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圆磨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0712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外圆磨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实现诸如光导纤维连接构件的圆柱形工件的外侧面磨削用的一种外圆磨床。
背景技术
图7和8示出了完成一种套圈外侧面磨削用的此类外圆磨床的已知普通例子的结构。图中所示的该外圆磨床M中,弹性转辊4压靠到套圈F的外圆周面上,而该套圈F则是用一个固定尾座中心2和一个移动尾座中心3以可转动方式所支承。这种结构的外圆磨床M中,如上所述压靠住该套圈的弹性转辊4是转动的,因此套圈F也转动,这样用砂轮15就可以在套圈F上执行外侧的磨削。
请注意,该弹性转辊4的压力必须被调整并使设定为一个适当的值。这是因为弹性转辊4的该压力的稍许变化会影响到该套圈F的外侧部与光纤插放孔H(见图1)的同轴度,或该套圈F外侧的圆度、锥度等等,即是对该套圈F的外侧面磨削精度会有影响。
也就是说,该套圈F的孔径(该光纤插孔H的内径)是0.125毫米(mm),则该顶尖2和3的前端直径要更小。由于顶尖2和3等呈锥状,将弹性转辊4压靠到套圈F外周面上时会引发下列问题(1)要是弹性转辊4压靠的力太大,该固定尾座中心2和移动尾座中心3就容易断裂或很快磨损。还会因该静动尾座顶尖2和3的非正常磨损,诸如不均衡磨损,造成该套圈F旋转的不均匀性,引起套圈F的圆柱度降低。(2)另一方面,要是弹性转辊4的压力太小,弹性转辊4与套圈F外周面间的摩擦力减小,这样套圈F就不再能平稳转动。还会引起套圈F的旋转不匀,造成该套圈F的圆柱度下降。所以,有必要将该弹性转辊4用的压力作出调节,并使之达到一个最佳值。
然而,用作该弹性转辊4压力的上述调节和设定通常是按操作者的经验与直觉。即是,由操作者使该弹性转辊4向前至其压靠到套圈F的外周时在弹性转辊4上形成弹性变形的一个凹进位置处、则定为一个预定的设定值,由此调整和设定该弹性转辊所用的压力。在此过程中,对于该弹性转辊4的凹进的弹性变形量是否已经达到该预定值、这种判定是建立在操作者的经验与直觉基础之上的,所以很难使弹性转辊4所用压靠力设置至一个最佳值。这种压力偏离最佳值会引出各种问题,如固定尾座中心2和移动尾座中心3的断裂及早损、套圈转动不匀,及由此引起的该套圈的圆轴度不良等等。
更具体地说,作为改进该套圈F的圆轴度所用的装置,在号为3171434的日本专利中,公开了这种在机床上能让该弹性转辊4的径向跳动去除的磨削技术,即是,按此技术用以磨削该套圈F外侧磨削的同一砂轮15去磨削该弹性转辊4的外周表面。在机床上应用这种径向跳动去除磨削弹性转辊4时,该弹性转辊4的外径会减小,因此当弹性转辊4压靠到该套圈F外周面时,该弹性转辊4的弹性变形凹进量则被改变,致使不再能以在该径向跳动去除磨削之前的相同最佳压力将该弹性转辊4压靠到该套圈F的外周面上,遂使该套圈F的圆轴度下降。
另外,随着外圆磨削的进程,套圈F的外径会逐渐减小。至此,因套圈外径减小,该弹性转辊4的弹性变形凹进量减小,遂造成在、比如说外圆磨削最后阶段弹性转辊的压力不足,而会使套圈F的旋转不稳,造成套圈F的圆度不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解决上述问题作出的。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适于实现改进诸如一种套圈的圆柱形工件圆柱度的外圆磨床。
