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丸清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6621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抛丸清理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抛丸清理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抛丸清理机(结构形式参见图1)工作过程是钢丸由抛丸器抛射出来打击在工件上,再由收集装置(如螺旋送料器)送到提升机入口,经提升机将钢丸提升到分离哭内,分离器将钢丸与杂渣、灰尘分离后,再将钢丸送到抛刃哭喊呐进行下一个工作循环。但该抛丸清理机明显存在一个缺陷它采用的是远端分离,即分离器设置在提升机上方,导致抛刃清理机设备总高度一般都在3. 5米左右,这样一来设备在运输中由于超高,则必须解体,给设备安装、运输都带来了重复的工作量,相应的车间安装高度受到限制。由于分离器在机器上方,分离过程中细微灰尘难免要飞落下来,严重影响了工作环境,危害工人健康。人们一直期盼着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尽快产生。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抛丸清理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提升机、分离器、抛丸器和清理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器设置在清理室下部,提升机下端与分离器的腔室相通,提升机上端的出口与抛丸器相通。 所述的清理室的底板为倾斜设置,在提升机端为低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是是对现有抛丸清理机结构的改进,由于采用近端分离,即将分离器内藏在清理室下部,提升机的出口直接与抛丸器相通,因而縮短了该设备的高度,从而克服了远端分离所存在的重复安装、运输不便、污染环境以及安装高度受限等缺陷,为用户和制造商带来了方便。

图1是现有技术抛丸清理机的结构示意图;[0007] 图2是本实用新型抛丸清理机的结构示意图。[0008] 图中数字表示 l—提升机;2—分离器;3—抛丸器;4一清理室;5—旋送料器;6—进风口 ;7—出风口 ;8—清理室底板;9一抛丸清理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
限制)。 图2是本实用新型抛丸清理机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为了縮短整机高度,将原抛丸清理机设置在上方的分离器2设置在清理室4下部,提升机1下端与分离器2的腔室相通,提升机1上端的出口直接与抛丸器3相通。清理室底板8倾斜设置,提升机1端处为低端。工作时,钢丸从清理室4打击工件后,落在底板8上,由于底板8为斜面,钢丸自动向下滑落至提升机l的下端,此时,分离器2将钢丸中的杂渣和灰尘分离,分离后的钢丸由提升机1提升至提升机1的上端后,直接送至抛丸器3中进行下一个工作循环继续打击工件。
权利要求一种抛丸清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抛丸清理机的分离器设置在清理室下部,提升机下端与分离器的腔室相通,提升机上端的出口直接与抛丸器相通,清理室底板倾斜设置,提升机端处为低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抛丸清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抛丸清理机的提升机1上端的出口直接与抛丸器3相通。清理室底板8倾斜设置,提升机1端处为低端。工作时,钢丸从清理室4打击工件后,落在底板8上,由于底板8为斜面,钢丸自动向下滑落至提升机1的下端,此时,分离器2将钢丸中的杂渣和灰尘分离,分离后的钢丸由提升机1提升至提升机1的上端后,直接送至抛丸器3中进行下一个工作循环继续打击工件。
文档编号B24C3/02GK201483370SQ200920139499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0日
发明者何文 申请人:福清市晨晖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