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柄装卸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1114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轴柄装卸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轴柄以单触式插入钻孔装置的心轴、并能迅速而且容易地进行装卸的轴柄装卸构造。
本发明的技术背景以前,有将刀具的轴柄以单触式装卸于钻孔装置(电钻或钻床)基端的心轴的轴柄装卸构造。而这种单触式轴柄装卸构造是,只要将刀具的轴柄从下方插入开口于心轴下面的开口部,并凭借配设在两者间的卡合结构,就能将刀具的轴柄以单触式装卸于心轴。
然而,这种单触式轴柄装卸构造在将轴柄拆卸于心轴时,心须将配设在心轴外周的环状的部件(套筒)相对该心轴本体进行转动。因此对转动中的钻孔装置来说,若有不明物误触上述之环,就会产生轴柄脱落的缺陷。同时,这种构造在通常的拆卸作业时,必须一只手把握轴柄,另一只手把握心轴外周的环状部件,并使环状部件相对心轴本体转动。因此,在轴柄拆卸作业时,时常不得不用两手进行作业。
并且,上述的轴柄装卸构造在上述环状部件的内周面里必须构成可收容作为卡合部件的球体的一部分并可使其在内径侧突出自如的凹部,但该凹部的深度越向前越深,构成剖面呈U字状的结构。因此,在加工环状部件(套筒)的内面、而其又具有深度逐渐变化的凹部时,必须要用特殊的加工机械而且加工难度大,其结果是造成生产成本昂贵。同时,这种单触式轴柄装卸构造涉及将一定的力附加于上述环状部件使其偏向旋转方向的弹簧,必须将小径的螺旋弹簧配设在多个环状部件的内面并抵抗着旋转方向。因此,必须在环状部件的内周面及心轴本体的外周面形成能保持弹簧倾斜的孔,而且在装配时必须保持弹簧在这种状态下进行装配。其结果是不得不进行非常复杂的作业。特别是在上述环状部件的内周面里形成一定角度的倾斜的孔将使加工费时费力而且难以对付。此外,上述单触式轴柄装卸构造由于其结构复杂而不能将冷却液从内部供给轴柄前端的刀尖部。因此,必须从工具的外周供给冷却液,这将使钻孔作业必须在飞溅的冷却液中操作。其结果是造成将钻孔加工的四周弄脏而且飞溅于作业者的原因。
鉴于上述状况,本发明以提供不具备以上所述缺陷的轴柄装卸构造为目的。
本发明的简要说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轴柄装卸构造,其中,在心轴前端开口部的内周面配置在外径侧可后退自如的卡合部件,将设置在刀具基端的轴柄装于心轴的开口部,构成单触式装卸自由的轴柄装卸构造;上述轴柄具有在配置于上述心轴的卡合部件呈向外径侧后退状态时可通过的外径,同时,该轴柄基端部被缩小的直径形成抵接用的段部,在这个段部的前端侧形成在上述卡合部件向内径方向呈突出状态时将该卡合部件的突出部分收纳的凹部;在上述心轴的开口部的内周面配置第1套筒,第1套筒的前端与上述轴柄抵接用的段部相抵接并可向基端侧后退,并以其外周面维持上述卡合部件向外径侧后退的状态;在该第1套筒的滑动范围内,在心轴的壁部形成保持上述卡合部件的保持孔;在凭借弹性部件向开口端侧推压的第1套筒的前端与轴柄的段部抵接前,维持使上述卡合部件向外径侧后退的状态;在上述心轴的外周面配置第2套筒,其可沿轴方向的前端或基端的一方向移动,在向一个方向移动时,以其内周面将上述卡合部件推压于内径侧,而在不移动时,能将卡合部件收容于外径侧;以及凭借弹性部件向上述一个方向推压第2套筒,以维持将卡合部件收容于轴柄凹部的状态,凭借抵抗该弹性部件的弹力使第2套筒向另一方向移动,使卡合部件能向外径侧后退。
