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线拉丝机导轮用润滑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41784发布日期:2023-01-24 21:40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铜线拉丝机导轮用润滑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拉丝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铜线拉丝机导轮用润滑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2.拉丝机也被叫做拔丝机,是在工业应用中使用很广泛的机械设备,应用于机械制造,五金加工,电线电缆等行业,拉丝机按其用途可分为金属拉丝机,塑料拉丝机等,其中金属拉丝机广泛应用于钢丝、制绳丝、预应力钢丝、电线等金属制品的生产和预加工处理。
3.目前在拉丝机对铜线进行拉丝时,需要使用到导轮来对铜线进行导向,一般将铜线绕过导轮,然后在通过拉丝机来进行加工,然而铜线长时间在导轮上摩擦会容易使导轮产生磨损,进行影响导轮的使用时间,因此,提出一种铜线拉丝机导轮用润滑防护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铜线拉丝机导轮用润滑防护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铜线拉丝机导轮用润滑防护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支撑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油筒,油筒的底部开设有出液孔,出液孔内固定连接有出液管,且出液管的一端穿过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圆周外壁固定连接有导轮本体,且导轮本体位于出液管的下方,所述支撑框的一侧开设有滑口,滑口内活动连接有滑动架,滑动架的一端穿过支撑框并固定连接有限位杆,且限位杆位于出液管内,所述限位杆的一端穿过支撑框和油筒并固定连接有堵头,且堵头与出液管相贴合,所述转轴的圆周外壁固定连接有凸轮,且凸轮与滑动架可接触,所述支撑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且弹簧与滑动架相固定。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有回收箱,且回收箱位于导轮本体的下方,所述回收箱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网,过滤网的一侧开设有多个过滤孔。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回收箱的一侧开设有出油孔,出油孔内固定连接有出油管,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油泵,且油泵的进油孔与出油管相连通,所述油筒的一侧开设有输送孔,输送孔内固定连接有输送管,且输送管的一端与油泵的出油孔相连通。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架,连接架的一侧开设有通孔,通孔内固定连接有毛刷筒,且毛刷筒与导轮本体相平齐。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轴的圆周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风叶片,且风叶片位于导轮本体的一侧。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且支撑板与底板相固定。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固定孔,且固定孔均匀分布。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1.通过凸轮和堵头的配合使用,当需要对导轮本体进行润滑时,导轮本体转动带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带动凸轮转动,当凸轮转动到与滑动架接触时,使凸轮对滑动架挤压。进而使滑动架沿着滑口向上移动,此时弹簧收缩,滑动架向上移动带动限位杆在出液管内向上移动,限位杆移动带动堵头移动,堵头移动到合适位置与出液管脱离,进而使油筒内的润滑液通过出液管流出并滴落在导轮本体上,从而对导轮本体进行润滑,当凸轮转动到与滑动架脱离时,此时弹簧回弹复位,进而带动滑动架上的限位杆向下移动,限位杆向下移动使堵头重新与出液管贴合,进而避免出液管持续滴油,提高了装置的润滑效果。
15.2.通过回收箱和输送管的配合使用,滴落在导轮本体上的润滑油对导轮本体进行润滑,润滑后的油体滴落在回收箱内进行回收,当油筒内的润滑油不足时,启动油泵,油泵通过出油管将回收箱内的润滑油吸入到油泵内,油泵通过输送管将润滑油重新输送到油筒内,进而对润滑油循环利用,从而节约资源,提高了装置的资源利用率。
