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清器盖板夹持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88690发布日期:2023-03-24 19:49阅读:41来源:国知局
滤清器盖板夹持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滤清器盖板夹持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2.滤清器盖板,其主体为一盖体,在盖体的中心部位有一中心螺孔,在中心螺孔的周围设置有圆孔,因此滤清器盖板在使用之前需要将中心孔进行攻牙,而目前滤清器螺纹板的攻丝,一般采用小台钻进行攻丝,效率低,需要操作人员比较多,另外,有些厂家采用多头钻床进行攻丝,效率虽有所提高,但还是需要很多操作人员。
3.滤清器盖板在进行攻丝操作时,其最主要的问题在于攻丝设备需要挂持滤清器盖板,而挂持则利用了滤清器盖板自身的圆孔,但是采用自动上料机进行上料时,自动上料机难以分辨滤清器盖板自身的角度,导致在上料时,部分未对齐圆孔的滤清器盖板不会成功的挂持在攻丝设备上。
4.针对这点,申请人在2022年2月12日申请的实用新型(202220282717x),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其在自动上料机上加装了一个调整机构,用于与机械手配合将滤清器盖板在调整机构上进行中心线对齐,然后再将其夹持挂持在攻丝机上,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机械手在抓取滤清器盖板之后先在调整机构进行对齐操作,然后在继续将其抓取并送至攻丝机,由于中间多了一个升降调整动作,会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滤清器盖板夹持上料机构。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滤清器盖板夹持上料机构,其包括对称设置的滑座、可转动设置在两个滑座之间的转板及可滑移设置在转板上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若干个夹持机械手,转板的任意一侧设有用于带动其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夹持机械手包括支架及设置在下方的卡爪组件,所述支架上端设有用于带动卡爪组件转动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卡爪组件之间设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与卡爪组件的连接处设有缓冲组件。
8.所述驱动轴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座,所述卡爪组件上端设有第二缓冲座,所述第二缓冲座与第一缓冲座之间设有若干导杆,且各个导杆外套设有缓冲弹簧。
9.所述驱动轴内部设有两个相互独立的第一气道,所述第一缓冲座上设有与第一气道连通的第二气道,所述第一缓冲座周向设有与第二气道连通的出气孔。
10.所述卡爪组件包括卡爪气缸及与卡爪气缸联动设置的卡爪。
11.所述卡爪组件的底部还设有压紧组件。
12.所述压紧组件包括与卡爪组件固定连接的压紧支架及设置在压紧支架上的压簧。
13.所述夹持机械手并排设置在移动板上,且所述移动板可滑移设置在转板上,所述转板与移动板之间设有用于带动移动板滑移的驱动组件。
14.所述驱动组件为伺服电机及丝杆传动机构。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利用与夹持机械手配合的驱动件,在将其移动至攻丝机上时,利用缓冲组件的缓冲避让,利用驱动件带动卡爪组件旋转,在滤清器盖板的圆孔与攻丝机的定位销轴对齐时,缓冲组件的回复力可将滤清器盖板固定在攻丝机上,完成自动对齐上料,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动一定角度后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持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持机械手的剖面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卡爪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滤清器盖板夹持上料机构,其包括对称设置的滑座1、可转动设置在两个滑座之间的转板2及可滑移设置在转板上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若干个夹持机械手4,转板的任意一侧设有用于带动其转动的驱动机构6,所述夹持机械手包括支架42及设置在下方的卡爪组件,所述支架上端设有用于带动卡爪组件转动的驱动件41,该驱动件为气缸,所述驱动件与卡爪组件之间设有驱动轴43,气缸的转轴与驱动轴联动设置,利用其带动驱动轴同步旋转,进而带动卡爪组件46旋转,所述驱动轴与卡爪组件的连接处设有缓冲组件。
24.该滤清器盖板夹持上料机构用于将滤清器盖板夹持并转送至攻丝机上,并由攻丝机对滤清器盖板的中间螺孔进行攻丝,其中其利用驱动件带动卡爪组件相对转动,与攻丝机上的攻丝工位的定位销轴配合,利用缓冲组件的避让,在其转动到圆孔与定位销轴对齐时,可由缓冲组件复位并将滤清器盖板送入攻丝工位,全程实现全自动,且上料速度快,精度高。
25.所述驱动轴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座44,所述卡爪组件上端设有第二缓冲座45,所述第二缓冲座与第一缓冲座之间设有若干导杆,且各个导杆外套设有缓冲弹簧,第二缓冲座可相对第一缓冲座移动,进而减少滤清器盖板与攻丝机的定位销轴直接碰触,利用两个缓冲座之间的缓冲弹簧,可以保证未对齐的滤清器盖板会压缩该缓冲弹簧,避免强行挤压导致夹持机械手出现故障,同时该缓冲弹簧的复位也能配合卡爪组件转动时更好的将滤清器盖板挂持在攻丝机上。
