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降低钢水钛夹杂物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铁的冶炼
技术领域:
,具体是一种帘线钢精炼过程中的降低钢水钛夹杂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帘线钢的生产工艺过程,为了增加延展性、强度,必要时在冶炼过程中加入硅、锰等元素,但是在冶炼过程避免不了因合金、原材料等带入钛元素,钢中钛与钢中氮、碳、氧等元素反应在钢中形成夹杂,虽然在钢包精炼时,通过吹氩手段能去除一部分夹杂物,但是因钛夹杂物颗粒小、数量少在精炼时很难除去。由于在帘线钢拉拔过程中,如果在钢材内部存在大于10um的夹杂物会造成断裂,特别是钢中Ti夹杂物,它以各种形态存在钢中,因其硬度高,不易变形,在拉拔时产生的危害更大。因此,为了保证帘线钢的生产及帘线钢抗疲劳性能,对钢中钛夹杂物尺寸和数量的限定就更加严格。目前钢水除夹杂的方法一般都是通过经精炼炉去除钢中夹杂物,但对钛夹杂物的去除效果不明显。如何进一步将钢中钛夹杂物降到更低,使其满足帘线钢的生产要求,目前还是帘线钢生产中的一个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帘线钢在精炼除夹杂物后,钢水中残留的钛夹杂物尺寸大、个数多,导致帘线钢在拉拨时使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公开一种降低钢水钛夹杂物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它的特点是在帘线钢生产精炼处理完成后,对钢包进行底吹氩和钢包浇钢过程吹氩。其具体的方法是,在精炼处理后,钢包处于等待位进行钢包底吹氩,氩气流量控制在0.3xl0'3~4xl(T3Nm3/miivt范围内,吹氩流量控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吹氩流量控制在l(T3~4xl(T3Nm3/miirt范围内,时间为1030min;第2阶段吹氩流量控制在0.3x10—3~1(T3Nm3/mint范围内,时间为103Omin;本发明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在钢包浇钢过程进行吹氩,氩气流量控制在上限为1.5Xl(T3Nm3/mint,吹氩流量变化根据钢包浇注重量按Y=1.5X10_3—3X10'5XX公式进行递减。式中Y:吹氩流量Nm3/mint,当Y为零时,停止吹氩。X:浇注钢水量,单位吨,钢包连续浇铸的钢水量,即钢包的浇铸速度与浇铸时间的乘积。本发明的优点及效果在于,利用等待位进行钢包底吹氩,进一步除去钢水钛及其它夹杂物,提高钢水洁净度;由于采用钢包浇钢过程进行吹氩,一是进一步去除钢水中的夹杂物,提高钢水纯净度,二是均匀钢中成分和温度,采用钢包浇钢过程进行吹氩,也是目前钢水浇注技术的一个新工艺。采用本发明后,不但使钢中TiN、Ti(C,N)夹杂物粒度不大于5um,单位面积数量(25mm2)不大于2个,而且使帘线钢钢中其它脆性氧化物夹杂物的粒度小于3um,单位面积(25mm2)数量不大于1个;以锰铝榴子石(3MnO.Al203.Si02)和钙斜长石(CaO.Al203.2Si02)为主的夹杂物的粒度小于5um,单位面积数量(25mm2)在118个之间;满足帘线钢的生产工艺要求,从而提高帘线钢的拉拔性能和抗疲劳性能。具体实施例方式4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特点就是,在帘线钢生产精炼处理完成后,对钢包进行底吹氩和钢包浇钢过程吹氩。根据具体实际生产的要求,精炼处理后,钢包处于等待位对钢包底进行吹氩,氩气流量控制在0.3X10_3~4X10'3Nm3/mint范围内,吹氩流量控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吹氩流量控制在10—3~4X10—3Nm3/min*t,时间为1030min;第2阶段吹氩流量控制在0.3X1(T3~1(T3NmVmint;时间为1030min。钢包浇钢过程进行吹氩,氩气最大流量1.5Xl(^NmVmin't,其吹氩流量变化按Y=1.5X10—3—3X10—5XX公式进行递减。式中Y:吹氩流量,单位Nm3/min*t;当Y为零时,停止吹氩;X:钢水连续浇铸量,单位吨,即钢水的浇铸速度与浇铸时间的乘积,钢水的浇铸速度根据钢水的温度、连铸坯的要求等实际的工况而定。下表为本发明的几组最佳实施例:<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权利要求1一种降低钢水钛夹杂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帘线钢生产精炼处理完成后,对钢包等待位进行底吹氩和钢包浇钢过程吹氩;具体的方法是,在精炼处理后,钢包处于等待位时进行钢包底吹氩,氩气流量控制在10-3~4×10-3Nm3/min·t范围内;钢包浇钢过程进行吹氩,氩气最大流量1.5×10-3Nm3/min·t,吹氩流量变化根据钢包浇注重量按Y=1.5×10-3-3×10-5×X公式进行递减,式中Y吹氩流量,单位Nm3/min·t,当Y为零时,停止吹氩;X为浇注钢水量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钢水钛夹杂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钢包等待位吹氩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吹氩流量控制在10—3~4xl0—3Nm3/miivt范围内,第2阶段吹氩流量控制在0.3x10—3~10—3Nm3/mirrt范围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钢水钛夹杂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钢包等待位吹氩的第一阶段吹氩时间为1030min,第二阶段吹氩时间为1030min。全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降低钢水钛夹杂物的方法,其特点是在帘线钢生产精炼处理完成后,对钢包等待位进行底吹氩和钢包浇钢过程吹氩;钢包处于等待位时分二个阶段吹氩,氩气流量控制在0.3×10<sup>-3</sup>~4×10<sup>-3</sup>Nm<sup>3</sup>/min·t范围内;钢包浇钢过程进行吹氩,氩气最大流量1.5×10<sup>-3</sup>Nm<sup>3</sup>/min·t,吹氩流量变化根据钢包浇注重量按Y=(1.5×10<sup>-3</sup>-3×10<sup>-5</sup>·X)Nm<sup>3</sup>/min·t公式递减,由于本发明利用等待位进行钢包底吹氩及采用钢包浇钢过程进行吹氩,进一步除去钢水钛及其它夹杂物,提高钢水纯净度,均匀钢中成分和温度,减少帘线钢中的钛夹杂物及其它脆性氧化物夹杂物的粒度,从而满足帘线钢的生产工艺要求,提高帘线钢的拉拔性能和抗疲劳性能。文档编号C21C7/072GK101586177SQ200810011559公开日2009年11月25日申请日期2008年5月22日优先权日2008年5月22日发明者勇仉,原丽君,东宁,张晓军,曹维华,臧绍双申请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