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无取向电工钢性能的方法

文档序号:3346802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提高无取向电工钢性能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工钢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无取向电工钢 性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低牌号冷轧无取向硅钢生产工艺为热轧后冷轧及退火。高牌号冷 轧硅钢为提高电磁性能在冷轧前热轧板进行常化处理,随后进行冷轧 及退火。退火工艺采用罩式炉退火或采用连续退火。
采用连续式退火工艺生产冷轧无取向硅钢时,为了降低铁损,要求 在连退工序中所采用的手段主要为较高的退火温度和较低的工艺速度。 但为了提高磁感,要求连退工序中所采用的手段则主要为较低的退火温 度和较高的工艺速度,两者对工艺的要求相反,所以无法通过调整连退 工艺同时得到低铁损和高磁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解决连退过程 中在降低铁损的同时必须牺牲磁感的矛盾,提供一种在现有连续退火 设备的条件下,既能降低铁损同时又能提高磁感的无取向电工钢的生 产工艺。 、
一种提高无取向电工钢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工 艺步骤(l)冶炼将钢水成分控制在规定范围内;(2)连铸;(3)热轧(4) 冷轧采用一次或带有中间退火的二次冷轧法轧至成品厚度;(5)回复处 理冷轧后在再结晶温度以下退火4至10小时;(6)退火采用连续式退 火炉完成再结晶退火。
本发明提高无取向电工钢性能的方法所述热轧时钢坯加热温度为1100 1200°C,开轧温度》950。C,终轧温度^820。C,巻取温度》700。C; 所述电工钢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10%、 Si: 0.8% 2.5%、 Mm 0.2°/。 1.2%、 P《0.03%、 S《0.01%、 Als《0.6%,其余为铁和不可 避免的杂质元素。
冷轧板退火钢板经过回复、再结晶以及晶粒长大三个阶段。其中回 复阶段随着形变能的释放,铁损略有降低,再结晶阶段铁损降低较迅速, 晶粒长大阶段铁损降低速度逐渐降低。磁感强度与织构转变有关,在冷 轧板中主要以较强的(100)有利织构和(111)不利织构为主的形变织
构。同时冷轧板存在较多的形变能,内应力的存在降低产品的磁感。随
着退火温度升高,各织构强度逐渐降低,其中(100)有利织构降低速度
较快。在回复阶段,只发生小角晶界变化,由于不发生大角晶界的变化, 所以产品内晶粒取向没有变化,织构保持冷轧状态。但内应力降低,对 提高磁感有一定的作用。再结晶形核阶段,有利织构强度降低,磁感降 低。结晶长大初期,大角晶界晶粒相互吞食,磁感迅速降低,晶粒长大 阶段磁感进一步降低。
由于在回复阶段磁感升高,铁损降低,所以回复阶段有利于提高冷 轧硅钢产品电磁性能。经研究发现冷轧板经回复后,在再结晶阶段磁感 降低速度降低。本发明在冷轧硅钢产品冷轧与连续退火之间增加了回复 处理,使产品电磁性能得到了较明显的提高。
利用现有设备采用本发明工艺生产无取向电工钢,能够在降低产品 铁损的同时还能明显提高其电磁性,从而解决了降低铁损与提高磁感的 工艺相互矛盾的问题,充分发挥了产品的性能潜力。由于冷轧无取向硅 钢产品性能的提高,便可节约大量的电力,从而产生较大的社会和经济 效益。
具体实施例方式
4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1电工钢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 0.002%, Si:
1.35%, Mn: 0.40%, P: 0.010%, S: 0.004%, Als: 0.28%,其余为
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
该提高无取向电工钢性能的方法包括下列工艺步骤
a) 冶炼采用转炉冶炼,RH真空精炼处理,钢水成分按上述要求 控制,并采用连铸方式将钢水铸成钢坯;
b) 热轧将钢坯加热到115(TC,开轧温度为1030°C,终轧温度为 880°C,巻取温度为750°C;
C)冷轧采用连轧方式将热轧板一次轧制成厚度为0.5mm的成 品板;
d) 回复处理将冷轧后的成品板与热轧板堆放在一起,使冷轧板 升温并保持一段时间进行回复处理;
e) 退火处理;将回复处理后的钢带经连续退火炉湿氢脱碳退火、 涂绝缘层等工序制成成品。
本发明实施例1成品板回复处理的回复温度和时间,以及钢板的性 能参见表l。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2电工钢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 0.003%, Si: 1.25%, Mn: 0.35%, P: 0.012%, S: 0.003%, Als: 0.35%,其余为
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
该提高无取向电工钢性能的方法包括下列工艺步骤
a)冶炼采用转炉冶炼,RH真空精炼处理,钢水成分按上述要求
控制,并采用连铸方式将钢水铸成钢坯;b)热轧将钢坯加热到1180°C,开轧温度为IOI(TC,终轧温度为 870°C,巻取温度为740'C;
C)冷轧采用连轧方式先将热轧板轧制成厚度为0.85mm的冷轧 板,带有750"C中间退火,然后轧制成0.50mm的成品板;
d) 回复处理将冷轧后的成品板装入罩式炉进行回复处理;
e) 退火处理;将回复处理后的钢带经连续退火炉湿氢脱碳退火、 涂绝缘层等工序制成成品。
本发明实施例2成品板回复处理的回复温度和时间,以及钢板的性 能参见表1 。
表l本发明实施例钢板回复处理的回复温度、时间和钢板的性能
回复温度回复时间Pi 5 W/kgB5000 T
实施例1300 °C8小时4.451,721
450 °C8小时4.411.725
实施例2320 °C10小时4.431.723
480°C10小时4.351.727
对比例4.571.705
权利要求
1.一种提高无取向电工钢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工艺步骤(1)冶炼将钢水成分控制在规定范围内;(2)连铸;(3)热轧(4)冷轧采用一次或带有中间退火的二次冷轧法轧至成品厚度;(5)回复处理冷轧后在再结晶温度以下退火4至10小时;(6)退火采用连续式退火炉完成再结晶退火。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提高无取向电工钢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轧时钢坯加热温度为1100 1200°C,开轧温度^95(TC,终轧温 度^820。C,巻取温度^70(TC。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提高无取向电工钢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电工钢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10%、 Si: 0.8% 2.5%、 Mn: 0,2% 1.2%、 P《0.03%、 S《0.01%、 Als《0.6%,其余为铁和不 可避免的杂质元素。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无取向电工钢性能的方法,包括下列工艺步骤(1)冶炼;(2)连铸;(3)热轧(4)冷轧;(5)回复处理冷轧后在再结晶温度以下退火4至10小时;(6)退火采用连续式退火炉完成再结晶退火。本发明所述电工钢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10%、Si0.8%~2.5%、Mn0.2%~1.2%、P≤0.03%、S≤0.01%、Als≤0.6%,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本发明利用现有设备生产无取向电工钢,能够在降低产品铁损的同时还能明显提高其磁感,解决了降低铁损与提高磁感工艺相互矛盾的问题,充分发挥了产品的性能潜力。
文档编号C21D7/00GK101586180SQ200810011560
公开日2009年11月25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22日
发明者张仁波, 张智义, 李亚东, 李文权, 理 罗, 健 赵, 金文旭, 高振宇 申请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