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无心磨导轮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心磨床导轮传动机构,特别是涉及M11200无心磨床导轮传动 机构。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在现有无心磨床导轮传动机构传动中,带动导轮轴转动的蜗轮/蜗杆 副的支撑轴承为角接触轴承,不能满足无心磨磨削过程重载的工作要求,存在着轴承跑圈、 刚性不足的缺点,特别是在M11200无心磨床导轮传动机构的使用中存在传动机构不稳定, 使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震动,维修频次高,设备使用寿命低,严重影响车间生产的不足, 虽然设备的设计能力在外径Φ 60-Φ 200之间,但当加工外径> Φ 100以上产品时,更易造 成产品质量不稳定,致使一次交检合格率低,不能满足高效率、高品质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着轴承跑圈、刚性不足,不能满足 无心磨磨削过程重载工作要求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轴承不跑圈、刚性足,能满足无心磨削过 程重载要求的无心磨床导轮传动机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心磨床导轮传动机构,包括壳体、蜗杆、蜗轮、导轮轴,所述导轮轴的一端与 导轮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蜗轮固定连接,由蜗杆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从而使电机通 过蜗轮/蜗杆副带动导轮轴转动,所述蜗轮与壳体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轴承为圆锥 轴承。所述圆锥轴承的型号为30208圆锥轴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无心磨床导轮传动机构中支撑蜗轮的轴承采用圆锥轴承,提高 了机构的承载能力,提高了机床的稳定性,减少了机床的震动,机床使用故障率低,设备使 用时间原由来的1-2个月增加到现在的3-4个月,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产品一次交检合 格率达99%以上。
图1为原无心磨床导轮传动机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无心磨床导轮传动机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1壳体12蜗杆13蜗轮14圆锥轴承15导轮轴16连接器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 的限定。[0013]如图2所示,一种无心磨床导轮传动机构,包括壳体11、蜗杆12、蜗轮13、导轮轴 15,导轮轴15的一端与导轮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器16与蜗轮13固定连接,由蜗杆12 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从而使电机通过蜗轮/蜗杆副带动导轮轴15转动,蜗轮13通过 型号为30208圆锥轴承14与壳体11转动连接,蜗杆12通过轴承与壳体11转动连接。本 结构尤其适用于Ml 1200无心磨。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
的一种,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 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无心磨导轮传动机构,包括壳体、蜗杆、蜗轮、导轮轴,所述导轮轴的一端与导轮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蜗轮固定连接,由蜗杆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从而使电机通过蜗轮/蜗杆副带动导轮轴转动,所述蜗轮与壳体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为圆锥轴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心磨导轮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轴承的型号 为30208圆锥轴承。
专利摘要一种无心磨导轮传动机构,属于磨床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壳体、蜗杆、蜗轮、导轮轴,所述导轮轴的一端与导轮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蜗轮固定连接,由蜗杆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从而使电机通过蜗轮/蜗杆副带动导轮轴转动,所述蜗轮与壳体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轴承为圆锥轴承。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无心磨导轮传动机构中支撑蜗轮的轴承采用圆锥轴承,提高了机构的承载能力,提高了机床的稳定性,减少了机床的震动,机床使用故障率低了90%,设备使用时间原由来的1年多增加到现在的2年多,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200%,产品一次交检合格率达99%以上。
文档编号B24B5/18GK201693414SQ20102023141
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1日
发明者戎伟军 申请人:宁波更大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