于是,根据本发明的轴柄装卸构造,只要将第2套筒抵抗弹簧部件顺轴方向中的一方面(基端侧的方向或前端侧的方向)滑动就能解除卡合部件向内径侧的推压,使该卡合部件向半径方向的外径侧后退,其结果是凭借卡合部件解除对轴柄的卡合,可将刀具的轴柄简单地拆卸于心轴。另外,在将轴柄装于心轴时,仅需将轴柄插入心轴的开口部,使轴柄的抵接用段部将第1套筒后退于心轴的基端侧,结果使卡合部件突出于半径方向内径侧,伴随上述插入动作,该卡合部件接触轴柄的外周面,其结果使卡合部件内径侧的一部分被形成于轴柄的凹部所收纳,使轴柄保持在心轴内。
因此,在装轴柄时,操作者仅将轴柄插入心轴的开口部即可,在拆卸时,仅将第2套筒抵抗弹簧部件向前端侧或基端侧滑动即可简单地进行拆卸。即用单手就能容易地做到将轴柄装入及拆卸于心轴。同时,因为第2套筒移动于上述的一个方向就能进行轴柄装卸,因此即使象以前那样发生有什么东西在旋转方向误与第2套筒相抵接,轴柄也不会脱落。特别是,由于第2套筒向基端侧推压使其向前端侧移动从而解除卡合部件的卡合,因此即使在被钻孔物侧有异物或突起而且与第2套筒相抵接,亦不会影响轴柄的卡合状态。因此,就作业安全而言,这种结构确为杰出的结构。
另外,在加工方面,本发明的轴柄装卸构造由于只需进行圆形或圆形组合的加工,因此成为加工容易又可简单装配的结构。
在上述轴柄装卸构造里,前述卡合部件为球体,推压前述第1套筒的弹性部件是以其外周沿心轴开口部的内周面的尺寸所构成的螺旋弹簧,推压前述第2套筒的弹性部件是以其内周沿心轴的外周面、其外周沿第2套筒的内周面的尺寸所构成的螺旋弹簧。这样能使轴柄装卸构造更为简单,加工及装配更为简单化。
在上述轴柄装卸构造里,前述心轴的开口部向基端侧延伸形成供给冷却液用的孔部,在该孔部形成一前端呈开口并向半径方向延伸的贯通孔,在与该孔相对应的心轴的外周位置处安装可相对该心轴旋转的环形部件,该环形部件与心轴之间安装封液用密封部件,并在上述轴柄的轴芯部分形成从上端往前端侧可通入冷却液的通道。这样,这种单触式轴柄装卸构造也可提供从旋转的轴柄内部将冷却液提供给刃部的钻头(钻孔装置)。
在上述轴柄装卸构造里,在前述供给冷却液用的孔部配设螺旋弹簧,而一中心销被配置在轴柄的中心销插入孔内且可向上述孔部侧后退,螺旋弹簧将中心销推向前端,且中心销的前端突出于刀具的前端,以及在该中心销的基端部形成该中心销突出时与轴柄侧相卡合的锷部,同时在该锷部与中心销插入孔上端卡合面抵接时形成封液机构。从而形成仅在钻孔时才将冷却液提供给刃部侧的结构。因此,成为能防止冷却液浪费的结构,而且成为不飞溅冷却液的杰出结构。并且,由于在中心销及支撑该中心销的中心销插入孔之间构成封液机构,因此使结构非常简单。
在上述轴柄装卸构造里,形成封液机构的锷部及前述的卡合面具有互相啮合的锥面。由此成为简单而且具有持久性的封液机构。
在上述轴柄装卸构造里,在中心销锷部下方的既定尺寸以下的位置、包括与轴柄的中心销插入孔内周面接触的中心销外周面上形成成为冷却液通道的沟。这样,在中心销进入至该既定尺寸以降的位置,即在切削开始而且需要冷却液时,才开始供给冷却液,故能防止冷却液的浪费。
在上述轴柄装卸构造里,前述既定尺寸以下的位置在前述中心销由螺旋弹簧从基端推压于前端侧的自由状态时大致等于该中心销从刀具前端的刃部突出的尺寸。由此在切削开始时方开始供给冷却液,使之成为无浪费的杰出构造。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轴柄装卸构造的整体结构的右半部的剖面图。
图2表示将图1所示的轴柄装卸构造的刀具卸掉后,心轴侧构造的右半部的剖面图。
图3表示图2中的I-I箭头方向的剖面图。
图4表示图2所示的心轴开口部右半部主要部分的剖面的放大图。
图5表示图1所示的刀具轴柄呈插入状态时心轴开口部右半部主要部分的剖面的放大图。
图6表示在图1所示的前端和右半部刀具的中心销及其插入刀具的贯通孔部分的详细构成的部分放大图。
图7表示将第2实例的轴柄装卸构造的刀具卸掉后心轴侧结构的右半部剖面图。
图8表示图7所示的第2实施例的轴柄装卸构造的整体结构右半部剖面图。
