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法兰对称式锻造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06682发布日期:2023-06-29 03:27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法兰对称式锻造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法兰加工,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法兰对称式锻造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1、法兰(flange),又叫法兰凸缘盘或突缘,是轴与轴之间相互连接的零件,主要用于管端之间的连接。锻造是一种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方法。通过锻造能消除金属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铸态疏松等缺陷,优化微观组织结构,同时保存了完整的金属流线,经过锻造的锻件机械性能一般优于未锻造的铸件。因此,锻造是法兰生产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方式。

2、相关技术中,法兰锻造工艺的模锻冲孔时为了保护模具,模具中心孔位置预料多,冲孔连皮厚,以及碾环时也必须留够足够的坯料余量为后续的机加工做准备,因此会造成料比高,原材料利用率低,工艺速度慢,效率较低;而且单次锻造只能制备一个法兰,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法兰锻造加工工艺的生产效率,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法兰对称式锻造加工工艺,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2、一种法兰对称式锻造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3、步骤s1:下料,根据两个法兰成品的预料需要切割下料,得到原料坯;

4、步骤s2:加热原料坯,将原料坯加热至1200-1250℃;

5、步骤s3:入模锻造,将模具预加热至200-300℃,然后将加热后的原料坯放入模具中,进行墩粗、打长、冲孔,得到坯料;所述入模锻造的锻造比为3-3.5;

6、步骤s4:碾环,将入模锻造后的坯料置于碾环机上,在主碾压辊带动芯辊转动下,同时对坯料的中心孔的孔径和外径两端端面进行碾压,扩大中心孔并且对坯料外端端面塑型,得到两端对称式碾环坯;

7、所述两端对称式碾环坯为两个完全相同的、相连接的法兰坯。

8、步骤s5:热处理,将两端对称式碾环坯先升温再自然冷却至23±2℃,得到法兰对称式毛坯;

9、步骤s6:机加工,将得到的法兰对称式毛坯进行车、铣、磨、钻、刨工后,切割,得到两个相同的法兰成品;

10、步骤s7:验收入库,对机加工后的法兰进行尺寸和外观检验检测,合格成品进行标识,包装入库。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下料切割得到制备两个法兰的原料坯的用量预料,将原料坯加热至1200-1250℃,可以提高原料坯的塑性,降低原料坯变形抗力,减少内应力产生,更加易于成形,并获得良好的锻后组织和力学性能;然后将模具预加热到200-300℃,可以提高模具材料的冲击韧性,避免模具断裂,保护模具,同时减少坯料降温,便于坯料充满整个模具,减少打击次数,有利于入模锻造,再将坯料通过墩粗、打长、冲孔得到带孔的坯料,控制锻造比为3-3.5,可以精确控制坯料的用量,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加快生产速度;再将带孔的坯料放置到碾环机上在主碾压辊带动芯辊转动下,同时对坯料的中心孔的孔径和外径两端端面进行碾压,扩大中心孔并且对坯料外端端面塑型,得到两端对称式碾环坯,即两个完全相同的相连接的法兰坯,然后采用先升温后自然冷却到23±2℃的热处理方式,可以细化晶粒,提高产品性能;最后经机加工和验收入库制备得到两个相同的法兰成品;

12、通过上述方法可以精确的控制工艺步骤中的材料用量,减少材料损耗、减少坯料的切削加工,节约能源,提高生产速率,还可以保证法兰质量,而且一次工艺可以制备两个法兰,明显提高了法兰的生产效率。

13、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3中冲孔具体包括如下操作步骤:将镦粗、打长后的原料坯按上模具和下模具的定位标志放置,然后以5-8mm/s下压量锻造。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原料坯按照模具标识定位放置,可以提高冲孔精确度,减小冲孔连皮,减少了材料损耗,提高了原材料利用率,结合将下压量控制为5-8mm/s,可以提高冲孔速度,两者配合作用,既提高了入模锻造的质量,减少了材料损耗,还提高了工艺速度,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15、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3中冲孔以6.5mm/s的下压量锻造。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下压量控制为6.5mm/s,可以进一步而提高生产效率。

