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材料加工用高精度全自动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61033发布日期:2023-03-22 14:20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材料加工用高精度全自动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材料加工用高精度全自动成型机。


背景技术:

2.传统的复合车铣数控车床在对高精度加工件进行加工的时候,一般是凭借工作人员的经验对加工件的倾斜角度和旋转角度进行调整的,加工精度较低,而且传统的复合车铣数控车床在无法对不同大小的装夹板进行安装,在使用不同大小装夹板的时候,需要更换对应大小的车床对装夹板进行安装装夹,使用起来比较不方便,需要提出一种方案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3.如公开号为cn217316851u的专利文件,该装置将装夹板的一端的六棱孔插在第一固定座上对应的六棱柱之上,然后推动移动座向第一固定座移动,移动座移动的同时带动滑动块和第二固定座以及六棱柱进行移动,使得移动座上的六棱柱插入装夹板另一端的六棱孔之内,最后使用第一固定螺栓贯穿加工台上的固定孔,将移动座在加工台上进行固定,可以通过调节移动座在加工台上的位置去实现对不同大小装夹板的安装,不需要更换对应大小的车床进行加工,车床适用性强,有利于提高加工件的加工效率;
4.但是上述的装置仅能对工件的一个部位进行精铣,在对工件的另一个部位精铣时,需要将工件本身拆卸下来,拆卸的过程较为繁琐,增加了精铣操作的时间;同时,现有对工件进行冷却的方式是通过多个喷头对工件的多个精铣部位同时喷射研磨油,起到对工件冷却的作用,造成研磨油的使用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方案解决的技术问题为:
6.(1)如何通过设置冷却机构,通过三通管的翻转,配合开闭控制阀依次对工件的第一加工部和第二加工部降温冷却,在保证对工件降温效率的同时,减少了研磨油的使用,避免了研磨油的使用浪费;
7.(2)如何通过设置气缸,通过气缸控制夹持座的位置,使得工件能够快速且准确地进行不同部位的精铣,减少了拆卸工件的时间。
8.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材料加工用高精度全自动成型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正面的底座上通过导轨滑动设置有夹持座,所述夹持座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工件,所述工件的一侧顶部设置有第一加工部,且工件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加工部,所述工件上方的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给工件降温的冷却机构;
9.所述冷却机构包括与安装板固定连接的转动座,所述转动座的顶部转动设置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顶部通过进油软管连通有储油桶,且三通管的顶部还固定安装有控制阀,所述储油桶与安装板固定连接,且储油桶的内部储存有足量的研磨油,所述三通管的底部一端通过出油软管连通有出油口,所述三通管的底部另一端连通有喷油管,所述喷油管
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喷油口,所述喷油管与三通管倾斜设置,且喷油口的输出端朝向底座,所述转动座的背部转动设置有用于调节三通管角度的调控单元。
10.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调控单元包括与转动座背部转动连接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转动设置有用于驱动三通管翻转的滚动轮,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开设有凹槽,所述转动座的背部还固定安装有竖直设置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底部位置与凹槽的位置对应,所述夹持座上设置有调节架,所述调节架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拨杆,所述拨杆与导向杆滑动连接。
11.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转动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用于限位传动杆转动角度的限位块。
