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螺旋压力机的高效飞轮刹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22967发布日期:2024-01-16 12:27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螺旋压力机的高效飞轮刹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飞轮刹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螺旋压力机的高效飞轮刹车装置。


背景技术:

1、螺旋压力机主要由机架、电机、飞轮、螺杆和螺母构成,电机通过齿轮或皮带驱动飞轮转动,飞轮带动螺杆转动,螺杆驱动滑动连接于机架的螺母和滑块滑动,通过控制螺杆的正反转来实现滑块的上下滑动,在螺杆正反转转换时以及设备急停时,需要对快速转动的飞轮进行刹车,飞轮较大的转动惯性对螺旋压力机的刹车装置带来了巨大考验。

2、相关技术中,常见的一种刹车装置为抱闸式,机架对应飞轮所在平面铰接有两个刹车杆,飞轮位于两个刹车杆之间,两个刹车杆相互靠近一侧均设置有刹车片,两个刹车杆与机架的铰接端位于同一端,两个刹车杆远离铰接端位置处共同连接有驱动缸。随驱动缸的收缩,两个刹车杆带动刹车片抵接于飞轮圆周面,进而实现对飞轮和螺杆的刹车。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驱动缸拉动两个刹车杆远离与机架铰接的一端相互靠近,飞轮位于驱动缸和刹车杆与机架铰接端之间,抱闸刹车的持续施力过程中,力易向刹车片靠近驱动缸的位置集中,长此以往加重了刹车片靠近驱动缸位置处的磨损,易造成刹车动作灵敏度下降,刹车行程增大和制动力不稳定等情况,影响飞轮的刹车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因驱动缸设置在刹车杆一端造成刹车片靠近驱动缸位置处磨损严重的情况,提高制动力的稳定性和刹车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螺旋压力机的高效飞轮刹车装置。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螺旋压力机的高效飞轮刹车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螺旋压力机的高效飞轮刹车装置,包括两个刹车杆,两个刹车杆相同的一端铰接于机架,飞轮位于两个刹车杆之间,两个刹车杆相互靠近一侧均设置有刹车片;

4、驱动缸,设置于刹车杆远离与机架铰接端位置处,驱动缸能够带动两个刹车杆相互靠近运动以使刹车片抵接于飞轮;

5、两个拉索,分别设置于两个刹车杆,拉索一端连接于驱动缸,拉索另一端连接于刹车杆远离驱动缸位置处,随两个刹车杆靠近驱动缸一端相互靠近,两个拉索对两个刹车杆远离驱动缸位置处施加相互靠近的力。

6、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需要对螺旋压力机的飞轮刹车时,驱动缸带动两个刹车杆靠近驱动缸一端相互靠近运动,刹车杆中部的刹车片抵接于飞轮的侧壁进行刹车,同时驱动缸通过拉索给刹车杆远离驱动缸一端相互靠近的力。每个刹车杆位于飞轮两侧的区域同时受到相互靠近的力,使刹车片与飞轮的摩擦力分布相对均匀,改善因驱动缸设置在刹车杆一端造成刹车片靠近驱动缸位置处磨损严重的情况,提高制动力的稳定性和刹车效果。

7、优选的,驱动缸包括缸体,缸体铰接于两个刹车杆中的一个,缸体内密封滑动有活塞头,活塞头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铰接于另一个刹车杆,缸体内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给两个刹车杆相互靠近的力,驱动缸加压时两个刹车杆相互远离运动,驱动缸泄压时,两个刹车杆相互靠近运动。

8、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缸体对应活塞头远离活塞杆的区段加压时,活塞头和活塞杆克服弹性件的弹力运动,活塞杆向伸出缸体方向运动,两个刹车杆相互远离运动,刹车片解除对飞轮的制动;当缸体内泄压时,弹性件驱动活塞头向远离活塞杆方向运动,活塞杆向缩回缸体方向运动,驱动缸带动两个刹车杆相互靠近运动,刹车片抵接于飞轮实现对飞轮的制动刹车。加压松开刹车,泄压在弹性件作用自动刹车,这种方案设计降低了因压力源故障或电力故障造成刹车失效的概率,使飞轮在常态下处于被刹停的状态,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和紧急情况下的稳定性。

