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机的连铸坯导引扇形段的辊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7409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铸机的连铸坯导引扇形段的辊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支撑至少三个连铸坯导辊的辊架,所述辊架位于连铸机的连铸坯导引扇形段中,所述连铸机用于浇铸由钢制成的具有板坯或薄板坯横截面的连铸坯。
背景技术
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用于支撑至少三个连铸坯导辊的辊架,所述辊架位于连铸机的连铸坯导引扇形段中,所述连铸机用于浇铸具有板坯或薄板坯横截面的连铸坯,所述辊架包括-封闭的框架,其由多个横梁或者横板以及由多个纵梁或者纵板构成,其中,横梁或者横板横向于浇铸方向设置,而纵梁或者纵板沿浇铸方向设置;-各自至少两个轴承座,其用于支撑横向于所述浇铸方向设置的连铸坯导辊。这种装置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例如由DE 102 03 240 Al结合概念辊架或者辊桥是已知的。已知的结构尤其与此相关-紧凑的弧形连铸机,尤其用于生产板坯或者薄板坯,该弧形连铸机具有弧形半径较小的连铸坯导引机架;以及-相对较高的浇铸速度,因而由二次冷却造成冷却功率较高,以致喷水量较大而且喷嘴的喷水管横截面也较大,缺点在于,由于辊距较小并且可利用的空间也较小,直接导致辊架可接近性较差, 以致连铸坯导引机架的连铸坯导引扇形段(其包含辊架)维护费用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通过辊架的刚性和节约空间的结构提高连铸坯导引扇形段的可维护性,具体而言,可以在连铸坯导引扇形段比较紧凑而且安装工作时间不太长情况下拆卸或者安装单个喷嘴和喷水管。该任务通过前述类型的装置来解决,其中,-在设置在所述封闭框架之内的至少一个纵梁或者至少一个纵板上设置至少一个轴承座用于支撑连铸坯导辊;并且-所述框架连同所述纵梁和/或所述纵板构成具有多个格窗的格栅结构,其中,多个格窗用于接纳至少各一个喷嘴,所述喷嘴用于冷却连铸坯。这种结构不仅由于封闭框架结构特别坚固,而且由于该事实,即在至少一个内侧的纵板或者至少一个内侧的纵梁上设置至少一个轴承座,所以特别节约空间。所述框架连同所述至少一个纵梁和/或所述至少一个纵板构成具有多个格窗的格栅结构,其中,给多个、优选每个格窗分配至少一个喷嘴。在此能够以简单方式和方法拆卸或者再次安装喷嘴和附属的喷水管。因为通过本发明的结构在格窗中有足够的位置,所以提高了二次冷却的冷却功率。另外在本发明的结构中,喷嘴是否被构造为用于冷却介质(例如水)的单物质喷嘴,或者作为用于多种冷却介质(例如水和空气)的多物质喷嘴,并不重要。在本文献中,纵梁或横梁可以理解为基本在辊架的整个纵向或横向长度上延伸的承载件;反之,纵板或横板可以理解为不在辊架的整个纵向或横向长度上延伸的承载件。所述封闭框架优选横向于浇铸方向、也就是垂直于浇铸方向观察被构造为封闭的框架。根据一个有利实施方式,设置在所述封闭框架之内的至少一个横板连同所述框架和所述纵梁和/或所述纵板构成具有多个格窗的格栅结构,其中,给多个格窗分配至少各一个喷嘴,所述喷嘴用于冷却连铸坯。通过纵梁或者纵板与至少一个横梁或者横板的组合再次提高辊架的刚性。根据一个适当实施方式,多个顺序衔接、也就是前后相继的纵板构成纵梁。根据另一实施方式,多个顺序衔接、也就是前后相继的横板构成横梁。借助于两个前述实施方式,在辊架刚性保持相同情况下,由于单独构件的数量较少而降低了生产成本;然而对于功能性而言,承载件是否被实施为单独构件或者由多个顺序衔接的接板构成,并不重要。根据一个适当实施方式,水平或立式连铸机的内框架或者外框架包括至少一个辊
^K O替代地,弧形连铸机的内框架或者外框架也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辊架。因而本发明的有利效果与连铸机的构造方式,也就是水平、立式或者弧形连铸机无关。 根据一个简单实施方式,给一个格窗分配至少两个喷嘴,其中,第一喷嘴支撑在第一横板或者第一横梁上,而第二喷嘴支撑在第二横板或者第二横梁上。然而替代地,在至少两个喷嘴中,第一喷嘴也可以支撑在第一纵板或者第一纵梁上,而第二喷嘴支撑在第二纵板或者第二纵梁上。在这两个实施方式中,在格窗中允许每个喷嘴尽可能自由地定位,从而可以准确调节分配至连铸坯表面上的冷却介质。根据一个简单实施方式,中间的连铸坯导辊支撑在所述框架和至少一个纵梁或者至少一个纵板上,而沿浇铸方向分别支承在所述中间的连铸坯导辊前面和后面的两个连铸坯导辊支撑在所述框架上。