图9表示图8所示的轴柄装卸构造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10表示图9所示的轴柄装卸构造中的中心销呈退入心轴基端侧状态的放大图。
图11表示为供给冷却液而形成于中心销周围的沟,它是沿图10中的II-II箭头方向的剖面放大图。
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以下参照图纸就与本发明实施例有关的轴柄装卸构造作具体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制于此实施例。
(实施例1)在第1实施例所示的图1、图2、图3里,A表示心轴,B表示刀具。心轴A如图1或图2所示,在该心轴本体1的前端(图1、图2的下端)具有开口部2,在该开口部2的外周配置第2套筒3,第2套筒3沿该心轴本体1的外周面顺其轴方向(长度方向,图1和图2的上下方向)可自如滑动。同时,在此实施例中,该第2套筒3凭借螺旋弹簧4推压于心轴A的基端侧。
但就方向而言,此第2套筒3也可设置成被推压于心轴A的前端侧。而配置的上述螺旋弹簧4的内周沿心轴本体1的外周面,其外周沿第2套筒3的内周面。
图1、图2所示的上述第2套筒3如同放大的图4所示,由各自呈环状的本体3A、外套3B和外套3C等3个部件构成。于是,上述本体3A的内面具有能收容作为卡合部件的金属制球体5的一部分(外侧的一部分)于剖面为コ字状的环状(实质上由正园的轨迹构成的环状)的沟3a,及下端开口的螺旋弹簧卡合用的沟3b。此外,外套3B由合成树脂制所构成,且外套3B呈遮盖在本体3A上端的状态,且通过由凹部及凸部组成的卡合机构3d一体固定。外套3C由金属制成,其下端弯曲于本体3A侧形成与上述螺旋弹簧4的下端卡合的结构,同时其上端呈遮盖于本体3A下端的状态镶接(铆接)于本体3A而一体固定。在心轴本体1侧面配置限制沿第2套筒3基端方向滑动范围的卡合环40及在前端侧的防脱用的制动器41,构成使上述第2套筒3在卡合环40与制动器41之间的滑动。
在心轴本体1的开口部2内周面配置外周可沿该开口部2的内周面向基端侧后退的第1套筒6。在第1套筒6的前端(在图1、图2的下端)形成与刀具B的轴柄20的段部20a相抵接的抵接用倾斜面6a,同时在其外周面形成与球体5的内周面部分相抵接、以阻止其再向前端侧突出的抵接面6b。在第1套筒6的基端侧配设将第1套筒6向心轴本体1的前端侧推压的螺旋弹簧8。该螺旋弹簧8的基端如图1所示被卡合于形成在心轴本体1的开口部2底部附近内侧的凸部(弹簧承受座)1f。因此,该第1套筒6可从图2或图4所示的状态后退于图1或图5所示的状态,这中间为滑动范围。
在上述第1套筒6与第2套筒3的滑动范围内,上述心轴本体1形成有上述球体5的外周部及内周部呈突出状态时将其收容于内部的保持孔9。
收容于保持孔9并被保持在保持孔9里的球体5在刀具B的轴柄20未插入状态时,如图2或图4所示,其内侧及外侧被保持在第1套筒6的外周面及第2套筒3内周面上的、且剖面呈コ字状的环状沟3a之间。另一方面,在轴柄20呈插入状态时,如图5的放大图所示,球体5的外侧部分与第2套筒3的相对突出部分(上述剖面呈コ字状的环状沟3a的前端侧的部分)3e抵接,而球体5的内侧部分与形成于刀具B的轴柄20外周面的凹部23抵接和保持。
如图1或放大其主要部分的图5所示,刀具B的轴柄20的前端部20b形成能插入上述心轴A的开口部2的直径,其基端部20c的外径比前端部20b的外径小,在此之间形成段部21。即,构成基端部20c的外径与配设在上述心轴本体1的开口部2的第1套筒6的内径相等(正确而言,比内径稍小),上述段部21构成与上述第1套筒6前端的抵接面6a相对应的倾斜面。于是,在上述段部21的前端侧(在图的下端侧)形成与该段部21相邻接、能收容上述球体5的凹部23,此凹部23呈圆锥形的凹部,配置于轴柄20的轴周方向,与图3所示的球体5的位置相对应,并以120度等分形成于3处。然而,它并不限定于120度的等分,90度或60度等的角度亦可。或者也可相对轴心形成非点对称的角度。这种结构适用刀具在旋转方向位置已相对心轴确定。上述段部21与凹部23之间的外径尺寸相等于上述心轴A侧的第1套筒6开始接触球体5时的前端部分的外径尺寸,在轴柄20插入心轴本体1的开口部2时,球体5从第1套筒6的外周面圆滑地滑向轴柄20侧。上述凹部23的前端侧(刃部22侧)构成与基端侧相比稍大的直径,以致上述球体5到此不再向轴柄的前端侧移动。即,上述稍大的直径部分成为阻止球体5向前端侧移动的制动结构。
