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簧ER2卷耳机卷耳芯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54229发布日期:2022-09-27 22:00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板簧ER2卷耳机卷耳芯轴的制作方法
一种板簧er2卷耳机卷耳芯轴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属于板簧er2卷耳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板簧er2卷耳机卷耳芯轴。


背景技术:

2.卷耳机,主要用于汽车板簧中通过安装不同规格的芯轴,生产卷耳片序的板簧,卷耳机包括芯轴进出机构、卷耳机夹紧机构、围绕芯轴转动的翻转机构、定位及升降机构。
3.其中非柏林式板簧耳孔的卷耳,由er2卷耳机完成卷耳成型,簧片在高温下,通过360mm长的卷耳芯轴热卷制成耳孔,卷耳芯轴在炙热的簧片包裹下,工作部位表面容易发生磨损、氧化和变形,经过核算,材质为5crmnmo的一根360mm长的卷耳芯轴的可卷制5000个板簧耳孔,就会发生磨损、氧化和变形进而不能继续使用,造成卷耳芯轴成本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板簧er2卷耳机卷耳芯轴,具有当芯轴连接柱插进底座内槽里面后,此时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圆心重合,然后使用工具将连接销栓插进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并使连接销栓的两端均不外露出底座主体,进而实现芯轴底座与卷耳芯轴的固定连接,当需要更换卷耳芯轴时,将固定套筒逆时针的旋转拆下,然后使用工具将连接销栓从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中取出,然后对卷耳芯轴进行更换即可的特点。
5.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板簧er2卷耳机卷耳芯轴,包括芯轴底座、卷耳芯轴、连接销栓、固定套筒,所述芯轴底座包括用于与自动卷耳机进行连接的底座阶梯轴,所述底座阶梯轴的右端设置有底座主体,所述底座阶梯轴的内侧设置有阶梯轴孔,所述底座主体的右端设置有起到限位作用的限位卡环,所述底座主体的内侧设置有用于连接的底座内槽,所述底座内槽的底面设置有起到防止磨损作用的防护垫圈,所述底座内槽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加强连接的限位卡柱,所述底座主体的外圈设置有连接螺纹,所述底座主体的内侧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卷耳芯轴包括芯轴主体,所述芯轴主体的左端设置有芯轴连接柱,所述芯轴连接柱的内侧设置有连接卡槽,所述芯轴连接柱的内侧设置有第二通孔。
6.其中,所述芯轴底座的长度为215

,所述底座阶梯轴与底座主体为一体成型结构设置;当完成芯轴底座与卷耳芯轴的固定连接后,通过底座阶梯轴将芯轴底座与自动卷耳机进行连接,然后对簧片进行卷耳工作。
7.其中,所述限位卡环设置于底座主体外圈的位置,所述限位卡环与底座主体为一体成型结构设置,所述限位卡环的右侧端面与底座主体的右侧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连接螺纹为内螺纹,所述固定套筒的内圈设置有与连接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当芯轴连接柱平稳的插进底座主体内侧且对两者进行固定后,使用固定套筒从底座主体的左侧开始套入,然后转动固定套筒并使其与连接螺纹进行螺纹转动连接,然后直至固定套筒与限位卡环相互接触贴合,通过限位卡环的设置,用于限制固定套筒的移动范围,进而避免固定套筒滑出底座主体,同时也可以用于避免连接销栓在长时间使用后的脱落,进而提高芯轴底座
与卷耳芯轴连接的稳固性。
8.其中,所述防护垫圈为圆柱形橡胶垫,所述防护垫圈的左端与底座内槽的底面通过胶水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垫圈不与底座内槽相连接自由端的表面设置有防滑条纹;当进行芯轴底座与卷耳芯轴的连接时,将芯轴连接柱逐渐插进底座内槽里面,然后直至芯轴连接柱不与芯轴主体相连接的自由端与防护垫圈相互接触贴合,通过防护垫圈的设置,用于避免卷耳芯轴在使用的过程中,芯轴连接柱与底座内槽的底面造成相互磨损,进而提高芯轴底座与卷耳芯轴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在防护垫圈不与底座内槽相连接自由端的表面设置有防滑条纹,用于增加防护垫圈与芯轴连接柱之间的摩擦力,进而避免芯轴连接柱在底座内槽里面产生滑动。
9.其中,所述限位卡柱共设置有四根,四根所述限位卡柱的延长线成十字形设置,四根所述限位卡柱均与底座内槽的内壁固定连接;当进行芯轴底座与卷耳芯轴的连接时,将四根限位卡柱同时且平稳的插进相应的连接卡槽,然后进行芯轴底座与卷耳芯轴的连接,通过限位卡柱的设置,用于对芯轴连接柱进行限位固定,进而实现对卷耳芯轴的限位固定。
10.其中,所述芯轴主体与芯轴连接柱为一体成型结构设置,所述芯轴主体的长度为175