必要时支承在前面和后面的连铸坯导辊也支撑在或者至少一个横板,或者至少一个横梁上。当然借助于本发明的装置也可以实现连铸坯导辊的可移动性,例如为了获得液芯减薄(Liquid Core Reduction)。在此辊架借助于至少一个移动装置构造成相对于所述连铸坯导引扇形段可移动的,其中,所述移动装置可以被构造为压力介质缸,尤其是液压缸。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和特征由下述对非限制性实施例的描述给出,其中,将参照如下附图,这些附图示出图1以示意图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连铸坯导引扇形段;图加和图2b以两个视图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两个辊架;图3以示意性剖面图示出本发明的连铸坯导引扇形段;图如和图4b以两个视图示出本发明的辊架;以及图5以立体图示出内弧框架,其由两个本发明的辊架构成。附图标记列表
1
2
3
4
5
6
7
8
9、9a、9b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连铸坯导引扇形段辊架内弧框架外弧框架浇铸方向板坯框架
连铸坯导辊喷嘴喷水管喷水轴承座横梁纵梁纵板格窗侧箱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以剖面图示出弧形连铸设备的连铸坯导引扇形段1,其具有根据现有技术(参见例如DE 1 020 3 240 Al的图1)的辊架2。如在连续铸造中常见的那样,在未示出的结晶器中浇铸液态钢,其中,液态钢被冷却并且在结晶器中形成至少部分凝固的连铸坯。随后,从结晶器中拉出连铸坯,连铸坯支撑在包括多个连铸坯导引扇形段1的、支承在结晶器后面的连铸坯支撑装置中,并在该连铸坯支撑装置中导引以及进一步冷却。在连铸坯导引扇形段1中,被构造成板坯6的连铸坯通过多个连铸坯导辊8支撑在各一个辊架2上。每个辊架2均具有矩形的封闭框架7,该框架7由三个横向于浇铸方向5设置的横梁13以及由六个沿浇铸方向5设置的纵板16构成,其中,该框架7借助于横梁13和纵板16构成多个格窗17(参见图幻。给辊架2的三个横梁13分配多个轴承座12,其中,每个连铸坯导辊 8通过至少两个轴承座12支撑在辊架2上。为了保证尽可能均勻地冷却板坯6,在两个横梁13之间各设置一个喷嘴9以及配属于喷嘴的喷水管10 (也被描述为喷嘴杆),其中,板坯 6借助于喷水11冷却。因为连铸机尤其在生产薄板坯时具有较高的浇铸速度,由于两个沿浇铸方向相顺序的连铸坯导辊8之间的辊子间距较短,加上二次冷却的冷却功率较高(也就是喷嘴9的喷水量较大),所以在连铸坯导引扇形段1的辊架2区域中形成的空间非常有限,从而尤其是没有较长时间的安装作业无法安装或者拆卸单个喷嘴9和喷水管10。在图中示出两个视图,图加是立体图,而图2b是概要图,其示出连铸坯导引扇形段的内弧框架的根据现有技术的两个辊架2。每个辊架2通过各三个横梁13连同六个纵板构成封闭框架(在上方的辊架中通过点划线强调出来)和多个格窗17。在图3中以剖面图示出本发明的连铸坯导引扇形段1,其在内弧框架3上具有两个辊架2。具体而言,由每个辊架2保持三个连铸坯导辊8,其中,每个连铸坯导辊8通过四个轴承座12支撑在辊架2上(参见图4)。辊架2自身具有封闭框架7,该框架7由两个横梁 13和两个纵梁15构成。给沿浇铸方向5观察设置在外面的纵梁15分配三个轴承座12,其中,每个轴承座12支承一个连铸坯导辊8,给仍然沿浇铸方向5观察设置在内部的纵板16 分配一个轴承座12。横梁13、纵板16和纵梁15构成三个格窗17,其中,格窗用于接纳至少两个未示出的喷嘴,其用于冷却未示出的连铸坯。在图如和仙中示出两个视图,图如是立体图,而图4b是概要图,其示出连铸坯导引扇形段的内弧框架的两个本发明的辊架2。每个辊架2通过各两个横梁13连同两个外侧的纵梁15构成封闭框架7。这两个外侧的纵梁15具有三个轴承座12 ;两个设置在封闭框架7之内的纵板16具有各一个轴承座12。根据图4a,纵梁15相对于横梁13的端部向内错位;然而视辊架的具体要求而定,纵梁15也可以置于横梁13的端部上。此外也可以在两个外侧的纵梁15之间或者在两个内侧的纵板16之间设置一个或者多个横梁或者横板, 由此再次提高辊架的刚性。在图5中示出,两个本发明的辊架2借助于两个沿浇铸方向5观察外侧的侧箱18 与内弧框架3连接,由此内弧框架可以借助于作用于角部的、未示出的液压缸相对于连铸坯导引扇形段的固定框架移动。另一中间(也就是在两个辊架2之间)设置且同样未示出的液压缸用于靠合单个中间的辊子,其优选构造成可驱动的。
权利要求
