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柴油机气缸套外圆车削胀芯工具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033709阅读:来源:国知局
环槽,前传动套7的后端壁面上设有定位环槽,前连接外套6的前、后端内壁上分别具有凸环,凸环分别卡合在前胀套的定位环槽和前传动套的定位环槽中,再由前定位套10套在前连接外套6上并固定在前传动套7上实现前传动套和前胀套的连接。调节前传动套以带动前胀套向后运动进入气缸套17的前端内孔产生胀孔压力。
[0019]后胀芯部分主要由后回转轴3、套于后回转轴3后部上并与之螺纹配合的后传动套9、套于后回转轴3前部上的后胀套8、用于支承后回转轴3并固定在车床尾座15上的支承机构、后连接外套2、后定位套13组成,后回转轴3沿其轴向开有孔道,在本实施例中,支承机构为轴体1,轴体I的后部为莫氏锥结构以安装在卧式车床的尾座上,轴体的中部具有法兰16,轴体I的前部安装有轴承11和挡圈12,挡圈12固定在后回转轴3的后端面上。后回转轴3的前部壁面为锥形面,锥形面的锥度是1:15,后胀套8具有锥形孔,锥形孔的锥度是1:15,后胀套8通过锥形孔套在后回转轴3上,后胀套8的后端面和后传动套9的前端面上分别设有缺口状的开槽,后传动套9的前端与后胀套8的后端连接,具体是:后胀套8的后端壁面设有定位环槽,后传动套9的前端壁面上设有定位环槽,后连接外套2的前、后端内壁上分别具有凸环,凸环分别卡合在后胀套的定位环槽和后传动套的定位环槽中,再由后定位套13套在后连接外套2上并固定在后传动套上实现后传动套和后胀套的连接,调节后传动套以带动后胀套向前运动进入气缸套17的后端内孔产生胀孔压力。
[0020]加工前,先安装好本实用新型气缸套外圆车削胀芯工具,移动车床尾座,使其带动气缸套胀芯夹具的后胀芯部分移动,当夹具的前胀芯部分(头架)与后胀芯部分的距离大于所需加工的气缸套的总长度时,可以将气缸套缓慢水平吊入车床内,将气缸套大头端移动至夹具的前胀芯部分(头架)附近,使用专用工具调节前传动套,使其带动前胀套进入气缸套内孔一段距离(当前胀套的外圆表面与气缸套内孔孔壁贴紧时即可)。此时,移动尾座,当尾座后胀芯部分靠近气缸套小头端内孔时,再次使用专用工具调节后传动套,使其带动后胀套进入气缸套内孔一段距离(当后胀套的外圆表面与气缸套内孔孔壁贴紧时即可)。最后,使用工具分别微调前传动套及后传动套,通过前后两个胀套产生合理的胀孔压力,使机床主轴轴心线与气缸套内孔的中心线基本重合(通过对气缸套的外圆打表验证),并确保夹具相关部分码夹牢固,这样便可以进行气缸套外圆的车削加工。
[002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船用柴油机气缸套外圆车削胀芯工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前胀芯部分和后胀芯部分,所述前胀芯部分主要由用于固定在卧式车床头架上的前回转轴、套于前回转轴的前部并与之螺纹配合的前传动套、套于前回转轴后部上的前胀套组成,所述前回转轴的后部外壁面为锥形面,所述前胀套具有锥形孔,所述前胀套通过锥形孔套在前回转轴上,所述前胀套的前端面和前传动套的后端面上分别设有缺口状的开槽,所述前传动套的后端与前胀套的前端连接,调节前传动套以带动前胀套向后运动进入气缸套的前端内孔产生胀孔压力;所述后胀芯部分主要由后回转轴、套于后回转轴后部上并与之螺纹配合的后传动套、套于后回转轴前部上的后胀套和用于支承后回转轴并固定在车床尾座上的支承机构组成,所述后回转轴的前部壁面为锥形面,所述后胀套具有锥形孔,所述后胀套通过锥形孔套在后回转轴上,所述后胀套的后端面和后传动套的前端面上分别设有缺口状的开槽,所述后传动套的前端与后胀套的后端连接,调节后传动套以带动后胀套向前运动进入气缸套的后端内孔产生胀孔压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柴油机气缸套外圆车削胀芯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回转轴沿其轴向开有孔道,所述前回转轴的前端用于固定在卧式车床的头架上;所述后回转轴沿其轴向开有孔道,所述支承机构为轴体,所述轴体的后部为莫氏锥结构以安装在卧式车床的尾座上,所述轴体的中部具有法兰,所述轴体的前部安装有轴承和挡圈,所述挡圈固定在后回转轴的后端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用柴油机气缸套外圆车削胀芯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胀芯部分还包括前连接外套,所述前胀套的前端壁面设有定位环槽,所述前传动套的后端壁面上设有定位环槽,所述前连接外套的前、后端内壁上分别具有凸环,所述凸环分别卡合在前胀套的定位环槽和前传动套的定位环槽中,再由前定位套套在前连接外套上并固定在前传动套上实现前传动套和前胀套的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用柴油机气缸套外圆车削胀芯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胀芯部分还包括后连接外套,所述后胀套的后端壁面设有定位环槽,所述后传动套的前端壁面上设有定位环槽,所述后连接外套的前、后端内壁上分别具有凸环,所述凸环分别卡合在后胀套的定位环槽和后传动套的定位环槽中,再由后定位套套在后连接外套上并固定在后传动套上实现后传动套和后胀套的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船用柴油机气缸套外圆车削胀芯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回转轴的前端设有用于固定在卧式车床的头架上的大法兰,紧靠大法兰设有小法兰,所述小法兰的外圆周上设有螺纹,所述前传动套与前回转轴接触的壁面上也设有螺纹实现二者的螺纹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船用柴油机气缸套外圆车削胀芯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回转轴的锥形面的锥度是1:15,相应地,所述前胀套的锥形孔的锥度是1:15 ;所述后回转轴的锥形面的锥度是1:15,相应地,所述后胀套的锥形孔的锥度是1:1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用柴油机气缸套外圆车削胀芯工具,包括前胀芯部分和后胀芯部分,前胀芯部分由用于固定在卧式车床头架上的前回转轴、套于前回转轴前部并与之螺纹配合的前传动套、套于前回转轴后部上的前胀套组成,前胀套通过锥形孔套在前回转轴上,调节前传动套带动前胀套向后运动进入气缸套前端内孔产生胀孔压力;后胀芯部分由后回转轴、套于后回转轴后部上并与之螺纹配合的后传动套、套于后回转轴前部上的后胀套和用于支承后回转轴并固定在车床尾座上的支承机构组成,后胀套通过锥形孔套在后回转轴上,调节后传动套带动后胀套向前运动进入气缸套后端内孔产生胀孔压力。提高了气缸套在加工时的刚性,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气缸套的加工质量。
【IPC分类】B23B31/40
【公开号】CN204686070
【申请号】CN201520333815
【发明人】邓少鹏, 郭欣霖
【申请人】广州柴油机厂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