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羽毛球拍用的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41333发布日期:2022-11-26 09:53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羽毛球拍用的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羽毛球拍加工定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羽毛球拍用的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2.羽毛球拍一般由拍头、拍杆、拍柄及拍框与拍杆的接头构成,一支球拍的长度不超过68厘米,其中球拍柄与球拍杆长度不超过42厘米,拍框长度不超过25厘米,宽为20厘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球拍的发展向着重量越来越轻、拍框越来越硬、拍杆弹性越来越好、空气阻力越来越小的方向发展,羽毛球拍分类:羽毛球拍分为短柄、中柄、长柄球拍,短柄大约40cm长,中柄大约60cm,长柄是一般成人使用的,长度大约是675mm,羽毛球拍在生产时需要进行网线的开孔处理,现有的网线开孔大多是通过人工进行手持设备进行开孔处理,人工手持设备进行开孔处理无法确定稳定的效果,导致开孔效果效果差,同时人工手持容易产生松动导致操作者受伤,同时人工手动进行定位精准度低,导致网线安装效果差,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羽毛球拍用的定位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羽毛球拍用的定位装置,解决了人工手动开孔效率低,同时人工手动进行定位精准度低,导致网线安装效果差的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羽毛球拍用的定位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内部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设有开孔机构,所述机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旋转机构,所述底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设有连动机构,所述连动机构上设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一螺纹杆、第一锥齿轮、两个第二螺纹杆和两个第二锥齿轮,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一侧均与第一锥齿轮啮合传动。
5.进一步地,所述开孔机构包括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的往复丝杆,所述往复丝杆上螺纹套设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开孔钻。
6.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与所述往复丝杆的另一端固定套设有齿轮,所述底板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与齿轮的一侧啮合传动。
7.进一步地,所述连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的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一侧与第一螺纹杆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组支撑板,两个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一端与两组支撑板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分别固定套设在两个第二螺纹杆的另一端。
8.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螺纹杆和两个第二螺纹杆螺纹连接的牵引板,所述牵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外侧开设有卡槽。
9.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平衡板,位于后面所述平衡板上开设
有活动孔,所述第二电机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位于后面平衡板的外侧,且第一螺纹杆活动套设在活动孔的内部。
10.进一步地,所述机体的顶部左侧开设有活动口,所述活动口的内部活动套设有顶板,所述顶板上开设有第一移动槽,所述牵引板活动套设在第一移动槽的内部,所述机体的顶部右侧沿其长度开设有第二移动槽,所述移动板活动套设在第二移动槽的内部,所述机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柱。
11.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通过安装开孔机构和旋转机构,其中开孔机构通过第一电机启动带动往复丝杆转动,同时带动齿轮转动,往复丝杆转动的同时会带动移动板进行移动处理,移动板的移动会带动第三电机移动处理,第三电机启动带动开孔钻转动对羽毛球拍进行开孔处理效果。
12.2、本发明通过安装连动机构和定位机构,其中第二电机启动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第一螺纹杆转动会带动第一锥齿轮同步转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的同时会带动两个第二锥齿轮转动,两个第二锥齿轮转动的同时会带动两个第二螺纹杆转动,通过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转动会带动牵引板进同步移动处理,牵引板的移动带动支撑块同步进行移动处理效果。