9、优选的,弹性件包括外弹簧和内弹簧,外弹簧和内弹簧同轴线套设于活塞杆,外弹簧直径大于内弹簧直径。

10、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为了保障刹车制动力足够且稳定的输出,需要尽可能的增大弹性件的弹力,通过将直径不同的外弹簧和内弹簧同时设置于缸体中狭小的腔室内,提高了弹性件储备的弹性势能,增大了弹性件的弹力。

11、优选的,一个拉索连接于驱动缸的缸体,另一个拉索连接于驱动缸的活塞杆,机架设置有多个导向件,活塞杆趋向缸体运动时,两个拉索远离驱动缸一端在导向件的作用下相互靠近运动。

12、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驱动缸泄压时,活塞杆和缸体相互靠近运动,活塞杆和缸体拉动两个拉索远离刹车杆一端相互靠近运动,两个拉索经过导向件的导向对刹车杆远离驱动缸位置处施加相互靠近的力。

13、优选的,每个拉索均连接有花篮螺栓。

14、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花篮螺栓便于工人根据驱动缸的位置和刹车杆的长度灵活调整拉索的长度。

15、优选的,两个刹车杆对应拉索位置处均滑动连接有拉紧螺栓,两个拉紧螺栓能够趋向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运动,两个拉索分别连接于两个拉紧螺栓,拉紧螺栓均套设有碟簧,碟簧给两个拉紧螺栓相互远离的力。

16、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刹车杆转动时,同一刹车杆的线速度沿自身长度方向逐渐增大,扫描路径的弧线也逐渐增大,拉索靠近驱动缸的一端运动的距离大于刹车杆与拉索连接位置处运动的距离,易造成拉索崩断。碟簧和能够滑动的拉紧螺栓给拉索提供一定的运动余量,降低因线速度不同造成的拉索受力过大断裂的情况发生。

17、优选的,每个刹车杆的刹车片均设置为多个,多个刹车片沿飞轮圆周方向阵列设置,刹车片侧壁设置有多个色区,每个刹车片上的多个色区沿飞轮直径方向阵列设置。

18、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检修人员根据每个刹车片色区的磨损情况判断刹车片的磨损厚度,便于检修人员及时准确的更换磨损过度的刹车片。

19、优选的,机架对应两个刹车杆靠近驱动缸一端均设置有支撑台,刹车杆靠近地面一侧抵接滑动于支撑台远离地面一侧。

20、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支撑台分担和承载刹车杆和驱动缸的部分重量,降低刹车杆与机架铰接点的载荷,降低铰接点过度磨损变形的概率和折断的概率。

21、优选的,机架对应两个刹车杆相互远离一侧均设置有限位螺栓,两个限位螺栓能够相互远离或靠近。

22、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由于驱动缸的缸体和活塞杆分别铰接于两个刹车杆,因此驱动缸的重心偏向于与缸体连接的刹车杆,进而造成两个刹车杆与机架的铰接点的摩擦力不同,也造成两个刹车杆与支撑台的摩擦力不同,而且因重量分布的不均也造成两个刹车杆惯性和势能的不同。当活塞杆和缸体相互远离时,因上述摩擦力和惯性的差异易造成与活塞杆连接的刹车杆转动的角度大于与缸体连接的刹车杆转动的角度。进而造成两个刹车杆上的刹车片与飞轮分离的力度、速度和幅度不同,易引起两个刹车杆的刹车片磨损不均匀。因此设置两个能够抵接于两个刹车杆相互远离一侧的限位螺栓,当转动速度和幅度大的刹车杆抵接于限位螺栓时,此限位螺栓限制这个刹车杆继续向外转动,同时利用反作用力帮助另一刹车杆尽快向外转动,改善两个刹车杆的刹车片磨损不均匀的情况。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4、1.每个刹车杆位于飞轮两侧的区域同时受到相互靠近的力,使刹车片与飞轮的摩擦力分布相对均匀,改善因驱动缸设置在刹车杆一端造成刹车片靠近驱动缸位置处磨损严重的情况,提高制动力的稳定性和刹车效果;

25、2.碟簧和能够滑动的拉紧螺栓给拉索提供一定的运动余量,降低因线速度不同造成的拉索受力过大断裂的情况发生;

26、3.设置两个能够抵接于两个刹车杆相互远离一侧的限位螺栓,当转动速度和幅度大的刹车杆抵接于限位螺栓时,此限位螺栓限制这个刹车杆继续向外转动,同时利用反作用力帮助另一刹车杆尽快向外转动,改善两个刹车杆的刹车片磨损不均匀的情况。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