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磨机具的工作片拆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1665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研磨机具的工作片拆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动力研磨机具有关,详而言之,系指一种研磨机或砂轮机的工作片拆装结构。
背景技术
按,电动或气动研磨机的转轴系装设一研磨片(砂轮片),藉以研磨工件。研磨片为一消耗品,常须更换。于习知构造,系以一螺帽螺固于转轴末端以固定研磨片。欲拆装研磨片时须使用二支手工具,将一支手工具套住转轴使转轴无法转动,并以另一支手工具转动转轴末端的螺帽,以完成研磨片的拆装。以二支手工具拆装研磨片相当不便。发明人曾提出许多改良的设计,例如申请号 03147861. 1「易于拆装研磨片的研磨机」发明专利以及申请号200410062584. 1「容易拆装研磨片的研磨机」发明专利等,主要于研磨机具内装设一卡固装置,利用卡固装置固定住转轴使转轴不能转动,如此,只须使用一支手工具即能拆装研磨片。虽然前述的专利案已经利用卡固装置卡住转轴,使研磨片的更换更为方便,然而, 仍然需要使用一支手工具来旋松螺接元件/研磨片,操作上仍有所不便,且以手工具拆装研磨片仍需要一点时间,并不快速。此外,各种卡固装置系装设于研磨机具的机体内,结构较为复杂,组装亦不方便, 增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研磨机具的工作片拆装结构,令使用者不需使用任何手工具即可更换工作片。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研磨机具的工作片拆装结构,能快速地更换工作片。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研磨机具的工作片拆装结构,该拆装结构无需更动研磨机具的内部结构。本发明所提供的工作片拆装结构,包含有一装设于研磨机具的转轴以及一扣接构件。该转轴末端的周面凹设一环槽;该扣接构件包括一扣座、一扳片及一扣件;该扣座具有一通孔;该扣件装设于该扣座的滑道中,并沿该滑道位移;该扳片枢设于该扣座上,扳动该扣片时,可带动该扣件位移。该扣接构件套设于该转轴末端,将该扳片扳动于闭锁位置时,该扳片带动该扣件的内端移入该扣座的通孔并扣住该转轴的环槽,进而使扣接构件扣固于转轴上,以固定工作片;将该扳片扳动至解扣位置时,系带动该扣件往该滑道外端位移,令该扣件的内端离开该通孔,不再扣住转轴,使该扣接构件可自该转轴取下,以便取出工作片。藉此,本发明无需使用任何工具,即可更换工作片,使工作片的更换简单快速。
为使审查员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以及所达成的功效,以下兹举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于后。


图1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其中,扣接构件位于闭锁状态。图2是图1的分解立体图。图3本发明的扣接构件沿图1的3-3剖线的剖面图。图4是图3的4-4剖线的剖面图。图5显示本发明的扣接构件呈解扣状态。图6是扣接构件的侧视图。图7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转轴的纵向剖面图。图8是图7的8-8剖线的剖面图。图9概同于图7,显示调整该高度调整机构的操作状态。图10是图9的10-10剖线的剖面图。图11及图12显示本发明将一工作片固定于一研磨机具的装设状态。图13显示研磨机具的使用状态。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图2,本发明所提供的工作片的拆装结构的一较佳实施例,本发明应用于气动或电动研磨机、砂轮机、抛光机或磨床等各式研磨机具上,用以更换工作片,例如砂轮片(研磨片)或抛光片等。为便于说明,图中所示的转轴10以底端(末端)朝上的方
