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炉渣热闷处理后的尾渣利用方法

文档序号:3302887阅读:7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转炉渣热闷处理后的尾渣利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炼钢エ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炉渣经热闷处理后形成的尾渣再利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大多数钢铁厂的转炉渣处理仍采用热泼喷水冷却エ艺,其目的是将转炉渣尽快冷却,经破碎、筛分、磁选,选出部分废钢。但磁选后的尾渣基本上都弃之不用,使堆放的尾渣占用了大量土地,造成土地资源的无谓浪费。因此,如何实现转炉渣的科学处理和综合利用,已成为ー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并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为解决转炉渣的处理问题,国内外还分别采用了诸如钢渣水淬法、滚筒粒化轮法、风淬法以及热泼法等。然而,在转炉炼钢时,钢渣处于钢液的表面,由于造渣时钢液飞溅,钢珠进入渣相,出渣时钢珠和渣相粘连包裹在一起,无论采用上述哪ー种方法,均无法将渣钢与尾渣分离,从而导致回收的磁选粉的TFe品位较低,不能返回利用。此外,一些新建的钢厂普遍采用转炉渣热闷エ艺进行处理,使转炉渣经过热闷处理加工后,可得到粒径小于IOmm的尾渣,这是磨细钢铁渣复合粉的原料,尾渣磨细成钢渣粉可供水泥厂作为水泥原料使用,渣钢可返回炼钢,铁精粉返回制成烧结矿。尾渣提纯加工线主要采用破碎、筛分和渣钢提纯エ艺,破碎采用有液压保护装置的液压破碎机,渣钢提纯采用干式棒磨机进行破碎与金属剥离,以及采用带磁机进行分选,消除钢渣颗粒和金属铁粉的内聚吸附力,回收尾渣中的金属鉄。经过该エ艺处理后的尾渣才能得以有效利用,整个处理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因此采取该エ艺处理尾渣将会造成能源的极大浪费,不仅经济收益有限,而且不符合緑色制造的理念,直接影响了该方法的推广使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g在提供一种在转炉冶炼过程中直接使用尾渣,促进转炉渣的熔化,提高脱磷效果,降低熔剂消耗的转炉渣热闷处理后的尾渣利用方法。为此,本发明采取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转炉渣热闷处理后的尾渣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铁水中的硅含量,以转炉渣经过热闷处理后形成的尾渣作为造渣剂,在转炉冶炼过程中直接加入尾渣,促进转炉渣的熔化;其加入比例为
铁水中硅的重量百分比含量在0. 2-0. 4%时,每吨钢加入14-16kg尾渣;
铁水中硅的重量百分比含量在0. 4 < Si彡0. 5%时,每吨钢加入8-12kg尾渣;
铁水中硅的重量百分比含量> 0. 5%时,每吨钢加入4-6kg尾渣;
所述尾洛粒径> 10mm。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充分利用尾渣的特有性质,即经过热闷处理后的尾渣仍然具有转炉渣的基本特性,也是ー种高碱度、高氧化镁含量的物质,且由于经过高温煅烧的尾渣,熔化时所需熔解热少,熔化速度快,有利于快速成渣,促进炼钢过程前期的脱磷。尾渣的这一特点正是转炉冶炼初期渣所需要的,冶炼初期需要尽快成渣,以减缓由于硅氧化所产生的酸性炉渣对炉衬的侵蚀,起到保护炉衬的作用。本发明在转炉冶炼过程中直接将尾渣作为造渣剂、化渣剂和冷却剂使用,不仅为尾渣找到了一条可行的消化途径,实现了尾渣的合理利用,极大減少尾渣的堆放占地;而且由于尾渣的直接加入,可促进转炉渣和白灰的熔化,提高冶炼前期的脱磷、脱硫效果,平衡转炉渣量和系统过剩温度,降温效果达到6°C /吨钢以上,可减少废钢及矿石等冷却剂的加入量,并极大降低熔剂消耗,转炉白灰单耗降低3kg/吨钢以上。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ー步说明。实施例1 :在260t转炉上使用。首先,对转炉渣经过热闷处理后产生的尾渣进行筛分,将小于IOmm的尾渣筛除,以便保证入炉尾渣粒度,防止过小粒径的尾渣被风机抽走,影响使用效果。然后,将筛分后的合格尾渣输送至高位料仓内待用。根据实测铁水中硅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 3%,冶炼前期通过高位料仓向转炉内加入3900kg尾渣,观察冶炼过程化渣情况良好,冶炼过程控制稳定,未产生喷溅现象,且对转炉冶炼終点钢渣氧化性和溅渣护炉无任何影响。实施例2 :在260t转炉上使用。首先,对转炉渣经过热闷处理后产生的尾渣进行筛分,将小于IOmm的尾渣筛除后,将筛分合格尾渣输送至高位料仓内待用。根据实测铁水中硅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 45%,冶炼前期通过高位料仓向转炉内加入2600kg尾渣,观察冶炼过程化渣情况良好,冶炼过程控制稳定,未产生喷溅现象,且对转炉冶炼终点钢渣氧化性和溅渣护炉无任何影响。实施例3 :在260t转炉上使用。首先,对转炉渣经过热闷处理后产生的尾渣进行筛分,将小于IOmm的尾渣筛除后,将筛分合格尾渣输送至高位料仓内待用。根据实测铁水中硅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 6%,冶炼前期通过高位料仓向转炉内加入1300kg尾渣,观察冶炼过程化渣情况良好,冶炼过程控制稳定,未产生喷溅现象,终点炉渣粘稠度适中,对转炉冶炼终点钢渣氧化性和溅渣护炉无任何影响。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工艺条件的改进和操作水平的提高,消耗尾渣的数量还可以进ー步増加。
权利要求
1.一种转炉渣热闷处理后的尾渣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铁水中的硅含量,以转炉渣经过热闷处理后形成的尾渣作为造渣剂,在转炉冶炼过程中直接加入尾渣,促进转炉渣的熔化;其加入比例为 铁水中硅的重量百分比含量在O. 2%-0. 4%时,每吨钢加入14-16kg尾渣; 铁水中硅的重量百分比含量在O. 4% < Si彡O. 5%时,每吨钢加入8-12kg尾渣; 铁水中硅的重量百分比含量> O. 5%时,每吨钢加入4-6kg尾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渣热闷处理后的尾渣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渣粒径为> 10mm。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炉渣热闷处理后的尾渣利用方法,根据铁水中的硅含量,以尾渣作为造渣剂,在转炉冶炼过程中直接加入尾渣,促进转炉渣的熔化;其加入比例为铁水中硅含量在0.2-0.4%,每吨钢加入14-16kg;铁水中硅含量在0.4<Si≤0.5%,每吨钢加入8-12kg;铁水中硅含量>0.5%,每吨钢加入4-6kg尾渣。本发明不仅为尾渣找到了一条可行的消化途径,实现了尾渣的合理利用,极大减少尾渣的堆放占地;而且由于尾渣的加入,可促进转炉渣和白灰的熔化,提高冶炼前期的脱磷、脱硫效果,平衡转炉渣量和系统过剩温度,减少矿石等冷却剂的加入量,极大降低熔剂消耗,降温效果达到6℃/吨钢以上,转炉白灰单耗降低3kg/吨钢以上。
文档编号C21B3/04GK103031390SQ20111029200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30日
发明者魏春新, 王军, 徐国义, 王富亮, 王金辉, 李超, 赵自新, 牛兴明, 张琦 申请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