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面校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46564发布日期:2023-11-23 01:08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面校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铝模板维护,特别涉及一种平面校正装置。


背景技术:

1、铝模板全称为混凝土工程铝合金模板,是继木模板,竹、木胶合板、钢模板之后新一代模板系统。铝合金模板以铝合金型材为主要材料,经过机械加工和焊接等工艺制成的适用于混凝土工程的模板。铝模板在使用、拆装或运输的过程中,其表面可能因为收到外力的作用而发生形变,因此在铝模板使用前需要对其进行检测,如果发现铝模板有明显形变,则需要对铝模板进行平面校正操作,以保证使用时的效果。但是铝模板内通槽设置有加强筋,现有的装置难以避开加强筋对铝模板进行平面校正;且现有对铝模板进行平面校正的装置的固定效果不佳,在校正的过程中可能会除了铝模板移动的情况,造成了铝模板平面校正的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平面校正装置。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一种平面校正装置,包括机架、传送机构和龙门架,所述机架顶端的前端开有安装槽,所述传送机构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龙门架设于所述机架的后端;

4、还包括两组固定组件、平移组件和下压组件,两组所述固定组件分别设于所述龙门架内的左右两侧,所述平移组件设于所述龙门架内,所述下压组件设于所述平移组件底部。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电动缸和推板、所述第一电动缸设于所述龙门架的一侧内壁上,且其活塞杆水平朝所述机架中部设置,所述推板设于所述第一电动缸的活塞杆的端部。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第一光轴,所述第一光轴水平设于所述推板上,并与所述龙门架的侧壁滑动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平移组件包括电机、螺杆和活动座,所述龙门架的顶端开有通槽,所述螺杆沿前后方向水平设于通槽内,所述螺杆的两端与通槽的两端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活动座水平设于通槽内,并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所述电机设于所述龙门架上,且其输出轴与所述螺杆同轴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平移组件还包括第二光轴,所述第二光轴沿前后方向水平设于通槽内,且其两端与通槽的两端内壁固定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压组件包括第二电动缸、安装座和下压辊,所述第二电动缸设于所述活动座上,且其活塞杆竖直朝下设置,所述安装座设于所述第二电动缸的活塞杆的端部,所述下压辊设于所述安装座内,且其两端与所述安装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挡板、两块导板,所述挡板设于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机架的后端,两块所述导板设于所述机架上,且两者形成八字形结构。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2、1、通过第二电动缸能够盖板下压辊的高度,从而能够使下压辊避开铝模板内的加强筋,并能够通过平移组件驱动下压组件沿着铝模板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以便与对铝模板的平面部分通过下压进行平面校正操作;

13、2、通过龙门架两侧设置的两个固定组件配合挡板能够铝模板进行固定,防止铝模板在平面校正时发生位移。



技术特征:

1.一种平面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传送机构(2)和龙门架(6),所述机架(1)顶端的前端开有安装槽(7),所述传送机构(2)设于所述安装槽(7)内,所述龙门架(6)设于所述机架(1)的后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面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3)包括第一电动缸(31)和推板(32)、所述第一电动缸(31)设于所述龙门架(6)的一侧内壁上,且其活塞杆水平朝所述机架(1)中部设置,所述推板(32)设于所述第一电动缸(31)的活塞杆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平面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3)还包括第一光轴(33),所述第一光轴(33)水平设于所述推板(32)上,并与所述龙门架(6)的侧壁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面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组件(4)包括电机(41)、螺杆(42)和活动座(43),所述龙门架(6)的顶端开有通槽,所述螺杆(42)沿前后方向水平设于通槽内,所述螺杆(42)的两端与通槽的两端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活动座(43)水平设于通槽内,并与所述螺杆(42)螺纹连接,所述电机(41)设于所述龙门架(6)上,且其输出轴与所述螺杆(42)同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平面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组件(4)还包括第二光轴(44),所述第二光轴(44)沿前后方向水平设于通槽内,且其两端与通槽的两端内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平面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组件(5)包括第二电动缸(51)、安装座(52)和下压辊(53),所述第二电动缸(51)设于所述活动座(43)上,且其活塞杆竖直朝下设置,所述安装座(52)设于所述第二电动缸(51)的活塞杆的端部,所述下压辊(53)设于所述安装座(52)内,且其两端与所述安装座(5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平面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板(8)、两块导板(9),所述挡板(8)设于所述机架(1)上,并位于所述机架(1)的后端,两块所述导板(9)设于所述机架(1)上,且两者形成八字形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平面校正装置,包括机架、传送机构和龙门架,机架顶端的前端开有安装槽,传送机构设于安装槽内,龙门架设于机架的后端;还包括两组固定组件、平移组件和下压组件,两组固定组件分别设于龙门架内的左右两侧,平移组件设于龙门架内,下压组件设于平移组件底部。本技术是一种平面校正装置,通过第二电动缸能够盖板下压辊的高度,从而能够使下压辊避开铝模板内的加强筋,并能够通过平移组件驱动下压组件沿着铝模板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以便与对铝模板的平面部分通过下压进行平面校正操作;通过龙门架两侧设置的两个固定组件配合挡板能够铝模板进行固定,防止铝模板在平面校正时发生位移。

技术研发人员:徐长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森峰铝模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