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管件表面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3367046阅读:7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不锈钢管件表面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应用于处理不锈钢管道件表面的方法,属于不锈钢制品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在给水设备、制药机械、食品机械、化工机械中,经常要使用不锈钢材质的管道来进行各种联接,此类管道在制造过程中一般采用毛坯管下料,然后经过焊接制成管道件使用,管道件的表面质量和美观性较差,况且焊缝易氧化变色,目前管道表面处理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在原母材表面和焊缝上直接进行酸洗钝化处理,然后用清水冲洗,干燥后包装即为成品。此工艺流程具有简单方便,不损伤母材、强度不受影响的好处,但是对于表面美观性和耐腐蚀性要求高的场合就不能满足要求了。第二种是采用电解抛光的方法,可以提高一些表面质量和耐腐蚀能力,但是处理麻烦、成本高,而且也达不到很高的质量要求,对于大的管件用此方法不容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以上问题,可以大大提高不锈钢管道件表面美观性和耐腐蚀能力的表面处理技术方案。
本发明采用机械抛磨预处理、抛丸处理、表面清洁处理、酸洗钝化处理、烘干、高温渗蜡处理,使表面平整度、美观程度、防腐性能均有显著提高,从而实现了发明的目的。
对于有压力的场合,所使用的不锈钢管一般为热轧无缝管,表面质量较差,而且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极易损伤表面,本发明的机械抛磨预处理的目的是去除原表面的磕碰、划伤并同时使热轧的表面变得平整光滑,为后续处理打下基础,抛丸处理后就达到了亚光效果,然后进行酸洗钝化处理,烘干后进行高温渗蜡处理,经冷却,就达到了既美观又耐腐蚀的效果。
本发明技术效果本发明大大提高了管道件的表面美观性和耐腐蚀能力,使产品和工程的档次有了显著提高。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对于供水设备、化工设备等,工作时一般都有一定的压力,所使用的不锈钢管材质一般为SUS304、SUS316,壁厚一般为3mm~10mm,为热轧无缝管,表面质量较差,而且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极易损伤表面,本发明的第一道工序是机械抛磨预处理,目的是去除原表面的磕碰、划伤并同时使热轧的表面变得光滑,为后续处理打下基础,抛磨时一般先后使用60目、80目、120目、240目、360目、600目的砂布或砂带进行抛磨,抛磨完成后,进行定向抛丸处理,将抛磨的纹理处理成均匀一致的效果,将变色的焊缝处理成与母材表面一致的颜色,所用的弹丸材质最好与母材材质相同,弹丸的直径控制在0.3mm~1.0mm之间,抛丸完成后,将表面进行清洁处理,然后进行酸洗钝化处理,酸洗钝化时避免表面颜色不均匀现象,最好用浸泡或喷淋法,酸洗钝化结束,立即烘干,烘干温度控制在100℃到120℃范围之内,烘干结束冷却至75℃-85℃时进行涂蜡操作,所使用的蜡为固体石蜡,涂蜡时必须涂抹均匀,涂蜡完成后进行渗蜡处理,渗蜡的温度为115℃-125℃,保温时间为5-10分钟,必须做好通风,及时去除蒸发的石蜡,渗蜡完成,进行冷却,检查无缺陷后,此处理过程全部完成。
权利要求
1.一种不锈钢管件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了机械抛磨预处理、抛丸处理、烘干、高温渗蜡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管件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抛丸处理所用弹丸的直径在0.3mm~1.0m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管件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烘干温度控制在100℃到120℃范围之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管件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烘干结束后温度冷却至75℃-85℃时即进行涂蜡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管件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渗蜡的温度为115℃-125℃,保温时间为5-10分钟。
全文摘要
一种不锈钢管道件表面处理方法,采用机械抛磨预处理使原表面变得平整光滑,采用抛丸处理使表面成为亚光,烘干和高温渗蜡处理使表面更耐腐蚀,从而本发明使管道件表面的平整度、美观程度、防腐性能均有显著提高,达到了既美观又耐腐蚀的效果。
文档编号B24C11/00GK1967039SQ20051011480
公开日2007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14日
发明者张明亮, 王学成, 徐海坤 申请人:张明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