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料预弯机构及板料压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89464发布日期:2023-05-07 02:12阅读:31来源:国知局
板料预弯机构及板料压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板料压型,尤其涉及一种板料预弯机构及板料压型设备。


背景技术:

1、目前板料压型经常采用的是对称式三辊卷板机,对称式三辊卷板机用于将平直的板料压型成为弧形的板料,工作时将板料置于上下辊筒间,在上辊筒的向下的压力下,板料在支撑点件发生弯曲,同时下辊转动,通过摩擦力的作用使板料水平移动,从而使整个板料发生均匀的弯曲。根据对称式三辊卷板机辊圆的原理可知,只有当板料与上辊筒接触到的部分,才会达到所需的弯曲半径,因此板料的两端边缘各有一段长度没有接触到上辊,从而形成不发生弯曲的直边,而直边的存在就不能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此时工人经常会把两端的直边进行切除,但是切除的方式会造成材料的大量浪费,并且延长加工制作的周期,降低效率。此外,板料的直边的切除采用火焰切割工艺,火焰切割后会引起大板料切割边的直线度和圆弧度发生变形,所以切割直边后的板料常常需要通过水火矫形的方法进行校正。

2、现有技术中,板料的制作需要经过辊筒卷板、火焰切割、水火矫形等多道工序,整个制作工艺复杂繁琐,并且板料的制作精度低、制作周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板料预弯机构及板料压型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板料制作工艺复杂繁琐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板料预弯机构,其中,板料预弯机构包括:

3、预弯上模,具有用于下压板料的弧形外凸端面,弧形外凸端面包括平滑过渡连接的第一弧形段和第二弧形段,第一弧形段的半径和第二弧形段的半径不同;

4、预弯下模,具有用于承载板料的弧形内凹端面,在预压板料时,弧形内凹端面的内凹侧与弧形外凸端面和外凸侧对应间隔布置。

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板料预弯机构还包括工作平台,预弯下模的每个侧面均具有弧形内凹端面,在其中任意一个弧形内凹端面朝向弧形外凸端面时,预弯下模均能平放在工作平台上。

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弧形内凹端面包括两个平直段和平滑连接于两个平直段之间的弧形内凹段,两个平直段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7、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个弧形内凹段的半径不同。

8、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预弯下模为一体成型实心锻钢制件。

9、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板料预弯机构还包括两个吊装组件,两个吊装组件均包括吊装滑轮和插入吊装滑轮的轮轴,预弯下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轮轴连接并能够沿长度方向旋转,多个弧形内凹端面的轴线均与长度方向平行。

10、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预弯上模为工字形型材并包括上平板、下平板和中间梁,上平板用于连接驱动预弯上模移动的动力机构,下平板底端面为弧形外凸端面,中间梁连接于上平板和下平板之间。

1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预弯上模还包括多个沿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布置的加强筋,加强筋的两端分别连接上平板和下平板。

1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平板的厚度小于下平板的厚度。

1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提出一种板料压型设备,该板料压型设备包括三辊卷板机和如上所述的板料预弯机构。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板料预弯机构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的板料预弯机构包括预弯上模和预弯下模,预弯上模和预弯下模配合夹持板料的端部,以将板料的两端压型成弧形,有效的解决了后续对板料进行辊圆压型操作时出现两端留有直板的问题,保证了整块板料会被压型成均匀完整的弧形,省去了现有技术中压型后的火焰切割、水火矫形等多道工序,不仅简化了原本复杂繁琐的制作工艺,降低了制作周期,并且防止了火焰切割、水火矫形等多道工序对板料的压型精度的影响,提高了生产制作的精度。同时,预弯上模设有用于压型板料的弧形外凸端面,弧形外凸端面为分段式且包括平滑过渡连接的第一弧形段和第二弧形段,通过半径不同的第一弧形段和第二弧形段对板料的端部进行压型,使板料的弧形端部与中间平直部位之间形成良好的过渡连接,有效的防止了由于两端预弯过度而影响最终的压型效果。

16、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板料预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料预弯机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料预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料预弯机构还包括工作平台(40),所述预弯下模(20)的每个侧面均具有所述弧形内凹端面(21),在其中任意一个所述弧形内凹端面(21)朝向所述弧形外凸端面(11)时,所述预弯下模(20)均能平放在所述工作平台(4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料预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内凹端面(21)包括两个平直段(212)和平滑连接于两个所述平直段(212)之间的弧形内凹段(211),两个所述平直段(212)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料预弯机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弧形内凹段(211)的半径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料预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弯下模(20)为一体成型实心锻钢制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板料预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料预弯机构还包括两个吊装组件,两个所述吊装组件均包括吊装滑轮(31)和插入所述吊装滑轮(31)的轮轴(32),所述预弯下模(2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轮轴(32)连接并能够沿长度方向(l)旋转,多个所述弧形内凹端面(21)的轴线均与所述长度方向(l)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板料预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弯上模(10)为工字形型材并包括上平板(12)、下平板(13)和中间梁(14),所述上平板(12)用于连接驱动所述预弯上模(10)移动的动力机构,所述下平板(13)底端面为所述弧形外凸端面(11),所述中间梁(14)连接于所述上平板(12)和所述下平板(13)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板料预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弯上模(10)还包括多个沿所述长度方向(l)均匀间隔布置的加强筋(15),所述加强筋(15)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上平板(12)和所述下平板(13)。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板料预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平板(12)的厚度小于所述下平板(13)的厚度。

10.一种板料压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料压型设备包括三辊卷板机和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板料预弯机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板料压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板料预弯机构及板料压型设备,其中,板料预弯机构包括用于夹设板料的预弯上模和预弯下模。预弯上模具有用于下压板料的弧形外凸端面,弧形外凸端面包括平滑过渡连接的第一弧形段和第二弧形段,第一弧形段的半径和第二弧形段的半径不同。预弯下模具有用于承载板料的弧形内凹端面,在预压板料时,弧形内凹端面的内凹侧与弧形外凸端面和外凸侧对应间隔布置。本技术通过对板料的预弯,简化了原本复杂繁琐的制作工艺,并且防止了火焰切割、水火矫形等多道工序对板料的压型精度的影响,提高了生产制作的精度。同时,弧形外凸端面的分段式设计,使板料的弧形端部与平直中间部之间形成良好的过渡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彭明军,樊永伟,王秀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中联重科混凝土机械站类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