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焙焦化团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2507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焙焦化团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石的初步处理领域,尤其涉及在采用稀土湿法富集物及碱土金属矿粉,在制取稀土硅合金、硅钙合金、硅钙钡合金时用的一种自焙焦化团块。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冶炼合金时用的团块,系将矿粉、碳粉和粘合剂混匀挤压成实心的卵圆形、圆形、方型或其它形状干燥后使用;其缺陷是团块体刚性不足,易粉化,透气性差,冶炼效果不理想,有效元素回收率低,电耗高,炉龄短。
或物料混匀挤压成形后,需在炉外先经焦化处理,使其成为有一定硬度的蜂巢状焦化团块,再行冶炼。此团块的缺陷是,增加能耗,工艺周期长而繁琐,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刚性好,不易粉化,透气性好的一种焦化团块。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耗低,工艺简便,成本低的一种焦化团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研制一种自焙焦化团块,包括团块体,其特征是团块体为烧结 式骨架型焦炭状微孔结构,团块体设置贯穿孔。该团块体的外形可以为圆形或椭圆形;或为圆柱形或圆台形;或为棱柱形或棱台形;或该团块体的侧面为矩形或多边形的棱柱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团块体结构好,其为烧结式骨架型焦炭状微孔结构,刚性好不粉化,透气性好;大量的微气孔增大了团块的展比面积;独特的骨架结构使团块比电阻增高,冶炼时电极易深插,保证了高温区的建立;在冶炼不同合金时施加不同的功率密度,有效控制冶炼所需高温,加速了高熔点中间产物的形成与转化,从而有效地抑制了炉底上涨,炉龄延长,电耗降低,提高了有效元素回收率,改善了产品品质。
2.无须在炉外先经焦化处理,制备过程是利用矿热炉的余热,节约能耗,工艺简便,成本大幅度下降。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椭圆形,局部剖视)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A—A视图;图3是另一个实施例(圆形,局部剖视)的主视图;图4是再一个实施例(圆柱形,局部剖视)的主视图;图5是又一个实施例(圆台形,局部剖视)的主视图。图中,1是团块体;2是团块体上设置的贯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将矿粉、煤粉(粒度80~300目)加入粘合剂;根据所需生产合金的指标将所需含量的矿粉与煤粉在混料机混匀,挤压成所需形状,晾干或干燥后,利用矿热炉表面温度在炉料沉降过程中,利用煤粉固有的物化特性进行自焙焦化,随着物料沉降过程刚性在炉内逐步增强,形成刚性好、透气性好、比电阻大的自焙焦化团块。其外形可以为圆柱体、棱柱体(包括正立方体或其他适用的侧面为矩形或多边形的棱柱体);将本实用新型蜂巢状焦化团块,应用于在矿热炉制取高稀土铁合金时,因为其结构合理,刚性好,不粉化,透气性好,使稀土回收率提高到95%以上,电耗降低到8500~11500kwh/d,炉龄延长到7个月以上,产品品位稳定,达到了预期的发明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自焙焦化团块,包括团块体,其特征是团块体为烧结式骨架型焦炭状微孔结构,团块体设置贯穿孔。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焙焦化团块,其特征是该团块体的外形为圆形或椭圆形。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焙焦化团块,其特征是该团块体的外形为圆柱形或圆台形。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焙焦化团块,其特征是该团块体的外形为棱柱形或棱台形。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焙焦化团块,其特征是该团块体的侧面为矩形或多边形的棱柱体。
专利摘要一种自焙焦化团块,属于矿石的初步处理领域。包括团块体,其特征是团块体为烧结式骨架型焦炭状微孔结构,团块体设置贯穿孔。本实用新型的团块体结构合理,刚性好,不粉化,透气性好;大量的微气孔增大了团块的展比面积,可有效地抑制了炉底上涨,延长炉龄,电耗降低,提高了有效元素回收率,改善了产品品质,且其制备过程是利用矿热炉的余热,节约能耗,工艺简便,可使其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
文档编号C22B1/14GK2547739SQ0221408
公开日2003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16日
发明者袁洪斌, 王全根, 李昌兮, 王小林, 岳锋, 袁航 申请人:袁洪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