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壁环形件的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99052发布日期:2022-08-20 01:16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薄壁环形件的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薄壁环形件的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2.目前,冲压模具是冲压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工艺装备,良好的冲压模具结构是实现冲压工艺方案的可靠保证。冲压模具的质量和精度直接决定冲压零件的质量好坏和精度的高低,而冲压模具的结构又直接影响着冲裁的生产效率及模具本身的使用寿命。由于冲裁件的形状、尺寸、精度及生产批量不同,因而冲压模具的结构类型也不同。当需在厚板上冲制冲压件,需要的冲裁力很大,因而对模具的冲击及震动很大,然而,现有的冲压模具由于结构设计上的缺陷导致其在冲裁过程中的承受的冲裁力较大而影响模具的冲压精度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壁环形件的冲压模具,其能够分散上模具和下模具在冲裁过程中的冲裁力,使上模具和下模具在承受冲裁力时,变形更小或几乎无变形,以提高冲压模具的冲压精度和使用寿命。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薄壁环形件的冲压模具,包括有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与下模具能够压合而对置于所述下模具上的待冲裁板料进行冲裁,所述上模具上设置有第一导力装置,所述第一导力装置用于分散所述上模具于冲裁时所承受的冲裁力,所述下模具上设置有第二导力装置,所述第二导力装置用于分散所述下模具于冲裁时所承受的冲裁力。
6.进一步地,所述下模具包括有下模座和下模板,所述下模板设于下模座的上端面,用于放置待冲裁的板料,所述下模板的上端面形成有凹型腔,所述凹型腔内竖直设置有内孔冲头以形成有环形腔,所述内孔冲头的上端面与所述下模板的上端面平齐;
7.所述上模具包括有上模座和凸模体,所述上模座上滑动连接有压料板,所述压料板用于压紧放置于所述下模板上的板料所述凸模体设于所述上模座的下端面并贯穿所述压料板,所述凸模体与所述凹型腔对应并在自身的下端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内孔冲头适配的容置腔。
8.进一步地,所述上模座上嵌设有上模座镶块,所述上模座镶块沿着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导力装置包括有第一导力座,所述第一导力座设于所述上模座镶块的上端面,所述凸模体设于所述上模座镶块的下端面。
9.进一步地,所述容置腔内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有退料块,以使所述退料块能够在所述容置腔内上下滑动,所述退料块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自其连接所述退料块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凸模体和所述上模座镶块;
10.所述第一导力装置还包括有第一传力杆,所述第一导力座上具有贯穿自身上下端面的第一滑动腔,所述第一传力杆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动腔内并与所述第一
连接杆连接。
11.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冲压模具还包括有导向装置,导向装置与上模座滑动连接,以使导向装置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以用于导向所述凸模体下压。
12.进一步地,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导向板,所述导向板通过光杆与所述上模座滑动连接并固设于压料板的上端面,所述导向板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位于所述上模座镶块的下方并与之相对应,以用于导向所述上模座镶块的下压而导向所述凸模体的下压。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力座上还具有第二滑动腔,所述第二滑动腔内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有上滑动板,以使所述上滑动板能够在所述第二滑动腔内上下滑动,所述上滑动板通过上传力杆与所述导向板连接。
14.进一步地,所述下模座上嵌设有下模座镶块,所述下模座镶块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导力装置包括有第二导力座,所述第二导力座设于所述下模座镶块的下端面,所述内孔冲头设于所述下模座镶块的上端面。
