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格构柱定位尺寸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42409发布日期:2022-12-14 00:38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格构柱定位尺寸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格构柱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格构柱定位尺寸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2.格构柱包括肢件和缀材,是一种基坑围护结构中经常使用的竖向支撑体系,施工时需要将格构柱放入钢筋笼内进行焊接,而合格的格构柱尺寸和良好的格构柱加工质量在此施工过程中尤为重要,甚至直接影响整个基坑围护结构的质量,现有格构柱加工技术中,加工人员需先测量尺寸,然后先利用其中一个缀材将四根肢件的摆放形状进行固定,因其肢件呈矩形摆放,因此在固定缀材和肢件的过程中,需要多人协助方可完成焊接,操作过程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力,存在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节省格构柱加工的人力成本,本技术提供一种格构柱定位尺寸调节装置。
4.本技术提供一种格构柱定位尺寸调节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格构柱定位尺寸调节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和侧定位模板,所述侧定位模板位于支撑组件上且与所述支撑组件滑动连接,所述侧定位模板内设有内定位模板,格构柱的肢件位于内定位模板与侧定位模板之间,所述侧定位模板上设有用于固定侧定位模板的固定件。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组件起支撑作用,通过滑动侧定位模板从外侧抵紧固定肢件,内定位模板从内部固定肢件,固定件加强侧定位模板的固定,使用该结构固定格构柱,不仅提高了格构柱加工尺寸的精确度,提升了格构柱的生产质量,还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使得格构柱加工具有高效和低成本的优点。
7.可选的,所述内定位模板包括若干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与肢件抵接,不同所述定位板之间设有调节件,所述调节件的两端与定位板抵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板用于给肢件定位,减少肢件位移的情况发生,调节件用于从内部支撑固定肢件,实现从内外同时固定肢件。
9.可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板和包括至少两块连接板,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均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与支撑板固定连接,若干所述连接板均与所述滑轨卡接且与所述支撑板滑动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用于支撑侧定位模板和内定位模板,连接板用于置放肢件,将连接板置于滑轨中,可以调节角钢之间的间距,使得整个装置适用于更多尺寸的格构柱定位。
11.可选的,所述侧定位模板包括滑板和至少两块侧板,所述滑板与所述滑轨卡接且与所述支撑板滑动连接,所述侧板垂直于所述滑板且与所述滑板固定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滑板置于滑轨中,可以带动侧板从外部向内收拢至侧板与角钢抵接,即实现将角钢抵紧。
13.可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滑板上固定安装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穿过所述固定板且与所述固定板螺纹连接,所述滑动杆上固定安装有转动盘。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旋动滑动杆,带动连接板向肢件靠近,滑动杆与固定板螺纹连接,当侧板与肢件抵紧时,停止旋动滑动杆从而实现将侧板固定于固定板上。
15.可选的,所述侧定位模板还包括第一斜撑和第二斜撑,所述侧板上设有与第一斜撑和第二斜撑数量之和一致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撑和第二斜撑的一端均与所述滑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斜撑和第二斜撑的另一端均与不同的安装座铰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斜撑和第二斜撑,从外侧加强侧板的支撑,减少侧板爆模的情况发生,第一斜撑和第二斜撑与侧板之间使用安装座固定连接,从而使得结构更加稳固,在第一斜撑和第二斜撑与侧板之间设置安装座具有缓冲作用,侧板发生形变时保护装置不易受到损害。
17.可选的,若干所述侧板之间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拉杆和至少两个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与侧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上设有安装槽,所述拉杆的两端分别置于不同安装槽中,所述拉杆上靠近固定架的位置设有固定螺母,固定螺母与所述拉杆螺纹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件用于从侧板的上端固定两块侧板,安装架上设有向上的安装槽,使得拉杆的安装和拆卸十分方便,固定螺母与拉杆螺纹连接,旋动固定螺母至固定螺母与固定架抵紧时,通过固定螺母与固定架之间的摩擦力将拉杆固定于固定架上。