;通过芯轴主体的设置,用于对簧片进行卷耳工作。
11.其中,所述芯轴连接柱外圈的尺寸与底座内槽内圈的尺寸相匹配,所述连接卡槽的尺寸与限位卡柱的尺寸相匹配,所述连接卡槽的数量与限位卡柱的数量相同;通过芯轴连接柱的设置,用于与底座主体进行固定连接,进而实现芯轴底座与卷耳芯轴的固定连接,通过连接卡槽的设置,用于限位卡柱的插入。
12.其中,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内圈直径与连接销栓外圈的直径相匹配,所述连接销栓的长度小于底座主体外圈的直径2

;当芯轴连接柱插进底座内槽里面后,此时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圆心重合,然后使用工具将连接销栓插进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并使连接销栓的两端均不外露出底座主体,进而实现芯轴底座与卷耳芯轴的固定连接,当需要更换卷耳芯轴时,将固定套筒逆时针的旋转拆下,然后使用工具将连接销栓从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中取出,然后对卷耳芯轴进行更换即可。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进行芯轴底座与卷耳芯轴的连接时,将芯轴连接柱逐渐插进底座内槽里面,然后直至芯轴连接柱不与芯轴主体相连接的自由端与防护垫圈相互接触贴合,通过防护垫圈的设置,用于避免卷耳芯轴在使用的过程中,芯轴连接柱与底座内槽的底面造成相互磨损,进而提高芯轴底座与卷耳芯轴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在防护垫圈不与底座内槽相连接自由端的表面设置有防滑条纹,用于增加防护垫圈与芯轴连接柱之间的摩擦力,进而避免芯轴连接柱在底座内槽里面产生滑动,当进行芯轴底座与卷耳芯轴的连接时,将四根限位卡柱同时且平稳的插进相应的连接卡槽,然后进行芯轴底座与卷耳芯轴的连接,通过限位卡柱的设置,用于对芯轴连接柱进行限位固定,进而实现对卷耳芯轴的限位固定,当芯轴连接柱插进底座内槽里面后,此时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圆心重合,然后使用工具将连接销栓插进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并使连接销栓的两端均不外露出底座主体,进而实现芯轴底座与卷耳芯轴的固定连接,当需要更换卷耳芯轴时,将固定套筒逆时针的旋转拆下,然后使用工具将连接销栓从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中取出,然后对卷耳芯轴进行更换即可。
14.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卷耳芯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芯轴底座的前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芯轴底座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卡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芯轴底座;11、底座阶梯轴;12、底座主体;13、阶梯轴孔;14、防护垫圈;15、限位卡柱;16、限位卡环;17、底座内槽;18、连接螺纹;19、第一通孔;2、卷耳芯轴;21、芯轴主体;22、芯轴连接柱;23、连接卡槽;24、第二通孔;3、连接销栓;4、固定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22.请参阅图1-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板簧er2卷耳机卷耳芯轴,包括芯轴底座1、卷耳芯轴2、连接销栓3、固定套筒4,所述芯轴底座1包括用于与自动卷耳机进行连接的底座阶梯轴11,所述底座阶梯轴11的右端设置有底座主体12,所述底座阶梯轴11的内侧设置有阶梯轴孔13,所述底座主体12的右端设置有起到限位作用的限位卡环16,所述底座主体12的内侧设置有用于连接的底座内槽17,所述底座内槽17的底面设置有起到防止磨损作用的防护垫圈14,所述底座内槽17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加强连接的限位卡柱15,所述底座主体12的外圈设置有连接螺纹18,所述底座主体12的内侧设置有第一通孔19,所述卷耳芯轴2包括芯轴主体21,所述芯轴主体21的左端设置有芯轴连接柱22,所述芯轴连接柱22的内侧设置有连接卡槽23,所述芯轴连接柱22的内侧设置有第二通孔24。
23.本实施方案中:所述芯轴底座1的长度为215

