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水罐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8348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铁水罐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尤其涉及一种铁水罐车。
背景技术
铁水车是冶金企业用于将高炉铁水运至炼钢厂、铸铁机或铸造厂进行炼钢、铸铁块或浇铸钢锭模型等的专用铁路车辆。铁水车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敞口式,另一种是封闭式鱼雷罐。敞口式铁水罐车结构简单,制造、维护方便,制造、维护成本,但相比较而言载重量小,保温性能差;鱼雷罐载重量大,保温性能好,但造价昂贵。采用何种铁水罐车,依各企业的生产能力、生产规模、车间布局而定,相对来讲,目前米用敞口式铁水罐车较多,一些大钢厂逐步采用鱼雷罐,但也是两种车型混合使用。然而不论是哪种铁水车,其结构强度均不是特别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强度较佳的铁水罐车。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铁水罐车,其包括车架组成100、铁水罐200、转向架300、两个车钩缓冲装置400以及两个风制动装置500,该铁水罐200安装在该车架组成100上,两个车钩缓冲装置400对称安装在车架组成100的相对两端,车架组成100安装在转向架300上由转向架300支撑并带动移动,两个风制动装置500安装在车架组成100的相对两侧内并延伸在车架组成100下,车架组成100为全钢焊接结构,其包括弯梁组成4以及依次对称设置在弯梁组成4的相对两侧的两个端梁3、两个牵引梁组成I与两个枕梁组成2,其中,每个牵引梁组成I设置有在其相对两侧的两个前从板座6与两个后从板座7,每个枕梁组成2包括枕梁上盖板8、与枕梁上盖板8对应的枕梁下盖板9,每个枕梁下盖板9上设置有上芯盘24,每个枕梁上盖板8上设置有两个铁水罐支座25,每个端梁3上设置有冲击座10,该两个车钩缓冲装置400分别铆接于该两个端梁3上,每个枕梁组成2由枕梁腹板、枕梁上盖板8、枕梁下盖板9以及枕梁隔板组焊成变截面箱形结构,弯梁组成4由弯梁上盖板13、弯梁下盖板14、弯梁腹板15、筋板16、隔板17组焊成箱型结构;铁水罐200为铸焊混合结构,其包括罐底18、罐体19、两个吊轴座20、罐嘴21与两个吊耳座22,其中,罐底18为半球形,由钢板压制而成,罐体19为锥形体钢板焊接而成,吊轴座20采用铸钢件分别设置在罐体19的相对两侧,罐嘴21采用焊接结构焊接在罐体19上,在该罐底18的底部焊有四个罐底座23,在靠近该罐底18处焊有倒铁水和反罐用的吊耳座22,两个吊轴座20收容铁水罐支座25从而使铁水罐200通过铁水罐支座25悬挂在车架组成100上,罐底18位于弯梁腹板15上;转向架300上设置有与车架组成100的上芯盘24相对的下芯盘41,车架组成100与转向架300通过上芯盘24与下芯盘41的卡合而组合;车钩缓冲装置400通过车架组成100的两个前从板座6与两个后从板座7卡合在牵引梁组成I上。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弯梁上盖板13、弯梁下盖板14、弯梁腹板15以多块板的形式拼接,其接缝错开位于不同横断面内。、[000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个前从板座6与两个后从板座7采用整体铸造结构。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个铁水罐支座25的圆弧底面中心连线与该车架组成100的纵向中心线平行,其平行度偏差不大于I毫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铁水罐车,通过新设计的车架组成100与铁水罐200,以及转向架300与车钩缓冲装置400的改良使得铁水罐车具有较佳的结构强度。