为达到上述目的,按本发明的一种外圆磨床,其特征为包括有用两个顶尖的支承装置、通过一个固定尾座中心及一个移动尾座中心以可转动方式支承一个圆柱形工件;压靠到该圆柱形工件外周面上并施加一个转矩给该圆柱形工件的一个弹形转辊;相对该圆柱形外表面使该弹性转辊滑动进退、并用以保持该弹性转辊在一个固定的滑动位置处的一个滑动装置;以相对该弹性转辊的一个位置通过该圆柱形工件的中间体使之靠近该圆柱体工件外周表面并磨削该圆柱形工件外周表面的一个砂轮;和用以在弹性转辊压靠到圆柱形工件外周表面时设置压力至一个固定水平的压力设定装置。
本发明中,采用了如上所述的结构,因此,即使当在本机上执行对弹性转辊的径跳去除磨削,则也能通过该压力设定装置、而非如现有技术中的凭借操作者的经验与直觉,使设置该弹性转辊所施加的压力到一个最佳的水准。
按本发明的外圆磨床,可以采用这样的一种结构,其中该压力设定装置装备有用以测量该弹性转滚的滑动量的一种测量装置,并且其中当弹性转辊被压靠到圆柱工件外周表面时该弹性转辊作弹性变形的凹进量被设置在基于由该测量装置所测得结果之上的一个固定的水准。
按本发明的外圆磨床,可以采用这样的一种结构,其中该压力设定装置包括一个耐压的弹簧装置,该弹簧转辊压到圆柱工件外周面时它在压缩方向上以一个固定的耐压力、或某些其他装置,以一种固定耐压力推动该弹性转辊。
本发明的外圆磨床上所采用的一种结构中,应是该弹性转辊被转动的同时被压靠到该圆柱形工件的外表面上。
本发明的外圆磨床上所采用的一种结构中,该弹性转辊的旋转方向和与之相接触的该圆柱形工件的外周面的相反。
本发明的外圆磨床中,所采用的一种结构中,该双顶尖支承装置有适于从该圆柱形工件一端表面侧向上与该圆柱工件孔部相接触的一个固定尾座中心,以及有适于从该圆柱形工件另一端表面侧向上与该圆柱工件孔部相接触的一个可移动尾座中心、并把圆柱形工件压靠到固定尾座中心一侧,该圆柱形工件则是由该定动尾座中心以可转动方式支承。
用本发明的外圆磨床执行外圆磨削的该圆柱形工件的示例可以是一种套圈。这种套圈为一种圆筒形,其两侧端面上由纤维插入孔通过。在这种套圈上进行外圆磨削时,该固定尾座中心是从该套圈的一端侧表面与构成该套圈孔部的纤维插入孔相接触,而该可移动尾座中心则是从套圈的另一端侧表面与构成该套圈孔部的纤维插入孔相接触的。


图1为表示按本发明实施例的一台外圆磨床的示意图;图2为按图1中箭头B向的视图;图3为图1中沿A-A线的剖面视图;图4为显示弹性转辊是如何压靠到套圈外周面上去的示意图;图5为显示按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外圆磨床示意图;图6为图5中箭头C的向视图;图7为显示一种普通外圆磨床的示意图;和图8为图7中箭头D的向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现参照图1至6,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外圆磨床的一个实施例。
如图1的外圆磨床M,具有双顶尖支承装置1,而该双顶尖支承装置1是由两个中心构成固定尾座中心2和可移动尾座中心3,装载在该两中心2和3之间的套圈F为圆柱形工件、其外侧的磨削正待进行。
此刻,其中的套圈F已被装载在定尾座中心2与动尾座中心3之间,该定尾座中心2是与套圈F的一端表面侧向的套圈纤维插入孔H相接触,而该动尾座中心3是与套圈F的另一端表面侧向套圈纤维插入孔H相接触。与此同时,套圈F由一个弹簧(未示)力压靠于定尾座中心2,该套圈F则以可转动方式支承在两中心2和3的双顶尖上。
定尾座中心2和动尾座中心3的轴心线的轴心线连线L-L的一侧上,布置有弹性转辊4。
弹性转辊4是这样构成的,它的外圆面被压靠到套圈F的外周面上,且通过这种压靠由它施加转矩给套圈F的邻接部分。另外,该弹性转辊4由诸如橡胶的弹性材料制成,且适于绕其辊子轴线旋转。
弹性转辊4可以由各种系统来驱动旋转。本例中,适用的系统中该弹性转辊4是由一个辊轴装置5及辊子驱动马达6(见图2)所驱动旋转的。
即是轴辊装置5中,该处备有以转动方式支承的辊轴7,而该弹性转辊4以共轴方式整体安装在辊轴7的后端部。
辊子驱动马达6启动时,由动力传动装置8将马达转矩传输到辊轴7一侧,于是该弹性转辊4与辊轴7一起绕辊子轴线旋转。
