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密数控电火花成型机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08288发布日期:2023-03-01 00:22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精密数控电火花成型机床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火花成型机床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精密数控电火花成型机床。


背景技术:

2.电火花加工机床是一种利用电火花放电,对金属表面进行电蚀的原理来加工金属零件的机床设备,电火花成型机床主要用于对各类模具、精密零部件制造等各种导电体的复杂型腔和曲面形体加工,电火花成型机床具有加工精度高、光洁度高、速度快等特点。
3.现有的高精密数控电火花成型机床存在对加工工件夹持不便的问题,且无法对工作液进行过滤循环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精密数控电火花成型机床,其优点是具备能够对便于加工工件夹持固定,能够便于对加工工件进行取放,能够对工作液进行过滤达到循环使用的功能。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精密数控电火花成型机床,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支撑台和支撑柱,所述支撑台的顶面上栓接有加工箱,所述支撑柱的侧壁上开设有升降槽,所述升降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升降块,所述升降槽的中部轴承连接有丝杆,所述支撑柱的顶面上栓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丝杆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块的底面上栓接有电火花发射器,所述加工箱的内部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加工箱的两侧壁上均设置有工作液循环机构。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底板、支撑台、支撑柱、加工箱、升降槽、升降块、丝杆、第一电机、电火花发射器、夹持机构和工作液循环机构,在使用时,首先夹持机构对待加工的工件进行夹持固定,第一电机通过连通外部电源带动丝杆转动,此时升降块在升降槽内向下运动与待加工工件接触,工作液循环机构对加工箱中添加工作液,电火花发射器对工件进行加工,加工完成后工作液循环机构对工作液进行过滤循环使用,如此,能够对便于加工工件夹持固定,能够对工作液进行过滤达到循环使用。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支撑筒、放置台、移动槽、移动块、夹板、双向螺杆、第二电机、内部电源和保护箱,所述支撑筒固定连接于加工箱的顶面上,所述放置台活动连接于支撑筒的顶面上,所述移动槽开设于放置台的顶面上,所述移动块活动连接于移动槽的内部且数量为两个,所述夹板焊接于移动块的顶面上,所述双向螺杆轴承连接于放置台的中部,所述第二电机栓接于放置台的侧壁上,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双向螺杆固定连接,所述内部电源栓接于放置台的侧壁上,所述保护箱栓接于放置台的侧壁上,所述内部电源与第二电机电性配合,所述内部电源和第二电机位于保护箱的内部。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支撑筒、放置台、移动槽、移动块、夹板、双向螺杆、第二电机、内部电源和保护箱,在使用时,对加工工件夹持时,第二电机连通内部电源带动双
向螺杆转动,此时移动块与双向螺杆螺接在移动槽内部运动,夹板跟随移动块运动对加工工件进行夹持固定,加工结束后,第二电机连通内部电源带动双向螺杆反向转动,此时移动块带动夹板与加工工件分离,如此,能够便于对加工工件进行夹持固定。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作液循环机构包括放置槽、下液口、回收箱、储液箱、过滤网、下液管、第一水泵、第二水泵、供液管和加液口,所述放置槽开设于加工箱的顶面上,所述下液口开设于放置槽的底面上且与加工箱贯通,所述回收箱固定连接于加工箱的底面上且位于下液口的下部,所述储液箱固定连接于底板的顶面上,所述过滤网活动连接于放置槽的内部,所述下液管贯通连接于回收箱的中部,所述第一水泵栓接于储液箱的侧壁上且与储液箱贯通,所述下液管与第一水泵连通,所述第二水泵栓接于加工箱的侧壁上且与加工箱贯通连接,所述供液管贯通连接于储液箱的中部且与第二水泵连通,所述加液口固定设置于储液箱的顶部。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放置槽、下液口、回收箱、储液箱、过滤网、下液管、第一水泵、第二水泵、供液管和加液口,在使用时,对加工工件加工时,首先第二水泵连通供液管将工作液输送至加工箱的内部,加工结束后,第一水泵将回收箱中的工作液通过下液管输送至储液箱中,加工箱中的工作液流至过滤网上,过滤网对工作液进行过滤,过滤后的工作液落至回收箱中,如此,能够对工作液达到循环使用的效果。