此外,在上述心轴本体1的开口部2中心线基端侧的延长线上形成比该开口部2直径小的盲孔10,在该盲孔10内配置可压缩的螺旋弹簧11。另一方面,在上述刀具的轴柄20的中心线上形成贯通孔25,在该贯通孔(中心销插入孔)25内配置能向心轴A侧后退自如的中心销30。构成上述贯通孔25的基端(上端)部的内径比其前端部(下端)的内径大,其前端部的内径则与中心销30的外径相等(正确而言略大一点),同时在其连接部分形成有与座面30a一起形成封液机构的锥形状座面(接合面)25a。上述中心销30锷部30A的下端具有可密接于座面25a的锥形状座面30a,而锷部30A的上端与将中心销30向前端侧推压的上述螺旋弹簧11的下端接触。中心销30能抵抗螺旋弹簧11的推压力、相对刀具B向心轴A侧后退。
如中心销的放大图6所示,上述中心销30的外周除从上端至所定尺寸(距离)L之外形成螺旋状的沟30c,当上述座面25a和30a呈分离状态、且中心销30后退至所述尺寸L之上的基端侧时,能将必要量的冷却液从上方至下方给于提供。在上述中心销30被螺旋弹簧11从基端向前端侧推压的自由状态(对元外力向中心销30前端侧发生作用状态而言)时,该所定尺寸L大致与该中心销30的前端从刀具前端的刃部向前端侧突出的尺寸W相等。
此外,在上述心轴本体1的轴方向的中央部位稍下方配置相对该心轴本体1能自由旋转而借助O状环16构成封密状的环状部件15,同时在该环状部件15上形成面向半径方向中心侧的贯通孔15a,同时在心轴本体1上形成与贯通孔15a相连接的贯通孔13,其从心轴本体1的外周面延伸至上述盲孔10的内周面。在图1中,安装于上述环状部件15左端的螺钉17可用于安装没有图示的固定金属件。
因此,将冷却液从上述环状部件15的贯通孔15a、经过旋转的心轴本体1的贯通孔13及盲孔10能供给于上述贯通孔25(中心销30)。由此形成从环状部件15的贯通孔15a至贯通孔25(中心销30)的冷却液的通路,但仅在钻孔时能从刀具B的内周侧将冷却液提供给切削部分。
于是,在如上所述构成的轴柄装卸构造中,刀具能如同以下所述的那样简单地拆卸于心轴,且不需使用特殊的加工机械即可简单地加工,又能简单地进行装配。且在钻孔作业时,旋转中的刀具需要供给冷却液时能自动供给冷却液。因此,在将刀具B装于心轴时,仅需将刀具B的轴柄20插入心轴A的开口部2,该轴柄20的段部21抵接于第1套筒6的倾斜面6a,使该第1套筒6后退至心轴A的基端侧,其结果使球体5在半径方向内径侧的约束被解除并突出于该内径侧,该球体5因轴柄20的插入而沿该轴柄20的外周面移动并被收纳于轴柄20的凹部23。其结果如图1所示,轴柄20以此状态被固定于心轴A侧。
如图1所示的状态,当从心轴A拆卸刀具B时,只要抵抗螺旋弹簧4的弹性力,将第2套筒3相对心轴本体1向前端侧(图1的下方)移动即可。象这样移动第2套筒3将使球体5位于第2套筒3的环状沟3a处并向外径侧移动,从而使该球体5的一部分被收容于该沟3a中,其结果使该球体5与凹部23的卡合状态被解除,刀具B能简单地从心轴A下方拆卸出来。此时,伴随轴柄20向下方移动,第1套筒6因螺旋弹簧8的弹性力而相对心轴A向前端侧(图1所示的下方)移动,如图4所示,从而由第1套筒6的内径侧保持上述球体5。此时,第1套筒6的抵接面6b也从基端侧抵接并保持上述球体5,其结果使球体5以这种状态被保持于保持孔9内。
