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合模平动内包边机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480044阅读:来源:国知局
3的一致性,内扣刀12固定在竖直滑动块4的上端,支撑块5固定在内扣刀12上,竖直回程构件设置在竖直滑动块4与导向架13的水平块13b之间。
[0024]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到位块11与支撑块5对应/接触。所述驱动器与凸轮8对应/接触,作为优选,所述驱动器包括驱动臂9和驱动块7,驱动臂9的上端固定在上模座24上,驱动块7固定在驱动臂9下部的左端,且驱动块7的下端为斜面。
[0025]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优选,所述竖直活动块组件还包括两个传力块3,两个传力块3分别设置在竖直滑动块4的下端,且两个传力块3分别与两个限位压块2 对应/接触。模具闭合时,到位块11与支撑块5水平接触打死,通过传力块3与限位压块2接触,能够有效避免了出现意外时产品23被压坏,使产品23成型受力均匀。
[0026]如图2和图3所示,作为优选,所述导向架13的左竖直块13a与竖直滑动块4之间设有自润滑滑板18,所述导向架13的右竖直块13c与竖直滑动块4之间,以及右竖直块13c与驱动块7之间均设有自润滑滑板18,且各自润滑滑板18均固定在导向架13上。
[0027]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优选,所述导向架13为两个,前后间隔布置在水平滑动板上,所述竖直滑动块4分别设置在两个导向架13的U形槽内,稳定性好。
[0028]如图3所示,作为优选,在每一导向架13的水平块13b与竖直滑动块4之间均设有竖直回程构件。每个竖直回程构件包括弹簧定位销19和螺旋弹簧20,弹簧定位销19的下端固定在导向架13的水平块13b上,所述竖直滑动块4的下端在与弹簧定位销19相对应位置处设有弹簧安装槽4a,螺旋弹簧20套在弹簧定位销19上,且螺旋弹簧20的下端支撑在水平块13b上,螺旋弹簧20的上端与弹簧安装槽4a的顶面接触。
[0029]如图1至图3所示,作为优选,所述底座组件包括两个前后间隔设置在底座I上的水平回程构件,该水平回程构件为氮气弹簧21,氮气弹簧21通过氮气弹簧固定块15安装在底座I上,且氮气弹簧21的右端通过顶块14与水平滑动块16连接,氮气弹簧21为其动力源,驱动水平滑动块16回程。
[0030]如图1所示,作为优选,所述水平滑动块组件包括两个凸轮8,两个凸轮8分别通过轴6前后间隔地设置在右竖直块13c的上端。所述驱动器为两个,两个驱动器分别与两个凸轮8 一一对应/接触,采用双驱动臂,受力更加均匀。凸轮8与轴6之间设有自润滑导套22,自润滑导套22与凸轮8过渡配合,安装后两个凸轮8要保证同轴度,保证凸轮8转动灵活。
[0031]将产品23放置在胎模26上,压机开始闭合时,驱动器和到位块11在上模座24上,竖直滑动块4被水平滑动块组件中的螺旋弹簧20顶起2mm,盖板10对竖直滑动块4进行限位,螺旋弹簧20有预压力。随着上模座24的下行,驱动块7的斜面开始与凸轮8接触,驱动水平滑动块组件水平向左移动,氮气弹簧21开始压缩。接触开始时内扣刀12开始进入产品23中的工作位置,参见图5 ;随着驱动块7的继续下行,内扣刀12快接触到外板边缘,参见图6,氮气弹簧21继续被压缩;当驱动块7的竖直面与凸轮8接触时,对产品23的折弯结束,参见图7 ;驱动器继续下行到下死点,到位块11与支撑块5接触,螺旋弹簧20在初始预压量外再被压缩2mm,传力块3与限位压块2接触平衡压力,此时氮气弹簧21达到最大压缩量,产品23扣合结束,参见图8。
[0032]压机打开时,上模座24上行,驱动器与水平滑动块组件脱开,氮气弹簧21恢复原长,竖直滑动块4受到螺旋弹簧20的张开力上行2mm,水平滑动块16在两个氮气弹簧21的驱动下向右滑动,回到初始位置。整个打开过程与闭合过程可逆。
【主权项】
1.一种扣合模平动内包边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设置在下模座(25)上的底座组件、水平滑动块组件、竖直活动块组件; 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固定在下模座(25)上的底座(I); 所述水平滑动块组件包括水平滑动块(16)、导向架(13)、轴(6)和凸轮(8),所述水平滑动块(16)设置在底座(I)上并能沿底座(I)左右滑动,所述导向架(13)呈U形,该导向架(13)包括水平块(13b),设置在水平块(13b)左边的左竖直块(13a),以及设置在水平块(13b)右边的右竖直块(13c),所述水平块(13b)固定在水平滑动块(16)上,所述凸轮(8)通过轴(6)安装在右竖直块(13c)的上端; 所述竖直活动块组件包括盖板(10)、竖直滑动块(4)、内扣刀(12)、支撑块(5)和竖直回程构件,所述盖板(10)固定在右竖直块(13c)的上端,竖直滑动块(4)设置在导向架(13)的U形槽内并位于盖板(10)的下方,且竖直滑动块(4)能相对于导向架(13)在水平块(13b )与盖板(1 )之间上下滑动,内扣刀(12 )固定在竖直滑动块(4 )的上端,支撑块(5 )固定在内扣刀(12)上,竖直回程构件设置在竖直滑动块(4)与水平块(13b)之间; 还包括设置在上模座(24)上的驱动器和到位块(11); 