另外,弹性转辊4可相对该套圈F的外周表面作前后的滑动,以及被保持在一个预定的滑动位置上。弹性转辊4的这种滑动操作及滑动位置保持操纵是由辊子前后驱动装置10(滑动装置)起作用的。
也就是说,图1所示的外圆磨床中,包括了弹性转辊4、辊子驱动马达6等的整个辊轴装置5都是被装在该辊子前后驱动装置10的滑台11上的。如图2所示,该辊子前后驱动装置10的滑台11被连接到往复油缸12的活塞杆13上,并由活塞杆13的前后运动能在一个装置基座14上作前后运动。通过滑台11在装置基座14上的这种运动弹性转辊4就可以相对套圈F的外周表面前后滑动。
不仅如此,往复油缸12的活塞杆13可在其前后运动的过程中停止于任何位置上。由活塞杆的这种停歇,遂可阻止滑台11的运动,由此弹性转辊4被定位并保留在一个预定的滑台位置上。
即是,该辊子前后驱动装置10使相对套圈F未为外圆面前后滑动,并且起到滑动装置用以定位并保持弹性转辊4在一个预定滑动位置上的作用。
如图1所示,该定动尾座中心2和3轴线连线L-L的另一侧上布置有砂轮15。
以套圈F为中间体、于与该弹性转辊4相对的一个位置上,设置砂轮15,并于该处,该砂轮的外周表面邻接套圈F的外周表面。另外,砂轮15绕其轴心线旋转以磨削套圈F的外周表面。砂轮15被装在砂轮轴(未示)的前端部,并有由该砂轮轴的旋转使之被驱动着转动。
如上述结构的图1中外圆磨床M的砂轮15执行在套圈F上的外圆磨削时,该弹性转辊4被压靠到套圈F的外圆表面上使套圈F转动,此时的套圈F则是以定尾座中心2和动尾座中心3以可转动方式支承。图中所示的外圆磨床M备有一个装置(压力设置装置16)使设置该弹性转辊4的压力达到一个固定的水准。
对于该压力设置装置16,可以是用作将弹性转辊4的压靠力设置于一个固定水准的各种系统。图1中所示的外圆磨床M的压力设置装置16中,乃是其中的弹性转辊4的压靠力被设定为基于它被压靠于套圈F外周表面时该弹性转辊4的弹性变形凹进量的一个固定水准之上的那种适用系统。
也就是说,由一种弹性材料制成的该弹性转辊4,被压靠于F外周面上时,该弹性转辊4的邻接表面会有弹性变形而如图4中所示那样会缩进一部分。这种弹性变形的凹进量与弹性转辊4的压靠力成正比。于是,如果被压靠于套圈F外周表面时该弹性转辊4的弹性变形凹进量的测量值ΔX总是相同的话,这意味着弹性转辊4被压靠到套圈F外周表面为一个不变的压力。
还有,由弹性转辊4和辊子进退驱动装置10的滑台11组成的该辊子装置5作成一个整体部件,致使该弹性转辊4的滑动量的等于该滑台11的移动量。
这样,当处在其中该弹性转辊4与套圈F外周面隔开一段距离的状态时,滑台11朝向套圈F前移,则在同向上该弹性转辊4也滑过相同的距离,而该弹性转辊4则最终来到与该套圈F周边相接触。
此后,使滑台11进一步向前进,该弹性转辊4则被压靠于套圈F的外周表面上,而该弹性转辊4的前端(邻接表面)遂经受弹形变形,并且因压力作用被压靠于套圈F的外周表面上,而该弹性转辊4的前端(邻接表面)遂经受弹性变形,并因压力作用被压成凹坑状,该滑台11所移动的那段距离则对应于该弹性变形的凹进量ΔX。
于是,由该弹性转辊4开始作弹性变形被凹进的瞬时所测得的、即是从弹性转辊4进入与套圈F外周面相接触的瞬间开始测量得到的该滑台11的滑动量(等于该弹性转辊4的滑动量),等于该弹性转辊4的弹性变形的凹进量ΔX。
因此,如图1所示的该外圆磨床M的压力设置装置16中,弹性转辊4的弹性变形凹进量ΔX被设定在,通过建立由千分表16获得的测量结果(该滑台11的当下的移动量)基础上的一个固定水准。更具体地说,所测该滑台11的移动量以千分表17自弹性转辊4与该套圈F外外周表面刚进入接触的瞬时开始作为该滑台11前移的一个结果,并且当由千分表17所测得的测量结果业已达到一个参照值得到证实时,即停止该滑台11的前行。
适于本实例的测量系统,是用千分表17对该滑台11移动量进行测量,其中测量是在该辊前后驱动装置10的滑台11的后部进行的。
也就是说,在该测量系统中,在该辊前后驱动装置10的该装置基座14的后侧面上采用了一个测量参照表面5,而该滑台11的移动量是以测量参照面S为参照得以测量的。