图I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铁水罐车的主视图。图2为图I铁水罐车的俯视图。图3为图I铁水罐车的左视图。图4为图I铁水罐车中的车架组成的主视图。图5为图4车架组成的俯视图。图6为图4车架组成的左视图。图7为图I铁水罐车中的转向架与风制动装置的主视图。图8为图7的俯视图。图9为图7的左视图。图10为图I中的部分分解图。图11为图10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请一并参阅图I、图2以及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铁水罐车的结构示意图。铁水罐车包括车架组成100、铁水罐200、转向架300、两个车钩缓冲装置400以及两个风制动装置500。铁水罐200安装在车架组成100上,两个车钩缓冲装置400对称安装在车架组成100的相对两端,车架组成100安装在转向架300上由转向架300支撑并带动移动,两个风制动装置500安装在车架组成100的相对两侧内并延伸在车架组成100下。请参阅图4、图5以及图6,车架组成100为全钢焊接结构,其包括弯梁组成4以及依次对称设置在弯梁组成4的相对两侧的两个端梁3、两个牵引梁组成I与两个枕梁组成2。每个牵引梁组成I设置有在牵引梁组成I相对两侧的两个前从板座6与两个后从板座7,两个前从板座6与两个后从板座7前后两排设置,其具有卡合部。每个枕梁组成2包括枕梁上盖板8、与枕梁上盖板8对应的枕梁下盖板9,其中,每个枕梁下盖板9上设置有上芯盘24,每个枕梁上盖板8上设置有两个铁水罐支座25。每个端梁3上设置有冲击座10,两个车钩缓冲装置400分别铆接于该两个端梁3上。每个枕梁组成2由枕梁腹板、枕梁上盖板8、枕梁下盖板9以及枕梁隔板组焊成变截面箱形结构。弯梁组成4由弯梁上盖板13、弯梁下盖板14、弯梁腹板15、筋板16、隔板17组焊成箱型结构。筋板16用于加强弯梁组成4的结构强度,隔板17用于将弯梁组成4隔成小间。车钩缓冲装置400通过车架组成100的两个前从板座6与两个后从板座7卡合在牵引梁组成I上。车钩缓冲装置400采用13A型上作用车钩,ST型缓冲器及合金钢钩尾销。车钩缓冲装置400的钩尾框托板、钩托梁螺母采用按TB/T3109-2001生产的BY-B型或FS型防松螺母,螺母强度符合GB/T3098. 2标准10级。配套用螺栓强度符合GB/T3098. I标准10. 9级、精度等级符合GB9145-88标准6g、头部应有“10. 9”标记。请再次参阅图I、图2以及图3,铁水罐200为铸焊混合结构其包括罐底18、罐体19、两个吊轴座20、罐嘴21与两个吊耳座22。罐底18为半球形由钢板压制而成,罐体19为锥形体钢板焊接而成,吊轴座20采用铸钢件分别设置在罐体19的相对两侧,罐嘴21采用焊接结构焊接在罐体19上。在该罐底18的底部焊有四个罐底座23,在靠近罐底18处焊有倒铁水和反罐用的吊耳座22,两个吊轴座20收容铁水罐支座25从而使铁水罐200通过铁水罐支座25悬挂在车架组成100上,罐底18位于弯梁腹板15上。请参阅图7、图8以及图9,转向架300上设置有与车架组成100的上芯盘24相对 的下芯盘41,车架组成100与转向架300通过上芯盘24与下芯盘41的卡合而组合。上芯盘24与下芯盘41还设置有相应的自润滑心盘垫。转向架300还包括轮对组成36、轴箱装置37、构架组装38、弹簧导框座组装39、弹簧40。轮对组成36采用材质为LZW的车轴和材质为CL60、直径为650的车轮;轴箱装置37主要由轴箱前盖、后盖、轴箱体、轴承后挡、分体式滚动轴承、骨架型密封圈等组成;构架组装38采用全焊接结构,材料主要采用高强耐候钢板,以提高构架的强度及提高构架的耐腐蚀性能,主要由侧架381与摇枕382组焊而成。弹簧40设置在弹簧导框座组装39内并安装在构架组装38中。请结合图10及图11,风制动装置500主管压力满足500kPa和600kPa的制动装置,是用以实现铁水罐车减速或停止运行,保证铁水罐车安全的设备,在整个制动系统中充以压缩空气。风制动装置500主要由120型控制阀26、245 mmX 254mm的整体旋压密封式制动缸27、球芯折角塞门28、组合式集尘器、编织制动软管总成、高磷瓦31、法兰接头、奥-贝球铁衬套33及配套圆销34和不锈钢磷化管系35等组成。控制阀26、整体旋压密封式制动缸27、球芯折角塞门28、组合式集尘器、编织制动软管总成、高磷瓦31、法兰接头、奥-贝球铁衬套33及配套圆销34通过不锈钢磷化管系35组合而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弯梁上盖板13、弯梁下盖板14、弯梁腹板15允许以多块板的形式拼接,其接缝错开不得位于同一横断面内。两个前从板座6与两个后从板座7采用整体铸造结构。该两个铁水罐支座25的圆弧底面中心连线与该车架组成100的纵向中心线平行,其平行度偏差不得大于I毫米。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铁水罐车通过新设计的车架组成100与铁水罐200,以及转向架300与车钩缓冲装置400的改良使得铁水罐车具有较佳的结构强度较佳。铁水罐车具有以下特点I.车体结构简单、强度高,制造、检修方便;2.