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挡风罩边框加工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95453发布日期:2023-03-17 20:58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挡风罩边框加工工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加工工装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挡风罩边框加工工装。


背景技术:

2.挡风罩边框通常是通过一根金属条通过折弯的方式来获得。但是,传统的挡风罩边框的加工没有加工工装,导致加工效率低,且加工的挡风罩边框合格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提高挡风罩边框加工效率、且加工的挡风罩边框合格率高的挡风罩边框加工工装。
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5.一种挡风罩边框加工工装,包括工作台、倒大圆角扳手、倒小圆角扳手,在工作台上相应于挡风罩边框四个转角位置分别沿顺时针设置有第一大圆角导向柱、第一小圆角导向柱、第二小圆角导向柱及第二大圆角导向柱,在第一大圆角导向柱、第二大圆角导向柱之间的工作台上设置有压块,所述第一大圆角导向柱、第二大圆角导向柱上居中设置有第一中心孔、第二中心孔,所述第一小圆角导向柱、第二小圆角导向柱上居中设置有第三中心孔、第四中心孔,所述倒大圆角扳手上设置有可插设在第一中心孔、第二中心孔内的第一转轴,在第一转轴的一侧设置有带动金属条转动的第一辅助转轴,所述倒小圆角扳手上设置有可插设在第三中心孔、第四中心孔的第二转轴,在第二转轴的一侧设置有带动金属条转动的第二辅助转轴。
6.在上述的一种挡风罩边框加工工装中,所述压块与第一大圆角导向柱之间的工作台上设置有第一辅助导向柱、第二辅助导向柱,所述第一辅助导向柱、第二辅助导向柱位于金属条的两侧。
7.在上述的一种挡风罩边框加工工装中,所述第一大圆角导向柱的一侧设置有一个以上的第三辅助导向柱,所述第一大圆角导向柱与第三辅助导向柱位于金属条的两侧。
8.在上述的一种挡风罩边框加工工装中,所述第一大圆角导向柱、第一小圆角导向柱之间的工作台上设置有第四辅助导向柱、第五辅助导向柱,所述第四辅助导向柱、第五辅助导向柱分别位于金属条的两侧。
9.在上述的一种挡风罩边框加工工装中,所述第一小圆角导向柱设置有两个,沿上下紧挨设置在工作台上。
10.在上述的一种挡风罩边框加工工装中,所述第一小圆角导向柱、第二小圆角导向柱之间的工作台上设置有第一折弯导向柱、第二折弯导向柱,在第一折弯导向柱、第二折弯导向柱上居中设置有第五中心孔、第六中心孔。
11.在上述的一种挡风罩边框加工工装中,所述第一折弯导向柱、第二折弯导向柱之间的工作台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第六辅助导向柱、第七辅助导向柱,所述第六辅助导向柱、第七辅助导向柱位于金属条的两侧。
12.在上述的一种挡风罩边框加工工装中,所述第二小圆角导向柱与第二大圆角导向柱之间的工作台上设置由第八辅助导向柱、第九辅助导向柱,第八辅助导向柱、第九辅助导向柱位于金属条的两侧。
13.在上述的一种挡风罩边框加工工装中,所述压块与第二大圆角导向柱之间设置有第十辅助导向柱,所述第十辅助导向柱与第二大圆角导向柱位于金属条的两侧。
14.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
15.1、本实用新型可以辅助工人加工挡风罩边框,降低加工难度,提高加工效率,并提高了挡风罩边框的合格率;
16.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适于推广。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倒大圆角扳手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倒小圆角扳手的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挡风罩边框的示意图。
21.图中:1、工作台;2、倒大圆角扳手;3、倒小圆角扳手;4、挡风罩边框;5、第一大圆角导向柱;6、第一小圆角导向柱;7、第二小圆角导向柱;8、第二大圆角导向柱;9、压块;10、金属条;11、第一中心孔;12、第二中心孔;13、第三中心孔;14、第四中心孔;15、第一转轴;16、第一辅助转轴;17、第二转轴;18、第二辅助转;19、第一大圆角;20、第一小圆角;21、第二小圆角;22、第二大圆角;23、第一辅助导向柱;24、第四辅助导向柱;25、第一折弯导向柱;26、第二折弯导向柱;27、第五中心孔;28、第六中心孔;29、第九辅助导向柱;30、第十辅助导向柱。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4:
2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挡风罩边框加工工装,该挡风罩边框加工工装包括工作台1、倒大圆角扳手2、倒小圆角扳手3,所述工作台1可以是一块平板,该平板的底面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固定在台式虎钳上。当然,工作台1也可以直接固定在支架上。在工作台1上相应于挡风罩边框4四个转角位置分别沿顺时针设置有第一大圆角导向柱5、第一小圆角导向柱6、第二小圆角导向柱7及第二大圆角导向柱8,在第一大圆角导向柱5、第二大圆角导向柱8之间的工作台1上设置有压块9,所述压块9通过螺钉与工作台1固定连接,在压块9的底面上设置有压紧金属条10的凹槽。所述第一大圆角导向柱5、第二大圆角导向柱8上居中设置有第一中心孔11、第二中心孔12,所述第一小圆角导向柱6、第二小圆角导向柱7上居中设置有第三中心孔13、第四中心孔14,所述倒大圆角扳手2上设置有可插设在第一中心孔11、第二中心孔12内的第一转轴15,在第一转轴15的一侧设置有带动金属条10转动的第一辅助转轴16,所述倒小圆角扳手3上设置有可插设在第三中心孔13、第四中心孔14的第二转轴17,在第二转轴17的一侧设置有带动金属条10转动的第二辅助转轴18。