关于上述参照系统,如图1所示的外圆磨床M中,千分表17通过一个支承件18的中间件被装至该滑台11,而采用这种安装方式时,被弹簧(未示)力所推出的千分表17表头17-1的一个前端部是反向并抵靠住上面提到的测量参考面S。
这样,例如当滑台11处在图1所示的位置时,启动置零于是千分表17的指针17-2(见图3)就指在表盘(未示)的起始值“0”。此后,当滑台17在图中箭头方向上退缩时,千分表17也在相同方向上回撤以相同距离。此时由弹簧(未示)力推出千分表17的表头17-1以与该退缩距离相应的一个量,与此同时,千分表17的指针17-2随着表头17-1的运动转动。此时由指针17-2所指示的表盘读数(未示)对对应着滑台11的退缩量。这些也适用于该滑台11前进量的测量情形。
接下来,将参照图1和2来描述图1所示的外圆磨床的操作之类。
(1)外圆磨床准备工作1以磨削对弹性转辊作偏心校正如图1所示的外圆磨床M中,如使排除外圆磨削过程中弹性转辊4的径向跳动以实现对套圈F不圆度的改进,则需机床在外圆磨削开始之前完成以磨削方式来校正该弹性转辊4的偏心。在此偏心校正的磨削中,采用与套圈F磨削所用的同一砂轮15来磨削该弹性转辊4的外圆表面。
2设定对弹性转辊的靠压力此后,在如图1所示的外圆磨床中,进行一种必要的调整以使弹性转辊4的靠压力设定在一个固定的水准上。
现将结合图1至6详细描述本发明外圆磨床的一个实施例。
图1所示的外圆磨床M具有两个顶尖支承装置1,而该两顶尖支承装置1包括有两个顶尖固定尾座中心2和移动尾座中心3,装载在两中心2和3间的套圈F为一个圆柱形工件,其外侧有待磨削。
此时的被装载在定动尾座中心2和3间的套圈F,其中该固定尾座中心2与该套圈F一端表面侧面上的套圈F纤维插入孔H相接触,而该移动尾座中心3则与该套圈F另一端表面侧面上的套圈F纤维插入孔H相接触。同时,由一个弹簧(未示)力把套圈F压靠到该固定尾座中心2一侧,该套圈F则以可转动方式支承于两中心2和3的两顶尖之上。
在该定尾座中心2和动尾座中心3轴线连线L-L的一侧,布置有弹性转辊4。
该弹性转辊4这样构成,即其辊子外周表面压靠于套圈F的外周表面并以这样压靠邻接部而使其施加转矩给套圈F。加之该弹性转辊4以诸如橡胶的弹性材料制成,而适于其绕辊轴心线转动。
该弹性转辊4可以以各种系统来驱动旋转。于本例中,适用系统之一为其中该弹性转辊4由一个辊轴装置5和辊轴驱动马达6来转动(见图2)。
即是,在该辊轴装置中,其中提供有支承转动的一个轴辊7,以及以同轴整体方式安装到轴辊7前端部分的弹性转辊4。另外,该轴辊驱动马达6经由由皮带轮,皮带等组成的动力传动装置8接到该轴辊7的后端部分。
轴驱动马达启动时,马达扭矩由动力转动装置8传输给轴辊一侧,于是该弹性转辊4与轴辊7一起绕着轴辊轴心线旋转。
另外,弹性转辊4可相对套圈F的外周表面前后滑动,并保持于一个预定的滑动位置上。这种滑动动作和该弹性转辊4的滑动位置的保持动作是通过一个辊前后驱动装置10来实现的。
即是,在图1所示的外圆磨床M中,包括由弹性转辊4,辊驱动马达6等组成的整个辊装置5被装在该辊前后驱动装置10的滑台11之上。如图2所示,辊前后驱动装置10的滑台11与一个往复油缸12的活塞杆13相连接,并依靠活塞杆14的前后运动在一个装置基座14上可移前移后。按照在装置基座14上的滑台11的这种运动,该弹性转辊4则可相对套圈F的外周表面作前后的滑动。
不仅如此,在其前后运动过程中,该往复油缸12的活塞杆13可停在一个任意的位置上。通过这种活塞杆13的停止,遂阻止该滑台11的运动,因此,该弹性转辊4在一个预定的滑台位置上。
也就是说,该辊前后驱动装置10使弹性转辊4相对套圈F外周表面作前后滑动,且起到定位和保持弹性转辊4在一个预定滑动位置上的一个滑动装置的作用。
如图1所示,在该定动尾座中心2和3轴线连线L-L的另一侧,布置有一个砂轮15。
砂轮位置是这样布置的,它通过套圈F的中间体相对该弹性转辊4,并在此位置上,砂轮的外圆周表面邻接着该套圈F的外周表面。砂轮15被装在一个砂轮轴(未示)的前端部,并由该砂轮主轴的旋转被驱动转动。