式表不。该转轴10的末端周面凹设一环槽12,该环槽12的顶缘121及底缘122均呈斜面状,如图7。该扣接构件20包括一扣座30、一扳片40及一扣件50。该扣座30具有一贯穿顶底面的通孔32 ;—滑道34,径向地设于该扣座30后侧,该滑道34的内端并与该通孔32连通,滑道34外端形成一开槽36,该开槽36贯通扣座二侧。 扣座30的前端并设一凹部38。该扣件50装设于该滑道34中,如图3、图4,可沿滑道34滑移,该扣件50的前端系一呈内凹弧形的抵接端52,而后端设有一横向的穿孔M。该抵接端的顶缘521与底缘522 亦均制成斜面,如图4。本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扳片40具有一前片42及一后片44,该二者42、44相枢接, 形成连动机构。该前片42具有一顶壁421及二侧壁422,其二侧壁422后端以枢轴45枢设于该扣座30 二侧,如图3,使前片42得以被扳转。该后片44的二侧壁442前端以枢轴 46分别与该前片42的二侧壁422枢接,活动枢接点(即枢轴46)位于固定枢接点(即枢轴 45)前方。该后片44的后端经由一连杆48与该扣件50连接。该连杆48穿设于该扣件50 的穿孔M中,其二端自该开槽36穿出该扣座30 二侧,并分别与该后片44的二侧壁442枢接。该扳片40可被扳动至图1所示的闭锁位置,并贴靠在扣座30上;亦可被向上扳动
5至图5所示的解扣位置。当扣接构件20处于闭锁状态时,扳片40的前片42与后片44的连动设计带动该连杆48于该开槽36内前移,连杆48并带动该扣件50往滑道34内端移动, 使扣件50的抵接端52移入扣座30的通孔32中;该扣接构件20处于解扣状态时,该扳片 40带动该连杆48及扣件50后移,使扣件50移出该通孔32,如图5。请参阅图6,在闭锁状态时,该前片42的固定枢接点(即枢轴45)的中心与该连杆 48的中心连成一直线L,该前片42与后片44间的活动枢接点(即枢轴46)的中心低于该直线,藉此,可确保该扣片40保持于闭锁位置,须有外来的力量始能将扳片40扳动至解扣位置,因此,扣接构件的闭锁状态为稳定的状态,不会松开。扣座30前端所设的凹部38方便使用者的手指头扳动该前片42。此外,该前片42及后片44的顶壁421、441各设一半圆形的缺口 423、443,当扳片 40于闭锁位置时,该二缺口 423、443构成一个透空的圆孔,并正对扣座30的通孔32,使扳片不会遮盖通孔。本发明更于该转轴10内设有一高度调整机构60。请参阅图2、图7,该转轴10末端沿轴向向内凹设一圆柱状的容室14,该容室14末端更凹设一螺孔15。请参阅图8,该容室的周面等间隔凹设有多数个纵向的卡掣槽16。该高度调整机构60具有一调整杆70、二卡掣件80及一按压件90。该调整杆70系一阶级状的圆杆,顶端为一头部72,而外周面设有螺纹74 ;—凹室 75,自该调整杆70顶端向内凹设。二透孔76,径向地设于该调整杆70周壁,并与该凹室75 连通。该调整杆70装入该转轴10的容室14中,并螺接该螺孔15,该头部72外露于该转轴10末端。转动该调整杆时,可调整该调整杆凸伸出转轴的长度。前述的环槽12设于该头部72周面。一第一弹性元件78,为一弹簧,装设于该螺孔15内,其顶端并弹性顶住该调整杆70内端。该二卡掣件80,例如钢珠,分别装设于该二透孔76中。该按压件90亦呈杆状,于周面设一凹环92,且于纵向设一贯穿按压件周面的限位槽94。该按压件90装设于该调整杆70的凹室75中,并可沿着凹室位移。一限位销95,径向地穿设于该调整杆的销孔79并穿入该按压件90的限位槽,使该按压件在一有限的距离内位移,且不会脱出调整杆70。一第二弹性元件96,装设于该调整杆70的凹室75内,并顶住该按压件90,其弹力使按压件90于一般状态下保持位于上止点,此时,按压件的凹环92 与该等卡掣件80具有高度差,请参阅图8,该按压件90的周壁将该二卡掣件80向外推移, 使卡掣件80外露出调整杆70,并卡啮于转轴10的卡掣槽16,藉此,调整机构60卡啮住转轴10并与转轴同步转动。使用者可调整该调整杆70的外露长度,将该按压件90下压,如图9,使按压件90 的凹环92下移至与该等卡掣件80等高之处,卡掣件即不再受按压件的周面顶迫。该凹环 92提供卡掣件80可内移的空间,如图10,使卡掣得以移入调整杆70的透孔76内,不再卡啮卡掣槽16。此时,使用者即可转动该卡掣件70,使卡掣件的头部72更往外凸出或更移近转轴10。请参阅图11,本发明用以将一工作片110固定于研磨机具100上,该转轴10装设于研磨机具100中,可受一驱动装置(未示)所驱转,本实施例以研磨机为例,但不以此为限。