采用焊接构架式三轴转向架,通过合理设计轴箱导框间隙及弹簧的横向刚度,提高车辆曲线通过性能,大大减轻轮缘及钢轨的磨耗;3.由于车辆簧下重量仅为轮对重量,大大降低了轮轨间作用力,提高了轴承、构架、车体等的疲劳寿命及车辆运行的稳定性;[0034]4.采用芯盘耗盘,避免了上、下芯盘的直接接触而产生的磨耗,延长了上、下芯盘的使用寿命,方便了维修;同时由于采用自润滑磨芯盘耗盘降低了芯盘回转力矩,有利于改善车辆曲线通过性能;5.轴承采用了分体式轴承,便于拆卸和检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铁水罐车,其包括车架组成(100)、铁水罐(200)、转向架(300)、两个车钩缓冲装置(400)以及两个风制动装置(500),该铁水罐(200)安装在该车架组成(100)上,该两个车钩缓冲装置(400)对称安装在该车架组成(100)的相对两端,该车架组成(100)安装在该转向架(300 )上由该转向架(300 )支撑并带动移动,该两个风制动装置(500 )安装在该车架组成(100)的相对两侧内并延伸在该车架组成(100)下,其特征在于, 车架组成(100)为全钢焊接结构,其包括弯梁组成(4)以及依次对称设置在该弯梁组成(4)的相对两侧的两个端梁(3)、两个牵引梁组成(I)与两个枕梁组成(2),其中,每个牵引梁组成(I)设置有在其相对两侧的两个前从板座(6 )与两个后从板座(7 ),每个枕梁组成(2)包括枕梁上盖板(8)、与枕梁上盖板(8)对应的枕梁下盖板(9),每个枕梁下盖板(9)上设置有上芯盘(24 ),每个枕梁上盖板(8 )上设置有两个铁水罐支座(25 ),每个端梁(3 )上设置有冲击座(10 ),该两个车钩缓冲装置(400 )分别铆接于该两个端梁(3 )上,每个枕梁组成 (2)由枕梁腹板、枕梁上盖板(8)、枕梁下盖板(9)以及枕梁隔板组焊成变截面箱形结构,弯梁组成(4)由弯梁上盖板(13)、弯梁下盖板(14)、弯梁腹板(15)、筋板(16)、隔板(17)组焊成箱型结构; 铁水罐(200)为铸焊混合结构,其包括罐底(18)、罐体(19)、两个吊轴座(20)、罐嘴(21)与两个吊耳座(22),其中,罐底(18)为半球形,由钢板压制而成,罐体(19)为锥形体钢板焊接而成,吊轴座(20)采用铸钢件分别设置在罐体(19)的相对两侧,罐嘴(21)采用焊接结构焊接在罐体(19 )上,在该罐底(18 )的底部焊有四个罐底座(23 ),在靠近该罐底(18 )处焊有倒铁水和反罐用的吊耳座(22),两个吊轴座(20)收容铁水罐支座(25)从而使铁水罐(200)通过铁水罐支座(25)悬挂在车架组成(100)上,罐底(18)位于弯梁腹板(15)上; 转向架(300)上设置有与车架组成(100)的上芯盘(24)相对的下芯盘(41),车架组成(100)与转向架(300)通过上芯盘(24)与下芯盘(41)的卡合而组合; 车钩缓冲装置(400)通过车架组成(100)的两个前从板座(6)与两个后从板座(7)卡合在牵引梁组成(I)上。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铁水罐车,其特征在于,弯梁上盖板(13)、弯梁下盖板(14)、弯梁腹板(15)以多块板的形式拼接,其接缝错开位于不同横断面内。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铁水罐车,其特征在于,两个前从板座(6)与两个后从板座(7)采用整体铸造结构。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铁水罐车,其特征在于,该两个铁水罐支座(25)的圆弧底面中心连线与该车架组成(100)的纵向中心线平行,其平行度偏差不大于I毫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水罐车,其包括车架组成、铁水罐、转向架、两个车钩缓冲装置以及两个风制动装置,该铁水罐安装在该车架组成上,两个车钩缓冲装置对称安装在车架组成的相对两端,车架组成安装在转向架上由转向架支撑并带动移动,两个风制动装置安装在车架组成的相对两侧内并延伸在车架组成下,车架组成为全钢焊接结构,铁水罐为铸焊混合结构,转向架上设置有与车架组成的上芯盘相对的下芯盘,车架组成与转向架通过上芯盘与下芯盘的卡合而组合;车钩缓冲装置通过车架组成的两个前从板座与两个后从板座卡合在牵引梁组成上。所述铁水罐车具有较强的结构强度。
文档编号B22D41/12GK202378876SQ20112054702
公开日2012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3日
发明者潘吉顺, 祁陵, 蔡棣 申请人:铜陵晟王铁路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