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榨油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94749阅读:636来源:国知局
微型榨油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型榨油机,属于榨油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由于“地沟油”等食品安全事件的接连曝光,目前,食品安全已成了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最关心和重视的事情之一,为了吃上“放心油”、“健康油”,很多家庭选择了自己压榨食用植物油。
[0003]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适合家庭使用的微型榨油机,但这些微型榨油机尚不够理想,其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如下:(1)总体结构不合理、零部件多、结构复杂、安装和维修不方便;(2)清洗和更换榨杆不方便,清洗榨膛也不方便;(3)不能在压榨过程中实现油水分离和有效杀菌;(4)榨杆的压榨力不够大,影响压榨效率和压榨出油率;(5)为及时清理从榨杆末端排出的油渣,榨杆末端须安装专用的切渣刀片;(6)散热性不理想。

【发明内容】

[0004]为逐步解决现有微型榨油机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微型榨油机。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微型榨油机,包括底座、主板支架、主板、压榨电机、压榨部件、进料斗、外壳和控制板,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主板支架、压榨电机安装凸台和接油槽放置区,主板支架上安装有主板,压榨电机安装凸台上安装有压榨电机,所述压榨部件水平设置且与压榨电机连接,所述压榨部件一端的上侧设置有进料口、中间部分的下侧设置有出油口、另一端设置有排渣口,所述外壳包括外壳主体和顶盖,所述外壳主体安装在底座上,且将主板支架、主板、压榨电机、压榨部件和进料斗包围在内,所述顶盖安装在外壳主体的顶部,所述外壳主体具有四个侧面,前侧面上具有控制板安装槽及供压榨部件的排渣口端伸出的开口,左侧面或/和右侧面上具有供接油槽进出的开口,所述控制板安装在外壳主体的控制板安装槽内,所述进料斗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下端设置有出料口,进料斗的上端安装在顶盖上,所述顶盖上设置有与进料斗的进料口对应的开口,进料斗的出料口与压榨部件的进料口对接,所述控制板与主板电连接,所述主板与压榨电机电连接。
[0006]优选地,所述压榨部件包括榨杆、榨管、导热环、定位管、定位管端头和环形加热器,所述榨杆为螺杆,其一端为动力输入端,另一端为出渣出汽端,所述榨杆的动力输入端与压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连接,榨杆上的螺旋形输料槽从榨杆的动力输入端至出渣出汽端逐渐变浅,所述榨管内具有直通其两端的榨膛,所述榨管的一端的外表面设置有周向定位平面,且在该端的上侧设置有进料口,榨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排渣排汽口,榨管从其进料口至其排渣排汽口之间的部分上依次设置有透油缝和导热环,所述导热环套设固定在榨管外,所述榨杆安装在榨膛内,榨管的两端无对榨杆进行轴向限位的限位结构,榨杆的出渣出汽端的外径面与榨管的排渣排汽口的内表面间隙配合,所述榨管安装在定位管内,榨管的周向定位平面端及导热环与定位管的内表面接触,所述定位管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压榨电机固定联接的法兰,且该端内设置有与榨管的周向定位平面对应的周向定位平面,定位管的另一端安装有定位管端头,定位管端头由隔热材料制成或定位管端头外设置有隔热套,定位管端头轴向设置有连通其两端的定位孔,所述榨管穿入定位孔,且导热环或榨管被定位管端头轴向阻挡限位,定位管与榨管的进料口和透油缝对应的部分上相应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油口,定位管与导热环对应的部分上设置有环形加热器,所述环形加热器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和温度保险丝,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板连接,所述温度保险丝与主板连接,且温度保险丝在环形加热器过热时自动熔断并使环形加热器相应的加热电路断路。
[0007]优选地,所述榨杆为变螺距末段增压螺杆。
[0008]优选地,所述出渣出汽端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与该端端面外连通的螺旋形的出渣出汽槽。