12.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三通管朝向出油软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配重块;当夹持座处于第一加工工位时,拨杆与导向杆的底部接触,打开控制阀,由于重力的因素,研磨油从三通管内配合出出油口朝向第一加工部处喷射研磨油,而出油口通过安装架与第一精铣工装固定连接,使得出油口喷射出来的研磨油对正在精铣的部位进行冷却降温,保证研磨油降温的效率;关闭控制阀,当夹持座移动至第二加工工位的过程中,拨杆滑动进入凹槽内且与凹槽卡接,通过夹持座移动拉动拉杆,配合拨杆使得传动杆发生翻转,推动三通管翻转,当夹持座处于第二加工工位时,此时喷油口朝向第二加工部,当第二精铣工装对第二加工部精铣时,再次打开控制阀,使得研磨油通过喷油口朝向第二加工部降温冷却,此过程依次对工件的第一加工部和第二加工部降温冷却,在保证对工件降温效率的同时,减少了研磨油的使用,避免了研磨油的使用浪费。
13.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冷却机构一侧的安装板上活动安装有第一精铣工装,所述出油口通过安装架与第一精铣工装固定连接,所述冷却机构另一侧的底座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朝向工件的侧面活动安装有第二精铣工装,所述第二精铣工装与第一精铣工装均为现有技术。
14.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底座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夹持座移动的气缸,所述气缸横向设置;当气缸的伸出端伸长至一半长度时,此时夹持座处于第一加工工位,通过第一精铣工装对第一加工部处进行精铣,当气缸的伸出端伸长至最长状态时,此时夹持座处于第二加工工位,通过第二精铣工装对第二加工部处进行精铣;通过气缸控制夹持座的位置,使得工件能够快速且准确地进行不同部位的精铣,减少了拆卸工件的时间。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6.本发明在使用时,当夹持座处于第一加工工位时,拨杆与导向杆的底部接触,打开控制阀,由于重力的因素,研磨油从三通管内配合出出油口朝向第一加工部处喷射研磨油,而出油口通过安装架与第一精铣工装固定连接,使得出油口喷射出来的研磨油对正在精铣的部位进行冷却降温,保证研磨油降温的效率;关闭控制阀,当夹持座移动至第二加工工位的过程中,拨杆滑动进入凹槽内且与凹槽卡接,通过夹持座移动拉动传动杆,配合拨杆使得传动杆发生翻转,推动三通管翻转,当夹持座处于第二加工工位时,此时喷油口朝向第二加工部,当第二精铣工装对第二加工部精铣时,再次打开控制阀,使得研磨油通过喷油口朝向第二加工部降温冷却,此过程依次对工件的第一加工部和第二加工部降温冷却,在保证对工件降温效率的同时,减少了研磨油的使用,避免了研磨油的使用浪费。
17.本发明在使用时,当气缸的伸出端伸长至一半长度时,此时夹持座处于第一加工工位,通过第一精铣工装对第一加工部处进行精铣,当气缸的伸出端伸长至最长状态时,此时夹持座处于第二加工工位,通过第二精铣工装对第二加工部处进行精铣;通过气缸控制夹持座的位置,使得工件能够快速且准确地进行不同部位的精铣,减少了拆卸工件的时间。
附图说明
18.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冷却机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发明调控单元局部结构立体示意图;
22.图4为本发明喷油口处结构立体示意图;
23.图5为本发明工件与夹持座处结构立体示意图。
24.图中:1、冷却机构;2、工件;3、第二加工部;4、第二精铣工装;5、固定板;6、底座;7、夹持座;8、导流槽;9、气缸;10、遮挡板;11、第一加工部;12、第一精铣工装;13、安装板;101、调控单元;102、喷油管;103、调节架;104、转动座;105、出油软管;106、三通管;107、配重块;108、进油软管;109、储油桶;110、喷油口;1011、拨杆;1012、凹槽;1013、拉杆;1014、限位块;1015、传动杆;1016、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6.请参阅图1-图5所示,一种材料加工用高精度全自动成型机,包括底座6,底座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板13,安装板13正面的底座6上通过导轨滑动设置有夹持座7,夹持座7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工件2,工件2的一侧顶部设置有第一加工部11,且工件2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加工部3,工件2上方的安装板13上设置有用于给工件2降温的冷却机构1。
27.请参阅图1、图2和图4所示,上述的冷却机构1包括与安装板13固定连接的转动座104,转动座104的顶部转动设置有三通管106,三通管106的顶部通过进油软管108连通有储油桶109,且三通管106的顶部还固定安装有控制阀,储油桶109与安装板13固定连接,且储油桶109的内部储存有足量的研磨油,三通管106的底部一端通过出油软管105连通有出油口,三通管106的底部另一端连通有喷油管102,喷油管102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喷油口110,喷油管102与三通管106倾斜设置,且喷油口110的输出端朝向底座6,转动座104的背部转动设置有用于调节三通管106角度的调控单元101。
