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折弯机模具换装辅助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12589发布日期:2024-02-09 13:01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控折弯机模具换装辅助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数控折弯机,具体涉及一种数控折弯机模具换装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1、数控折弯机是一种完成板料折弯的通用设备,采用较简单的通用模具,可把金属板料压制成一定的几何形状,且利用转换不同开口尺寸的v形槽下模,也可适用于不同厚度的板料,数控折弯机相较传统的折弯机,采用电气、液压控制,可进行单次、连续、点动和中途停止的动作,实现了自动化操作,因此逐渐被广泛应用,而根据工件使用场景的不同,往往需要折弯成不同的形状,就需要采用不同形状的上模具,因此在数控折弯机上都会配备模具换装设备,来切换不同形状的上模具。

2、模具换装设备均固定在数控折弯机升降墙的底部,且为了应用于不同长度的上模具,一般等距排列设置有多个,而传统的模具换装设备在固定上模具时,利用上模具侧面开设的凹槽,采用螺栓挤压或卡合固定,而在换装的过程中,当需要安装上模具时,首先需要将上模具用手抬升至模具换装设备的卡槽内,然后保持不动,由另一个人员逐个拧紧换装设备上的螺栓或卡合件,而为了避免少量螺栓或卡合件对于上模具的限位能力不足,往往需要拧紧到一定数量后才能解除对于上模具的抬升,同理,在拆卸上模具时,也需要长时间托着上模具,再逐个旋松螺栓或卡合件,因此就使得模具的换装很费力,且需要两个人配合操作,同时利用螺栓或卡合件是对上模具进行侧面的挤压固定或限位,而上模具在工作过程中与工件接触后,会收到向上的反作用力,从侧面固定的方式,会使上模具的顶端与模具换装设备内顶端面之间存在间隙,或是在上模具不断使用的过程中,上模具的顶端与模具换装设备内顶端也会产生磨损,这些原因都会导致上模具在后续安装过程中顶端无法与模具换装设备端面接触,因此在工作过程中,自身就会相对向上移动,使得下压力不足,导致折弯力不足,影响产品质量,同时也会划伤上模具和加快螺栓或卡合件的磨损,降低了使用寿命,而在换装下模具时,也需要拆卸、更换再安装,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模具换装很费力,且需要两个人配合操作,以及上模具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移动,使得下压力不足,导致折弯力不足,影响产品质量,同时也会划伤上模具和加快螺栓或卡合件的磨损,降低使用寿命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控折弯机模具换装辅助设备。

2、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数控折弯机模具换装辅助设备,包括机体、液压机和升降墙,所述液压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机体顶部的前侧,两个所述液压机底部之间连接有升降墙,所述升降墙的底部安装有若干模具安装件,若干所述模具安装件均通过螺栓可拆卸的固定安装在升降墙的底部,所述模具安装件包括有:折形板,所述折形板限位滑动连接在模具安装件的内部,由一个横板和其前侧向下延伸竖板组成,在模具安装件内为可前后滑动的限位连接;伸缩板,所述伸缩板固定安装在折形板横板处的底端,且本身就能够稳定上下伸缩;限位板,所述限位板限位滑动连接在伸缩板的底端,且后侧的底部开设有坡口,所述限位板的顶部开设有“凸”形槽,所述伸缩板的底部延伸至“凸”形槽的内部使限位板与伸缩板限位滑动连接,通过与伸缩板底端的限位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板能够在伸缩板的底部稳定的前后移动;弹簧,所述弹簧固定连接在所述限位板前侧与折形板竖板处之间;螺栓一,所述螺栓一贯穿所述折形板的竖板处,并与折形板螺纹连接,且所述螺栓一的前侧穿过大于其轴径的孔洞延伸至模具安装件的前侧;挤压板,所述挤压板位于螺栓一的后侧,与螺栓一的后端为限位的转动连接,因此在螺栓一转动过程中不会带动挤压板转动连接,但螺栓一的平移会带动挤压板前后移动,所述挤压板的前侧顶部为倾斜的坡口设计;折弯杆,所述折弯杆转动连接在模具安装件前侧的内部,且所述折弯杆的底部向后延伸,并与折形板的前侧限位滑动连接,因此,通过掰动折弯杆能够带动折形板进行前后移动。