16.3.通过在连接架上安装毛刷筒的设置,铜线经过导轮本体上移动时会使润滑油滴落在铜线表面,将铜线的一端穿过毛刷筒,毛刷筒对铜线表面的润滑油进行清除擦拭,进而避免铜线表面粘连润滑油而影响拉丝质量,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铜线拉丝机导轮用润滑防护装置的前侧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铜线拉丝机导轮用润滑防护装置的后侧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铜线拉丝机导轮用润滑防护装置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底板;2、支撑框;3、凸轮;4、转轴;5、滑动架;6、滑口;7、弹簧;8、固定块;9、连接架;10、毛刷筒;11、风叶片;12、过滤网;13、回收箱;14、出油管;15、油泵;16、输送管;17、油筒;18、出液管;19、限位杆;20、导轮本体;21、固定孔;22、支撑板;23、堵头。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22.参照图1-图3,一种铜线拉丝机导轮用润滑防护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框2,支撑框2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油筒17,油筒17的底部开设
有出液孔,出液孔内通过螺栓固定有出液管18,且出液管18的一端穿过支撑框2,所述支撑框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轴4,转轴4的圆周外壁键连接有导轮本体20,且导轮本体20位于出液管18的下方,所述支撑框2的一侧开设有滑口6,滑口6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架5,滑动架5的一端穿过支撑框2并通过螺栓固定有限位杆19,且限位杆19位于出液管18内,所述限位杆19的一端穿过支撑框2和油筒17并通过螺栓固定有堵头23,且堵头23与出液管18相贴合,所述转轴4的圆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凸轮3,且凸轮3与滑动架5可接触,所述支撑框2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块8,固定块8的底部焊接有弹簧7,且弹簧7与滑动架5相固定,当需要对导轮本体20进行润滑时,导轮本体20转动带动转轴4转动,转轴4转动带动凸轮3转动,当凸轮3转动到与滑动架5接触时,使凸轮3对滑动架5挤压。进而使滑动架5沿着滑口6向上移动,此时弹簧7收缩,滑动架5向上移动带动限位杆19在出液管18内向上移动,限位杆19移动带动堵头23移动,堵头23移动到合适位置与出液管18脱离,进而使油筒17内的润滑液通过出液管18流出并滴落在导轮本体20上,从而对导轮本体20进行润滑,当凸轮3转动到与滑动架5脱离时,此时弹簧7回弹复位,进而带动滑动架5上的限位杆19向下移动,限位杆19向下移动使堵头23重新与出液管18贴合。
23.尤其的,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设有回收箱13,且回收箱13位于导轮本体20的下方,所述回收箱13的一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过滤网12,过滤网12的一侧开设有多个过滤孔,过滤网12能够对滴落在回收箱13内的润滑油进行过滤,所述回收箱13的一侧开设有出油孔,出油孔内通过螺栓固定有出油管14,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油泵15,且油泵15的进油孔与出油管14相连通,所述油筒17的一侧开设有输送孔,输送孔内通过螺栓固定有输送管16,且输送管16的一端与油泵15的出油孔相连通,滴落在导轮本体20上的润滑油对导轮本体20进行润滑,润滑后的油体滴落在回收箱13内进行回收,当油筒17内的润滑油不足时,启动油泵15,油泵15通过出油管14将回收箱13内的润滑油吸入到油泵15内,油泵15通过输送管16将润滑油重新输送到油筒17内,进而对润滑油循环利用,从而节约资源,所述支撑框2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连接架9,连接架9的一侧开设有通孔,通孔内通过螺栓固定有毛刷筒10,且毛刷筒10与导轮本体20相平齐,铜线经过导轮本体20上移动时会使润滑油滴落在铜线表面,将铜线的一端穿过毛刷筒10,毛刷筒10对铜线表面的润滑油进行清除擦拭,进而避免铜线表面粘连润滑油而影响拉丝质量,所述转轴4的圆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多个风叶片11,且风叶片11位于导轮本体20的一侧,风叶片11能够使转轴4转动时带动风叶片11转动,风叶片11转动产生的气流吹送到导轮本体20上,从而对导轮本体20和铜线摩擦时产生的热量进行降温,所述支撑框2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支撑板22,且支撑板22与底板1相固定,支撑板22能够加固底板1和支撑框2之间的紧固性,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固定孔21,且固定孔21均匀分布。
24.工作原理:当需要使用到导轮本体20配合拉丝机使用时,将铜线的一端穿过导轮本体20上,拉丝机工作使铜线在导轮本体20上移动,同时铜线在导轮本体20上产生的摩擦力带动导轮本体20转动,导轮本体20转动带动转轴4转动,转轴4转动带动凸轮3转动,当凸轮3转动到与滑动架5接触时,使凸轮3对滑动架5挤压。进而使滑动架5沿着滑口6向上移动,此时弹簧7收缩,滑动架5向上移动带动限位杆19在出液管18内向上移动,限位杆19移动带动堵头23移动,堵头23移动到合适位置与出液管18脱离,进而使油筒17内的润滑液通过出液管18流出并滴落在导轮本体20上,从而对导轮本体20进行润滑,当凸轮3转动到与滑动架
5脱离时,此时弹簧7回弹复位,进而带动滑动架5上的限位杆19向下移动,限位杆19向下移动使堵头23重新与出液管18贴合,进而避免出液管18持续滴油,滴落在导轮本体20上的润滑油对导轮本体20进行润滑,润滑后的油体滴落在回收箱13内进行回收,当油筒17内的润滑油不足时,启动油泵15,油泵15通过出油管14将回收箱13内的润滑油吸入到油泵15内,油泵15通过输送管16将润滑油重新输送到油筒17内,进而对润滑油循环利用,从而节约资源。
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