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冲击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1933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复合冲击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耐火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冲击垫。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钢包中使用的耐火材料制件,大多数采用高纯铝镁质原料制成,其成本较高,并且其密度大,制件重量较大,给钢包的砌筑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而且搬运也不方便。另外,该原料的保温性能较差,砌筑后成形的设备也不具保温性能。如果需要保温则另外增加砌筑,增大成本且工序麻烦。这些砖在耐高温性上有很程序的满足了高温炉墙的砌筑,但在实践中,却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为了防止砖体在高温下热膨胀而留下的砖与砖之间的缝隙,会不停的向外散发高温高压的热气,导致炉温降低和炉外温度过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成本较低,便于砌筑和运输且可有效解决高温高压热气外泄的复合冲击垫。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冲击垫,包括由四个侧面和一个底面构成的空心敞口桶状结构,其中一个侧面由两个竖直侧墙和连接两个竖直侧墙的圆弧过度侧墙三部分构成,所述侧墙上设置有功能导流孔和辅助导流孔,所述底面为金属材料底板, 所述金属底板上还固定有橡胶板,所述橡胶板上设有凸起,所述凸起构成蜂窝状结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圆弧过渡侧墙为弧形或锥形结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凸起上镶有硬质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为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成本较低;能有效的阻断高温高压热气外泄,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在结合附图阅读以下对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实现其附加的方面。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冲击垫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在本说明书中并且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方面,并且与其描述一起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参见附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复合冲击垫,包括由四个侧面和一个底面构成的空心敞口 1桶状结构,其中一个侧面由两个竖直侧墙2和连接两个竖直侧墙的圆弧过度侧墙 3三部分构成,侧墙3上设置有功能导流孔4和辅助导流孔5,底面6为金属材料底板,金属底板6上还固定有橡胶板,橡胶板上设有凸起,凸起构成蜂窝状结构。[0013]圆弧过渡侧墙3为弧形结构。凸起上镶有硬质层。上面阐述的实施例代表允许本领域技术人员实践本实用新型的必要信息,并且示出实践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方式。一旦根据附图阅读了本实施例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就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并且将认识到此处未特别阐明的这些构思的应用。应当理解,这些构思和应用均落入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冲击垫,包括由四个侧面和一个底面构成的空心敞口桶状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侧面由两个竖直侧墙和连接两个竖直侧墙的圆弧过度侧墙三部分构成,所述侧墙上设置有功能导流孔和辅助导流孔,所述底面为金属材料底板,所述金属底板上还固定有橡胶板,所述橡胶板上设有凸起,所述凸起构成蜂窝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冲击垫,其特征是,所述圆弧过渡侧墙为弧形或锥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冲击垫,其特征是,所述凸起上镶有硬质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耐火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冲击垫,包括由四个侧面和一个底面构成的空心敞口桶状结构,其中一个侧面由两个竖直侧墙和连接两个竖直侧墙的圆弧过度侧墙三部分构成,所述侧墙上设置有功能导流孔和辅助导流孔,所述底面为金属材料底板,所述金属底板上还固定有橡胶板,所述橡胶板上设有凸起,所述凸起构成蜂窝状结构。本实用新型的耐火材料制板,其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成本较低;能有效的阻断高温高压热气外泄,且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
文档编号B22D41/00GK202162375SQ20112023165
公开日2012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4日
发明者张松善, 董寿勇, 钱长见 申请人:郑州京华耐火材料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