4、进一步地,还包括有上模具,所述上模具夹持固定在模具安装件的底部,且所述上模具顶部的前侧开设有凹槽,便于进行固定。

5、进一步地,还包括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放置在机体的上方,并位于所述上模具的正下方,且所述下模具的四个侧面开设有不同深度的折弯槽,所述机体上方下模具的后侧固定安装有靠板,所述机体上方下模具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中部螺纹连接有螺栓二,所述螺栓二贯穿安装板,且后端限位转动连接有固定板。

6、进一步地,所述下模具的左右两端固定安装有转换螺母,便于通过六角扳手来实现对于下模具的翻面。

7、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螺栓二和固定板的组合共有三组,在机体的上方等距分布。

8、进一步地,还包括有操作箱,所述操作箱根据使用环境安装在所述机体的左右的任意一侧。

9、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板共有两组,在所述折形板横板处与限位板之间左右对称分布,来保证限位板前后上下移动的稳定性。

10、进一步地,所述折形板的后侧开设有滑槽一,所述滑槽一的内部限位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弹簧的前侧固定连接,因此在限位板上下移动的过程中,也能够带动弹簧上下移动,来使弹簧保持水平状态,减缓了弹簧的变形损伤,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拉动限位板复位。

11、进一步地,所述折形板的前侧开设有滑槽二,所述折弯杆的后侧延伸至滑槽二的内部,且位于滑槽二内部部分左右两端向外延伸有限位滑杆,所述限位滑杆在滑槽二内部限位滑动连接,因此通过转动折弯杆能够带动折形板稳定的前后移动,同时在所述折弯杆前侧部分转动至竖直状态时,所述模具安装件内部折弯杆前侧的左右两端弹性连接有限位头,因此在所述折弯杆前侧部分转动至竖直状态时,能够对折弯杆进行限位。

12、进一步地,所述模具安装件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抵板,所述抵板与模具安装件底部之间的间隙大于所述上模具的厚度,利用抵板的限位能够便于上模具的安装。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4、本发明,通过模具安装件设计,在换装上模具的过程中,当需要拆卸上模具时,先利用六角扳手使挤压板前移,解除对于限位板的抵接,然后再通过掰动折弯杆使得折形板带动挤压板继续前移,同时拉伸弹簧,然后只需要向上抬动一下上模具,限位板就会收缩,此时就可以直接取下上模具,而在安装时,通过掰动折弯杆使折形板带动挤压板和限位板后移,使得限位板延伸至模具安装件与抵板间隙处,此时只需要将上模具抬升至模具安装件与抵板的间隙处就能够实现上模具的预安装,此时就可以松手,再通过六角扳手使挤压板后移对限位板挤压推进,就能够完成上模具的安装,全程只需要一个人进行操作,且操作方便,对于上模具的人为抬举时间非常短,更加省力。

15、本发明,通过压板前侧顶部为倾斜的坡口设计,在挤压板与限位板接触后,能够使限位板向后侧移动的同时也能够向上移动,进而使得限位板对上模具进行侧面挤压限位的同时,也能够使上模具的顶端更好地与模具安装件内壁贴近,进而使得上模具在使用过程中顶端能够受力,因此在上模具施压受到向上的反作用力时就不会产生向上的位移,保证对于工件下压力的稳定,进而保证折弯质量,同时也避免了上模具的划伤和移动带来的螺栓或卡合件的磨损,提高使用寿命。

16、本发明,通过下模具的四个侧面开设有不同深度的折弯槽的设计,以及下模具的左右两端固定安装有转换螺母,通过六角扳手就能够实现下模具的翻面,然后再重新进行固定,进而来切换不同开口尺寸的v形槽下模,操作方便快捷。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