当用如图1的外圆磨床M以如上所述的机构的砂轮15来对套圈F实行磨削时,该弹性转辊4被压靠到套圈F的外表面上使套圈F转动,而该套圈是以可转动方式支承在固定尾座中心2和移动尾座中心3上。图中所示的外圆磨床M提供有一个装置(压力设定装置16)用以设置该弹性转辊4用的压力达到一个固定水准。
关于该压力设定装置16,可以是用作设置该弹性转辊4至固定水准的各种系统。在图1中所示的外圆磨床M的该压力设定装置16中,所适用的一种系统中该弹性转辊4所用的压靠力被设置到固定水准是建立在它被压靠于套圈F的外圆表面时该弹性转辊4弹性变形凹进量的基础上的。
也就是说,当由弹性材料制成的该弹性转辊4被压靠到套圈F外表面时,弹性转辊4的邻接表面即经历变形并呈凹进如图4中所示的那样。该弹性变形的凹进量ΔX与弹性转辊4的压力成正比。因此,若当它被压靠于套圈F外圆表面时该弹性转辊4的弹性变形凹进量测量值总是相同的话,则意味着是以一个恒定的压力被压靠于套圈F的外圆表面。
不仅如此,包括有弹性转辊4和辊子进退驱动装置10滑台11的辊轴装置5是以整体装置制成,致使该弹性转辊4的滑动量等于该滑台的移动量。
这样,当其中该弹性转辊4与套圈外周表面处在隔开状态时,该滑台朝套圈F前进,而该弹性转辊4在同向滑过同样距离,并且该弹性转辊4最终来到与该套圈F外圆表面进入相接触的位置。
此后,让滑台11继续向前,该弹性转辊4遂压靠于套圈F的外表面,而该弹性转辊4前端(邻接表面)经历弹性变形并因压力成凹进状,该滑台11则同时移动相应于该弹性变形凹进量ΔX的那段距离。
这样,该滑台11的滑动量(等于该弹性转辊4的滑动量)即如自该弹性转辊4开始作凹进的弹性变形瞬时、也就是,从该弹性转辊4来到套圈F的外周表面进入接触的瞬时起所测量到的,则是等于该弹性转辊4的弹性变形量ΔX。
如此看来,如图1所示外圆磨床M的压力设置装置16中,该弹性转辊4的弹性变形凹进量ΔX则被设置在以由该千分表16获得的测定结果(该滑台11的即时移动量)基础上的一个固定水准。更具体地说,作为滑台11前进结果的、从该弹性转辊4与套圈F外表面进入接触的瞬间起由千分表17测到了该滑台11的移动量,并且是被证实由该千分表17所获得的该测量结果已达到了一个参照值的时候,该滑台11的前进停止。
对于用千分表17的对滑台11移动量,适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测量系统中所采用的测量是在该辊子前后驱动装置10的滑台11的后部。
即在该测量系统中,用该辊子前后驱动装置10的装置基座14的后侧表面当作测量的参照面S,而且该滑台11的移动量是参考该测量参照表面S测得的。
关于上述的测量系统,图1所示的外圆磨床M中,该千分表17通过支承件18的中介物装到滑台11的侧面上,而在这种安装状态下的外圆磨削过程中,由一个弹簧(未示)力推出的该千分表17表头17-1前端部相对着上文提及的测量参照面S并与之邻接。
于是,当例如该滑台11处在图1所示位置时,实行设定使千分表17的指针17-2(见图3)指向表盘的起始值“0”(未示)。此后,滑台17在按图中箭头方向退缩时,千分表17也在同向回缩通过相同的距离。与此同时,该千分表17的表头17-1由一个弹簧(未示)力推出相应于该回缩距离的相应一段距离,千分表17的该指针17-2随表头17-1的运动而转动。此时的由指针17-2所指的表盘读数(未示)则对应于该滑台11前进量测量的情况。
随后,将参照图1和2详述图1中所示外圆磨床及其类似装置和操作。
(1)外圆磨削的准备工作1采用磨削以去除弹性辊轴的径向跳动在图1所示的外圆磨床中,为使实现通过去除该弹性转辊4的径向跳动而改进该套圈F外圆磨削中的圆柱度,则需完成在机床进行外圆磨削前的对该弹性转辊4的偏心校正磨削修整。在此偏心校正磨削中,采用与该套圈F外圆磨削中所用同一砂轮15来磨削该弹性转辊4的外圆表面。
