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甩带机用甩带铜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8346阅读:1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甩带机用甩带铜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非晶带材甩带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甩带机用甩带铜辊。
背景技术
非晶、纳米晶合金,或称为金属玻璃,它是20世纪70年代问世的一种新型材料,是利用快速冷却技术,将钢液一次成型为厚度为30微米的薄带,其内部结构为非晶或纳米晶,具有高导磁性和低损耗的特点。国内非晶、纳米晶薄带的生产厂家大部分都是通过单辊甩带机通过快速急冷工艺进行生产,而甩带铜辊是非晶甩带机上的关键部件。在甩带机工作中,高温母合金熔液通过喷嘴喷射到高速旋转的甩带铜辊上,甩带铜辊高速旋转并且内部通过冷却水冷却,熔融金属液体在甩带铜辊表面快速冷却并被甩出而制成薄带。因此甩带铜辊处于长时间的周期性冷热转换中,它必须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和抗热疲劳的性能。在国外甩带铜辊主要是由德国及日本生产,采用铬锆铜材料,其强度和导电导热性能远远超过国内生产产品性能。国内甩带铜辊生产厂家,其产品均采用紫铜、铜铬合金、铬锆铜材料,紫铜导热率虽然很好但是软化温度和抗疲劳性能太差,可以生产宽带较窄的非晶带材,而生产像变压器等需用的较宽幅度带材时,则容易使带材厚度不均或发生变形。铜铬合金与铬锆铜材料虽然强度性能有所提高,但是与氧化铝弥散铜材料相比还相差甚远。而软化温度低,抗热疲劳性就差,甩带铜辊使用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的甩带机用甩带铜辊,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在生产宽幅带材时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甩带机用甩带铜辊,其特征 在于,所述甩带铜辊呈圆柱筒形,其由氧化铝弥散铜材料制成。所述思带铜棍的外圆直径Φ 200mm Φ 2000mm,内圆官径Φ IOOmm Φ 1800mm,高度 IOOmm 2000mm。所述甩带铜辊的内表面加工有直线形、环形或螺旋线形的水槽。所述氧化铝弥散铜甩带铜辊,其化学成分中Al2O3含量为O. 03% O. 8%。其余为Cu。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由氧化铝弥散铜材料制成,氧化铝弥散铜材料的优点是既有比紫铜和铬锆铜高的多的强度和软化温度,又有紫铜85%左右的导热导电性能,其软化温度可以达到900°C,而紫铜的软化温度只有250°C,铬锆铜的软化温度为500°C。较高的软化温度可以阻止材料的再结晶,防止晶粒长大,提高抗热疲劳的能力。由于氧化铝弥散铜的热稳定性极好,其软化温度高达930°C,同时导电和导热以及硬度和强度都能保持得很好,因此使得甩带铜辊的寿命得到很大提高,尤其在生产宽幅带材时,能保证带材厚度均匀。
图I为内设有螺旋线形水槽的甩带铜辊立体示意图;图2为内设有直线形水槽的甩带铜辊立体示意图。在图I和图2中,I、甩带铜辊;2、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如图I和图2所示,一种甩带机用甩带铜辊1,其特征在于,所述甩带铜辊I呈圆柱筒形,其由氧化铝弥散铜材料制成。所述思带铜棍I的外圆直径Φ 200mm Φ 2000mm,内圆直径Φ IOOmm Φ 1800mm,高度 IOOmm 2000mm。所述甩带铜辊的内表面加工有直线形、环形或螺旋线形的水槽。所述氧化铝弥散铜甩带铜辊1,其化学成分中Al2O3含量为O. 63%。其余为Cu。其电导率87%IACS ;抗拉强度461N/mm2 ;延伸率16. 2% ;硬度(HB) :144。具体制作时,先将铜铝合金熔化,然后雾化制成铜铝合金粉,与氧化铜混合在密封容器中加热,得到甩带铜辊坯料。将坯料加热到870°C进行热锻,然后用环轧机进行环轧至规定加工尺寸,最后机加工至成品尺寸。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甩带机用甩带铜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甩带铜辊呈圆柱筒形,其由氧化铝弥散铜材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甩带机用甩带铜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甩带铜辊的外圆直径Φ 200mm Φ 2000mm,内圆直径 Φ IOOmm Φ 1800mm,高度 IOOmm 2000mm。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甩带机用甩带铜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甩带铜辊的内表面加工有直线形、环形或螺旋线形的水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非晶带材甩带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甩带机用甩带铜辊。所述甩带铜辊呈圆柱筒形,其由氧化铝弥散铜材料制成。所述甩带铜辊的外圆直径φ200mm~φ2000mm,内圆直径φ100mm~φ1800mm,高度100mm~2000mm。甩带铜辊内表面加工有直线形,环形或螺旋线形水槽。本实用新型的甩带铜辊,其软化温度高达930℃,同时导电和导热以及硬度和强度均比现有技术有较大提高,因此使得甩带铜辊的寿命得到延长,尤其在生产宽幅带材时,能保证带材厚度均匀。
文档编号B22D11/06GK202367173SQ201120546879
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3日
发明者刘力维, 卢建华, 史戈平, 王肇飞, 郭云 申请人:烟台万隆真空冶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