17、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4碾环的下压量为0.5-1.5mm/min。

18、在碾环机中最主要的轧制力来自主碾压辊的挤压。坯料与主碾压辊和芯辊接触的部位是环件的内外两个侧面,加工出来的环件内外表面相对于环件壁厚中间部位要高出一部分,这种现象叫端面凹陷,合适的下压量可以提高坯料的致密度,提高组织性能,但下压量过大时,端面凹陷严重会造成材料浪费和机加工工作量大,而且会破坏坯料组织,下压量过小速度太慢,不能在合适温度下碾环,也会破坏坯料组织,造成裂纹。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碾环的下压量控制为0.5-1.5mm/min,既可以减少端面凹陷或者裂纹的产生,提高碾环质量,还可以提高生产速度,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20、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4中坯料外端端面塑型具体为:将坯料置于碾环机芯辊上和碾环机模中间进行碾压;

21、所述碾环机模包括两端为圆饼形外模(101)和中间圆柱形腔部(102),所述腔部还包括中间凸起部(103)和凹槽部(104),所述中间凸起部和凹槽部之间的斜坡角度为0-8°。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坯料置于碾环机芯辊上和碾环机模中间进行碾压;所述碾环机模包括两端为圆饼形外模和中间圆柱形腔部,所述中间圆柱形腔部还包括中间凸起部和凹槽部,所述中间凸起部和凹槽部之间的斜坡角度为0-8°,中间的凸起部可以精确定位法兰坯料位置,并且形成成品法兰的倒角,还可以为后续的机加工的切割定位;凹槽部可以精确定位端部并且有利于坯料的金属流动,二者共同作用,使坯料精准定位,减少在碾环过程中因坯料移位导致的产品质量差和材料的浪费,加快生产速率,同时得到外端端面塑型成功的到两个完全相同的、相连接的法兰坯,提高了生产效率;

23、调整凸起部和凹槽部之间的斜坡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类型的法兰造型。

24、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4碾环的主碾压辊的旋转角速度为2-3rad/s。

25、碾环是芯辊跟随主碾压辊作匀速运动,带动环件轧制平稳地进行,随着环件直径逐渐变大,环件在轧制平台上左右摇摆逐渐增强,环件在轧制点相当于瞬时固定,因此环件以轧制点为基点,会发生左右摆动,主碾压辊旋转量太大会导致环件扭曲变形,造成材料浪费,旋转量太小,速率减慢,则不能在合适温度下碾环,同样会破坏坯料组织性能,造成裂纹。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碾环的主碾压辊的旋转角速度控制为2-3rad/s,既可以减少扭曲形变或者裂纹的产生,提高碾环质量,有效避免材料浪费,还可以保证有较高的碾环速度,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27、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5热处理的具体步骤为:先升温得到700-900℃,时间为1-2h,然后冷却至23±2℃。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热处理的条件控制为:先升温到700-900℃,时间为1-2h,然后冷却至23±2℃,可以使碾环坯内部组织变为奥氏体,细化晶粒,消除或改善坯料成型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组织缺陷、不良组织形态,有利于坯料切削加工的组织及硬度,保证法兰毛坯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29、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5冷却的具体步骤为:在自然冷却降温到550-650℃时保温15-25min,然后再冷却到23±2℃。

3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碾环坯再次降温到550-650℃时保温15-25min,然后再冷却到23±2℃,可以使毛坯组织更均匀,更加细化晶粒尺寸,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31、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32、(1)本技术通过下料、加热原料坯、入模锻造、碾环、热处理、机加工、验收入库的一次锻造加工工艺制备得到两个法兰,得到的法兰晶粒度等级最优为2级,抗拉强度最高为587mpa,材料的利用率最高为82.53%,下料到热处理之前的时间最短为26min,有良好的加工性能,还提高了生产效率。

33、(2)本技术通过调节入模锻造的下压量,得到的法兰晶粒度等级为4级和抗压强度为573-575mpa,且下料到热处理之前的时间也缩短为31-32min,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34、(3)本技术通过调节坯料碾环的下压量,优化对称式法兰的晶粒度等级为3级和抗压强度为577-579mpa,且下料到热处理之前的时间也缩短为29-30min,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35、(4)本技术通过调节坯料碾环的主碾压辊的旋转角速度,提高抗压强度为581-583mpa,且下料到热处理之前的时间也缩短为26-27min,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36、(5)本技术通过控制热处理冷却降温后再保温,优化对称式法兰的晶粒度等级为2级和抗压强度为587mpa,且下料到热处理之前的时间也缩短为26min,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