所述驱动器与凸轮(8)对应/接触; 所述到位块(11)与支撑块(5 )对应/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合模平动内包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还包括分别固定在底座(I)上的水平回程构件、回程到位块(17)及两个限位压块(2),且水平回程构件位于水平滑动块(16)的左侧,且水平滑动块(16)的左边与水平回程构件的右端连接,回程到位块(17)位于水平滑动块(16)的右侧,两个限位压块(2)分别位于水平滑动块(16)的前后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扣合模平动内包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包括驱动臂(9)和驱动块(7),驱动臂(9)的上端固定在上模座(24)上,驱动块(7)固定在驱动臂(9)下部的左端,且驱动块(7)的下端为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扣合模平动内包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活动块组件还包括两个传力块(3),两个传力块(3)分别设置在竖直滑动块(4)的下端,且两个传力块(3)分别与两个限位压块(2) —一对应/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扣合模平动内包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架(13)的左竖直块(13a)与竖直滑动块(4)之间设有自润滑滑板(18),所述导向架(13)的右竖直块(13c)与竖直滑动块(4)之间,以及右竖直块(13c)与驱动块(7)之间均设有自润滑滑板(18),且各自润滑滑板(18)均固定在导向架(13)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扣合模平动内包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架(13)为两个,前后间隔布置在水平滑动板上,所述竖直滑动块(4)分别设置在两个导向架(13)的U形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扣合模平动内包边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每一导向架(13)的水平块(13b)与竖直滑动块(4)之间均设有竖直回程构件; 所述竖直回程构件包括弹簧定位销(19)和螺旋弹簧(20),弹簧定位销(19)的下端固定在导向架(13)的水平块(13b)上,所述竖直滑动块(4)的下端在与弹簧定位销(19)相对应位置处设有弹簧安装槽(4a),螺旋弹簧(20)套在弹簧定位销(19)上,且螺旋弹簧(20)的下端支撑在水平块(13b)上,螺旋弹簧(20)的上端与弹簧安装槽(4a)的顶面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扣合模平动内包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包括两个前后间隔设置在底座(I)上的水平回程构件,该水平回程构件为氮气弹簧(21),氮气弹簧(21)通过氮气弹簧固定块(15)安装在底座(I)上,且氮气弹簧(21)的右端通过顶块(14)与水平滑动块(16)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扣合模平动内包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滑动块组件包括两个凸轮(8),两个凸轮(8)分别通过轴(6)前后间隔地设置在右竖直块(13c)的上端; 所述驱动器为两个,两个驱动器分别与两个凸轮(8) —一对应/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扣合模平动内包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8)与轴(6 )之间设有自润滑导套(22 )。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扣合模平动内包边机构,包括底座组件、水平滑动块组件、竖直活动块组件、驱动器和到位块;底座组件包括底座;水平滑动块组件包括水平滑动块、导向架、轴和凸轮,水平滑动块设置在底座上,导向架包括水平块、左竖直块和右竖直块,水平块固定在水平滑动块上,凸轮通过轴安装在右竖直块的上端;竖直活动块组件包括盖板、竖直滑动块、内扣刀、支撑块和竖直回程构件,盖板固定在右竖直块的上端,竖直滑动块设在导向架的U形槽内,内扣刀固定在竖直滑动块的上端,支撑块固定在内扣刀上,竖直回程构件设在竖直滑动块与水平块之间;驱动器与凸轮对应/接触;到位块与支撑块对应/接触。本发明满足了车门窗框内侧包边的稳定性和精度需求。
【IPC分类】B21D39-02
【公开号】CN104801619
【申请号】CN201510280871
【发明人】杨志坚, 江明洁, 刘志亮
【申请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