如上所述,在刀具B装于心轴A的状态下,当对钢板等被钻孔物进行钻孔加工时,若将提供冷却液的软管连接于图1所示的环状部件15的贯通孔15a而形成冷却液的供给,则在中心销30的前端未抵接于被钻孔物时,由于上述座面25a、30a接触而不提供冷却液,当该中心销30向基端侧后退至所定尺寸(上述的尺寸L)时,即刃部22开始钻孔加工时,从贯通孔15、经盲孔10、轴柄20的贯通孔25、通过上述座面25a和30a、从中心销30的螺旋状沟30c将冷却液提供给位于其外径侧的刀具B的刃部22。
另外,在该轴柄装卸构造中,因上述第1套筒6和第2套筒3的形状均由圆形或它的组合构成,因此仅使用通用车床等即可简单地进行加工,而心轴本体1的各部分的形状也均由圆形或它的组合构成,因此也可使用通用车床或钻床简单地进行加工。这样仅需将作为弹性部件的螺旋弹簧装于内周面或外周面即可,故在装配上也极其简单。
(实施例2)其次,参照图7-图11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该第2实施例所涉及的轴柄装卸构造基本上具有与上述第1实施例所涉及的轴柄装卸构造相同的构成。
如图7-图10所示,该轴柄装卸构造具有心轴A,该心轴A具备装卸于驱动装置主轴的锥形状装卸部分112、及形成于内部的盲孔110、及具有开口部102的心轴本体101。在上述开口部102的开口端附近,上述心轴本体101具备贯通于心轴本体101壁部的6个保持孔109。该6个保持孔109以均等间隔配置于上述心轴本体101的周围。由球体105构成的卡合部件被保持于上述各保持孔109内。
第1套筒(此实施例亦称内套筒)106被配置于上述开口部102的端产附近,它可沿轴方向在上述心轴本体101的盲孔110的内周面上滑动自如。第1套筒106被在上述开口部102端部侧的螺旋弹簧108弹性推压着。该第1套筒106具有壁面126,该壁面126阻止上述卡合部件的球体105从上述保持孔109向心轴本体101的内周面飞出。第2套筒(此实施例亦称离合套)103被配置于上述开口部102的端部附近,它可沿上述心轴本体101的外周面顺轴方向自如滑动。该第2套筒103被制造成能从如图7所示的刀具B(参照图8)轴柄120的非保持位置至图8所示的刀具B轴柄120的保持位置之间的区域内滑动。在非保持位置时,允许上述卡合部件的球体105进入形成于半径方向外侧的、上述第2套筒103内周面的コ字状的环状沟103a内。另外,在该非保持位置,上述第1套筒106从内周侧保持着上述卡合部件的球体105并可移动。
如图8所示,在上述保持位置时,上述卡合部件的球体105被从形成于上述第2套筒103的沟103a内向半径方向的内侧推出,即向心轴本体101的半径方向的内侧移动。球体105在被上述第1套筒106向心轴本体101的基端侧顺轴方向移动时无法向心轴本体101半径方向的内侧移动。上述第2套筒103被螺旋弹簧104向上述保持位置移动方向推压。该螺旋弹簧104通过防止脱落用的止动器(弹簧止动器)141被保持在上述开口部102的开口端侧。环状的卡合环140能限制上述第2套筒103相对心轴本体101向其基端侧移动,从而限制了向基端侧的滑动区域。
在上述心轴本体101中央部位稍下方的外周面上配置环状部件(冷却液套环)115,它能相对心轴本体101旋转,该环状部件115由开口环140保持定位。两个O形环116配置在上述心轴本体101与环状部件115之间,以使部件保持液密性。冷却液连接器144可供给冷却液至心轴本体101,并被螺接于环状部件115上。心轴本体101外周具有环状的沟146,同时具有连通于沟146的贯通孔113,冷却液能从上述沟146被引导至心轴本体101的内部。在此实施例中,为阻止使用中的上述环状部件115旋转,将心轴吊杆150固定于该部件115上。另外,螺旋弹簧111被配置在上述心轴本体101的盲孔110内。
