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轧工艺微小张力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638149发布日期:2024-04-18 17:57阅读:7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轧工艺微小张力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轧工艺微小张力控制方法,属于冷轧制造。


背景技术:

1、在冷轧生产中,张力控制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传统的冷轧工艺通常涉及到轧机、轧辊、冷却设备等关键组件,其工作原理基于对带钢进行塑性变形,以实现尺寸的精确控制和表面质量的优化。然而,传统冷轧工艺在张力控制方面可能面临一些挑战,这可能导致生产中的异常情况,如断带或跑偏:

2、1.轧机设计:传统轧机通常采用一组辊道,轧辊之间的间距通过机械手段进行调整。这种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尺寸的调整,但对于细小的尺寸变化可能不够灵活。

3、2.张力控制:传统的张力控制方法可能主要依赖于辊道的布置和张力感知器。这种方法在一些情况下难以做到对微小张力的精确控制,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

4、3.工艺稳定性:张力控制的不稳定性可能导致轧机运行时的异常情况,如断带或跑偏,影响生产线的稳定性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冷轧工艺微小张力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一种冷轧工艺微小张力控制方法,所述冷轧工艺微小张力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00、在上位机中进行速度和张力的设定;

4、s200、所述速度和张力的设定被写入至plc控制系统中,作为目标参数;

5、s300、为了实现设定的目标参数,plc控制系统通过对高度反馈和张力反馈的综合利用,分别向轧机活套变频器和联机s辊变频器输出速度差设定以及pid算法的输出给定;

6、s400、所述轧机活套变频器和联机s辊变频器分别根据所述度差设定以及pid算法的输出给定,调节轧机活套电机和联机s辊,从而达到目标参数。

7、进一步的,在s100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8、s000、在酸洗出口于轧机活套之间增加一组联机s辊,所述联机s辊配套有与plc控制系统双向连接的联机s辊变频器;

9、s001、在酸洗出口小活套处增加一套激光测距仪,所述激光测距仪用于检测小活套内的带钢高度。

10、进一步的,所述张力反馈由所述联机s辊变频器提供。

11、进一步的,所述高度反馈由所述激光测距仪提供。

12、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上储存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一种冷轧工艺微小张力控制方法。

13、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以实现上述的一种冷轧工艺微小张力控制方法。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冷轧工艺微小张力控制方法,首先通过上位机设定速度和张力,在plc控制系统中将设定的速度和张力作为目标参数进行存储。通过综合利用高度反馈和张力反馈,plc控制系统分别向轧机活套变频器和联机s辊变频器输出速度差设定以及pid算法的输出给定,从而实现对目标参数的精准控制。经过长期验证,这种冷轧工艺微小张力控制方法有效地规避了螺旋活套内带钢形状受张力控制不良而导致的涨套或缩套现象,确保了轧机入口螺旋活套内带钢的形状稳定性,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冷轧工艺微小张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轧工艺微小张力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轧工艺微小张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00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轧工艺微小张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反馈由所述联机s辊变频器提供。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轧工艺微小张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反馈由所述激光测距仪提供。

5.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上储存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冷轧工艺微小张力控制方法。

6.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以实现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冷轧工艺微小张力控制方法。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轧工艺微小张力控制方法,属于冷轧制造技术领域。冷轧工艺微小张力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在上位机中进行速度和张力的设定;S200、速度和张力的设定被写入至PLC控制系统中,作为目标参数;S300、PLC控制系统通过对高度反馈和张力反馈的综合利用,分别向轧机活套变频器和联机S辊变频器输出速度差设定以及PID算法的输出给定;S400、轧机活套变频器和联机S辊变频器分别根据速度差设定以及PID算法的输出给定,调节轧机活套电机和联机S辊,从而达到目标参数。本发明规避了螺旋活套内带钢形状受张力控制不良而导致的涨套或缩套现象,确保了轧机入口螺旋活套内带钢的形状稳定性,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顾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建龙黑龙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