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式组合接近行程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0459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分离式组合接近行程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龙门刨床工作台减速、换向和限位所使用的分离式组合接近行程开关,属于机床电器附件。
目前,控制龙门刨床工作台的减速、换向和限位所使用的行程开关都是采用靠行程制子冲击动作的机械结构式行程开关,不仅存在着机械磨损问题,而且由于开关直接暴露在工作台的下方,无法摆脱刨削过程中切屑对行程开关的覆盖和干扰,使其磨损加速,使用寿命降低,故障率明显提高。七十年代出现了不靠行程制子冲击动作的晶体管接近行程开关,它不存在机械磨损,动作的准确性,可靠性,重复动作精度及使用寿命均比机械式行程开关高,但由于其仍采用传统的安装方式,接近开关的检测磁头和开关元件组装成一体,检测磁头水平安放在刨床床身侧面,因而给切屑的复盖和干扰提供了便利条件,在刨削过程中,落在检测磁头上的切屑可使接近开关误动作损坏被加工另件,甚至可刮坏检测磁头,使接近开关报废,由于上述种种原因,虽然晶体管接近开关有极大的优越性,但在龙门刨床上仍普遍应用机械式行程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将接近开关的检测磁头和开关元件分离为两体并独立安装的分离式组合接近行程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式组合接近行程开关包括发出工作台动作信号的正、反向行程制子,接收工作台动作信号的检测磁头和操纵工作台运动状态的晶体管接近开关元件本体。所述的检测磁头与晶体管接近开关元件本体分离成两体,各自独立安装,检测磁头组合安装在磁头盒内,其接近效应工作面与工作台下台面垂直。磁头盒上装有非金属材料制成的盖板,将检测磁头封闭在磁头盒内,磁头盒安装在工作台下方的床身侧面,被工作台遮盖,防止了切屑的复盖和干扰,所述的晶体管接近开关元件本体安装在组合开关盒内,组合开关盒安装在机床电控柜上。磁头盒内的检测磁头通过导线与晶体管接近开关元件本体相应的接线端子连接,晶体管接近开关元件本体通过接线板与电控柜连接,所述的正、反向行程制子安装在工作台侧面的梯形槽内,随工作台作往复运动,行程制子的接近效应工作面为侧面,与检测磁头的接近间隙为2~3mm,当正、反向行程制子随工作台运动与对应的检测磁头接近时,使对应的晶体管接近行程开关动作,达到操纵刨床工作台运动状态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晶体管接近行程开关,不存在机械磨损,检测磁头与晶体管开关元件本体分离安装,有效地摆脱了刨削过程中切屑对检测磁头的覆盖和干扰,大大提高了行程开关的动作准确性,可靠性,重复动作精度及使用寿命,同时便于安装和维修。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式组合接近行程开关在龙门刨床上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图中1工作台、2正向行程制子、3床身、4磁头盒、5检测磁头、6分线盒、7电线管、8反向行程制子,9电控柜、10组合开关盒、11磁头盒盖板。
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晶体管接近行程开关安装示意图,图中1工作台、3床身、12正向行程制子,13检测磁头、14组合开关盒、15分线盒、16电线管、17反向行程制子。
图3是
图1的A-A剖面图,图中1工作台、2正向行程制子、3床身、4磁头盒。
图4是图2的B-B剖面图,图中1.工作台、3床身、12正向行程制子,13检测磁头、14组合开关盒。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式组合接近行程开关磁头盒4中检测磁头5的安装顺序图,图中Q-JS,Q-HX、1HXC分别为控制工作台前进运动的减速、换向和限位的检测磁头;H-JSH-HX,2HXC分别为控制工作台后退运动的减速,换向和限位的检测磁头。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式组合接近行程开关的晶体管接近开关元件本体接线图,图中19接线板、10组合开关盒、18晶体管接近开关元件本体,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式组合接近行程开关的电路原理图。
实施例