2对弹性转辊靠压力的设定随后,在图1所示的外圆磨床中,完成设置该弹性转辊4靠压力在一个固定水准所必须的一个调整操作。
在此调整过程中,先是要让由固定尾座中心2和移动尾座中心3的两顶尖处支承住该套圈F,再使该弹性转辊4与套圈F外周表面接触。从接触的开始起作用的瞬时起用千分表17测量滑台11的移动量。
然而,让滑台11继续向前时,与套圈F外周表面接触的该弹性转辊4前端(邻接表面)经受弹性变形且成凹进。当该弹性变形凹进量ΔX到达一个固定设定值时,停止滑台11前进,而且由千分表17指针17-2所指示的表盘上的数值被读出。该表盘上的读数值则对应着刚才从该套圈F外周表面与弹性转辊4使相互进入接触的瞬时起测得滑台11的移动量,即是该弹性转辊4的弹性变形凹进量ΔX,而且这个数值就当作是调整该弹性转辊4的压靠力至一个预定设定值的参照值和设置并与此后指导该套圈F的外圆磨削。
(2)外圆磨削如图1所示的外圆磨床M中,实际执行套圈F的外圆磨削时,该弹性转辊4旋转方向与砂轮15的相反(此后,提及这种旋转为“常态旋转”,而与此相反的旋转为“逆向旋转”)。另外,由于滑台11向前,该弹性转辊4遂会与套圈F外周表面进入稍微的接触。然后,从此瞬间向前,该滑台11的移动量即开始由千分表17记入测量。
接着,让滑台11继续向前,该弹性转辊4遂被压靠到套圈F的外周表面上。在此过程中,当该千分表17所获得的测量结果(该滑台11当下的移动量)达到上述所描述过的准备操作中得到的那个参照值(从套圈F外周面与弹性转辊4被带到彼此进入接触的瞬间时起所测得的该滑台11的移动量)时,让滑台11的前进停止。
由于这种安排,弹性转辊4前端压靠到套圈F外表面就会象准备操作中那样,总是处在一个相同的位置,并且由于压力是与准备操作中相同、该弹性转辊4的弹性变形凹进量ΔX,它代表的是在准备操作中已经过调整的弹性转辊4的压靠力、并已设定为与之基本相等的一个预定值。
然而,在图1所示的外圆磨床M中,用千分表17调整和设定了该弹性转辊4压力至一个预定值之后,用砂轮15执行对套圈F的外圆表面外圆磨削,如同上面所描述的那样。
这样,在图1所示的外圆磨床M中,即使是在机床上执行按准备操作(1)的对弹性转辊4的径跳校正磨削时,用千分表17也能设定弹性转辊4的压靠力至最佳值,而无需如现有技术中那样、凭借操作者的经验和直觉,同时也可防止因压力偏离最佳值所引发的诸如、断裂,早损,固定与移动尾座顶尖2和3的非正常磨损及套圈F的不匀旋转等问题,从而实现对套圈F的相关圆柱度改进。
在此,该套圈F的纤维插入孔H、用固定尾座中心2和移动尾座中心3插进并与之接触的它,原本是被用作插入光导纤维并附着其上的,而并非是作与定动尾座顶尖2和3插入和啮合用的,致使在某些情况下,在定动尾座顶尖2和3插进光纤插孔H后不很合适,这样夹紧并由顶尖3支承的套圈F就会不稳定。
发生这种情况时,弹性转辊刚刚进入与套圈F外周面接触,以及套圈F开始旋转之后,要颠倒该弹性转辊4的旋转方向,使套圈F的转向逆转。即是,该转向被改变,由常态到逆向或逆向到常态。此时,只要在套圈F开始转动与砂轮15和工件间进入接触之间的这段时间内实现这种逆转,其中有关该被逆转的定时并没有限定。另外,在上述这段时间内,实行转向颠倒可以是任何的次数。接着,在执行过上述的调整和设置压力致使其中弹性转辊4被压到套圈F外周表面至预定值作业之后,遂可使该弹性转辊4在常态方向上转动。
当执行颠倒弹性转辊4转动的上述作业时,因转动的颠倒,该套圈F的转向也被颠倒。通过利用逆转作业的办法可使该固定尾座中心2和移动尾座中心3精确插入该纤维插入孔H及于该处精确接触,据信,其中的套圈F用顶尖2和3的夹持和支承会更稳定,从而实现了有关套圈F圆柱度的改进。
(3)在作外圆磨削的准备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上述外圆磨削的准备工作(1)中,该弹性转辊4被压靠到套圈F的外周表面上。于此过程中,弹性转辊4应是在绕其轴线转动状态下被压靠到套圈F的外周表面上去的。这样作是为了实现通过外圆磨削对套圈F圆柱度的改进。
