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干砂铸型上抽气吊压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6020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负压干砂铸型上抽气吊压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负压干砂铸型上抽气吊压杠,尤其是一种应用与负压 干砂实型铸造大型铸件的上抽气吊压杠,属铸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干砂实型铸造技术简称"EPC"、 "LFC"法铸造,本工艺我国1978年中科 院开始实验,1981年建成第一条实验性消失模铸造生产线,又于1984年6月 对其工艺和设备进行了技术鉴定,九十年代初干砂实型铸造技术应用于工业生 产,90年代EPC、 LFC法铸造只能生产500kg以下的铸件,2000年至今EPC、 LFC法铸造只能生产2000kg以下的铸件,对于更大的铸件,由于现有技术所 釆用的砂箱为底抽负压和侧抽负压,对工件上部型砂的吸附力减弱,负压对型 砂吸附力范围为在700mm,超过700mm距离型砂就失去了强度,在浇铸时,工 件上部的型砂处于自由状态,所以出现塌箱、涨箱、漂芯等现象,无法生产大 中型铸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负压干砂铸型上抽气吊压杠, 应用干砂负压实型铸造工艺,利用该工艺可满足生产大中型铸件的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负压干砂铸型上抽气吊压杠,结构中包括,可固定在砂箱上部的负压杠, 负压杠为内部开设负压腔的中空结构,负压杠表面开设贯穿负压腔的负压孔, 负压腔连通一抽气口。
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负压杠结构由纵向杠和横向杠交叉连接,纵向杠及横向杠内部开设负压腔,其负压腔互相贯通。
负压杠为槽钢或带钢焊接结构。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使用本实用新型配合EPC、 LFC的侧抽、底抽工艺,解决了利用"EPC"、 "LFC" 法铸造大中型铸件的难题。


图l是上抽气吊压杠结构示意其中1、螺丝孔,2、负压孔,3、纵向杠,4、横向杠,5、负压腔,6、 抽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结构包括,可固定在^P少箱上部的负压杠,负压 杠为内部开设负压腔5的中空结构,负压杠结构由纵向杠4和横向杠5交叉连 接,纵向杠及横向杠内部开设互相贯通的负压腔5。
负压杠表面开设贯穿负压腔的负压孔2,负压腔5连通一抽气口 6。
负压杠为槽钢或带钢焊接结构。
上抽气吊压杠的应用过程
把砂箱内工件上方的空腔用树脂砂充填固化,在充填的过程中用芯铁或冲 压板下角料半埋入树脂砂中,等树脂砂时效硬化后,4巴埋入树脂砂中的芯铁用 钢丝和负压杠连接紧固,负压杠通过螺丝孔l固定在沙箱上部,本方法完全解 决了塌箱问题。
通过抽气口 6对负压杠的负压腔5抽气,产生的负压能充分吸附固定工件 上部的干砂,起到固砂的作用。
负压杠紧固于箱体上方,将工件上部负压固定,同时起到防止涨箱的用途。
权利要求1、负压干砂铸型上抽气吊压杠,其特征在于结构中包括,可固定在砂箱上部的负压杠,负压杠为内部开设负压腔的中空结构,负压杠表面开设贯穿负压腔的负压孔,负压腔连通一抽气口。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干砂铸型上抽气吊压杠,其特征在于所 述负压杠结构由纵向杠和才黄向杠交叉连接,纵向杠及4黄向杠内部开设负压腔, 其负压腔互相贯通。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负压干砂铸型上抽气吊压杠,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压杠为槽钢或带钢焊接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负压干砂铸型上抽气吊压杠,尤其是一种应用与负压干砂实型铸造大型铸件的上抽气吊压杠,属铸造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结构中包括,可固定在砂箱上部的负压杠,负压杠为内部开设负压腔的中空结构,负压杠表面开设贯穿负压腔的负压孔,负压腔连通一抽气口。本实用新型配合EPC、LFC的侧抽、底抽工艺,解决了利用“EPC”、“LFC”法铸造大中型铸件的难题。
文档编号B22C21/14GK201371223SQ20092010233
公开日2009年12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1日
发明者韩素喜 申请人:泊头市青峰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