1.用于支撑至少三个连铸坯导辊(8)的辊架O),所述辊架位于连铸机的连铸坯导引扇形段(1)中,所述连铸机用于浇铸具有板坯或薄板坯横截面的连铸坯,所述辊架包括-封闭的框架(7),其由多个横梁(13)或者横板以及由多个纵梁(15)或者纵板(16) 构成,其中,横梁(1 或者横板横向于浇铸方向( 设置,而纵梁(1 或者纵板(16)沿浇铸方向(5)设置;各自至少两个轴承座(12),其用于支撑横向于所述浇铸方向(5)设置的连铸坯导辊⑶;其特征在于,在设置在所述封闭框架(7)之内的至少一个纵梁(1 或者至少一个纵板(16)上设置至少一个轴承座(12)用于支撑连铸坯导辊(8);并且所述框架⑵连同所述纵梁(15)和/或所述纵板(16)构成具有多个格窗(17)的格栅结构,其中,多个格窗(17)用于接纳至少各一个用于冷却连铸坯的喷嘴(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封闭框架(7)之内的至少一个横板连同所述框架⑵和所述纵梁(15)和/或所述纵板(16)构成具有多个格窗(17)的格栅结构,其中,多个格窗(17)用于接纳至少各一个用于冷却连铸坯的喷嘴(9)。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顺序衔接的纵板(16)构成纵梁 (15)。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顺序衔接的横板构成横梁 (13)。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水平或立式连铸机的内框架或者外框架包括至少一个辊架(2)。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弧形连铸机的内弧框架(3)或者外弧框架(4)包括至少一个辊架(2)。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给一个格窗(17)分配至少两个喷嘴(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喷嘴(9a)支撑在第一横板或者第一横梁(13a)上,而第二喷嘴(9b)支撑在第二横板或者第二横梁(13b)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喷嘴(9a)支撑在第一纵板(16)或者第一纵梁(1 上,而第二喷嘴(9b)支撑在第二纵板(16)或者第二纵梁(1 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中间的连铸坯导辊(8)支撑在所述框架(7)和至少一个纵梁(1 或者至少一个纵板(16)上,而分别支承在所述中间的连铸坯导辊(8)的前面和后面的两个连铸坯导辊(8)支撑在所述框架上。
11.根据权利要求5至10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由辊架O)、内框架、内弧框架 (3)、外框架和外弧框架(4)组成的集合中的至少一个构造成可借助于至少一个移动装置相对于所述连铸坯导引扇形段(1)移动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装置被构造为压力介质缸,尤其是液压缸。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之一所述的辊架的应用,所述辊架位于连铸机的连铸坯导引扇形段(1)中,所述连铸机用于浇铸由钢制成的具有板坯或薄板坯横截面的连铸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用于支撑至少三个连铸坯导辊(8)的辊架(2),所述辊架位于连铸机的连铸坯导引扇形段(1)中,所述连铸机用于浇铸由钢制成的具有板坯或薄板坯横截面的连铸坯。本发明的任务在于,通过辊架(2)的刚性和节约空间的结构提高连铸坯导引扇形段(1)的可维护性,具体而言,可以在连铸坯导引扇形段(1)比较紧凑而且安装工作时间不太长情况下拆卸或者安装单个喷嘴(9)和喷水管(10)。该任务通过前述类型装置来解决,其中,给设置在所述封闭框架(7)之内的至少一个纵梁(15)或者至少一个纵板(16)分配至少一个轴承座(12)用于支撑连铸坯导辊(8);并且所述框架(7)连同所述纵梁(15)和/或所述纵板(16)构成具有多个格窗(17)的格栅结构,其中,多个格窗(17)用于接纳至少各一个用于冷却连铸坯的喷嘴(9)。
文档编号B22D11/128GK102310176SQ20111026576
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9日
发明者C·克洛普夫, C·格鲁伯, G·齐格勒, J·古滕布鲁纳, J·哈默尔 申请人:西门子Vai金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