即是,当静止状态下的弹性转辊4被直接压向套圈F外周表面时,因压力形成的一种凹进也会类似地在该弹性转辊4侧边形成。这样造成的凹进会使,比如该套圈F的转动不匀,于是该套圈F的转动精度下降,这与由外圆磨削造成的套圈F圆柱度劣化则是十分相似的。与之相反,其中在旋转状态下的上述布局中将弹性转辊4压靠到套圈F的外圆表面上,那么该弹性转辊4压力设置过程中该弹性转辊的邻接位置会是恒定不变的,致使由于因压力的凹进不会在弹性转辊4的侧面上形成,从而因这种凹进所造成的套圈F旋转精度方面的劣化得以防止,因此实现了有关套圈F圆柱度的改进。由此看来,在如图1所示的外圆磨床中,在作上述准备工作(1)过程中,该弹性转辊4是以在转动状态下压靠到套圈F的外圆表面上去的。
在此,作为该弹性转辊4所用的压力设置装置16,重点考虑是在当弹性转辊4被压靠到套圈F外周表面时它的弹性变形凹进量,而如图1所示的外圆磨床M中的只是适用中的一种布局,这种为使该弹性变形量等于参照值的有效设置,它也可以由如图5和6所示的一种适用压力设置装置16来代替。
该图中所示的这种压力设置装置16适用结构中,设置的该弹性转辊4的压力通过一个耐压弹簧19使达到一个预定值。由于这种压力设置布置,在图5和6所示外圆磨床M中提供有由一个有导向孔20的导向件本体21,以及以可滑动方式被装进该导向孔20内的一个圆导向体22所组成的、装在滑台11上的导向装置23。还有,与圆导向体22成一体、整体辊轴装置5(包括该弹性转辊4)可在该弹性转辊4的靠压方向上滑动。然而,由于在该导向件本体21与辊轴装置5之间有耐压弹簧19装备,该弹性转辊4总是通过该耐压弹簧19的中间体以一个固定的压力在它的邻接方向上被推压。该耐压弹簧19的弹力以一个弹力调节螺钉19-1可作精细的调整。
不仅如此,在适用的图5和6所示的压力设置装置时,由于有耐力弹簧19,即使因外圆磨削的进程该套圈F的外径减小,该弹性转辊4的压力也不会改变,致使该弹性转辊4的旋转作业稳定化。而且,无需执行对该弹性转辊4压力的调整操作,因此减轻了操作者的负担。
而适于图1所示该外圆磨床M作为滑台11移动(该弹性转辊4移动量)测量用装置的千分表17,也可采用某些其他的测量装置。而且,构成滑台11的也可以是由其中结合有伺服马达和滚动丝杠的数控滑台,使对该位置上的数字控制来执行让辊子4耐受住套圈F的压力。
另外,虽然该外圆磨床M用该耐压弹簧19作为以一种固定压力将该弹性转辊4压靠到套圈F外周表面去所用的装置是适合的,可是也可有一款适用的结构中是采用气缸,液压缸或类似装置提供一种固定压力将弹性转辊4压靠到套圈F的外周表面上。
尽管在上述的实施例中,经历外圆磨削的该套圈F作为该圆柱形工件,但现发明也可应用的场合中,进行外圆磨削的圆柱形工件可以不是套圈F。
如上所述,于本发明的外圆磨床中,提供有在将该弹性转辊压靠到一个圆柱形工件外周表面至一定固定水准时以设定该压力用的一个压力设置装置,致使即使是在该机床上对该弹性转辊执行偏心修整的磨削,则也可对该弹性转辊的压力设定到一个最佳值而非如现有技术中那样、凭借操作者的经验和直觉,而且可以防止由压力凹进偏离最佳值所致的诸如断裂,早损,及定动尾座顶尖的异常磨损,以及圆柱工件转动不匀等各种问题,从而实现圆柱工件关于圆柱度方面的改进。
在本发明中,当该适用的压力设置装置是在将弹性转辊压靠于圆柱形改进外周面时,由诸如一种耐压弹簧的推压装置所构成的那一种,它会以一种固定的压力在压力方向上推动该弹性转辊,由该推压装置对弹性转辊的压力即使在因外圆磨削进程中该圆柱形工件外径减小时,也不变化,致使可以实现该弹性转辊压力调整,因此减轻对操作者的负担。
在本发明中,适用结构是其中的弹性转辊以旋转中被压靠到该圆柱形工件的外圆表面时,在设置该弹性转辊压力的设置期间中该弹性转辊的邻接位置就会是固定不变的,致使不易在该弹性转辊的侧面上形成因压力的一种凹进,因而可以防止因这种凹进所致的圆柱工件旋转精度下降,因此使该圆柱工件的相关圆柱度得以进一步的改进。