26.所述驱动轴内部设有两个相互独立的第一气道49,所述第一缓冲座上设有与第一气道连通的第二气道410,所述第一缓冲座周向设有与第二气道连通的出气孔,将气道直接
设置在驱动轴内部,减少气管的长度,使得相对转动的结构外侧无气管分布,避免在工作中,气管扭曲导致卡爪组件供气不足,导致失效的问题出现。
27.所述卡爪组件46包括卡爪气缸及与卡爪气缸联动设置的卡爪411,两个卡爪在卡爪气缸的带动下相向或反向移动,在其插入滤清器盖板的中间螺孔内之后,利用张开的力,夹紧滤清器盖板48,且其固定更加可靠。
28.所述卡爪组件的底部还设有压紧组件47。所述压紧组件包括与卡爪组件固定连接的压紧支架471及设置在压紧支架上的压簧472。该压紧组件用于在卡爪闭合脱离滤清器盖板时,该压簧能够将滤清器盖板压在攻丝机的攻丝工位,避免由于卡爪的动作导致的滤清器盖板移位的现象出现。
29.所述夹持机械手并排设置在移动板5上,且所述移动板可滑移设置在转板上,所述转板与移动板之间设有用于带动移动板滑移的驱动组件3。所述驱动组件为伺服电机及丝杆传动机构,伺服电机通过丝杆传动机构带动移动板相对转板滑移,进而实现夹持机械手的高度变化。
30.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改进,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滤清器盖板夹持上料机构,其包括对称设置的滑座、可转动设置在两个滑座之间的转板及可滑移设置在转板上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若干个夹持机械手,转板的任意一侧设有用于带动其转动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械手包括支架及设置在下方的卡爪组件,所述支架上端设有用于带动卡爪组件转动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卡爪组件之间设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与卡爪组件的连接处设有缓冲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清器盖板夹持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座,所述卡爪组件上端设有第二缓冲座,所述第二缓冲座与第一缓冲座之间设有若干导杆,且各个导杆外套设有缓冲弹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清器盖板夹持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内部设有两个相互独立的第一气道,所述第一缓冲座上设有与第一气道连通的第二气道,所述第一缓冲座周向设有与第二气道连通的出气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清器盖板夹持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组件包括卡爪气缸及与卡爪气缸联动设置的卡爪。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清器盖板夹持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组件的底部还设有压紧组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滤清器盖板夹持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组件包括与卡爪组件固定连接的压紧支架及设置在压紧支架上的压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清器盖板夹持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械手并排设置在移动板上,且所述移动板可滑移设置在转板上,所述转板与移动板之间设有用于带动移动板滑移的驱动组件。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滤清器盖板夹持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为伺服电机及丝杆传动机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滤清器盖板夹持上料机构,其包括对称设置的滑座、可转动设置在两个滑座之间的转板及可滑移设置在转板上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若干个夹持机械手,转板的任意一侧设有用于带动其转动的驱动机构,夹持机械手包括支架及设置在下方的卡爪组件,所述支架上端设有用于带动卡爪组件转动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卡爪组件之间设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与卡爪组件的连接处设有缓冲组件。利用与夹持机械手配合的驱动件,在将其移动至攻丝机上时,利用缓冲组件的缓冲避让,利用驱动件带动卡爪组件旋转,在滤清器盖板的圆孔与攻丝机的定位销轴对齐时,缓冲组件的回复力可将滤清器盖板固定在攻丝机上,完成自动对齐上料,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谢桂平 曾金平 肖新华 王金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海科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1
技术公布日:2023/3/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