15.进一步地,所述下模板上镶设有下模板镶块,所述下模板镶块的上下端面与所述下模板的上下端面平齐,所述下模板镶块为两端敞开的中空结构,所述内孔冲头穿过所述下模板镶块的内腔与所述下模座镶块连接,所述内孔冲头的外周向设置有反压板,且所述反压板的上端面低于所述内孔冲头的上端面,以形成所述环形腔;
16.所述第二导力装置还包括有第二传力杆,所述第二导力座上具有第三滑动腔,所述第二传力杆沿竖直方向滑动设于第三滑动腔内并与所述反压板连接。
1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力座上还具有与所述第三滑动腔连通的第四滑动腔,所述第四滑动腔内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有下垫板,且该下垫板通过下传力杆与所述第二传力杆连接。
18.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9.本实用新型的冲压模具在使用时,上模具于冲裁时所承受的冲裁力传导至第一导力装置,以通过第一导力装置分散上模具于冲裁时所承受的冲裁力,下模具于冲裁时所承受的冲裁力传导至第二导力装置,以通过第二导力装置分散下模具于冲裁时所承受的冲裁力,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上模具和下模具在承受冲裁力时,变形更小或几乎无变形,以提高冲压模具的冲压精度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0、上模座;101、上模座镶块;11、凸模体;110、容置腔;1101、退料块;12、压料板;120、压料板镶块;20、下模座;201、下模座镶块;21、下模板;210、下模板镶块;2101、环形腔;22、内孔冲头;30、第一导力座;301、第一滑动腔;3010、第一传力杆;3011、第一连接杆;302、第二滑动腔;3020、滑动板;303、长条槽;3030、推动杆;40、第二导力座;401、第二传力杆;402、第三滑动腔;4020、滑动块;403、第四滑动腔;4030、下垫板;40301、下传力杆;50、导向板;501、导向槽;60、反压板;70、上传力杆。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优先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竖直”、“顶”、“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5.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6.实施方式:
27.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示出了一种薄壁环形件的冲压模具,包括有上模具和下模具,上模具与下模具能够压合而对置于下模具上的待冲裁板料进行冲裁,也即是待冲裁的板料放置于下模具上,通过压力机驱动上模具下压与下模具压合而对待冲裁的板料进行冲裁。其中,上模具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导力装置,第一导力装置用于分散上模具于冲裁时所承受的冲裁力,下模具的下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导力装置,第二导力装置用于分散下模具于冲裁时所承受的冲裁力。也即可以理解,在使用时,上模具于冲裁时所承受的冲裁力传导至第一导力装置,以通过第一导力装置分散上模具于冲裁时所承受的冲裁力,下模具于冲裁时所承受的冲裁力传导至第二导力装置,以通过第二导力装置分散下模具于冲裁时所承受的冲裁力,从而使得上模具和下模具在承受冲裁力时,变形更小或几乎无变形,以提高冲压模具的冲压精度和使用寿命。
28.本实施例中,下模具包括有下模座20和下模板21,下模板21设于下模座20的上端面,用于放置待冲裁的板料,下模板21的上端面形成有凹型腔,凹型腔内竖直设置有内孔冲头22以形成有环形腔2101,内孔冲头22的上端面与下模板21的上端面平齐;其中,上模具包括有上模座10和凸模体11,上模座10上滑动连接有压料板12,压料板12用于压紧放置于下模板21上的板料,凸模体设于上模座10的下端面并贯穿压料板12,凸模体11与凹型腔对应并在自身的下端面上开设有与内孔冲头22适配的容置腔110。当本实用新型的冲压模具对放置于下模板21的上端面的板料进行冲裁时,压料板12和凸模体随上模座10下压,压料板12对放置于下模板21上的板料进行压紧,而凸模体继续朝向环形腔2101的方向下压,板料在凸模体11与环形腔2101内的内孔冲头22的作用下得以裁剪而得到薄壁环形件。
29.本实施例中,上模座10上嵌设有上模座镶块101,上模座镶块101沿着竖直方向设置,第一导力装置包括有第一导力座30,第一导力座30设于上模座镶块101的上端面,凸模体设于上模座镶块101的下端面。由此可知,凸模体与凹型腔内的内孔冲头22对板料进行冲裁时,上模具的冲裁力由凸模体传导至上模座镶块101再传导至第一导力座30,从而起到分散上模具于冲裁时所承受的冲裁力的作用。同理,下模座20上嵌设有下模座镶块201,下模