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工箱的顶面上栓接有液压泵,所述液压泵的输出端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远离液压泵的一端与放置台栓接,所述放置台的底面上焊接有导向环,所述支撑筒的顶面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环与导向槽活动连接。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液压泵、液压杆、导向环和导向槽,在使用时,需要对工件夹持固定前,液压泵推动液压杆向上运动,此时液压杆推动放置台向上运动,导向环在导向槽的内部活动,工件夹持固定后,液压杆拉动放置台复位,对工件加工结束后,液压杆推动放置台向上运动,如此,能够便于对加工工件进行取放。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板的两侧壁上均焊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靠近放置台的侧壁上焊接有限向块,所述放置台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限向槽,所述限向块与限向槽活动连接。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连接块、限向块和限向槽,在对工件夹持固定时,连接块跟随夹板运动,此时限向块在限向槽的内部活动对夹板运动进行导向。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筒的顶面上开设有密封槽,所述放置台的底面上焊接有密封环,所述密封槽的顶部粘接有密封垫。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密封槽、密封环和密封垫,能够使放置台与支撑筒之间起到密封效果,防止工作液进入支撑筒的内部。
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槽的底部开设有多个漏液口。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漏液口,能够便于将移动槽内壁的工作液下落。
1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通过设置底板、支撑台、支撑柱、加工箱、升降槽、升降块、丝杆、第一电机、电火花发射器、夹持机构和工作液循环机构,在使用时,首先夹持机构对待加工的工件进行夹持固定,第一电机通过连通外部电源带动丝杆转动,此时升降块在升降槽内向下运动与待加工工件接触,工作液循环机构对加工箱中添加工作液,电火花发射器对工件进行加工,加工完
成后工作液循环机构对工作液进行过滤循环使用,如此,能够对便于加工工件夹持固定,能够对工作液进行过滤达到循环使用。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工作液循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导向环和导向槽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限向块和限向槽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液压泵和液压杆的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底板;2、支撑台;3、支撑柱;4、加工箱;5、升降槽;6、升降块;7、丝杆;8、第一电机;9、电火花发射器;10、夹持机构;11、工作液循环机构;101、支撑筒;102、放置台;103、移动槽;104、移动块;105、夹板;106、双向螺杆;107、第二电机;108、内部电源;109、保护箱;111、放置槽;112、下液口;113、回收箱;114、储液箱;115、过滤网;116、下液管;117、第一水泵;118、第二水泵;119、供液管;120、加液口;12、液压泵;13、液压杆;14、导向环;15、导向槽;16、连接块;17、限向块;18、限向槽;19、密封槽;20、密封环;21、密封垫;22、漏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9.实施例:
30.请参阅图1-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高精密数控电火花成型机床,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支撑台2和支撑柱3,支撑台2的顶面上栓接有加工箱4,支撑柱3的侧壁上开设有升降槽5,升降槽5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升降块6,升降槽5的中部轴承连接有丝杆7,支撑柱3的顶面上栓接有第一电机8,第一电机8的输出端与丝杆7固定连接,升降块6的底面上栓接有电火花发射器9,加工箱4的内部设置有夹持机构10,加工箱4的两侧壁上均设置有工作液循环机构11,通过设置底板1、支撑台2、支撑柱3、加工箱4、升降槽5、升降块6、丝杆7、第一电机8、电火花发射器9、夹持机构10和工作液循环机构11,在使用时,首先夹持机构10对待加工的工件进行夹持固定,第一电机8通过连通外部电源带动丝杆7转动,此时升降块6在升降槽5内向下运动与待加工工件接触,工作液循环机构11对加工箱4中添加工作液,电火花发射器9对工件进行加工,加工完成后工作液循环机构11对工作液进行过滤循环使用,如此,能够对便于加工工件夹持固定,能够对工作液进行过滤达到循环使用。