24.本实用新型的挡风罩边框4四个转角由倒大圆角扳手2、倒小圆角扳手3进行折弯。具体是,由于一开始,金属条10是条状结构,其一端通过压块9固定在工作台1上。金属条10
延伸至第一大圆角导向柱5的外侧面上。此时,将倒大圆角扳手2的第一转轴15插设在第一中心孔11内,其中,第一转轴15的直径与第一中心孔11的孔径相适配。将金属条10位于第一转轴15与第一辅助转轴16之间,且第一大圆角导向柱5的外侧面至第一辅助转轴16的外侧面之间的距离即为金属条10的直径。绕第一转轴15转动倒大圆角扳手2转动适当角度,便可获得挡风罩边框4上的第一大圆角19。
25.当折弯挡风罩边框4上的第一小圆角20时,将金属条10靠向第一小圆角导向柱6,并将倒小圆角扳手3的第二转轴17插设在第三中心孔13内,同样的,第二转轴17的直径与第三中心孔13的孔径相适配,将金属条10位于第二转轴17与第二辅助转轴18之间,第一小圆角导向柱6的外侧面至第二辅助转轴18的外侧面之间距离即为金属条10的直径。绕第二转轴17转动倒小圆角扳手3转动适当角度,便可获得挡风罩边框4上的第一小圆角20。
26.当折弯挡风罩边框4上的第二小圆角21时,动作与折弯第一小圆角2基本相同,只是将倒小圆角扳手3的第二转轴17插设在第四中心孔14内。
27.最后,折弯挡风罩边框4上的第二大圆角22时,动作与折弯第一大圆角19基本相同,只是将倒大圆角扳手2的第一转轴15插设在第二中心孔12内。
28.第二大圆角22折弯完成后,金属条10的两端相邻设置,只需将其进行焊接,便可获得挡风罩边框4。
29.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加工后的挡风罩边框4误差小,且能提高加工效率。
30.为了方便在加工过程中对金属条10的定位,所述压块9与第一大圆角导向柱5之间的工作台1上设置有第一辅助导向柱23、第二辅助导向柱,所述第一辅助导向柱23、第二辅助导向柱位于金属条10的两侧。第一辅助导向柱23、第二辅助导向柱之间的距离为金属条10的直径。通常第一辅助导向柱23、第二辅助导向柱的数量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在工作台1上设置相应的安装孔,第一辅助导向柱23、第二辅助导向柱插设在相应的安装孔内。
31.同样地,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第一大圆角导向柱5的一侧设置有一个以上的第三辅助导向柱,所述第一大圆角导向柱5与第三辅助导向柱位于金属条10的两侧。第三辅助导向柱也是插设在相应的安装孔内。第三辅助导向柱的设置可以保证金属条10在折第一大圆角19后保持一定的角度。
32.为了更好地控制金属条10,所述第一大圆角导向柱5、第一小圆角导向柱6之间的工作台1上设置有第四辅助导向柱24、第五辅助导向柱,所述第四辅助导向柱24、第五辅助导向柱分别位于金属条10的两侧,对金属条10进行限位。第四辅助导向柱24、第五辅助导向柱也是通过插接的方式安装在工作台1上。
33.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挡风罩边框4上的第一小圆角20需要设置一个直边,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小圆角导向柱6设置有两个,沿上下紧挨设置在工作台1上。
34.本实用新型的挡风罩边框4的上边从两端起向下弯,根据这一这正,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第一小圆角导向柱6、第二小圆角导向柱7之间的工作台1上设置有第一折弯导向柱25、第二折弯导向柱26,在第一折弯导向柱25、第二折弯导向柱26上居中设置有第五中心孔27、第六中心孔28。折弯时,倒小圆角扳手3的第二转轴17插设在第五中心孔27、第六中心孔28内。第一折弯导向柱25、第二折弯导向柱26的中心连线与第一大圆角导向柱5、第二大圆角导向柱8的中心连线平行设置。
35.同样为了在折弯过程中控制金属条10的位置,所述第一折弯导向柱25、第二折弯导向柱26之间的工作台1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第六辅助导向柱、第七辅助导向柱,所述第六辅助导向柱、第七辅助导向柱位于金属条10的两侧。第六辅助导向柱、第七辅助导向柱插设在相应的安装孔内。
36.在第二小圆角导向柱7与第二大圆角导向柱8之间的工作台1上设置由第八辅助导向柱、第九辅助导向柱29,第八辅助导向柱、第九辅助导向柱29位于金属条10的两侧,用于对金属条10在第二小圆角导向柱7与第二大圆角导向柱8之间的位置进行限制。
37.最后,本实用新型在所述压块9与第二大圆角导向柱8之间设置有第十辅助导向柱30,所述第十辅助导向柱30与第二大圆角导向柱8位于金属条10的两侧。
38.值得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辅助导向柱23至第十辅助导向柱30可以通用,如可以将第二辅助导向柱从相应的安装孔中拔出,插入另一相应的安装孔内作为第八辅助导向柱使用。
39.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之一,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形状、结构、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