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自动定位三工位液压母线加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08234发布日期:2023-09-09 20:44阅读:34来源:国知局
数控自动定位三工位液压母线加工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母线加工机,具体为数控自动定位三工位液压母线加工机。


背景技术:

1、随着高、低压电器、变压器制造行业的迅速发展,对铜、铝母线需求越来越大,加工种类越来越多,在高、低压开关柜的生产和成套电气设备安装中,常常需要对铜、铝母线进行下料、冲孔、压花等多种加工,在对铜、铝母线的剪断、冲孔、折弯加工中,需要用到三工位液压母线加工机。

2、现有的三工位液压母线加工机不具备自动定位的功能,在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工人手动操作物料进行定位,精度差,且工作效率低下,无法满足加工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数控自动定位三工位液压母线加工机,具备可自动定位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三工位液压母线加工机不具备自动定位的功能,在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工人手动操作物料进行定位,精度差,且工作效率低下,无法满足加工需求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数控自动定位三工位液压母线加工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顶部焊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部的左前方安装有冲孔工位,所述机体顶部的左后方安装有剪切工位,所述机体顶部右侧的中心处安装有折弯工位,所述机体顶部的前侧安装有定位组件一,所述定位组件一包括限位板、螺纹杆、电机一、固定架、刻度杆、螺栓、调节套、和角度传感器一,所述工作台顶部前侧的左右两侧均焊接有限位架,所述工作台顶部的后侧安装有定位组件二,所述定位组件二包括电机二、角度传感器二、双向螺杆、限位杆和移动方杆。

3、优选的,所述限位板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贯穿设置于两个限位架的内腔,所述刻度杆焊接于限位板的后侧,所述调节套滑动套设于刻度杆的表面,所述固定架焊接于刻度杆的前侧,所述电机一通过安装板安装在工作台的前侧,所述螺纹杆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于电机一的输出轴,所述电机一的输出轴贯穿固定架的前侧并与其连接处螺纹连接,所述角度传感器一固定安装于电机一输出轴的表面。

4、优选的,所述刻度杆的顶部开设有刻度槽,所述螺栓贯穿设置于调节套的顶部,且螺栓的表面与调节套顶部的连接处之间螺纹连。

5、优选的,所述电机二通过安装板安装于工作台的后侧,所述角度传感器二固定安装于电机二输出轴的表面,所述双向螺杆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于电机二输出轴的前侧,所述移动方杆表面的前后两侧均螺纹套设于电机二输出轴的表面,所述限位杆贯穿设置于移动方杆的右侧,所述移动方杆的前侧焊接于折弯工位的后侧。

6、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电机一和电机二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角度传感器一和角度传感器二的输出端均与控制器的输入端单向信号连接。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8、1、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板、螺纹杆、电机一、固定架、刻度杆、螺栓、调节套、刻度槽、角度传感器一、电机二、角度传感器二、双向螺杆、限位杆和移动方杆的配合使用,具备可自动定位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三工位液压母线加工机不具备自动定位的功能,在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工人手动操作物料进行定位,精度差,且工作效率低下,无法满足加工需求的问题。

9、2、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架的使用,能够对限位杆进行限位,避免刻度杆移动的过程中发生转动,通过刻度槽的使用,能够对调节套的移动距离进行精确观测。



技术特征:

1.数控自动定位三工位液压母线加工机,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顶部焊接有工作台(2),所述工作台(2)顶部的左前方安装有冲孔工位(7),所述机体(1)顶部的左后方安装有剪切工位(6),所述机体(1)顶部右侧的中心处安装有折弯工位(4),所述机体(1)顶部的前侧安装有定位组件一(3),所述定位组件一(3)包括限位板(31)、螺纹杆(32)、电机一(33)、固定架(34)、刻度杆(35)、螺栓(36)、调节套(37)、和角度传感器一(39),所述工作台(2)顶部前侧的左右两侧均焊接有限位架(8),所述工作台(2)顶部的后侧安装有定位组件二(5),所述定位组件二(5)包括电机二(51)、角度传感器二(52)、双向螺杆(53)、限位杆(54)和移动方杆(5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自动定位三工位液压母线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31)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贯穿设置于两个限位架(8)的内腔,所述刻度杆(35)焊接于限位板(31)的后侧,所述调节套(37)滑动套设于刻度杆(35)的表面,所述固定架(34)焊接于刻度杆(35)的前侧,所述电机一(33)通过安装板安装在工作台(2)的前侧,所述螺纹杆(32)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于电机一(33)的输出轴,所述电机一(33)的输出轴贯穿固定架(34)的前侧并与其连接处螺纹连接,所述角度传感器一(39)固定安装于电机一(33)输出轴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自动定位三工位液压母线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刻度杆(35)的顶部开设有刻度槽(38),所述螺栓(36)贯穿设置于调节套(37)的顶部,且螺栓(36)的表面与调节套(37)顶部的连接处之间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自动定位三工位液压母线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二(51)通过安装板安装于工作台(2)的后侧,所述角度传感器二(52)固定安装于电机二(51)输出轴的表面,所述双向螺杆(53)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于电机二(51)输出轴的前侧,所述移动方杆(55)表面的前后两侧均螺纹套设于电机二(51)输出轴的表面,所述限位杆(54)贯穿设置于移动方杆(55)的右侧,所述移动方杆(55)的前侧焊接于折弯工位(4)的后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自动定位三工位液压母线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电机一(33)和电机二(51)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角度传感器一(39)和角度传感器二(52)的输出端均与控制器的输入端单向信号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数控自动定位三工位液压母线加工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顶部焊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部的左前方安装有冲孔工位,所述机体顶部的左后方安装有剪切工位,所述机体顶部右侧的中心处安装有折弯工位,所述机体顶部的前侧安装有定位组件一。本技术通过限位板、螺纹杆、电机一、固定架、刻度杆、螺栓、调节套、刻度槽、角度传感器一、电机二、角度传感器二、双向螺杆、限位杆和移动方杆的配合使用,具备可自动定位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三工位液压母线加工机不具备自动定位的功能,在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工人手动操作物料进行定位,精度差,且工作效率低下,无法满足加工需求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夏竹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夏竹建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