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镦机后通出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61849发布日期:2023-09-16 00:36阅读:43来源:国知局
冷镦机后通出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冷镦机,具体涉及冷镦机后通出机构。


背景技术:

1、冷镦机的工作原理是在室温下把棒材或线材的顶部加粗的铸造成形方法。冷镦主要用于制造螺栓、螺母、铁钉、铆钉和钢球等零件。锻坯材料可以是铜、铝、碳钢、合金钢、不锈钢和钛合金等。冷镦多在专用的冷镦机上进行,便于实现连续、多工位、自动化出产。在冷镦机上能顺序完成切料、镦头、聚积、成形、倒角、搓丝、缩径和切边等工序。

2、在冷镦机对零件进行冲压加工的过程中,冷镦机上的后拍座的内壁会与零件外壁发生摩擦,同时,由于零件在加工过程中会长时间暴露在外界,从而导致零件表面可能会附带颗粒物,因此,当后拍座的内壁与零件外壁发生摩擦时,其表面附带的颗粒物可能会被粘在后拍座的内壁上,从而在冲压加工过程中可能会在零件表面以及后拍座的内壁上产生细痕,从而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了冷镦机后通出机构,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当后拍座的内壁与零件外壁发生摩擦时,其表面附带的颗粒物可能会被粘在后拍座的内壁上,从而在冲压加工过程中可能会在零件表面以及后拍座的内壁上产生细痕,从而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本发明提供冷镦机后通出机构,包括后拍座以及前拍座,所述后拍座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后座模,且后座模的内壁上弹性设置有后顶棒,所述前拍座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前座模,且前座模的内壁上弹性设置有前顶棒,所述前顶棒与后顶棒之间设置有零件本体,还包括:

4、圆环件,设置于后拍座的内部,且圆环件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密封环,用于对后拍座内壁上的掺杂有颗粒物的油液进行清洁,所述圆环件的内部呈环形等间距固定安装有转角管,用于对堆积在转角处的油液进行吸取;

5、筒件,呈环形等间距设置于后顶棒的内部,且筒件的内壁上弹性设置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前端固定设置有触球,用于将转角管吸取的油液通过导流管输送至筒件的内腔中。

6、进一步地,所述筒件的内部开设有直角孔,用于对筒件进行限位,且直角孔的内壁上设置有限位轴,所述限位轴的外壁上缠绕有扭簧,用于对筒件提供牵引力,所述筒件与后顶棒通过限位轴转动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限位轴与后顶棒固定连接,所述限位轴的横截面呈半圆状,且坡面向上,当筒件绕限位轴转动时,限位轴与直角孔相互配合,从而使筒件呈90°直角转动。

8、进一步地,所述筒件的外壁上插设有橡胶管,用于将筒件内的油液输送至后顶棒的内腔中,所述触球与转角管均附带磁性,且触球与转角管相互吸引,所述触球与转角管之间的吸力大于密封环与后拍座之间的滑动摩擦力。

9、进一步地,还包括补偿机构,用于对橡胶管内的油液进行抽取,包括滑动安装在后顶棒内部的杆件,所述杆件的一端设置有活塞,且杆件的另一端内壁上呈环形等间距固定安装有第一磁片。

10、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安装在后拍座内壁上的固定件,且固定件的内壁上呈环形等间距固定设置有第二磁片,所述第二磁片与第一磁片均呈弧形结构设置,且第二磁片与第一磁片相互吸引,所述第二磁片与第一磁片之间的吸力大于活塞与后顶棒之间的滑动摩擦力。

11、进一步地,所述后顶棒的内部开设有排流槽,用于将储存在后顶棒的内腔中的油液排至后拍座的内腔中,且排流槽的内壁上安装有第二单向阀,用于对后顶棒内腔中的油液进行单向导流,从而阻止油液回流至后顶棒的内腔中,所述后顶棒的内壁前端安装有第一单向阀,用于对橡胶管内的油液进行单向导流,从而阻止油液回流至橡胶管内。

12、有益效果

13、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圆环件、密封环、转角管、筒件、导流管、触球以及橡胶管的相互配合,可对后拍座内壁上掺杂有颗粒物的油液进行清洁,避免在冲压加工过程中,零件表面以及后拍座的内壁上产生细痕,同时,补偿机构的设置,可对油液进行回收,从而对油液进行二次利用。



技术特征:

1.冷镦机后通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后拍座(1)以及前拍座(2),所述后拍座(1)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后座模(3),且后座模(3)的内壁上弹性设置有后顶棒(4),所述前拍座(2)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前座模(5),且前座模(5)的内壁上弹性设置有前顶棒(6),所述前顶棒(6)与后顶棒(4)之间设置有零件本体,以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镦机后通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件(8)的内部开设有直角孔(81),用于对筒件(8)进行限位,且直角孔(81)的内壁上设置有限位轴(82),所述限位轴(82)的外壁上缠绕有扭簧(83),用于对筒件(8)提供牵引力,所述筒件(8)与后顶棒(4)通过限位轴(82)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镦机后通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轴(82)与后顶棒(4)固定连接,所述限位轴(82)的横截面呈半圆状,且坡面向上,当筒件(8)绕限位轴(82)转动时,限位轴(82)与直角孔(81)相互配合,从而使筒件(8)呈90°直角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镦机后通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件(8)的外壁上插设有橡胶管(86),用于将筒件(8)内的油液输送至后顶棒(4)的内腔中,所述触球(85)与转角管(72)均附带磁性,且触球(85)与转角管(72)相互吸引,所述触球(85)与转角管(72)之间的吸力大于密封环(71)与后拍座(1)之间的滑动摩擦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镦机后通出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补偿机构,用于对橡胶管(86)内的油液进行抽取,包括滑动安装在后顶棒(4)内部的杆件(9),所述杆件(9)的一端设置有活塞(91),且杆件(9)的另一端内壁上呈环形等间距固定安装有第一磁片(9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镦机后通出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安装在后拍座(1)内壁上的固定件(10),且固定件(10)的内壁上呈环形等间距固定设置有第二磁片(101),所述第二磁片(101)与第一磁片(92)均呈弧形结构设置,且第二磁片(101)与第一磁片(92)相互吸引,所述第二磁片(101)与第一磁片(92)之间的吸力大于活塞(91)与后顶棒(4)之间的滑动摩擦力。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镦机后通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顶棒(4)的内部开设有排流槽(41),用于将储存在后顶棒(4)的内腔中的油液排至后拍座(1)的内腔中,且排流槽(41)的内壁上安装有第二单向阀(43),用于对后顶棒(4)内腔中的油液进行单向导流,从而阻止油液回流至后顶棒(4)的内腔中,所述后顶棒(4)的内壁前端安装有第一单向阀(42),用于对橡胶管(86)内的油液进行单向导流,从而阻止油液回流至橡胶管(86)内。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冷镦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冷镦机后通出机构,包括后拍座以及前拍座,后拍座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后座模,前拍座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前座模,还包括圆环件,圆环件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密封环,用于对后拍座内壁上的掺杂有颗粒物的油液进行清洁;筒件,筒件的内壁上弹性设置有导流管,导流管的前端固定设置有触球,用于将转角管吸取的油液通过导流管输送至筒件的内腔中。通过圆环件、密封环、转角管、筒件、导流管、触球以及橡胶管的相互配合,可对后拍座内壁上掺杂有颗粒物的油液进行清洁,避免在冲压加工过程中,零件表面以及后拍座的内壁上产生细痕;补偿机构的设置,可对油液进行回收,从而对油液进行二次利用。

技术研发人员:叶续雷,叶云,刘彬磊,刘冰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州嘉信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