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锰系水淬贝氏体钢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348716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锰系水淬贝氏体钢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锰系水淬贝氏体钢的制备方法,属于合金钢制造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高强度合金钢的生产,通常采用添加较多元素或贵重元素、热加工后进行热处理等途径,以获得合金钢产品的较好的强韧性配合。由于在合金钢中添加较多量元素或贵重元素,或由于较为复杂的生产工艺,使高强度合金钢的生产成本较高,不利于大量使用。在大型钢构件的生产中使用水(油)淬火处理时,一些情况下由于钢的淬透性较低,导致构件整体强度不足,这些都是大型高强度合金钢构件生产中常遇到的技术瓶颈。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锰系水淬贝氏体钢的制备方法,改变已有的贝氏体钢生产工艺,以提高性能及降低生产成本,并使大型贝氏体钢产品的强度达到使用要求。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锰系水淬贝氏体钢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各步骤(1)用常规炼钢工艺冶炼后,经注锭或者连铸生产,钢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可以为C:0.05—0.42%Mn:1.80—3.00%Si:0.20—1.80%Cr:0—1.60%Ti:0_0.12%V:O—O.12%Nb:0_0.12%NO—O.02%B:0—0.01%余为Fe;(2)将上述钢材在110(TC—125(TC锻压或轧制成产品,水冷或者油冷至室温一300。C;(3)将上述产品加热至200—650。C,保温l一3小时进行回火处理。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锰系水淬贝氏体钢的制备方法,通过对Mn、Si、Cr等合金元素的适当调配,改变了发明钢种的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曲线),从而可以获得较大冷速范围内的贝/马复相组织,同时合金元素的加入很大程度上改善了钢的淬透性,这都为通过廉价的水(或油)获得优良的贝/马复相组织提供了条件。对于生产大型钢构件采用水(油)淬工艺,可以得到强韧性配合优良的构件。本发明的锰系水(油)淬贝氏体钢,与已有的锰系空冷贝氏体钢分别适用于不同用途,互为补充。同时更重要的是,与同强度级别的其他钢种相比,锰系水(油)淬贝氏体钢的合金成本低廉,且整个生产工艺过程无需复杂工序,显著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提出的锰系水淬贝氏体钢的制备方法,首先用常规炼钢工艺冶炼后,经注锭或者连铸生产,钢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0.05_0.42%1.80—3.00%0.20_1.80%O—l.60%O—O.12%O—O.12%0_0.12%0_0.02%0——0.01%C:MmSi:Cr:Ti:v:Nb:NB:余为Fe;然后将上述钢材在110(TC—125(TC锻压或轧制成产品,水冷或者油冷至室温一30(rC;将上述产品加热至200—65(TC,保温l一3小时进行回火处理。本发明的实施例见下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如下(1)用转炉或电炉进行常规炼钢工艺连铸生产出料坯。(2)将料坯降温至12(XTC,轧制成O300棒材后,油冷至20(TC,缓冷至室温。(3)将棒材加热至250'C,保温2小时,进行回火处理。实施例2的制备方法如下(1)用转炉或电炉进行常规炼钢工艺连铸生产出料坯。(2)将料坯降温至1200°C,轧制成①300棒材后,油冷至200'C,缓冷至室温。(3)将棒材加热至20(TC,保温2小时,进行回火处理。实施例3的制备方法如下(1)用转炉或电炉进行常规炼钢工艺连铸生产出料坯。(2)将料坯降温至1200°C,轧制成O200棒材后,油冷至20(TC,缓冷至室温。(3)将棒材加热至25(TC,保温1.5小时,进行回火处理。实施例4的制备方法如下(1)用转炉或电炉进行常规炼钢工艺连铸生产出料坯。(2)将料坯降温至1200'C,轧制成①400棒材后,水冷至250'C,缓冷至室温。(3)将棒材加热至60(TC,保温3小时,进行回火处理。实施例5的制备方法如下(1)用转炉或电炉进行常规炼钢工艺连铸生产出料坯。(2)将料坯降温至1200°C,轧制成①300棒材后,水冷至25(TC,缓冷至室温。(3)将棒材加热至200'C,保温2小时,进行回火处理。实施例6的制备方法如下(1)用转炉或电炉进行常规炼钢工艺连铸生产出料坯。(2)将料坯降温至1200°C,轧制成①200棒材后,水冷至室温。(3)将棒材加热至250'C,保温2小时,进行回火处理。。实施例7的制备方法如下(1)用转炉或电炉进行常规炼钢工艺连铸生产出料坯。(2)将料坯降温至1200°C,轧制成O200棒材后,水冷至室温。(3)将棒材加热至250°C,保温1.5小时,进行回火处理。实施例8的制备方法如下(1)用转炉或电炉进行常规炼钢工艺连铸生产出料坯。(2)将料坯降温至120(TC,轧制成O200棒材后,水冷至室温。(3)将棒材加热至250'C,保温1.5小时,进行回火处理。权利要求1.一种锰系水淬贝氏体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各步骤(1)用常规炼钢工艺冶炼后,经注锭或者连铸生产,钢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C0.05—0.42%Mn1.80—3.00%Si0.20—1.80%Cr0—1.60%Ti0—0.12%V0—0.12%Nb0—0.12%N0—0.02%B0—0.01%余为Fe;(2)将上述钢材在1100℃—1250℃锻压或轧制加工成产品,水冷或者油冷至室温—300℃;(3)将上述产品加热至200—650℃,保温1—3小时进行回火处理。全文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锰系水淬贝氏体钢的制备方法,属于合金钢制造
技术领域
。首先用常规炼钢工艺冶炼后,经注锭或者连铸生产,钢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C0.05-0.42%,Mn1.80-3.00%,Si0.20-1.80%,Cr0-1.60%等,余为Fe;经锻轧后直接水冷或者油冷却;随后加热至200-650℃,保温1-3小时进行回火处理。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通过适量Mn、Si、Cr等元素的合金化,改变了钢种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改善了钢的淬透性,得到强韧性配合良好的构件。本制备方法生产的产品性能优良,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文档编号C21D8/00GK101376942SQ20081022342公开日2009年3月4日申请日期2008年9月27日优先权日2008年9月27日发明者春冯,寒张,方鸿生,白秉哲,罗开双,许峰云,郑燕康申请人:清华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