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料带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18834发布日期:2022-12-02 22:3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双料带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座(1)和上模座(2),所述下模座(1)的上方设有上模座(2),且上模座(2)的下方在下模座(1)上安装有下模板(3),所述下模板(3)的上方安装有脱料板(4),所述脱料板(4)的上方在上模座(2)上安装有公夹板(5),所述公夹板(5)的下方安装有脱垫板,所述脱垫板的下方在脱料板(4)上设有第一输料槽(6),所述第一输料槽(6)的前侧在脱料板(4)上设有第二输料槽(7),所述脱料板(4)的两侧均设有下定位轮(8),所述下定位轮(8)通过连接组件与下模座(1)连接,且下定位轮(8)的正上方设有上定位轮(9),所述上定位轮(9)的上方设有铰接架(10),且铰接架(10)与上模座(2)连接,所述铰接架(10)的下端铰接有第一连接架(11),并通过扭簧与第一连接架(1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架(11)通过轴承与上定位轮(9)连接,且上定位轮(9)与下定位轮(8)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料带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延伸架(12),所述延伸架(12)与下模座(1)连接,且延伸架(12)上铰接有第二连接架(13),所述第二连接架(13)上通过轴承与下定位轮(8)连接,且第二连接架(13)靠近下模座(1)的一侧设有固定块(14),且固定块(14)通过螺丝与延伸架(12)连接,所述固定块(14)靠近第二连接架(13)的一端贴合第二连接架(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料带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定位轮(8)的前后两侧均设有限位板(15),且限位板(15)上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板(15)与第二连接架(13)固定连接,且限位板(15)的上端延伸至第一连接架(11)的上方,所述限位槽的内侧与上定位轮(9)的轴接触,且上定位轮(9)的轴在限位板(15)上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料带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料槽(6)的两端均与外界连通,且第一输料槽(6)内设有第一料带(16),所述第一输料槽(6)与第二输料槽(7)连通,且第二输料槽(7)内设有第二料带(17),所述第一输料槽(6)和第二输料槽(7)的交汇处在脱料板(4)上设有第一开孔(18),所述第一开孔(18)的两侧均在脱料板(4)上设有第二开孔(19)。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料带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1)和上模座(2)之间设有定位柱(20),且定位柱(20)均匀设有多组,多组所述定位柱(20)的下端均贯穿下模板(3)和脱料板(4),并与下模座(1)连接,多组所述定位柱(20)的正上方在脱垫板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上端贯穿脱垫板及公夹板(5),并与上模座(2)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料带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1)与下模板(3)之间及上模座(2)和公夹板(5)之间均设有垫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双料带冲压模具,包括下模座和上模座,下模座的上方设有上模座,且上模座的下方在下模座上安装有下模板,下模板的上方安装有脱料板,脱料板的上方在上模座上安装有公夹板,公夹板的下方安装有脱垫板,脱垫板的下方在脱料板上设有第一输料槽,第一输料槽的前侧在脱料板上设有第二输料槽,脱料板的两侧均设有下定位轮,该种双料带冲压模具通过第一输料槽、第二输料槽、第一料带以及第二料带的配合,使得本装置具有双料带输入的功能,从而节约生产成本及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继而再通过设置的下定位轮和上定位轮的配合,方便在模具两侧进料或者是出料时,使物料处于一个接近水平的状态,来避免其进料时出现物料折弯等情况。弯等情况。弯等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许长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特联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15
技术公布日:2022/12/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