31.参考图2和图5,夹持机构10包括支撑筒101、放置台102、移动槽103、移动块104、夹板105、双向螺杆106、第二电机107、内部电源108和保护箱109,支撑筒101固定连接于加工箱4的顶面上,放置台102活动连接于支撑筒101的顶面上,移动槽103开设于放置台102的顶面上,移动块104活动连接于移动槽103的内部且数量为两个,夹板105焊接于移动块104的顶面上,双向螺杆106轴承连接于放置台102的中部,第二电机107栓接于放置台102的侧壁上,第二电机107的输出端与双向螺杆106固定连接,内部电源108栓接于放置台102的侧壁上,保护箱109栓接于放置台102的侧壁上,内部电源108与第二电机107电性配合,内部电源
108和第二电机107位于保护箱109的内部,通过设置支撑筒101、放置台102、移动槽103、移动块104、夹板105、双向螺杆106、第二电机107、内部电源108和保护箱109,在使用时,对加工工件夹持时,第二电机107连通内部电源108带动双向螺杆106转动,此时移动块104与双向螺杆106螺接在移动槽103内部运动,夹板105跟随移动块104运动对加工工件进行夹持固定,加工结束后,第二电机107连通内部电源108带动双向螺杆106反向转动,此时移动块104带动夹板105与加工工件分离,如此,能够便于对加工工件进行夹持固定。
32.参考图3,工作液循环机构11包括放置槽111、下液口112、回收箱113、储液箱114、过滤网115、下液管116、第一水泵117、第二水泵118、供液管119和加液口120,放置槽111开设于加工箱4的顶面上,下液口112开设于放置槽111的底面上且与加工箱4贯通,回收箱113固定连接于加工箱4的底面上且位于下液口112的下部,储液箱114固定连接于底板1的顶面上,过滤网115活动连接于放置槽111的内部,下液管116贯通连接于回收箱113的中部,第一水泵117栓接于储液箱114的侧壁上且与储液箱114贯通,下液管116与第一水泵117连通,第二水泵118栓接于加工箱4的侧壁上且与加工箱4贯通连接,供液管119贯通连接于储液箱114的中部且与第二水泵118连通,加液口120固定设置于储液箱114的顶部,通过设置放置槽111、下液口112、回收箱113、储液箱114、过滤网115、下液管116、第一水泵117、第二水泵118、供液管119和加液口120,在使用时,对加工工件加工时,首先第二水泵118连通供液管119将工作液输送至加工箱4的内部,加工结束后,第一水泵117将回收箱113中的工作液通过下液管116输送至储液箱114中,加工箱4中的工作液流至过滤网115上,过滤网115对工作液进行过滤,过滤后的工作液落至回收箱113中,如此,能够对工作液达到循环使用的效果。
33.参考图4和图6,加工箱4的顶面上栓接有液压泵12,液压泵12的输出端连接有液压杆13,液压杆13远离液压泵12的一端与放置台102栓接,放置台102的底面上焊接有导向环14,支撑筒101的顶面上开设有导向槽15,导向环14与导向槽15活动连接,通过设置液压泵12、液压杆13、导向环14和导向槽15,在使用时,需要对工件夹持固定前,液压泵12推动液压杆13向上运动,此时液压杆13推动放置台102向上运动,导向环14在导向槽15的内部活动,工件夹持固定后,液压杆13拉动放置台102复位,对工件加工结束后,液压杆13推动放置台102向上运动,如此,能够便于对加工工件进行取放。
34.参考图5,夹板105的两侧壁上均焊接有连接块16,连接块16靠近放置台102的侧壁上焊接有限向块17,放置台102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限向槽18,限向块17与限向槽18活动连接,通过设置连接块16、限向块17和限向槽18,在对工件夹持固定时,连接块16跟随夹板105运动,此时限向块17在限向槽18的内部活动对夹板105运动进行导向。
35.参考图4,支撑筒101的顶面上开设有密封槽19,放置台102的底面上焊接有密封环20,密封槽19的顶部粘接有密封垫21,通过设置密封槽19、密封环20和密封垫21,能够使放置台102与支撑筒101之间起到密封效果,防止工作液进入支撑筒101的内部。
36.参考图2,移动槽103的底部开设有多个漏液口22,通过设置漏液口22,能够便于将移动槽103内壁的工作液下落。
37.使用过程简述:在使用时,首先液压泵12推动液压杆13向上运动,此时液压杆13推动放置台102向上运动,导向环14在导向槽15的内部活动对放置台102运动进行导向,将加工工件放置在放置台102上,第二电机107连通内部电源108带动双向螺杆106转动,此时移动块104与双向螺杆106螺接在移动槽103内部运动,夹板105跟随移动块104运动对加工工
件进行夹持固定,然后液压杆13拉动放置台102复位,第二水泵118连通供液管119将工作液输送至加工箱4的内部,第一电机8通过连通外部电源带动丝杆7转动,此时升降块6在升降槽5内向下运动与待加工工件接触,电火花发射器9对工件进行加工,加工完成后,液压杆13推动放置台102向上运动,第二电机107连通内部电源108带动双向螺杆106反向转动,此时移动块104带动夹板105与加工工件分离,加工箱4中的工作液流至过滤网115上,过滤网115对工作液进行过滤,过滤后的工作液落至回收箱113中,第一水泵117将回收箱113中的工作液通过下液管116输送至储液箱114中,如此,能够对便于加工工件夹持固定,能够便于对加工工件进行取放,能够对工作液进行过滤达到循环使用的效果。
38.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