13.综上所述,该设备设计新颖,操作简单,该设备不仅可以通过第一电机进行快速开孔加工和旋转处理,同时可以通过第二电机启动进行快速定位处理,有效的提高了对羽毛球拍加工用快速定位处理,同时提高了羽毛球拍加工的效果和效率,有效的避免了操作者手持设备进行开孔,无法有效的进行固定处理,同时操作者操作时容易发生其手部划伤的问题,四个支撑块同步进行移动支撑固定时可以有效的避免了单边固定时受力过大导致羽毛球拍变形,同时该设备不仅可以单独进行固定定位处理,同时可以进行自动快速的轴向转动处理,有效的提高了羽毛球拍块速定位的效果。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羽毛球拍用的定位装置的整体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羽毛球拍用的定位装置的第一内部零件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羽毛球拍用的定位装置的第二内部零件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羽毛球拍用的定位装置的连动机构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羽毛球拍用的定位装置的齿轮与齿条啮合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机体;2、第一电机;3、往复丝杆;4、移动板;5、固定板;6、第三电机;7、开孔钻;8、齿轮;9、底板;10、齿条;11、平衡板;12、第二电机;13、第一螺纹杆;14、第一锥齿轮;15、牵引板;16、支撑板;17、第二螺纹杆;18、第二锥齿轮;19、支撑块;20、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7.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18.实施例1参照图2-3和图5:一种羽毛球拍用的定位装置,包括机体1,机体1的内部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第一电机2的输出端设有开孔机构,机体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底板9,底板9上设有旋转机构,底板9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2,第二电机12的输出端设有连动机构,连动机构上设有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第一螺纹杆13、第一锥齿轮14、两个第二螺纹杆17和两个第二锥齿轮18,两个第二锥齿轮18的一侧均与第一锥齿轮14啮合传动。
19.本发明中,开孔机构包括与第一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的往复丝杆3,往复丝杆3上螺纹套设有移动板4,移动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固定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6,第三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开孔钻7,通过第一电机2的启动带动往复丝杆3转动,往复丝杆3转动带动移动板4进行移动处理,移动板4移动的时候会同步带动第三电机6进行移动处理,第三电机6启动带动开孔钻7转动进行开孔处理。
20.本发明中,旋转机构包括与往复丝杆3的另一端固定套设有齿轮8,底板9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齿条10,齿条10与齿轮8的一侧啮合传动,通过往复丝杆3转动的同时会带动齿轮8的转动,齿轮8转动的同时与齿条10啮合带动底板9同步转动处理,通过底板9的转动进行周向开孔处理。
21.本发明中,底板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平衡板11,位于后面平衡板11上开设有活动孔,第二电机1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位于后面平衡板11的外侧,且第一螺纹杆13活动套设在活动孔的内部。
22.实施例2参照图1和图4: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连动机构包括与第二电机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的第一螺纹杆13,第一锥齿轮14的一侧与第一螺纹杆13固定连接,底板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组支撑板16,两个第二螺纹杆17的一端与两组支撑板16转动连接,两个第二锥齿轮18分别固定套设在两个第二螺纹杆17的另一端,第二电机12的启动会带动第一螺纹杆13转动,第一螺纹杆13转动的同时会带动第一锥齿轮14转动,第一锥齿轮14的转动会带动第二锥齿轮18的转动,第二锥齿轮18的转动会带动第二螺纹杆17转动处理。
23.本发明中,定位机构包括与第一螺纹杆13和两个第二螺纹杆17螺纹连接的牵引板15,牵引板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9,支撑块19的外侧开设有卡槽,通过第一螺纹杆13和第二螺纹杆17的同步转动对羽毛球拍加工进行快速定位夹持处理。
24.本发明中,机体1的顶部左侧开设有活动口,活动口的内部活动套设有顶板20,顶板20上开设有第一移动槽,牵引板15活动套设在第一移动槽的内部,机体1的顶部右侧沿其长度开设有第二移动槽,移动板4活动套设在第二移动槽的内部,机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柱。
25.工作原理:将待开孔的羽毛球拍放置在支撑块19上的卡槽内部,第二电机12的启
动会带动第一螺纹杆13的转动,第一螺纹杆13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14转动,第一锥齿轮14转动带动两个第二锥齿轮18转动,两个第二锥齿轮18的转动会带动两个第二螺纹杆17的转动,通过第一螺纹杆13和两个第二螺纹杆17的转动会带动牵引板15进行移动处理,牵引板15移动的同时会带动支撑块19同步向外移动对羽毛球拍进行快速定位夹持固定处理,同时通过第一电机2启动带动往复丝杆3转动,往复丝杆3转动会带动移动板4移动,移动板4移动带动第三电机6进行同步移动处理,第三电机6启动带动开孔钻7转动进行开孔处理,往复丝杆3转动的同时会带动齿轮8转动,齿轮8转动与齿条10啮合带动底板9进行转动处理,底板9转动的同时会带动羽毛球拍进行轴向转动,并进行快速轴向开孔处理,有效的提高了对羽毛球拍加工快速定位的效果和加工的效率。
2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