28.请参阅图2和图3所示,上述的调控单元101包括与转动座104背部转动连接的传动杆1015,传动杆1015的一端转动设置有用于驱动三通管106翻转的滚动轮,传动杆1015的另一端开设有凹槽1012,转动座104的背部还固定安装有竖直设置的导向杆1016,导向杆1016的底部位置与凹槽1012的位置对应,夹持座7上设置有调节架103,调节架103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拉杆1013,拉杆101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拨杆1011,拨杆1011与导向杆1016滑动连接。
29.请参阅图3所示,上述的转动座10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用于限位传动杆1015转动角度的限位块1014。
30.请参阅图2所示,上述的三通管106朝向出油软管10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配重块107;当夹持座7处于第一加工工位时,拨杆1011与导向杆1016的底部接触,打开控制阀,由于重力的因素,研磨油从三通管106内配合出出油口朝向第一加工部11处喷射研磨油,而出油口通过安装架与第一精铣工装12固定连接,使得出油口喷射出来的研磨油对正在精铣的部位进行冷却降温,保证研磨油降温的效率;关闭控制阀,当夹持座7移动至第二加工工位的过程中,拨杆1011滑动进入凹槽1012内且与凹槽1012卡接,通过夹持座7移动拉动拉杆1013,配合拨杆1011使得传动杆1015发生翻转,推动三通管106翻转,当夹持座7处于第二加工工位时,此时喷油口110朝向第二加工部3,当第二精铣工装4对第二加工部3精铣时,再次打开控制阀,使得研磨油通过喷油口110朝向第二加工部3降温冷却,此过程依次对工件2的第一加工部11和第二加工部3降温冷却,在保证对工件2降温效率的同时,减少了研磨油的使用,避免了研磨油的使用浪费。
31.请参阅图1所示,上述的冷却机构1一侧的安装板13上活动安装有第一精铣工装12,出油口通过安装架与第一精铣工装12固定连接,冷却机构1另一侧的底座6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板5,固定板5朝向工件2的侧面活动安装有第二精铣工装4,第二精铣工装4与第一精铣工装12均为现有技术。
32.请参阅图1所示,上述的底座6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夹持座7移动的气缸9,气缸9横向设置;当气缸9的伸出端伸长至一半长度时,此时夹持座7处于第一加工工位,通过第一精铣工装12对第一加工部11处进行精铣,当气缸9的伸出端伸长至最长状态时,此时夹持座7处于第二加工工位,通过第二精铣工装4对第二加工部3处进行精铣;通过气缸9控制夹持座7的位置,使得工件2能够快速且准确地进行不同部位的精铣,减少了拆卸工件2的时间。
33.请参阅图1所示,上述的安装板13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用于防止研磨油泄漏的遮挡板10,底座6的正面倾斜设置有用于导流研磨油的导流槽8,导流槽8的位置与两个遮挡板10的位置对应。
34.工作原理:本发明在使用时,首先,当气缸9的伸出端处于最短状态时,此时夹持座7处于安装工位,方便人工将工件2安装在夹持座7上,当气缸9的伸出端伸长至一半长度时,此时夹持座7处于第一加工工位,通过第一精铣工装12对第一加工部11处进行精铣,当气缸9的伸出端伸长至最长状态时,此时夹持座7处于第二加工工位,通过第二精铣工装4对第二加工部3处进行精铣;通过气缸9控制夹持座7的位置,使得工件2能够快速且准确地进行不同部位的精铣,减少了拆卸工件2的时间;当夹持座7处于安装工位时,此时拨杆1011与导向杆1016的顶部接触,由于配重块107的重力作用,使得三通管106朝向出油软管105的一端对滚动轮提供压力,同时控制阀处于关闭状态,当夹持座7处于第一加工工位时,拨杆1011与导向杆1016的底部接触,打开控制阀,由于重力的因素,研磨油从三通管106内配合出出油口朝向第一加工部11处喷射研磨油,而出油口通过安装架与第一精铣工装12固定连接,使得出油口喷射出来的研磨油对正在精铣的部位进行冷却降温,保证研磨油降温的效率;关闭控制阀,当夹持座7移动至第二加工工位的过程中,拨杆1011滑动进入凹槽1012内且与凹槽1012卡接,通过夹持座7移动拉动拉杆1013,配合拨杆1011使得传动杆1015发生翻转,推
动三通管106翻转,当夹持座7处于第二加工工位时,此时喷油口110朝向第二加工部3,当第二精铣工装4对第二加工部3精铣时,再次打开控制阀,使得研磨油通过喷油口110朝向第二加工部3降温冷却,通过此过程依次对工件2的第一加工部11和第二加工部3降温冷却,在保证对工件2降温效率的同时,减少了研磨油的使用,避免了研磨油的使用浪费。
35.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实现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36.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