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成型B柱加强板水路快拆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51481发布日期:2022-09-27 21:29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成型B柱加强板水路快拆模具的制作方法
一种热成型b柱加强板水路快拆模具
技术领域
1.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成型b柱加强板水路快拆模具。


背景技术:

2.热冲压成型也称冲压硬化,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项专门用于汽车高强度钢板冲压成型件的新技术,也是实现汽车轻量化生产的关键技术工艺之一,但该工艺要求模具具有较好的冷却性能,为此,通常会使用模具水路来进行冷却。
3.模具水路是指在模具模架、模仁中利用机械加工出来的贯穿性的孔,通过某种介质(如水、油)不停的在里面循环,从而带出模具的热量,实现物理降温。
4.但是,现有的带水路的模具存在以下缺陷:模具设有多个镶块,每个镶块都通过水管进行水路连接,结构较为分散,模具维保时,需要把所有水路进出口一一拆掉,然后才能逐一去拆卸镶块,操作耗时较久,拆装过程较为复杂,模具的维护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拆装维保过程高效方便的热成型b柱加强板水路快拆模具。
6.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热成型b柱加强板水路快拆模具,包括模具底座和至少一个成型模组,所述成型模组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模具底座上,所述模具底座内设置有冷却组件,所述成型模组内开设有第一冷却通道,所述成型模组安装于所述模具底座上时,所述冷却组件适于抵至所述成型模组并与所述第一冷却通道接通,所述冷却组件适于向所述第一冷却通道输送冷却液,所述冷却组件适于接收所述第一冷却通道内的冷却液。
7.具体的,所述冷却组件包括连接镶块和水路冷却管道,所述连接镶块固定设置于所述模具底座上,所述连接镶块内开设有第二冷却通道。
8.作为改进,所述第二冷却通道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冷却通道的底部和水路冷却管道连接,所述第二冷却通道的顶部适于和所述第一冷却通道接通。
9.作为改进,所述连接镶块的顶部设置有密封圈,所述成型模组安装于所述模具底座上时,所述密封圈适于抵至所述成型模组并密封所述第一冷却通道和所述第二冷却通道的连接处。
10.作为改进,所述成型模组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压料组件,所述压料组件内开设有第三冷却通道,所述压料组件和所述成型模组之间设置有第四冷却通道,所述第四冷却通道适于连接所述第一冷却通道和所述第三冷却通道。
11.作为改进,所述第四冷却通道包括水路冷却管道,所述模具底座上开设有容腔,所述容腔适于容置所述第四冷却通道;所述压料组件为多个时,所述第四冷却通道适于连接不同所述压料组件的所述第一冷却通道。
12.具体的,所述压料组件包括压料芯、压料垫板和锁固件,所述压料芯设置于所述压料垫板上,所述第四冷却通道连接至所述压料垫板,所述第三冷却通道穿过所述压料垫板至所述压料芯内,所述锁固件适于固定连接所述压料垫板和所述成型模组。
13.作为改进,所述成型模组包括安装垫板和至少一个模具镶块,所述安装垫板与所述模具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模具镶块可拆卸的排列设置于所述安装垫板上,所述第一冷却通道穿过所述安装垫板至所述模具镶块内。
14.作为改进,所述安装垫板四周设置有用于连接吊机的吊升机构。
15.作为改进,所述吊升机构包括多个纵向吊环和多个横向吊环,所述安装垫板两侧皆设置有所述纵向吊环和所述横向吊环,所述纵向吊环沿所述安装垫板高度方向设置,所述横向吊环沿所述安装垫板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纵向吊环由两个圆环垂直交叉成型;所述横向吊环由两个圆环垂直交叉成型。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将传统模具水路的水管连接重新设计为分体式结构,通过抵触连接能够让成型模组的第一冷却通道和模具底座的冷却组件进行抵触配合,冷却组件能够对第一冷却通道进行冷却液输送循环,实现冷却,无需进行额外的拆装操作,简化对接流程,同理,抬起成型模组即可断开第一冷却通道和冷却组件之间的连接,不会影响到成型模组的维保流程,使维保过程更加高效方便。
附图说明
17.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18.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爆炸结构视图;
19.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成型模组的爆炸结构视图;
20.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压料组件的爆炸结构视图;
21.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仰视图;
22.图6是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图5中沿a-a方向的剖面视图。