[0009]优选地,所述主板支架设置在压榨电机安装凸台的后侧,所述外壳主体的后侧面上设置有与主板对应的透气散热窗或透气散热孔,压榨电机以其风扇朝下的姿态竖直安装在压榨电机安装凸台上,所述压榨电机安装凸台具有透气散热通道,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透气散热孔。
[0010]优选地,所述榨杆的出渣出汽端设置有便于将榨杆从榨膛中抽出的着力结构。
[0011]优选地,所述外壳还包括前盖和导渣帽,所述前盖通过卡扣安装在外壳主体的前侧面上,所述前盖上设置有控制板安装口和供压榨部件的排渣口端伸出的开口,所述导渣帽的一端轴向开口且在该端设置有卡扣结构,导渣帽内具有容纳压榨部件的排渣口端的空间,导渣帽的另一端的下侧设置有出渣口,导渣帽通过卡扣结构安装在前盖上。
[0012]优选地,所述进料斗包括进料斗本体、安全开关、进料口边框、进料口盖、拨料电机和拨料块,所述进料斗本体靠近进料口处的外侧设置有安全开关,安全开关的按钮穿过进料斗本体壁面伸入进料斗本体内,安全开关与压榨电机相应的电路电控制连接,进料口边框通过卡扣安装在顶盖的顶部,所述进料口盖铰接在进料口边框上,进料口盖上设置有便于其开启和关闭的着力结构,进料口盖铰接端下侧的边缘设置有按钮挤压部,当进料口盖与进料口边框盖合时,按钮挤压部压下安全开关的按钮,压榨电机可启动,当进料口盖与进料口边框开启时,安全开关的按钮弹起,压榨电机不可启动,所述进料斗本体靠近出料口处的外侧安装有拨料电机,拨料电机的输出轴穿过进料斗本体壁面伸入进料斗本体内,且与设置在进料斗本体内靠近出料口处的拨料块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进料斗本体靠近其进料口的外侧均布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定位台,所述定位台上竖直设置有定位孔,顶盖的下侧相应设置有同等数量的与所述定位孔相匹配的定位柱,所述顶盖通过卡扣结构安装在外壳主体的顶部。
[0014]优选地,所述榨杆的动力输入端呈棱柱形,压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的端部轴向开设有与所述榨杆的棱柱形动力输入端相匹配的插接孔,所述底座上的接油槽放置区放置有接油槽,所述接油槽上放置有带有滤网的滤油槽,所述滤油槽正对压榨部件的出油口。
[0015]优选地,所述榨管的中部周向设置在若干条透油缝,且透油缝的长度方向与榨管的轴线平行,所述导热环设置在榨管的靠近其排渣排汽口的部分上。
[0016]优选地,所述榨杆的螺距从其动力输入端至其出渣出气端先增大、后减小。
[0017]优选地,所述榨杆的螺距从其动力输入端至其出渣端逐渐减小。
[0018]优选地,所述榨膛的横截面轮廓为正多边形。
[0019]本发明通过将各部件按其功能清晰划分、合理布置,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不必要的零部件,使总体结构更加简单,安装和维修也变得更加方便。进一步地,通过采用直通榨管两端的榨膛,且榨管的两端不设置对榨杆进行轴向限位的限位结构,压榨时利用榨杆所受的摩擦力使榨杆保持在榨膛内,从而在需要清洗或更换榨杆时,可以在不将榨管从榨油机上取下的前提下直接将榨杆从榨膛中抽出,方便了榨杆的清洗或更换,且清洗榨膛时,因榨管两端不再有对榨杆进行轴向限位的限位结构,因此榨膛两端无阻挡,清洗起来也更加容易;同时,由于榨管两端不再有对榨杆进行轴向限位的限位结构的阻挡,榨杆末端与榨管间的出渣间隙相对较大,从而在压榨出渣过程中,当环形加热器将热量经导热环传导到榨管时,榨膛内压榨产生的油水混合物中的水分能充分汽化和排出,实现油水分离和有效杀菌。进一步地,通过采用变螺距末段增压螺杆,提高了榨杆的压榨力,从而提高了压榨效率和压榨出油率。进一步地,通过在榨杆的出渣端上设置两个以上的与该端端面外连通的螺旋形的出渣出汽槽,从而在排渣时,使油渣能自动卷曲并相互挤压断裂,无需再安装切渣刀片。进一步地,通过将主板支架设置在压榨电机安装凸台的后侧,在外壳主体的后侧面上设置有与主板对应的透气散热窗或透气散热孔,将压榨电机以其风扇朝下的姿态竖直安装在具有透气散热通道的压榨电机安装凸台上,且在底座上设置透气散热孔,从而在压榨电机工作时,其风扇形成一股经透气散热窗流入榨油机,然后依次流经主板、压榨电机,再经压榨电机安装凸台的透气散热通道及底座上的透气散热孔流出榨油机的气流,实现对主板和压榨电机的良好冷却,取得理想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微型榨油机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微型榨油机所采用的一种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微型榨油机所采用的一种外壳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微型榨油机所采用的一种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微型榨油机所采用的一种前盖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