19.可选的,所述调节件包括调节管和调节杆,所述调节管与所述调节杆螺纹连接,所述调节管靠近所述定位板的一端设有垫板,所述垫板分别与调节管和定位板固定连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杆用于从内部支撑抵紧肢件,通过旋动调节杆,使得调节件伸长,实现将肢件从内部固定,具有方便拆卸,结构稳固的优点。
21.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侧板从外侧将肢件抵紧,滑板与支撑板滑动连接,再使用滑动杆来推动滑板靠近肢件,滑动杆与固定板通过螺纹连接来固定滑板,具有结构稳固的优点,使用调节件从内部固定支撑住肢件,再旋动调节杆,使得调节件伸长,即实现从内部将肢件抵紧,通过内外固定的方式来给格构柱定位,固定件用于固定两块侧板的上端,第一斜撑和第二斜撑从侧面固定侧板,使得侧板减少爆模的情况发生,从而使得格构柱的加工尺寸更加精确,提高格构柱加工的质量。
附图说明
22.图1是格构柱定位尺寸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24.附图标记说明:
25.1、支撑组件;11、支撑板;12、连接板;13、固定板;14、滑轨;2、侧定位模板;21、侧板;22、第一斜撑;23、滑板;24、第二斜撑;25、滑动杆;26、转动盘;3、安装座;4、内定位模板;41、垫板;42、定位板;43、调节件;431、调节管;432、调节杆;5、固定件;51、拉杆;52、固定架;53、固定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7.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格构柱定位尺寸调节装置,参见图1-2,包括支撑组件1、侧定位模板2和内定位模板4,侧定位模板2位于支撑组件1上且与支撑组件1滑动连接,内定位模板4位于侧定位模板2内部,肢件位于侧定位模板2和内定位模板4之间,通过侧定位模板2和内定位模板4将肢件定位,提高格构柱的加工效率。
28.参见图2,支撑组件1包括支撑板11和两块连接板12,支撑板11水平放置,支撑板11两侧固定安装有滑轨14,支撑板11的两端均设有固定板13,固定板13与支撑板11使用螺栓连接,两块连接板12位于两块固定板13之间,两块连接板12均与滑轨14卡接且与支撑板11滑动连接,肢件垂直支撑板11放置于连接板12上。
29.参见图2,侧定位模板2包括两块滑板23,两块滑板23分别位于固定板13和连接板12之间,滑板23与支撑板11滑动连接,滑板23靠近固定板13的一端设有滑动杆25,滑板23正对滑动杆25的位置设有圆孔,圆孔内设有转动轴承,转动轴承与滑板23固定连接,滑动杆25依次穿过固定板13和转动轴承,且与转动轴承固定连接,滑动杆25与固定板13螺纹连接,滑动杆25远离滑板23的一端设有转动盘26,转动盘26与滑动杆25固定连接,旋转转动盘26,通过滑动杆25带动滑板23沿滑轨14方向移动。
30.参见图2,每块滑板23上均设有两根第一斜撑22和两根第二斜撑24,第一斜撑22的长度比第二斜撑24的长度长,两根第一斜撑22的一端分别位于滑板23边角的位置,两根第一斜撑22均与滑板23转动连接,两根第二斜撑24均匀分布于滑板23顶面的中间位置且与滑板23转动连接,侧定位模板2还包括两块侧板21,侧板21位于滑板23靠近连接板12的一端,两块侧板21分别垂直于两块滑板23且与滑板23固定连接,侧板21与肢件抵接,侧板21靠近滑板23的一面设有与第一斜撑22和第二斜撑24相配合工作的安装座3,安装座3的数量与第一斜撑22和第二斜撑24数量之和保持一致,安装座3固定安装于侧板21远离滑轨14的一端,第一斜撑22和第二斜撑24均与不同的安装座3铰接,第一斜撑22和第二斜撑24与侧板21之间使用安装座3来连接固定,使得第一斜撑22和第二斜撑24与侧板21之间有缓冲空间,减少因侧板21发生形变而导致整个装置出现损伤的情况发生。
31.参见图2,内定位模板4包括四块定位板42和八个调节件43,定位板42为与肢件形状契合的直角钢板,四块定位板42均匀分布于肢件的内侧且与肢件抵接,每相邻两块定位板42之间均设有两个调节件43,调节件43位于定位板42的两端。
32.参见图2,每个调节件43均包括两根调节管431和调节杆432,调节管431与定位板42抵接,调节杆432位于两根调节管431的中间且与调节管431螺纹连接,调节管431两端的螺纹反向,调节管431与定位板42之间设有垫板41,垫板41分别与调节管431和定位板42焊接,通过旋动调节杆432,可以调节调节件43的长度,从而实现将肢件从内部抵紧。
33.参见图2,两块侧板21之间设有两个固定件5,两个固定件5分别位于侧板21顶端,固定件5的两端分别与两块侧板21固定连接,每个固定件5均包括拉杆51和两个固定架52,两个固定架52分别位于两块侧板21靠近滑板23的一面的顶端,且与侧板21固定连接,每个固定架52远离侧板21的一端设有安装槽,拉杆51的两端置于安装槽中,拉杆51远离固定架52的一端上设有固定螺母53,固定螺母53与拉杆51螺纹连接,向内旋动固定螺母53至固定螺母53与固定架52抵接,即实现将拉杆51与固定架52锁紧固定。
34.本技术的一种格构柱定位尺寸调节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参见图1-2,将肢件置于连接板12上,向内旋动滑动杆25,带动滑板23向连接板12靠近,直到侧板21与肢件抵接,第一斜撑22和第二斜撑24分别与安装座3铰接,旋动两块侧板21中间位置的调节杆432至调节件43与肢件抵紧,将拉杆51置于固定架52上,旋动固定螺母53至固定螺母53与固定架52抵紧即可实现格构柱的定位。
35.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