23.图中:1、模具底座;11、冷却组件;111、连接镶块;1111、第二冷却通道;1112、密封圈;12、容腔;2、成型模组;21、压料组件;211、第三冷却通道;212、第四冷却通道;213、压料芯;214、压料垫板;215、锁固件;22、安装垫板;23、模具镶块;24、吊升机构;25、第一冷却通道;3、水路冷却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技术的具体保护范围。
26.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27.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29.如图1至6所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包括模具底座1和至少一个成型模组2,成型模组2可拆卸的设置于模具底座1上,模具底座1内设置有冷却组件11,成型模组2内开设有第一冷却通道25,模具底座1上可安装多个成型模组2,并通过一个或多个冷却组件11进行冷却控制,实现多工位加工操作,节省空间,成型模组2安装于模具底座1上时,冷却组件11适于抵至成型模组2并与第一冷却通道25接通,冷却组件11适于向第一冷却通道25输送冷却液,冷却组件11适于接收第一冷却通道25内的冷却液,冷却组件11能够对第一冷却通道25进行冷却液循环,快速带走成型模组2内的热量实现散热,保障成型模组2的正常运行。
30.将传统模具水路的水管连接重新设计为分体式结构,通过抵触连接能够让成型模组2的第一冷却通道25和模具底座1的冷却组件11进行抵触配合,冷却组件11能够对第一冷却通道25进行冷却液输送循环,实现冷却,无需进行额外的拆装操作,简化对接流程,同理,抬起成型模组2即可断开第一冷却通道25和冷却组件11之间的连接,不会影响到成型模组2的维保流程,使维保过程更加高效方便。
31.如图2所示,冷却组件11包括连接镶块111和水路冷却管道3,连接镶块111固定设置于模具底座1上,连接镶块111内开设有第二冷却通道1111,第二冷却通道1111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二冷却通道1111的底部和水路冷却管道3连接,第二冷却通道1111的顶部适于和第一冷却通道25接通,成型模组2安装至模具底座1上时,成型模组2的底部能够抵触至连接镶块111,且第二冷却通道1111和第一冷却通道25对接,此时通过水路冷却管道3能够向第一冷却通道25输送或接收冷却液,实现成型模组2内的冷却液循环散热,同时第二冷却通道1111顶部连通第一冷却通道25的方式,在停止冷却液循环之后,第一冷却通道25内的冷却液能够受重力影响回流至第二冷却通道1111内进行回收,使成型模组2能够在拆装升起后减少冷却液从第一冷却通道25的通道口的流出,减少浪费,避免对生产环境造成影响。
32.连接镶块111的顶部设置有密封圈1112,成型模组2安装于模具底座1上时,密封圈1112适于抵至成型模组2并密封第一冷却通道25和第二冷却通道1111的连接处,由于连接镶块111和成型模组2之间为抵触连接,密封圈1112能够增加第一冷却通道25和第二冷却通道1111之间的密封性能,降低发生漏液的概率。
33.如图3所示,成型模组2包括安装垫板22和至少一个模具镶块23,安装垫板22与模具底座1可拆卸连接,模具镶块23可拆卸的排列设置于安装垫板22上,第一冷却通道25穿过安装垫板22至模具镶块23内,模具镶块23通过更换排列组合后能够形成多种型腔,用于加工成型不同的零部件,另外,由于模具使用过程中存在损耗,模具镶块23的设计能够方便的进行维护更换,降低维保成本。
34.安装垫板22四周设置有用于连接吊机的吊升机构24,利用吊升机构24能够将吊起安装垫板22,从而升起整个成型模组2。
35.吊升机构24包括多个纵向吊环和多个横向吊环,安装垫板22两侧皆设置有纵向吊
环和横向吊环,纵向吊环沿安装垫板22高度方向设置,横向吊环沿安装垫板22长度方向设置;纵向吊环由两个圆环垂直交叉成型;横向吊环由两个圆环垂直交叉成型,多种形式的吊环设置能够增加吊升稳定性,使吊升装置不容易与其他设备发生干涉。
36.如图4所示,成型模组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压料组件21,压料组件21用于成型压料面,压料面是工艺补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覆盖件的拉深成型起着重要作用,在凸模对坯料开始拉深前,压边圈将坯料压紧在凹模压料面上,拉深开始后,凸模的作用力与压料面上的阻力共同形成坯料的变形力,使坯料产生塑性变形,实现覆盖件的拉深成型过程。
37.压料组件21内开设有第三冷却通道211,压料组件21和成型模组2之间设置有第四冷却通道212,第四冷却通道212适于连接第一冷却通道25和第三冷却通道211,使压料组件21能够在成型模组2进行冷却的同时一同接收循环成型模组2内的冷却液,实现同步冷却,同时压料组件21及第四冷却通道212和成型模组2连接,能够跟随成型模组2进行拆卸,使维保过程更加方便。
38.压料组件21为多个时,第四冷却通道212适于连接不同压料组件21的第一冷却通道25,将压料组件21的冷却系统进行串联,使不同的压料组件21之间能够与成型模组2形成冷却循环。
39.压料组件21包括压料芯213、压料垫板214和锁固件215,压料芯213设置于压料垫板214上,第四冷却通道212连接至压料垫板214,第三冷却通道211穿过压料垫板214至压料芯213内,锁固件215适于固定连接压料垫板214和成型模组2,压料芯213和成型模组2可拆卸连接,压料组件21适于沿竖直方向设置,能够和第四冷却通道212一同容置于容腔12内。
40.如图5至6所示,第四冷却通道212包括水路冷却管道3,模具底座1上开设有容腔12,容腔12适于容置第四冷却通道212,第四冷却通道212的两端可设置l形连接弯头,l形连接弯头能够帮助第四冷却通道212向下弯折,方便与容腔12配合容置,避免成型模组2进行拆装时发生干涉。
41.以上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