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431冶炼方法

文档序号:3345384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不锈钢431冶炼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不锈钢冶炼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不锈钢431的冶炼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不锈钢的冶炼工艺主要是电炉+AOD炉,电炉熔化废钢、合金和部分铁水,然后进入AOD炉进行精炼。对于不锈钢431来说,采用这种工艺方法进行冶炼,炼出的钢材杂质残留偏高,质量和密度不均,影响其硬度,从而大大影响了轧钢的质量,作为轴承、转轴等特殊部件使用时,寿命较短。因此有必要开发新的不锈钢431的冶炼方法,减少冶炼杂质残留,提高精炼后不锈钢431的品质。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锈钢431冶炼方法,旨在减少精炼后不锈钢内杂质残留,提高不锈钢品质。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法为
一种不锈钢431的冶炼方法,其采用电炉+AOD炉冶炼工艺,其中AOD炉精炼后将出炉钢杯进行以下处理
①将出炉钢杯加热到1600-1700°C,进行急冷固溶处理;
②应力消除将上述固溶处理后的钢杯放入仓库存放90-150天;完成后将钢杯再次加热到1350-1400°C,再让钢杯自然冷却;
③高频机二次精炼将钢杯倒置放在高频机上,使钢杯熔化的钢水进入钢模,形成新的钢杯;
④取出③中钢杯,再次加热到1350-1400°C,进行急冷固溶处理;
⑤取出④中钢杯,进行表面加工,放入仓库贮存30-60天。进一步,所述步骤①和④中的急冷固溶处理采用的急冷剂是温度低于30°C的工业用水。所述步骤③包括以下步骤
a)将钢杯倒立,放在高频机端口的夹具上夹紧杯口,将钢杯升高,下面放置钢模;
b)开启电源,钢杯慢慢熔化,控制电流强度使得熔化钢水成滴滴入钢模内,形成新的滴铸钢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新的AOD炉+高频机的滴铸精炼方式,将钢杯进行两次精炼,通过步骤②的应力消除,一方面消除钢杯内的蠕变应力,另一方面使得钢杯内的晶体分子和金属分子的排列得到进一步调整;通过步骤③的高频机倒模式滴水灌注,形成起层节的新滴铸钢杯,钢杯内杂质聚集在模具口处,表面处理时容易切除, 大大减少了钢杯内杂质,同时进一步调整了钢杯的质量和密度分布,使其洛氏硬度分布均勻,大大提高了精炼后不锈钢的品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便于对本发明进一步理解,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将不锈钢铁料经过电炉粗炼以及AOD炉精炼后,将精炼后的出炉钢杯进一步进行以下处理
①将出炉钢杯加热到1600-1700°C,进行急冷固溶处理;
②将上述固溶处理后的钢杯放入仓库存放90-150天;完成后将钢杯再次加热到 1350-1400°C,再让钢杯自然冷却;
③高频机二次精炼
a)将钢杯倒立,放在高频机端口的夹具上夹紧杯口,将钢杯升高,下面放置钢模;
b)开启电源,钢杯慢慢熔化,控制电流强度使得熔化钢水成滴滴入钢模内,形成新的滴铸钢杯;
④取出③中钢杯,再次加热到1350-1400°C,进行急冷固溶处理;
⑤取出④中钢杯,进行表面加工,放入仓库贮存30-60天。
权利要求
1.一种不锈钢431的冶炼方法,其采用电炉+AOD炉冶炼工艺,其特征在于A0D炉精炼后将出炉钢杯进行以下处理①将出炉钢杯加热到1600-1700°C,进行急冷固溶处理;②应力消除将上述固溶处理后的钢杯放入仓库存放90-150天;完成后将钢杯再次加热到1350-1400°C,再让钢杯自然冷却;③高频机二次精炼将钢杯倒置放在高频机上,使钢杯熔化的钢水进入钢模,形成新的钢杯;④取出③中钢杯,再次加热到1350-1400°C,进行急冷固溶处理;⑤取出④中钢杯,进行表面加工,放入仓库贮存30-60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431的冶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③包括以下步骤a)将钢杯倒立,放在高频机端口的夹具上夹紧杯口,将钢杯升高,下面放置钢模;b)开启电源,钢杯慢慢熔化,控制电流强度使得熔化钢水成滴滴入钢模内,形成新的滴铸钢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锈钢431的冶炼方法,其采用电炉+AOD炉冶炼工艺,其中AOD炉精炼后将出炉钢杯加热到1600-1700℃,进行急冷固溶处理,放入仓库存放90-150天,再次加热到1350-1400℃,让钢杯自然冷却,采用高频机进行二次精炼,将出炉钢杯再次加热到1350-1400℃,急冷固溶处理后,进行表面加工,放入仓库贮存30-60天。经过上述处理后,可大大减少不锈钢内杂质残留,调整了其质量和密度分布,提高了不锈钢品质。
文档编号C22C33/04GK102181777SQ20111009678
公开日2011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9日
发明者胡锦耀 申请人:胡锦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