请参阅图2,本发明的转轴10呈阶级状,其周面具有一大径部18,该大径部朝该转轴末端的端面设有二内凹19 ;更包含有一垫片120,系一呈预定厚度的环状体,其一端面凸设有二凸块122,而另一端面设有一圈凸缘124。该垫片120套设于该转轴10外周,该二凸块 122与该二内凹19卡接,使得垫片与转轴同步转动。装设工作片时,以图11的方向为准,将工作片110套在该转轴10,工作片底面靠在该垫片120上,垫片120的凸缘124穿入工作片110的圆孔112中。接着将该扣接构件20 以图5的开启状态装设于转轴10末端,扣座30的通孔32套在该调整机构60的调整杆70 的头部72。扳动该扳片40至闭锁位置,使扣接组件20成为闭锁状态,如图12,该扣件50 的抵接端52移入扣座30的通孔32并扣入转轴的环槽12,如此,将工作片110夹固于扣接构件20与垫片120之间。该抵接端52的端面与该环槽12的周面均设成斜面状,藉由该等斜面121、122、 521、522的引导,一方面使抵接端52尽可能的移入环槽12并与环槽12产生最紧密的扣接, 另一方面则可自动地将扣接构件20调整至最适合的高度/位置以夹住工作片。由于工作片的厚薄不一,操作人员可调整该调整杆70的外露长度,以改变该环槽 12与该垫片120间的间距,使本发明可适用不同厚度的工作片,调整的方式如前述图7至图 10所示,将按压件90下压,使卡掣件80不再卡啮转轴10的卡掣槽16,即可转动调整杆70 来调整间距。请参阅图13,使用研磨机具100时以转轴10末端朝向工件,令工作片110研磨或抛光工件。转轴及工作片顺时针旋转,依右手定律,工作片110的角动量的方向朝向该扣接构件20,因此,工作片的角动量使工作片与扣接构件保持紧密的接触,并一起转动。如前所述,扣接构件20于闭锁状态时为一稳固的状态,不会自转轴松脱。藉由工作片的角动量以及扣接构件20保持于最紧固地扣接的状态,此二种作用使扣接构件能将工作片稳固地扣固在转轴上。欲拆下工作片时,只须将该扣接构件20扳动至解扣状态,如图11,使扣件50不再扣住环槽12,即能将扣接构件及工作片自转轴取下,简单快速。藉由本发明的设计,完全无需使用任何工具即可更换工作片。更换工作片时只须将扣接构件扣住转轴或松放扣接构件即可完成。相较于习知构造须在研磨机具的机体内装设卡固装置以卡住转轴,并以一手工具拆装工作片;本发明完全改变传统的更换方式,无须任何卡固装置来固定转轴,亦不需使用手工具。本发明经申请人实物测试,能有效夹固工作片并使工作片与转轴一起转动,且本发明的设计于数秒内即能完成工作片的更换,快速方便。本发明的结构简易,且为附加在研磨机具的外在构造,无需改变研磨机具的内部构造,易于制造装设,可降低成本。上述实施例仅系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所属技术领域的人士当可在不脱出本发明的精神下为简单的改变,例如,将扣片改制成单件式,取代本实施例的前片及后片,并使该单件式的扣片可卡扣在扣座上,以及可解除其卡扣的状态,亦为等效的改变。
权利要求
1.一种研磨机具的工作片拆装结构,包含有一装设于研磨机具的转轴以及一扣接构件,其中该转轴末端的周面凹设一环槽;该扣接构件包括一扣座、一扳片及一扣件;该扣座具有一贯穿顶底面的通孔;一滑道,径向地设于该扣座后侧,该滑道的内端并与该通孔连通;该扳片枢设于该扣座上,可受扳动于一闭锁位置及一解扣位置间位移;该扣件的前端具有一抵接端;该扣件装设于该扣座的滑道中并于该滑道内滑移;一连杆,系连接该扣件与该扳片;扳动该扳片时经由该连杆带动该扣件于该滑道内位移;该扣接构件套设于该转轴末端,使该转轴穿入该扣座的通孔中;该扳片被扳动于该闭锁位置时,该扳片带动该扣件往该滑道内端位移,使该抵接端移入该通孔并扣住该转轴的环槽,使该扣接构件扣固于该转轴上,以固定工作片;将该扳片扳动至该解扣位置时,系带动该扣件往该滑道外端位移,使该扣件的抵接端离开该转轴,使该扣接构件可与该转轴分离,以便取下工作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片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扳片具有一前片及一后片,该前片具有二侧壁,并以其二侧壁枢设于该扣座二侧而可被扳转;该后片亦具二侧壁,其二侧壁与该前片的二侧壁相枢接;该连杆二端与该后片的二侧壁后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环槽的顶缘及底缘呈斜面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作片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前片与该扣座的枢接处系一固定枢接点;该前片与该后片相枢接处系一活动枢接点,该活动枢接点位于该固定枢接点前方;该扣接构件位于闭锁状态时,该固定枢接点的中心与该连杆的中心连成一直线;该活动枢接点的中心低于该直线。