该实施例所涉及的轴柄装卸构造为使用环状刀具B而设计,该环状刀具B在其中心线上配置可后退自如的中心销130。该环状刀具B具有第1部位160、第2部位162、及在第1部位160与第2部位162之间的中间位置处的环状突出部164的轴柄120。上述第1部位160及第2部位162均具有圆筒状的形状,且上述第1部位160与上述第2部位162相比呈大的直径状。在该第1部位160上形成有以均等间隔配置于该轴柄120外周上的圆锥状的凹部123。上述中心销130具有能密接(坐封)于心轴本体101内部的锷部130A,及可将冷却液供给刀具B侧的沿轴方向的沟130c(参照图9-图11)。
于是,依上述结构构成的本轴柄装卸构造在使用时,能将上述刀具B的轴柄部分插入心轴本体101的开口部102,而在插入完成时,能确实保持刀具B于心轴本体101之内。该轴柄装卸构造最初为图7所示的状态。而当将刀具B插入上述心轴本体101的开口部102内时,上述环状突出部164卡合于上述第1套筒106,使该第1套筒106抵抗螺旋弹簧108的推压力而向心轴本体101的基端侧移动。在刀具B完全插入上述心轴本体101内时,上述作为卡合部件的球体105便向半径方向的内侧移动而卡合于刀具B轴柄120上的上述凹部123。该动作是以上述螺旋弹簧104的推压力为基础借以上述第2套筒103自动产生的。在进行向上述凹部123内移动球体105动作的同时,第2套筒103借上述螺旋弹簧104的推压力移动至上述保持位置(参照图8)。
冷却液可经上述环状部件115提供给心轴本体101内。在切削作业中,因刀具B对被切削物进行切削,上述中心销130相对心轴本体101被推压于基端侧,使该中心销130的锷部130A与刀具B内部的密接状态被解除。如图9-图11所示,该动作允许将冷却液经中心销130的锷部130A提供给上述沟130c。心轴本体101内部的O形环117担负心轴本体101与刀具B的轴柄120之间的密封机能。因此能防止冷却液漏出于刀具B的外周。
将装于上述心轴A上的刀具B拆卸时,用手抵抗螺旋弹簧104的推压力将上述第2套筒103向心轴本体101的前端侧移动即可。在上述非保持位置状态时(参照图7),上述球体105在上述螺旋弹簧108的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上述第1套筒106或上述刀具B的轴柄120自动地向半径方向的外侧移动。在球体105向半径方向的外侧移动时,刀具B借助上述第1套筒106及螺旋弹簧111的推压力被自动排出于心轴本体101。在该刀具B排出的同时,上述第1套筒106在其抵接面106b抵于球体105的抵接位置前自动地向心轴本体101的前端移动。在移动至前端侧的状态时,该第1套筒106可阻止上述球体105向心轴本体101内侧飞出。
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本发明涉及的轴柄装卸构造可用于钻床、手提式电钻、锤钻等刀具的装卸,且该轴柄装卸构造结构简单、加工容易、并能在短时间内简单地进行装配。因此,与以前的轴柄装卸构造相比成本低廉,同时,因构造简单而值得高度信赖。此外,因可用单手简单地将刀具装卸于心轴,从而可节约交换工具所需的时间,并减轻作业者的劳动强度,另外,单接触的轴柄装卸构造可实现简单而且仅在加工时才有效的冷却液供给。
权利要求
1.一种轴柄装卸构造,其特征在于,在心轴前端开口部的内周面配置在外径侧可后退自如的卡合部件,将设置在刀具基端的轴柄装于心轴的开口部,构成单触式装卸自由的轴柄装卸构造,上述轴柄具有在配置于上述心轴的卡合部件呈向外径侧后退状态时可通过的外径,同时,该轴柄基端部被缩小的直径形成抵接用的段部,在这个段部的前端侧形成在上述卡合部件向内径方向呈突出状态时将该卡合部件的突出部分收纳的凹部,在上述心轴的开口部的内周面配置第1套筒,第1套筒的前端与上述轴柄抵接用的段部相抵接并可向基端侧后退,并以其外周面维持上述卡合部件向外径侧后退的状态,在该第1套筒的滑动范围内,在心轴的壁部形成保持上述卡合部件的保持孔,在凭借弹性部件向开口端侧推压的第1套筒的前端与轴柄的段部抵接前,维持使上述卡合部件向外