刨路机的刨刀组及其刨刀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368825阅读:4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刨路机的刨刀组及其刨刀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道路施工设备部件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一种刨路机的刨刀组及其刨刀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今各大乡、镇、市的道路大部分均是由沥青AC路面或水泥RC路面所铺设而成。道路在长时间的使用下会因为承受许多人为或自然的破坏,例如车辆的辗压、施工挖掘、地震或下雨导致路面产生崎岖或龟裂,进而造成路人的不便。因此,当道路遭到破坏时,即必须藉由刨路机将道路路面予以刨除,并重新铺设以获得较佳的道路品质。而刨除机所使用的刨刀主要系由碳化钨及烧结金属钴制成。
然而,随着道路铺设质量的改良及铺设方式的进步,使得刨除机所使用的刨刀与地面接触时的承受力及冲击力大幅提高,因此,也常导致刀具的磨耗加速。再者一般影响刨刀效能及寿命为如下两种原因1、制造刨刀的材质一般刨刀系由碳化钨及烧结金属钴制成,而碳化钨粒径大小系与硬度成反比关系;而与韧性强度成正比关系。故粒径愈小,则硬度愈高但韧性强度较差;而粒径愈大则硬度愈低,但具有较佳的韧性强度。
2、刨刀的外形轮廓设计如图5所示,习用刨刀系于基部上方依序接设有圆弧锥部、圆柱部及尖锥部,且于尖锥部末端形成平滑的圆弧曲面。然而,在进行刨除作业时,刨刀的圆弧曲面会直接正向接触地面,此时,若遇有崎岖的路面,则增高圆弧曲面所承受的正向压力,进而造成圆弧曲面因过度磨耗而使得与路面的接触面积加大,导致刨除效果大幅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磨耗性好、硬度高、韧性强度佳、刨除效果好的刨路机的刨刀组及其刨刀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刨路机的刨刀组包括刀座及刨刀;刀座一侧延设轴部,并于轴部上依序套设弹性元件及定位垫片;刀座远离轴部端设有定位容设刨刀的容置槽;刨刀设有基部,并于基部上方依序接设有圆弧锥部、圆柱部及尖锥部;且于尖锥部末端设有圆形平面;刨刀制造方法系由小粒径碳化钨及大粒径碳化钨与含量为6~12wt%之间烧结金属钴粉混合后,再由真空烧结制成。
其中圆形平面的直径系介于基部直径的10%~30%之间圆弧锥部的弧面半径介于基部直径的15%~30%之间。
圆柱部的直径则介于基部直径的45%~60%之间。
小粒径碳化钨及大粒径碳化钨的粒径介于2~15μm之间。
小粒径碳化钨与大粒径碳化钨的比例介于1∶3至1∶5之间。
小粒径碳化钨与大粒径碳化钨的粒径配比为5∶15μm。
小粒径碳化钨与大粒径碳化钨的粒径配比为4∶12μm。
小粒径碳化钨与大粒径碳化钨的粒径配比为2∶7μm。
烧结金属钴粉末含量为8~10wt%之间。
真空烧结温度为1430℃~1480℃。
由于本发明刨路机的刨刀组包括刀座及刨刀;刀座一侧延设轴部,并于轴部上依序套设弹性元件及定位垫片;刀座远离轴部端设有定位容设刨刀的容置槽;刨刀设有基部,并于基部上方依序接设有圆弧锥部、圆柱部及尖锥部;且于尖锥部末端设有圆形平面;刨刀制造方法系由小粒径碳化钨及大粒径碳化钨与含量为6~12wt%之间烧结金属钴粉混合后,再由真空烧结制成。组装时,将刨刀组设定位于刀座的容置槽内,以组装成本发明,然后,将复数本发明以环型阵列的方式定位于刨路机驱动轮表面,进而可在驱动轮滚动的过程中,藉由刨刀将路面予以刨除整平。刨刀利用小粒径碳化钨及大粒径碳化钨所选用的粒径范围与比例关系,达到高韧性、高强度及耐磨的平衡值;并可藉由烧结金属钴的含量增加使刨刀的韧性提升,以便于应用在较坚硬的路面上进行刨除作业。不仅耐磨耗性好,而且硬度高、韧性强度佳、刨除效果好,从而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图1、为本发明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刨刀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4、为组设本发明刨路机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5、为习用的刨刀结构示意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包括刀座1及刨刀2。
刀座1一侧延设轴部11,并于轴部11上依序套设弹性元件13及定位垫片12;刀座1远离轴部11端设有定位容设刨刀2的容置槽14。
刨刀2系由粒径介于2~15μm之间的小粒径碳化钨及大粒径碳化钨以1∶3至1∶5之间的比例与含量为6~12wt%之间的烧结金属钴粉末经成型机混合后,再于真空烧结炉中以1430℃~1480℃的温度下进行真空烧结。小粒径碳化钨与大粒径碳化钨的粒径配比亦可为5∶15μm、4∶12μm或2∶7μm。烧结金属钴粉末含量最好为8~10wt%之间。
刨刀2于制造过程中系藉由小粒径碳化钨的耐磨耗性搭配大粒径碳化钨以提高刨刀的韧性强度,并利用小粒径碳化钨及大粒径碳化钨所选用的粒径范围与比例关系,达到高韧性、高强度及耐磨的平衡值。且于真空烧结炉中将烧结金属钴加热到共晶点温度1280℃以上形成液相,并利用表面能量与热能驱动力,使成液态状的烧结金属钴均匀地分布于小粒径碳化钨及大粒径碳化钨间的晶界处。而本发明的烧结钴含量在6~12wt%之间,故可藉由烧结金属钴的含量增加使刨刀的韧性提升,以便于应用在较坚硬的路面上进行刨除作业。