图1、3、5中的分离式组合接近行程开关应用在龙门刨床上,它采用6个插件式LXJO-A型晶体管接近行程开关。将每个行程开关上的检测磁头5拆下,组合安装在700×80×20mm的长方形电木磁头盒4内,6个检测磁头5分两横行排列,水平安装,上面一行的三个检测磁头5的排列顺序是从右至左分别是H-JSH-HX,2HXC(参见图5),分别控制工作台后退时的减速、换向和限位,下面一行的三个检测磁头5的排列顺序是从左至右分别是Q-JS,Q-HX,1HXC(参见图5),分别控制工作台前进时的减速,换向和限位。6个检测磁头5以导线经分线盒6电线管8,和晶体管接近开关元件本体18上相应的接线端子连线,用0.5mm厚的树脂板制成的盖板11粘接在磁头盒4上。6个晶体管接近开关元件本体18插接在组合开关盒10内,并通过安装在组合开关盒10内的接线板19与机床电控柜9连线。正、反向行程制子2、8为“L”型,固定在工作台1的梯形槽中,其下端的小侧面为接近工作面,与检测磁头5的间隙为2~3mm。正向行程制子2较长,固定在工作台1左侧,与磁头盒4中下面一行的检测磁头Q-JS,Q-HX,1HXC发生接近效应。反向行程制子8较短,固定在工作台1右侧,与磁头盒4中上面一行的检测磁头H-JS,H-HX,2HXC发生接近效应。
参见图7,晶体管接近行程开关的工作原理是检测磁头5,即电感线圈L与C1、C2构成谐振电路,并和晶体三极管BG1构成电容分压反馈型高频振荡电路,振荡电压经晶体三极管BG2检波,放大,使输出管BG3处于截止状态,继电器J不通电,处于释放状态,当行程制子2或8接近检测磁头5时,由于涡流耗损使L、C振荡器停止振荡,晶体三极管BG2截止,BG3导通,继电器J通电吸合,操纵刨床工作台的运动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式组合接近行程开关是这样控制工作台1的运动状态的当工作台1向前运动并完成切削过程后,固定在工作台1上的正向行程制子2接近磁头盒4中的检测磁头Q-JS,使工作台1减速,正向行程制子2随工作台1继续缓慢向前运动接近检测磁头Q-HX时,工作台1换向,开始快速后退。当被加工工件随工作台1运动到刨刀后面时,反向行程制子8接近检测磁头H-JS,使工作台1减速,继续后退接近检测磁头H-HX时,工作台1换向又开始向前运动,周而复始,完成刨削加工,如果行程制子2或8接近检测磁头Q-HX或H-HX时,晶体管接近开关控制失灵,工作台1没有换向而是继续向原来的方向运动,那么,当行程制子2或8接近检测磁头1HXC或2HXC时,工作台1则停止运动。如果要求工作台的运动程序为减速-再减速-换向-限位,则可在磁头盒内安装8个检测磁头,分别控制工作台前进和后退运动中的上述四种运动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式组合接近行程开关也可应用在其它作直线往复运动的机床上。
权利要求1.一种控制刨床工作台运动状态的分离式组合接近行程开关,包括发出动作信号的正、反向行程制子2和8,接收工作台1运动信号的检测磁头5和操纵工作台1运动状态的晶体管接近开关元件本体18,正、反向行程制子2、8与检测磁头5的接近间隙为2~3mm,晶体管接近开关元件本体18固定在组合开关盒10内,并通过接线板19与机床电控柜9连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磁头5与晶体管接近开关元件本体18分离成两体,各自独立安装,检测磁头5组合安装在磁头盒4内,其接近效应工作面与工作台1下台面垂直,非金属材料制成的盖板11,将检测磁头5封闭在磁头盒4内,磁头盒4安装在工作台1下方的床身侧面,所述的装有晶体管接近开关元件本体18的组合开关盒10安装在机床电控柜9上,析测磁头5通过导线与晶体管接近开关元件本体18相应的接线端子连线,所述的正、反向行程制子2和8的接近效应工作面为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组合接近行程开关,其特征在于磁头盒4内装有6个检测磁头5,平均分成两横行水平安装,分别控制工作台1前进和后退的运动状态,组合开关盒10内插接有6个晶体管接近开关元件本体1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刨床工作台运动方向和速度的分离式组合接近行程开关,目前刨床上使用的机械式行程开关存在着机械磨损问题,而晶体管接近行程开关虽无机械磨损,却无法克服刨削中由于切屑覆盖所造成的开关误动作和刮坏磁头现象。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将晶体管接近行程开关中接收工作台运动信号的检测磁头和操纵工作台运动状态的开关本体分离开,各自独立安装,检测磁头组合安装在体积较小的磁头盒内,磁头盒安装在工作台下方的床身侧面,被工作台遮盖,检测磁头的接近效应工作面与工作台下台面垂直,因而消除了切屑对检测磁头的覆盖和干扰。
文档编号B23D7/10GK2040828SQ8821705
公开日1989年7月12日 申请日期1988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1988年10月31日
发明者李盛宝 申请人:李盛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