径侧后退的状态,在上述心轴的外周面配置第2套筒,其可沿轴方向的前端或基端的一方向移动,在向一个方向移动时,以其内周面将上述卡合部件推压于内径侧,而在不移动时,能将卡合部件收容于外径侧,以及凭借弹性部件向上述一个方向推压第2套筒,以维持将卡合部件收容于轴柄凹部的状态,凭借抵抗该弹性部件的弹力使第2套筒向另一方向移动,使卡合部件能向外径侧后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柄装卸构造,其特征在于,前述第1套筒在轴方向的一方向为基端侧,与该一方向相反的方向为前端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柄装卸构造,其特征在于,前述第2套筒在轴方向的一方向为前端侧,与该一方向相反的方向为基端侧。
4.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轴柄装卸构造,其特征在于,前述卡合部件为球体,推压前述第1套筒的弹性部件是以其外周沿心轴开口部的内周面的尺寸所构成的螺旋弹簧,推压前述第2套筒的弹性部件是以其内周沿心轴的外周面、其外周沿第2套筒的内周面的尺寸所构成的螺旋弹簧。
5.如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轴柄装卸构造,其特征在于,前述心轴的开口部向基端侧延伸形成供给冷却液用的孔部,在该孔部形成一前端呈开口并向半径方向延伸的贯通孔,在与该孔相对应的心轴的外周位置处安装可相对该心轴旋转的环形部件,该环形部件与心轴之间安装封液用密封部件,并在上述轴柄的轴芯部分形成从上端往前端侧可通入冷却液的通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柄装卸构造,其特征在于,在前述供给冷却液用的孔部配设螺旋弹簧,而一中心销被配置在轴柄的中心销插入孔内且可向上述孔部侧后退,螺旋弹簧将中心销推向前端,且中心销的前端突出于刀具的前端,以及在该中心销的基端部形成该中心销突出时与轴柄侧相卡合的锷部,同时在该锷部与中心销插入孔上端卡合面抵接时形成封液机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轴柄装卸构造,其特征在于,形成封液机构的锷部及前述卡合面具有互相啮合的锥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轴柄装卸构造,其特征在于,在中心销锷部下方的既定尺寸以下位置、包括与轴柄的中心销插入孔内周面接触的中心销外周面上形成成为冷却液通道的沟。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轴柄装卸构造,其特征在于,前述既定尺寸以下的位置在前述中心销由螺旋弹簧从基端推压于前端侧的自由状态时大致等于该中心销从刀具前端的刃部突出的尺寸。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加工简单与装配容易的轴柄装卸构造。轴柄(20)的前端侧形成收纳卡合部件(5)突出部的凹部(23),在心轴A开口部(2)的内周面配置第1套筒(6),第一套筒以其外周面维持卡合部件向外径侧后退的状态,在第1套筒的滑动动作范围内,心轴A的壁部形成有保持卡合部件的保持孔(9),在心轴的外周面配置第2套筒(3),在往基端侧后退时,其内周面将卡合部件向内径侧推压。
文档编号B23B31/107GK1272809SQ9880287
公开日2000年11月8日 申请日期1998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1997年2月28日
发明者宫永昌明 申请人:株式会社宫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