本发明中,所适用结构为该弹性转辊的转向与与之保持接触的该圆柱工件外圆周面相反时,该圆柱工件的转向也相反,以成为一种逆向作业。由于这种逆向作业时,有可能使插入固定尾座顶尖和移动尾座顶尖进到圆筒工件的孔部而起到校正作用使之相啮合,据信这样的用两顶尖所支承和夹持的圆筒形工件更为稳定,致使这种状下可以实现该圆筒工件相关的圆柱度得到进一步改善。
权利要求
1.一种外圆磨床,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双顶尖支承装置,它由一个固定尾座中心和一个移动尾座中心以可旋转方式支承着一个圆柱形工件;弹性转辊,它被压靠到该圆柱形工件的外周表面上并施加转矩给该圆柱形工件;滑动装置,它用于相对圆柱形工件的外周表面使弹性转辊作前后滑动,并且保持该弹性转辊在一个固定的滑动位置;砂轮,它从相对该弹性转辊的一个位置上通过该圆柱形工件的中间体使邻接于该圆柱形工件的外周表面,并且磨削圆柱形工件的外周表面;和压力设置装置,它用以在将该弹性转辊压靠到圆柱形工件外周表面时设定压力到一个固定的水准。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外圆磨床,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压力设置装置装备有用以测量该弹性转辊滑动量的一种测量装置,而且当弹性转辊被压靠于该圆柱形工件外周表面时的该弹性转辊的弹性变形凹进量是被设定在基于由该测量装置测得的该测量结果的一个固定的水准。
3.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外圆磨床,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压力设置装置包括一个耐压弹簧装置,它在弹性转辊压靠圆柱形工件外周表面时在该压力方向上以一种固定耐压力,或是以固定耐压力的其它推动装置推动该弹性转辊。
4.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外圆磨床,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弹性转辊适于处在转动状态时被压靠到该圆柱形工件外周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外圆磨床,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弹性转辊的转向与与该弹性转辊相接触的圆柱形工件外周表面的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外圆磨床,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双顶尖支承装置具有适于从该圆柱形工件一侧端表面的圆柱工件的一个孔部相接触的一个固定尾座中心,和适于从该圆柱形工件另一侧端表面的圆柱工件的该孔部相接触的一个移动尾座中心,并且将该圆柱形工件压靠到该固定尾座中心一侧上去,该圆柱形工件由该固定尾座中心和移动尾座中心以可旋转的方式所支承。
全文摘要
一种外圆磨床,它适于提供对诸如套圈的圆柱形工件相关圆柱度的改进,用压力设置装置16将弹性转辊4压靠到套圈F外周表面的压力设置在一个固定的水准。在此压力设置装置中,用千分表17测定、例如弹性转辊4进入与套圈F外周面接触瞬时起的滑台11的移动量当作滑台11的前进结果,当千分表17所测得的该测量结果已达到一个参照值得到证实时,令滑台11前进停止,以将该弹性转辊作弹性变形的凹进量设置在基于千分表17所作测量结果的一个预定设定值。
文档编号B24B41/06GK1449890SQ0313122
公开日2003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9日
发明者荒井茂弘 申请人: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