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火焰钎焊机本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72379发布日期:2023-06-28 12:22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火焰钎焊机本体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钎焊焊机设备,具体是涉及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火焰钎焊机本体。


背景技术:

1、火焰钎焊,用可燃气体与氧气或压缩空气混合燃烧的火焰作为热源进行焊接;

2、在热交换器的u型管火焰钎焊焊接工艺中,热交换器的u型管通过火焰钎焊完成焊接,现有焊接机大部分采用流水线式的焊接方式,即将需要焊接的产品放置在流水线上,产品一直随着流水线运动,当产品运动到钎焊焊机的焊接区域时,被焊工件从火排中间“流”过完成焊接;

3、由于现有热交换器产品的规格繁多,热交换器的大小高度均不统一,这导致钎焊火排需要随时调整高度,而现有火焰钎焊设备的钎焊火排是固定的,无法快速的调整高度位置。且当钎焊火排在钎焊工作时,热交换器因通过流水线式输送至钎焊区域,流水线式输送会导致热交换器在行进时产生晃动,使热交换器的钎焊时的位置得不到很好的稳固,降低了钎焊质量。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火焰钎焊机本体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火焰钎焊机本体。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火焰钎焊机本体,包括框形立架和设置于框形立架前侧的钎焊焊机总成,所述框形立架的下侧连接设有底座,所述框形立架的上端设有立架顶板,所述钎焊焊机总成包括顶板架和两组火排,两组所述火排安装于顶板架的下侧,两组所述火排之间为对向设置,所述顶板架后端面的两侧分别与框形立架前部的两侧之间升降式滑动连接;

3、所述底座与立架顶板的中部之间连接设有传动丝杆,所述传动丝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底座的上表面和立架顶板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有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用于驱动传动丝杆转动,所述传动丝杆上配套连接设有升降连接架,所述顶板架后端面的中部与升降连接架之间固定连接。

4、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上端部前侧面的左右两边均设有缓冲柱,两根所述缓冲柱的上端部和顶板架后端的上表面均设有橡胶缓冲块。

5、作为优选,两组所述火排的下侧均设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引导杆、支撑平板和排列设置于支撑平板上表面的若干限位气缸,所述限位气缸的伸缩杆上连接设有夹紧块,所述支撑平板上表面的左右两端均竖直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上端部固定连接于顶板架的下表面,所述引导杆位于夹紧块的上方,所述引导杆的两端均竖直连接有连接杆;

6、两组所述限位机构的限位气缸之间为对向设置,两组所述限位机构的引导杆之间平行设置,两组所述限位机构的连接杆的上端部之间连接设有角铁条,两条所述角铁条分别固定于顶板架左右两侧的侧面上。

7、作为优选,所述顶板架右侧的角铁条上设有一对辅助吹气机构,所述辅助吹气机构包括上连接板、下连接板、主气管和排列设置于主气管上的若干出气管,所述上连接板的上端部与角铁条连接,所述下连接板的上端部与上连接板与连接,所述主气管固定于下连接板的下端部上,一对所述辅助吹气机构的出气管之间为对向设置。

8、作为优选,所述框形立架前侧的侧边上设有高度行程检测器。

9、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10、通过升降电机带动传动丝杆转动,传动丝杆的转动使升降连接架实现上下升降,通过控制升降电机的正反转,实现顶板架的上下升降,因此通过两组火排的升降实现因待钎焊的工件高度不一而得到高度上调整的效果;

11、顶板架上设置的橡胶缓冲块起到顶板架上升到最高位置时与立架顶板前端部之间的软性冲击,缓冲柱上设置的橡胶缓冲块起到顶板架下降到最底位置时两者之间得到软性冲击,实现降低震动的效果;

12、当待钎焊的工件通过现有流水线送入至两组火排之间时,两根引导杆引导工件进入火排的钎焊区域,物体接近探测器探测工件到位,此时启动两组限位机构的限位气缸,使工件的前后两侧得到两侧夹紧块的加紧,使工件限位在两组火排之间,实现精确稳定钎焊的效果;

13、当工件钎焊完成后向右移动,移动至一对辅助吹气机构的出气管之间时,出气管喷出保护气体,有助于提高钎焊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火焰钎焊机本体,包括框形立架(1)和设置于框形立架(1)前侧的钎焊焊机总成(2),其特征在于所述框形立架(1)的下侧连接设有底座(3),所述框形立架(1)的上端设有立架顶板(101),所述钎焊焊机总成(2)包括顶板架(4)和两组火排(5),两组所述火排(5)安装于顶板架(4)的下侧,两组所述火排(5)之间为对向设置,所述顶板架(4)后端面的两侧分别与框形立架(1)前部的两侧之间升降式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火焰钎焊机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上端部前侧面的左右两边均设有缓冲柱(10),两根所述缓冲柱(10)的上端部和顶板架(4)后端的上表面均设有橡胶缓冲块(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火焰钎焊机本体,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火排(5)的下侧均设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引导杆(16)、支撑平板(12)和排列设置于支撑平板(12)上表面的若干限位气缸(13),所述限位气缸(13)的伸缩杆上连接设有夹紧块(14),所述支撑平板(12)上表面的左右两端均竖直设有连接柱(15),所述连接柱(15)的上端部固定连接于顶板架(4)的下表面,所述引导杆(16)位于夹紧块(14)的上方,所述引导杆(16)的两端均竖直连接有连接杆(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火焰钎焊机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架(4)右侧的角铁条(18)上设有一对辅助吹气机构,所述辅助吹气机构包括上连接板(19)、下连接板(20)、主气管(21)和排列设置于主气管(21)上的若干出气管(22),所述上连接板(19)的上端部与角铁条(18)连接,所述下连接板(20)的上端部与上连接板(19)与连接,所述主气管(21)固定于下连接板(20)的下端部上,一对所述辅助吹气机构的出气管(22)之间为对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火焰钎焊机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框形立架(1)前侧的侧边上设有高度行程检测器。


技术总结
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火焰钎焊机本体,属于钎焊焊机设备技术领域;通过控制升降电机的正反转,实现顶板架的上下升降,因此通过两组火排的升降实现因待钎焊的工件高度不一而得到高度上调整的效果;当待钎焊的工件通过现有流水线送入至两组火排之间时,两根引导杆引导工件进入火排的钎焊区域,物体接近探测器探测工件到位,此时启动两组限位机构的限位气缸,使工件的前后两侧得到两侧夹紧块的加紧,使工件限位在两组火排之间,实现精确稳定钎焊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水庆,盛永伟,汪锡云,徐康,梁镪,徐君良,许志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绍兴新锐大进焊接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