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磁流变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7468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持式磁流变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智能材料的应用,属于光整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磁流变液是一种智能材料,是由高磁导率、低磁滞性的微小软磁 性颗粒和非导磁性液体混合而成的悬浮体。它在常态下是液体,当加 载磁场时,发生液一固相变,当除去磁场时,又发生固一液相变。在 一定的磁场强度范围内,磁流变液的表观黏度与磁场强度有关。这种 现象称为磁流变效应。利用这种现象,磁流变液有广泛的用途,可用 于如离合器,减震器,阻尼器等。磁流变液还可以用于抛光加工领域。
复杂面型工件、微小工件、以及工件的狭小区域的抛光, 一直是 光整加工领域的一个难题,普通的抛光方式很难达到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手持式磁流变拋光机,以解决普通的抛光方式不 能更好地抛光复杂面型工件、微小工件、以及工件狭小区域的问题。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直流电机与电磁铁的软铁铁芯之间由连轴 器连接,电磁铁的线圈绕在该软铁铁芯的外部,凹形的工具端部与该 软铁铁芯前部固定连接,该电磁铁的线圈的两端连在电刷上,该电刷 与镶嵌于外壳中的两铜环相连,该铜环通过导线与电源模块的电磁铁 的供电电源部分相连,该电源模块的直流电机的供电电源部分与直流电机相连,外壳的手持部分固定连接直流电机电压旋钮和电磁铁电压 旋钮,在外壳上有主轴转速液晶显示屏和电磁铁电压液晶显示屏。
使用时,根据抛光区域,选择合适直径的抛光头;调节电磁铁电 压旋钮,使电磁铁线路导通;调整抛光间隙;注入磁流变抛光液;调 节直流电机电压旋钮,调节工具的转速,进行抛光作业。
本发明结构新颖,采用电刷的供电方式向旋转的电磁铁供电,将 抛光工具和电源进行一体化、小型化设计,直接将电磁铁作为抛光工 具,抛光工具端部为凹形,有存储抛光液的作用。
本发明利用磁流变液的磁流变效应,可以将磨粒聚集于抛光区域 形成微小柔性磨头,且具有磨头硬度可调、磨粒自锐、面型贴合好 等优点,特别适合于复杂面型及微小工件的抛光。


图l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外形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直流电机6与电磁铁的软铁铁芯2之间由连轴器5连接,电磁铁 的线圈3绕在该软铁铁芯2的外部,凹形的工具端部1与该软铁铁芯 前部固定连接,该电磁铁的线圈的两端连在电刷7上,该电刷与镶嵌 于外壳11中的两铜环4相连,该铜环通过导线与电源模块10的电磁 铁的供电电源部分相连,该电源模块10的直流电机的供电电源部分 与直流电机相连,外壳的手持部分固定连接直流电机电压旋钮8和电 磁铁电压旋钮9,在外壳上有主轴转速液晶显示屏12和电磁铁电压液晶显示屏13。
本发明主要由工具系统,电源系统,显示系统组成。工具系统内 部结构如图l所示,由绕有线圈3的软铁铁芯2构成了电磁铁,随着 线圈电压的变化,电磁铁的磁场强度发生变化。当工具端部浸入磁流 变液时,在工具端部的磁流变液的表观黏度也发生变化,随着电磁铁 的旋转发生旋转运动,对工件进行抛光作业。工具端部1为凹形结构, 有保持磁流变抛光液的作用。工具的旋转运动由直流电机6提供。直 流电机与电磁铁之间由连轴器5连接。对于旋转运动的电磁铁的供 电,采用电刷供电的方式。电源模块10由两部分构成。分别是直流 电机的供电电源和电磁铁的供电电源。直流电机额定电压24V,电压 变化可以通过旋钮8调节,电磁铁的电压变化范围0-30V,电压变化 可以通过旋钮9调节。系统通过电源插头外接220V工频电源,经变 压器变压,整流,调压转变为所需电压。也可以选用蓄电池作电源, 拓展了应用场合。在外壳上,有两个液晶显示屏,可以分别显示主轴 转速和电磁铁电压。
权利要求
1、一种手持式磁流变抛光机,其特征在于直流电机与电磁铁的软铁铁芯之间由连轴器连接,电磁铁的线圈绕在该软铁铁芯的外部,凹形的工具端部与该软铁铁芯前部固定连接,该电磁铁的线圈的两端连在电刷上,该电刷与镶嵌于外壳中的两铜环相连,该铜环通过导线与电源模块的电磁铁的供电电源部分相连,该电源模块的直流电机的供电电源部分与直流电机相连,外壳的手持部分固定连接直流电机电压旋钮和电磁铁电压旋钮,在外壳上有主轴转速液晶显示屏和电磁铁电压液晶显示屏。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持式磁流变抛光机,属于光整加工领域。直流电机与电磁铁的软铁铁芯之间由连轴器连接,电磁铁的线圈绕在该软铁铁芯的外部,凹形的工具端部与该软铁铁芯前部固定连接,该电磁铁的线圈的两端连在电刷上,该电刷与镶嵌于外壳中的两铜环相连,该铜环通过导线与电源模块的电磁铁的供电电源部分相连,该电源模块的直流电机的供电电源部分与直流电机相连,外壳的手持部分固定连接直流电机电压旋钮和电磁铁电压旋钮,在外壳上有主轴转速液晶显示屏和电磁铁电压液晶显示屏。具有磨头硬度可调、磨粒自锐、面型贴合好等优点,特别适合于复杂面型及微小工件的抛光。
文档编号B24B23/00GK101670542SQ20091006757
公开日2010年3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18日
发明者朱喜林, 荆宝德, 贺新升, 鄂世举, 高春甫 申请人:浙江师范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