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线机构的前置检测校直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958507阅读:来源:国知局
6、图7所示,所述校直器40配置有两组,其中两组校直器40的线材校直方向大致相互垂直,能够从相互垂直的方向校直导线10,提高导线10的平直度,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校直器40还可配置三组或者多组,且校直方向互为不同,使得导线的平直度更高。
[0039]如图所示,校直器40,包括安装在支架9上的校直器座413、上校直轮组、下校直轮组、升降装置;所述校直器座413侧面设置有陶瓷套415,所述陶瓷套415上设有穿线孔,所述上校直轮组包括校直轮安装座410及若干转动设置在校直轮安装座410上的上校直轮48,所述上校直轮48沿送线方向直线布置,作为优选的,所述上校直轮48通过螺杆安装在校直轮安装座410上,并且上校直轮48与校直轮安装座410之间还配置垫块,保证转动的流畅,所述校直器座413上设置有导柱411,所述校直轮安装座410设置在该导柱411上并能沿导柱411滑动,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扳手座43、扳手42、扳手连接轴44,所述扳手座43固定安装在校直器座413上,所述扳手座43上设置有一导向孔431,所述扳手连接轴44穿设在该导向孔431内,所述扳手42端部铰接在扳手座43上,所述扳手连接轴44 一端通过一圆弧杆45与扳手42中部连接,该圆弧杆45两端分别与扳手连接轴44、扳手42中部铰接,所述扳手连接轴44另一端连接至校直轮安装座410,通过扳手42能够带动上校直轮组作升降动作。
[0040]如图所示,所述下校直轮组包括若干转动设置在校直器座413上的下校直轮417,所述下校直轮417沿送线方向直线布置,作为优选的,所述上校直轮48通过螺杆安装在校直轮安装座410上,并且上校直轮48与校直轮安装座410之间还配置垫块,保证转动的流畅,且所述下校直轮417与上校直轮48对应并相互错位设置,即两相邻的下校直轮417之间对应一个上校直轮48,如此类推,所述下校直轮417与上校直轮48的周向上均开设有V型槽。
[0041]工作时,首先向上拉起扳手42,使得上校直轮组与下校直轮组分离,穿入导线,然后下拉扳手42,由于采用圆弧杆45连接,使得升降机构具备一定的自锁力,扳手连接轴44顶压上校直轮组,使其不易发生移位失效,通过下校直轮与417上校直轮48的V型槽可以对弯曲的导线进行校直,以便于后续的设备对导线进行裁切、压端子等工作,提高裁切、压端子等工作的精准度,提高成品率,且所述上校直轮组能够通过升降装置作升降动作,使得上校直轮组和下校直轮组能够相对分离或合拢,以便于穿设线材,使用更为的方便。
[0042]作为优选的,如图所示,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一调节丝杠46,所述调节丝杠46两端分别通过螺纹与扳手连接轴44、校直轮安装座410连接,且所述调节丝杠46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调节丝杠46中部还设置以转轮,通过转动调节丝杠46能够调整上校直轮组与下校直轮组之间的距离,以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线材。
[0043]作为优选的,所述导柱411上套设有弹簧12,所述弹簧412 —端顶压在校直轮安装座410底部,其另一端顶压在校直器座413上,该弹簧412给校直器座413 —向上的弹力,在向上拉起扳手42,上校直轮组被提升时,通过弹簧412的弹力,可以防止上校直轮组掉落,对穿线、维护等工作造成影响。
[0044]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导线10依次经过乱线检测装置20、换向轮5、断线检测装置30、校直系统后再输出至送线机构中,保证了线材连续、高效、平整的输出至端子机中,保证端子机的正常工作,提高生产的效率。
[0045]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形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的变换或相应的改动,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送线机构的前置检测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9); 乱线检测装置(20),所述乱线检测装置(20)包括摆动杆(22)、触点开关(27),所述摆动杆(22)通过一螺钉(24)枢接在支架(29)上,所述摆动杆(22)上开设有能够供导线(210)穿过的穿线孔,该穿线孔孔径与导线(210)的外径对应,所述触点开关(27)的触点与摆动杆(22)对应,当导线(10)出现乱线或打结时,导线(10)乱线或打结的位置无法通过穿线孔,并沿导线(10)输送的方向带动摆动杆(22)摆动,并脱离或触发触点开关(27); 断线检测装置(30),所述断线检测装置(30)包括绝缘座(37)、上导电机构、下导电机构,所述绝缘座(37 )由绝缘材料制成,所述上导电机构包括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导电杆(35),所述导电杆(35) 一端通过一转动螺钉(38)枢接在绝缘座(37)上,所述导电杆(35)与电源的一极连接,所述下导电机构包括一与电源的另一极连接的触点,该触点位于导电杆(35)下方,导线(31)穿设于触点与导电杆(35)之间; 