座镶块201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二导力装置包括有第二导力座40,第二导力座40设于下模座镶块201的下端面,内孔冲头22设于下模座镶块201的上端面。由此可知,凸模体与凹型腔内的内孔冲头22对板料进行冲裁时,下模具的冲裁力由内孔冲头22传导至下模座镶块201再传导至第二导力座40,从而起到分散下模具于冲裁时所承受的冲裁力的作用。
30.本实施例中,由于在冲裁的过程中会产生废料,冲裁薄壁环形件的内孔产生的废料在凸模体的容置腔110内,对此,容置腔110内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有退料块1101,以使退料块1101能够在容置腔110内上下滑动。当然,为了能够驱使退料块1101在容置腔110内滑动而将容置腔110内的废料脱离容置腔110,退料块1101连接有第一连接杆3011,第一连接杆3011自其连接退料块1101的一端依次穿过凸模体和上模座镶块101。由于第一导力座30是设置在上模座镶块101的上端面的,因而,第一导力装置还包括有第一传力杆3010,第一导力座30上具有贯穿自身上下端面的第一滑动腔301,第一传力杆3010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于第一滑动腔301内并与第一连接杆3011连接。由此可知,通过驱使第一传力杆3010向下推动,以驱使第一连接杆3011向下推动,即可推动退料块1101将容置腔110内的废料推出容置腔110。
31.另外,冲裁薄壁环形件的外形轮廓产生的废料板被粘在凸模体11的外壁上,因此,在第一导力座30上还设置有第二滑动腔302,第二滑动腔302内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有上滑动板3020,以使上滑动板3020能够在第二滑动腔302内上下滑动,上滑动板3020通过上传力杆70与压料板12连接。当然,在第一导力座30上还开设有与第二滑动腔302连通的长条槽303,该长条槽303贯穿第一导力座30的上端面,在该长条槽303内滑动设置有推动杆3030,并且该推动杆3030能够在竖直方向上滑动。如此,通过压力机驱动推动杆3030向下推动而使滑动板3020向下推动,从而推动上传力杆70向下移动,进而推动压料板12向下移动,以将粘在凸模体11的外壁上的废料脱离凸模体11。
32.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冲压模具还包括有导向装置,导向装置与上模座10滑动连接,以使导向装置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以用于导向凸模体下压。具体地,导向装置包括导向板50,导向板50通过光杆与上模座10滑动连接并固设于压料板12的上端面,也即是压料板12通过采用螺丝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导向板50上,而导向板50通过光杆与上模座10滑动连接。其中,导向板50上设置有导向槽501,导向槽501位于上模座镶块101的下方并与之相对应,当然,上模座镶块101的下端面是凸出至上模座10的下端面的,以使导向槽501能够导向上模座镶块101的下压而导向凸模体11的下压。
33.本实施例中,下模板21上镶设有下模板镶块210,下模板镶块210的上下端面与下模板21的上下端面平齐,下模板镶块210为两端敞开的中空结构,内孔冲头22穿过下模板镶块210的内腔与下模座镶块201连接,内孔冲头22的外周向设置有反压板60,且反压板60的上端面低于内孔冲头22的上端面,以形成上述的环形腔2101。由此可知,通过推动反压板60即可将环形腔2101内的薄壁环形件(产品)推出。
34.本实施例中,第二导力装置还包括有第二传力杆401,第二导力座40上具有第三滑动腔402,第二传力杆401沿竖直方向滑动设于第三滑动腔402内并与反压板60连接。具体地,第三滑动腔402内滑动设置有滑动块4020并与第二传力杆401连接,当然,该滑动块4020能够沿着竖直方向移动,通过驱使第二传力杆401向上移动即可将环形腔2101内的薄壁环形件推出。更具体地,第二导力座40上还具有与第三滑动腔402连通的第四滑动腔403,第四
滑动腔403内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有下垫板4030,且该下垫板4030通过下传力杆40301与滑动块4020连接。由此可知,通过驱动下垫板4030向上移动即可推动滑动块4020向上移动而带动第二传力杆401向上移动,从而能够将环形腔2101内的薄壁环形件推出。
35.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冲压模具在冲裁不同规格的环形薄壁环形件时,只需通过更换上模座镶块101,凸模体、压料板镶块120、反压板60、内孔退料块1101、下模座镶块201即可,也即是更换本实用新型冲压模具的模芯模组,实现产品快速换型生产,节约模具制造周期,达到缩短模具制造周期,节约了模具的生产成本。
36.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