,所述底座阶梯轴11与底座主体12为一体成型结构设置;当完成芯轴底座1与卷耳芯轴2的固定连接后,通过底座阶梯轴11将芯轴底座1与自动卷耳机进行连接,然后对簧片进行卷耳工作。
24.所述限位卡环16设置于底座主体12外圈的位置,所述限位卡环16与底座主体12为一体成型结构设置,所述限位卡环16的右侧端面与底座主体12的右侧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连接螺纹18为内螺纹,所述固定套筒4的内圈设置有与连接螺纹18相匹配的外螺纹;当芯轴连接柱22平稳的插进底座主体12内侧且对两者进行固定后,使用固定套筒4从底座主体12的左侧开始套入,然后转动固定套筒4并使其与连接螺纹18进行螺纹转动连接,然后直至固定套筒4与限位卡环16相互接触贴合,通过限位卡环16的设置,用于限制固定套筒4的移动范围,进而避免固定套筒4滑出底座主体12,同时也可以用于避免连接销栓3在长时间使用后的脱落,进而提高芯轴底座1与卷耳芯轴2连接的稳固性。
25.所述防护垫圈14为圆柱形橡胶垫,所述防护垫圈14的左端与底座内槽17的底面通过胶水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垫圈14不与底座内槽17相连接自由端的表面设置有防滑条纹;当进行芯轴底座1与卷耳芯轴2的连接时,将芯轴连接柱22逐渐插进底座内槽17里面,然后直至芯轴连接柱22不与芯轴主体21相连接的自由端与防护垫圈14相互接触贴合,通过防护垫圈14的设置,用于避免卷耳芯轴2在使用的过程中,芯轴连接柱22与底座内槽17的底面造成相互磨损,进而提高芯轴底座1与卷耳芯轴2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在防护垫圈14不与底座内槽17相连接自由端的表面设置有防滑条纹,用于增加防护垫圈14与芯轴连接柱22之间
的摩擦力,进而避免芯轴连接柱22在底座内槽17里面产生滑动。
26.所述限位卡柱15共设置有四根,四根所述限位卡柱15的延长线成十字形设置,四根所述限位卡柱15均与底座内槽17的内壁固定连接;当进行芯轴底座1与卷耳芯轴2的连接时,将四根限位卡柱15同时且平稳的插进相应的连接卡槽23,然后进行芯轴底座1与卷耳芯轴2的连接,通过限位卡柱15的设置,用于对芯轴连接柱22进行限位固定,进而实现对卷耳芯轴2的限位固定。
27.所述芯轴主体21与芯轴连接柱22为一体成型结构设置,所述芯轴主体21的长度为175

;通过芯轴主体21的设置,用于对簧片进行卷耳工作。
28.所述芯轴连接柱22外圈的尺寸与底座内槽17内圈的尺寸相匹配,所述连接卡槽23的尺寸与限位卡柱15的尺寸相匹配,所述连接卡槽23的数量与限位卡柱15的数量相同;通过芯轴连接柱22的设置,用于与底座主体12进行固定连接,进而实现芯轴底座1与卷耳芯轴2的固定连接,通过连接卡槽23的设置,用于限位卡柱15的插入。
29.所述第一通孔19与第二通孔24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通孔19与第二通孔24的内圈直径与连接销栓3外圈的直径相匹配,所述连接销栓3的长度小于底座主体12外圈的直径2

;当芯轴连接柱22插进底座内槽17里面后,此时第一通孔19与第二通孔24的圆心重合,然后使用工具将连接销栓3插进第一通孔19与第二通孔24,并使连接销栓3的两端均不外露出底座主体12,进而实现芯轴底座1与卷耳芯轴2的固定连接,当需要更换卷耳芯轴2时,将固定套筒4逆时针的旋转拆下,然后使用工具将连接销栓3从第一通孔19与第二通孔24中取出,然后对卷耳芯轴2进行更换即可。
3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当进行芯轴底座1与卷耳芯轴2的连接时,将四根限位卡柱15同时且平稳的插进相应的连接卡槽23,此时芯轴连接柱22逐渐插进底座内槽17里面,然后直至芯轴连接柱22不与芯轴主体21相连接的自由端与防护垫圈14相互接触贴合,通过限位卡柱15的设置,用于对芯轴连接柱22进行限位固定,进而实现对卷耳芯轴2的限位固定,通过防护垫圈14的设置,用于避免卷耳芯轴2在使用的过程中,芯轴连接柱22与底座内槽17的底面造成相互磨损,进而提高芯轴底座1与卷耳芯轴2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在防护垫圈14不与底座内槽17相连接自由端的表面设置有防滑条纹,用于增加防护垫圈14与芯轴连接柱22之间的摩擦力,进而避免芯轴连接柱22在底座内槽17里面产生滑动,当芯轴连接柱22插进底座内槽17里面后,此时第一通孔19与第二通孔24的圆心重合,然后使用工具将连接销栓3插进第一通孔19与第二通孔24,并使连接销栓3的两端均不外露出底座主体12,进而实现芯轴底座1与卷耳芯轴2的固定连接,然后使用固定套筒4从底座主体12的左侧开始套入,然后转动固定套筒4并使其与连接螺纹18进行螺纹转动连接,然后直至固定套筒4与限位卡环16相互接触贴合,通过限位卡环16的设置,用于限制固定套筒4的移动范围,进而避免固定套筒4滑出底座主体12,同时也可以用于避免连接销栓3在长时间使用后的脱落,进而提高芯轴底座1与卷耳芯轴2连接的稳固性,当完成芯轴底座1与卷耳芯轴2的固定连接后,通过底座阶梯轴11将芯轴底座1与自动卷耳机进行连接,然后通过芯轴主体21用于对簧片进行卷耳工作,当需要更换卷耳芯轴2时,将固定套筒4逆时针的旋转拆下,然后使用工具将连接销栓3从第一通孔19与第二通孔24中取出,然后对卷耳芯轴2进行更换即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