校直系统,所述校直系统包括至少两组的校直器(40),至少两组的校直器(40)中,至少一组的校直器(40)的线材校直方向与其余的校直器(40)的线材校直方向不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线机构的前置检测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直器(40 )配置有两组,其中两组校直器(40 )的线材校直方向大致相互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线机构的前置检测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直器(40)包括校直器座(413); 上校直轮组,所述上校直轮组包括校直轮安装座(410)及若干转动设置在校直轮安装座(410 )上的上校直轮(48 ),所述上校直轮(48 )沿送线方向直线布置,所述校直轮安装座(410)滑动设置在校直器座(413)上; 下校直轮组,所述下校直轮组包括若干转动设置在校直器座(413)上的下校直轮(417),所述下校直轮(417)沿送线方向直线布置,且所述下校直轮(417)与上校直轮(48)对应并相互错位设置,所述下校直轮(417)与上校直轮(48)的周向上均开设有V型槽; 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扳手座(43)、扳手(42)、扳手连接轴(44),所述扳手座(43)固定安装在校直器座(413)上,所述扳手(42)端部铰接在扳手座(43)上,所述扳手连接轴(44) 一端连接至扳手(42)中部,所述扳手连接轴(44)另一端连接至校直轮安装座(410),通过扳手(42)能够带动上校直轮组作升降动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线机构的前置检测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座(43)上设置有一导向孔(431),所述扳手连接轴(44)穿设在该导向孔(431)内,所述扳手连接轴(44) 一端通过一圆弧杆(45)与扳手(42)中部连接,该圆弧杆(45)两端分别与扳手连接轴(44)、扳手(42)中部铰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线机构的前置检测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一调节丝杠(46 ),所述调节丝杠(46 )两端分别通过螺纹与扳手连接轴(44 )、校直轮安装座(410)连接,且所述调节丝杠(46)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线机构的前置检测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电机构还包括一由导电材料制成的轴承(36),所述轴承(36)安装在导电杆(35)上,导线(31)穿设于触点与轴承(36)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送线机构的前置检测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螺钉(38)末端通过螺母(32)固定有一正极端子(34),所述正极端子(34)与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绝缘座(37)底部通过一螺钉(311)固定有一负极端子(310),所述负极端子(310)与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触点为螺钉(311)端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线机构的前置检测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杆(22)中部枢接在支架(9)上,所述穿线孔设置在摆动杆(22)的一端,所述触点开关(27)的触点与摆动杆(22)的另一端对应。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送线机构的前置检测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乱线检测装置还包括一复位弹簧(23),所述复位弹簧(23)能够将摆动杆(22)复位至抵压在触点开关(27)的触点上的状态。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送线机构的前置检测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23)为一拉簧,该拉簧一端与摆动杆(22)端部连接,其另一端固定在支架(9)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送线机构的前置检测校直装置,包括支架、乱线检测装置、断线检测装置、校直系统,所述乱线检测装置能够检测导线是否出现乱线、打结的情况,所述断线检测装置能够检测是否缺线或导线断开的情况,所述校直系统包括至少两组的校直器,至少两组的校直器中,至少一组的校直器的线材校直方向与其余的校直器的线材校直方向不同,使得校直器能够多向的对线材进行校直,保证导线的平直度,在本实用新型中,导线依次经过乱线检测装置、断线检测装置、校直系统后再输出至送线机构中,保证了线材连续、高效、平整的输出至端子机中,保证端子机的正常工作,提高生产的效率。
【IPC分类】B21F1/02, G01D21/00, G01R31/02, B21C51/00
【公开号】CN204867200
【申请号】CN201520412794
【发明人】赵维, 甘松奇, 李业
【申请人】中山市亚泰机械实业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