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塑性黄铜带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8576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高塑性黄铜带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铜带及其生产工艺,尤其是一种高塑性黄铜带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散热器水室和主片主要是用于大型控掘机、装载机、汽车、叉车等配套上,如柳工、 徐工、龙工、东风等这些大集团公司需求很大,并且有的开始自主生产配套。散热器水室和主片用黄铜带一直以H68材质提供,近年来发布实施了二个标准GB/T 2523-1997、GB/ T2532-2005。GB/T 2532-2005标准中增加了 H70牌号,H68、H70都属高塑性材料,特别适用于散热器水室的拉伸加工。随着铜价的不断上升,客户对铜带产品的价格越难接受,严重制约了客户的竞争力和赢利能力,特别是一些中小客户。黄铜带组分主要由电解铜、铜铁合金和电解锌,铜铁合金含量高了,材料伸长率降低;铜铁合金含量低了,材料拉伸后表面晶粒度变粗。针对这种市场现状,我们提出了用H62牌号代替H68牌号生产散热器水室黄铜带的设想,研究如何选用合适的组分以及生产工艺,在降低材料成本的同时,又能保证和提高黄铜带的综合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综合性能的高塑性黄铜带及其生产工艺。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高塑性黄铜带的生产工艺,黄铜带各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电解铜61-62,铜铁合金0. 3-0. 5,其余为电解锌,工艺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熔炼按规定比例添料,当材料全部熔化并出现第一次喷火现象后,开始搅拌和捞渣,取样分析,并计算出铜、铁元素的微调数据,调整实施;(2)浇铸调整达标后,当出现第二次喷火现象后开始浇铸锭坯;(3)铣削用双面铣面机单面各铣削2mm ;(4)热轧轧终厚度为4. 5 5. 5mm ;(5)冷轧轧终厚度为2 2. 5mm ;(6)酸洗、粗轧第一道粗轧厚度为1. 2mm,第二道粗轧厚度为0. 8mm ;(7)精剪、酸洗、精轧;(8)酸洗、检验。本发明采用的上述技术方案,既能满足拉伸加工的H68、H70牌号具备的伸长率, 伸长率达60%左右,同时又有同等伸长率H62牌号较H68、H70牌号拉伸后表面晶粒度细小和抗拉强度大的特性,也就是综合性能好;也大大降低了材料成本。
具体实施例方式采用两吨低频电炉进行材料熔炼,严格按重量比电解铜61-62%,铜铁合金0.3-0. 5%,其余为电解锌的比例添料、按工艺规程及操作规程操作。当材料全部熔化并出现第一次喷火现象后,操作工开始搅拌和捞渣,炉前分析工按检验规程现场取样,进行炉前分析,并计算出铜、铁元素的微调数据,交炉台操作工实施。调整达标后,当出现第二次喷火现象后开始浇铸锭坯,按工艺规程选择好冷却水压力、拉铸速度,保证铸锭平直且表面光滑。铸锭约6米长,由锯切机锯断为1. 8米左右一根,再进入双面铣面机,平均单面铣削2mm, 保证铣面后光坯表面平整光滑,无气孔、夹杂、毛刺等缺陷,由生产者自检,检验员验收后, 堆放到合格品区域。 将熔炼车间的合格光坯领至热轧加工区装炉加热,加热炉为步进式燃气加热炉, 司炉工按热轧工艺规程进行司炉,满足轧制条件后,在Φ450*550 二辊热轧机进行热轧,轧终厚度为4. 5 5. 5mm,打卷后交冷轧工序。冷轧由Φ 365*500 二辊轧机和Φ 175*450*500 四辊轧机连轧至2 2. 5mm,打卷后交连续燃气式退火炉退火。退火产品表面及力学性能符合工艺要求后,由毛坯酸洗工序,进行表面清洗、烘干、干刷,达到表面色泽光亮一致效果,再转粗轧工序。由两台Φ 175*400*450四辊轧机分别轧第一道、第二道,轧终厚度为
1.2mm(第一道)、0. 8mm(第二道),打卷后转精剪工序进行毛边精剪,整理好交光亮退火工序退火。退火后自检合格产品交付半成品酸洗进行洗刷,达到表面色泽一致后交精轧轧至成品厚度,打卷整理后交光亮退火工序进行成品光亮退火,退火工自检并经检验员验收合格后交成品酸洗工序进行清洗钝化,再由成品检验员进行最终检验。
权利要求
1. 一种高塑性黄铜带的生产工艺,黄铜带各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电解铜61-62,铜铁合金0. 3-0. 5,其余为电解锌,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熔炼按规定比例添料,当材料全部熔化并出现第一次喷火现象后,开始搅拌和捞渣,取样分析,并计算出铜、铁元素的微调数据,调整实施;(2)浇铸调整达标后,当出现第二次喷火现象后开始浇铸锭坯;(3)铣削用双面铣面机单面各铣削2mm;(4)热轧轧终厚度为4.5 5. 5mm ;(5)冷轧轧终厚度为2 2.5mm ;(6)酸洗、粗轧第一道粗轧厚度为1.2mm,第二道粗轧厚度为0. 8mm ;(7)精剪、酸洗、精轧;(8)酸洗、检验。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塑性黄铜带及其生产工艺。黄铜带各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电解铜61-62,铜铁合金0.3-0.5,其余为电解锌。本发明采用的上述技术方案,既能满足拉伸加工的H68、H70牌号具备的伸长率,伸长率达60%左右,同时又有同等伸长率H62牌号较H68、H70牌号拉伸后表面晶粒度细小和抗拉强度大的特性,也就是综合性能好;也大大降低了材料成本。
文档编号C22C1/02GK102345031SQ201010243440
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9日
发明者张国柱 申请人:张国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