带钢基板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wt,%)见下表,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
[0074][0075]
根据以上提供的方法进行制备,各实施例和对比例的工艺参数见下表:
[0076][0077]
实验例
[0078]
将实施例1-7和对比例1-2制得的钢进行性能检测,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
[0079][0080]
由上表可得,与现有热冲压用钢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明显效果:由于铝硅镀层板具有优良的抗高温氧化性能,热成形零部件无需保护气氛加热,同时无后续抛丸处理工序,使得产品涂装和耐蚀等性能明显提高。本发明制备的高性能汽车用热冲压用钢板,通过添加微合金元素、热浸镀过程预氧化形成脱碳层以及优选的降低镀层厚度,最终获得的构件韧性和抗氢致延迟断裂性能优良,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0081]
附图1-2的详细说明:
[0082]
如图1所示,为实施例2提供的钢的热冲压前的金相图,由图可得,热浸镀退火后热冲压前基体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碳化物),晶粒尺寸约10-15微米。基体表面存在一层不完全脱碳层;
[0083]
如图2所示,为实施例2提供的钢的热冲压后的金相图,由图可得,热冲压后基体组织为马氏体,基体表层,镀层以下存在一层不完全马氏体组织,此层为铁素体、贝氏体。马氏体混合组织。
[0084]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还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85]
(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钢板与传统热冲压用钢22mnb5、27mncrb5、30mnb5等相比,奥氏体化淬火后不但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制得的构件具有高韧性和抗延迟断裂的优点。可以有效实现汽车轻量化目的,而且大大提高了乘用车安全系数。另外,采用连续退火热镀铝硅工艺得到铝硅镀层涂覆钢板,生产工艺简单,热冲压制品性能优良,耐蚀性能良好,环保与经济效益明显;
[0086]
(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钢板为保证钢的高强度,热成形后获得的基体组织主要
为含有高密度位错的细板条马氏体组织、极少量贝氏体和铁素体以及弥散分布的v、nb/ti的析出物的复相组织。本发明通过在奥氏体区热轧和添加nb、ti、v等来控制原始奥氏体晶粒尺寸,通过细化原始奥氏体晶粒尺寸来进一步细化马氏体尺寸;同时通过固溶度积计算,在热冲压加热过程中v元素可以奥氏体晶界固溶析出,细化奥氏体晶粒。其次,通过添加mn、cr、mo元素,提高淬透性,最终获得精细的位错型马氏体、贝氏体等多相复合组织。其高强度得益于精细尺寸的马氏体组织和多相组织的细晶强化与位错强化,同时晶粒细化和多相的协调变形对塑性的提高也有所帮助;
[0087]
(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将淬火结束温度控制在mf点以下并接近mf点,此温度较高,h元素具有一定的扩散能力,有利于v、nb、ti的析出物作为氢陷阱捕获h原子,降低氢脆开裂风险,提高热冲压用钢韧性;所述开模淬火结束温度满足如下条件:20℃<mf点温度﹣淬火结束温度≤120℃,将经所述热冲压淬火所得制品构件,空冷至室温;
[0088]
(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创新性的采用高露点退火制得的铝硅系合金镀层钢板,在热冲压前后,钢板基体表面与合金系镀层之间都存在明显的脱碳层,热冲压的脱碳层有利于钢的三点折弯性能的提高,极大地改善了热冲压用钢板的的韧性。优选镀层厚度为5-15微米,在保证耐蚀性、不产生氧化皮的同时可有效降低h原子的产生;另外铝硅镀层涂覆热冲压制品解决了热冲压过程裸板易氧化问题,节省了后续抛丸等工艺成本,同时提高了热冲压制品的耐蚀性能。本发明热冲压获得复相组织的工艺简单,具有工业实际应用的广泛前景。
[0089]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90]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0091]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