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铁的内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2324阅读:6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铸铁的内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电炊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热锅、电 饭锅、电磁煲用的不粘型铸铁的内胆。
技术背景
目前人们使用的电热锅、电饭锅、电磁煲等各种内胆基本采用不 锈钢材料或其它金属材料制成,或采用铝或铝合金材料加不粘层制成。 采用不锈钢材料,避免了有可能食入铝元素的危害,但由于不锈钢材 料加工成本高;而铝质不粘锅内胆,由于铝或铝合金容易软化,加工 出来的不粘层不够牢固,易脱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廉、加工出来的不粘层牢固、 不易脱落、可避免食入铝元素、清洗方便的铸铁的内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铸铁的内胆,是在内胆本体的 内表面上涂有不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胆为铸铁的内胆,在铸铁 的内胆的内表面涂有不粘层,外表面为氮化处理后有氮化层。
上述的不粘层的厚度为20um 50um; 上述的氮化层厚度为10 li m 200 U m。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
1、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铸铁做内胆的主体,使成本低廉,加工出 来的不粘层牢固,不易脱落。
2、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铸铁及在铸铁的内胆内表面涂不粘层,不含铝或铝合金成份,可避免食入铝元素,而且清洗方便;外表面采用 氮化处理形成氮化层,提高铸铁的基体抗腐蚀性、耐磨性的作用。
3、本实用新型适宜在各种类型的电热锅、电饭锅、电磁煲等小家 电炊具类做内胆推广应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2是图1的A处局部剖视图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l一2: 铸铁的内胆,是在内胆本体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不粘层,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内胆1为铸铁的内胆,在铸铁的内胆1的内表面上涂有不粘
层2,外表面氮化处理所形成氮化层3。
上述的不粘层2的厚度为20 U m 50 li m;氮化层的厚度为10 u m 200 w m。
由于内胆采用铸铁制成,使用者长期使用有利于身体的健康;且 在内胆的内表面不粘处理,使得清洗方便、外形美观;外表面氮化层, 提高铸铁的基体抗腐蚀性、耐磨性的作用,适宜在各种类型的电热锅、 电饭锅、电磁煲等小家电炊具类做内胆推广应用。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之一,并非以此限 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形状、结构、 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铸铁的内胆,包括内胆的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胆为铸铁制成。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铸铁的内胆,其特征在于内胆的本体内表 面上涂敷不粘层,外表面氮化处理后所形成氮化层。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铸铁的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 粘层的厚度为20um 50um,氮化层的厚度为10 U m 200 U 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电炊具技术领域,即铸铁的内胆,是在内胆本体的内表面上涂有不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胆为铸铁的内胆,在铸铁的内胆的内表面涂有不粘层,外表面为氮化处理,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铸铁做内胆的主体,及在铸铁的内表面涂有不粘层,外表面为氮化处理,使产品的成本低廉,清洗方便,加工出来的不粘层牢固,不易脱落,可避免食入铝元素,适宜在各种类型的电热锅、电饭锅、电磁煲等小家电类做内胆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C23C8/26GK201234896SQ200820113199
公开日2009年5月13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16日
发明者石建林, 陈合林 申请人:浙江爱仕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