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工作片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抵接端的顶缘与底缘均形成一斜面。
6.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工作片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扣件后端设一横向的穿孔;扣座的后端设一开槽,该开槽与该滑道连通,且贯通该扣座二侧;该连杆穿设于该扣件的穿孔中,该连杆二端自该开槽穿出该扣座二侧,与该扣片二侧连接。
7.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工作片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前片及该后片各具有一顶壁;二缺口,分别设于该二顶壁;该扣接构件位于该闭锁位置时,该二缺口构成一个透空的孔,正对于该扣座的通孔。
8.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工作片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转轴末端沿轴向向内凹设一圆柱状的容室;更包含有一高度调整机构,包含有一调整杆,其顶端具有一头部;该调整杆设于该容室中,该头部外露出该转轴,该调整杆被调整其外露于该转轴的长度;该环槽设于该调整杆的头部的周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作片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转轴的容室内更设一螺孔;多数个卡掣槽,间隔地设于该容室的周面;该高度调整机构包括该调整杆、至少一卡掣件及一按压件;其中该调整杆螺接设于该容室的螺孔;一凹室,自该调整杆顶端向内凹设;至少一透孔,径向地设于该调整杆周壁,并与该凹室连通; 该卡掣件装设于该透孔中;该按压件呈杆状,其周面设一凹环,该按压件设于该凹室中并沿着凹室于一上、下止点间位移;一弹性元件,装设于该调杆杆及该按压件之间,并弹性将该按压件向上顶持,使该按压件常态时保持于该上止点;该按压件位于该上止点时,该按压件的凹环与该等卡掣件具有高度差;该按压件的周壁将该卡掣件向外推移,使该卡掣件卡啮于该转轴的一卡掣槽; 按压该按压件使该凹环位于该卡掣件的高度时,系使该卡掣件不再被该按压件向外推移, 使该调整杆可被转动。
10.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工作片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含有一垫片, 系一环形体,该垫片套设于该转轴外周,并与该转轴卡接而可与转轴一起转动;工作片位于该垫片及该扣接构件之间。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关于一种研磨机具的工作片拆装结构,包含有一装设于研磨机具的转轴以及一扣接构件。该扣接构件包括一扣座、一扳片及一扣件;该扣件装设于该扣座内并可位移;该扳片枢设于该扣座上,扳动该扣片时,可带动该扣件位移。使用时,该扣接构件套设于该转轴末端,将该扳片扳动于闭锁位置时,可使该扣件扣住该转轴,令扣接构件扣固于转轴上,以固定工作片;将该扳片扳动至解扣位置时,系使该扣件不再扣住转轴,使用者即可将该扣接构件自转轴取下,以便取出工作片。藉此,本发明无需使用任何工具,即可更换工作片。
文档编号B24B45/00GK102161178SQ20101011306
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24日
发明者林庆福 申请人:吉生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