如图3所示,刨刀2设有基部21,并于基部21上方依序接设有圆弧锥部22、圆柱部23及尖锥部24。且于尖锥部24末端设有圆形平面25。圆形平面25的直径系介于基部21直径的10%~30%之间;圆弧锥部22的弧面半径介于基部21直径的15%~30%之间;再者圆柱部24的直径则介于基部21直径的45%~60%之间,进而使得圆形平面25在与路面接触时可承受更大的正向压力,并使刨刀2可得到均匀的磨耗,且于磨耗后仍可保有尖锐的外形曲线。
如图4所示,组装时,将刨刀2组设定位于刀座1的容置槽14内,以组装成本发明,然后,将复数本发明以环型阵列的方式定位于刨路机3驱动轮31表面,进而可在驱动轮31滚动的过程中,藉由刨刀2将路面予以刨除整平。
权利要求
1.一种刨路机的刨刀组,它包括刀座及刨刀;刀座一侧延设轴部,并于轴部上依序套设弹性元件及定位垫片;刀座远离轴部端设有定位容设刨刀的容置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刨刀设有基部,并于基部上方依序接设有圆弧锥部、圆柱部及尖锥部;且于尖锥部末端设有圆形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刨路机的刨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形平面的直径系介于基部直径的10%~3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刨路机的刨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弧锥部的弧面半径介于基部直径的15%~3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刨路机的刨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柱部的直径则介于基部直径的45%~60%之间。
5.一种刨路机的刨刀组刨刀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系由小粒径碳化钨及大粒径碳化钨与含量为6~12wt%之间烧结金属钴粉混合后,再由真空烧结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刨路机的刨刀组刨刀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粒径碳化钨及大粒径碳化钨的粒径介于2~15μm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刨路机的刨刀组刨刀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粒径碳化钨与大粒径碳化钨的比例介于1∶3至1∶5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刨路机的刨刀组刨刀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粒径碳化钨与大粒径碳化钨的粒径配比为5∶15μm。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刨路机的刨刀组刨刀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粒径碳化钨与大粒径碳化钨的粒径配比为4∶12μm。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刨路机的刨刀组刨刀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粒径碳化钨与大粒径碳化钨的粒径配比为2∶7μm。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刨路机的刨刀组刨刀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烧结金属钴粉末含量为8~10wt%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刨路机的刨刀组刨刀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烧结温度为1430℃~1480℃。
全文摘要
一种刨路机的刨刀组及其刨刀的制造方法。为提供一种耐磨耗性好、硬度高、韧性强度佳、刨除效果好的道路施工设备部件及其制造方法,提出本发明,刨路机的刨刀组包括刀座及刨刀;刀座一侧延设轴部,并于轴部上依序套设弹性元件及定位垫片;刀座远离轴部的一端设有定位容设刨刀的容置槽;刨刀设有基部,并于基部上方依序接设有圆弧锥部、圆柱部及尖锥部;且于尖锥部末端设有圆形平面;刨刀的制造方法系由小粒径碳化钨及大粒径碳化钨与含量为6~12wt%之间烧结金属钴粉混合后,再由真空烧结制成。
文档编号C22C1/04GK1526881SQ0311927
公开日2004年9月8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6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6日
发明者萧复元, 黄隆伟, 林信裕 申请人:创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