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3180阅读:6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砂光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砂光机,尤其是砂光机的减振装置,属于电动工具领域。
背景技术
在电动工具领域,砂光机是一种常用的电动工具,通常用于将木工制品表面打磨光滑。 砂光机主要包含电机、动力传递装置和打磨板,其中,动力传递装置包含偏心装置。在工作 状态下,动力传递装置将电机的旋转运动传递为打磨板的偏心运动。打磨板的下表面上安装 有砂纸或者其他打磨件,打磨件将随着打磨板一起运动,从而对被加工表面实施打磨。
目前,现有的砂光机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打磨板的偏心运动使得砂光机处于不平衡状态, 从而引起整个砂光机的振动,使用者在长时间操作时,很容易感到手部疲劳,且不能很好的 控制住砂光机。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人们通常通过改善砂光机的平衡系统来提高 机器的平衡,减小振动;或者在握持部分表面覆盖软胶或者硅胶材质以提高握持的舒适感, 缓解振动所造成的疲劳感。但这些解决方法对于有效地减小砂光机振动所起到的作用非常有 限。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和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了的、具有较好减振效 果的砂光机。
本实用新型的砂光机,包含一个机壳以及一个安装在机壳内的电机,机壳由第一机壳和第 二机壳组成,第一机壳至少部分地覆盖第二机壳, 一个握持部分形成于第一机壳上,第一机 壳与第二机壳之间通过减振装置相互连接,该减振装置包含至少一个减振元件,至少有一个
减振元件位于第一机壳内部、且位于第二机壳的周向外围。
根据上述的结构安排,第一机壳和第二机壳之间通过减振装置连接,不仅使得第一、第 二机壳之间的连接更加简单方便,而且有效地减小了机器的振动。进一步地,减振元件位于 第二机壳的周向外围,更加有效地缓解了机器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振动,降低了使用 者的操作疲劳感。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为了结构清晰,部分机壳已被拆去。 图2是优选实施例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案



图1所示,砂光机10包含机壳1以及安装在机壳1内的电机2。通常情况下,砂光机 还包含一个偏心装置,打磨底板连接于偏心装置上,电机通过动力传递装置以及偏心装置将 旋转运动传递为打磨板的偏心运动,继而借助于固定在打磨底板下表面上的砂纸对被加工表 面实施打磨。
结合
图1和图2,机壳1由上机壳11和下机壳12组成,上机壳11部分地覆盖住下机壳 12,两者部分重叠。上机壳11的顶部形成一个握持部分3,并覆盖软胶层或者其他弹性材料, 用以增加握持的舒适感。下机壳12的后端连接一个出尘装置4。上下机壳ll、 12又可分为 左半机壳111、 121和右半机壳112、 122。在装配时,上下机壳通过减振装置连接,左右机 壳通过螺钉连接。
如图所示,上下机壳ll、 12之间的减振装置包含一个顶部减振元件5,其大致为圆柱形, 并且由橡胶或者其他弹性材料制成。减振元件5的下表面上有一个圆形槽50,其内径与下机 壳12上的顶部圆形凸台6的外径相一致,使得减振元件5可套在凸台6上。相应地,上机壳 11顶部的内表面上有开口向下的圆形限位槽7,其内径与减振元件5的外径相一致,使得减 振元件5可与限位槽7相配合。减振元件5的结构安排可以直接减小机器在垂直方向上的振 动。
上下机壳ll、 12之间的减振装置还包含四个大致为长方体的减震元件8,其分布在上机 壳11的内部、下机壳12的周向外围,即上下机壳的重叠部分之间。各个减振元件8在面向 下机壳12的侧面上分别有一个狭长的槽80。下机壳12的四个面上分别有向外突出的连接块 9,连接块9的外形尺寸与减振元件8上的槽80的尺寸大致相等,使得连接块9可插入槽80 中。相应地,上机壳ll的内表面上有四个限位机构,分别由从内表面上伸出的胫所形成,分 别是两个限位槽13和两个卡槽14,该限位机构的分布位置分别与下机壳12上的连接块9相 对应。其中,限位槽13是封闭的矩形框槽,分别位于上机壳ll的左半机壳lll和右半机壳 112上,且位置相对,卡槽14为不封闭的槽,其在水平方向上没有限制,卡槽14位于上机 壳ll的前端和后端,且位置相对,这种结构安排允许砂光机在振动时,上下机壳之间可以有较小的相对位移,从而减轻振动的传递。限位机构的尺寸与减振元件8的外形尺寸相一致, 使得减振元件8可插入限位机构中。
图1显示了上下机壳的装配状态,如图示,减震元件5、 8通过槽50、 80与凸台6、连接块9的配合而连接于下机壳12上,上机壳11通过限位机构 7、 13、 14与减振元件5、 8的配合而与减振元件5、 8连接,因此上机壳11通过减振装置与 下机壳12连接。
本实用新型揭示的砂光机并不局限于上文所述内容以及附图所示的结构。例如,减振元 件的形状并不局限于长方体和圆柱体,其可以采用其他形状。另外,减振元件的数量及分布 位置也可以有所不同。总之,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对其他构件的形状及位置做了显而易见 地改变、替代或者修改,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 一种砂光机,包含一个机壳以及一个安装在机壳内的电机,所述机壳由第一机壳和第二机壳组成,第一机壳至少部分地覆盖第二机壳,一个握持部分形成于第一机壳上,其特征在于,第一机壳与第二机壳之间通过减振装置相互连接,所述减振装置包含至少一个减振元件,至少有一个减振元件位于第一机壳内部、且位于第二机壳的周向外围。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光机,所述第一机壳与第二机壳之间通过减振装置以插接的方式相 互连接。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砂光机,所述减振元件在面向第二机壳的侧面上设有槽。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砂光机,所述第一机壳内表面上设有限位机构,第二机壳的外表面上 设有连接机构,减振元件可分别与限位机构、连接机构相配合。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砂光机,所述限位机构包含限位槽和卡槽,限位槽为封闭槽,卡槽为 不封闭槽,所述连接机构为从第二机壳上向外突出的连接块。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光机,所述减振装置包含顶部减振元件和侧面减振元件,顶部减振 元件位于第一机壳顶部的内表面和第二机壳顶端之间,侧面减振元件位于第一机壳内和第二 机壳的周向外围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砂光机,包含一个机壳以及一个安装在机壳内的电机,机壳由第一机壳和第二机壳组成,第一机壳至少部分地覆盖第二机壳,一个握持部分形成于第一机壳上,第一机壳与第二机壳之间通过减振装置相互连接,该减振装置包含至少一个减振元件,至少有一个减振元件位于第一机壳内部、且位于第二机壳的周向外围。本实用新型中减振装置的结构以及布局安排,不仅使得第一机壳与第二机壳之间的连接更加地简单,而且有效地减小了机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振动。
文档编号B24B23/00GK201271828SQ200820160320
公开日2009年7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17日
发明者毅 卢, 吴书明, 张纪愚, 邱训装 申请人: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